“金陵”香烟大走私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fan Candea Duncan Campbell Vlad Lavrov Roman Shleynov
  通过国际调查记者协会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艰苦调查,全世界第一个几乎完全为走私而生的香烟品牌的故事,最终浮出水面
  
  “金陵”(JIN LING)牌香烟外观和设计与美国的“骆驼”(Camel)牌非常相似。只不过上面的动物图案,由一只山羊取代了骆驼。
  
  几乎每年,都有上十亿美元由俄罗斯制造的香烟,如洪水一般通过走私进入整个欧盟市场。尤其在2004年之后,这个由众多工厂和商贩组成、覆盖整个欧洲的走私网络,已整合成形。而这一地下贸易的核心,实际上只有一个——“金陵”(JIN LING)牌香烟。
  仅仅在三年前,即使是业内人士也几乎没听说过这个品牌。但正是这个品牌,在一夜之间崛起。执法部门声称,在欧盟市场上,“金陵”已经与“万宝路”(Marlboro)比肩,成为查获量最多的走私香烟品牌。
  隐藏在这个快速增长的黑市背后的,是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波罗的海卷烟厂(BTF)。调查发现,在俄罗斯和东欧,至少有五家工厂涉嫌制造走私进入西欧的这些香烟。其中,仅俄罗斯工厂每年的产能就超过240亿支——相当于整个欧盟香烟合法进口量的7%。
  “金陵”,原本是中国南京卷烟厂于1981年创立的一个品牌,完全针对中国国内市场,但曾以易货贸易的方式出口到前苏联。由于该香烟的品质比前苏联当地产品更出色,所以在当地烟民中颇有口碑。
  1997年,波罗的海卷烟厂成立后,就冒用了这个名字——这一品牌在中国国内早已停产。走私团伙虽然冒用了这个品牌,但其实质已与之毫无关系,其外观和设计则与美国的“骆驼”(Camel)牌非常相似。只不过上面的动物图案,由一只山羊取代了骆驼。
  海关人员证实,在所有的欧洲国家,“金陵”牌香烟都没有获得合法进口资格,其惟一来源就是黑市。
  “就全世界烟草走私而言,这是最令人不安的新动向。”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烟草走私研究的专家Luk Joossens称,“它们正在像潮水一样涌入欧洲。”
  作为独立非盈利组织的国际调查记者协会,早在八年前就致力于揭露国际烟草走私行为。经国际调查记者协会(International Consultium of Investigative Reporting)组织记者在十个国家和地区联手进行的艰苦调查,全世界第一个几乎完全为走私而生的香烟品牌的故事,终于浮出水面。
  
  “金陵行动”
  
  波罗的海卷烟厂总部所在地加里宁格勒,是位于波兰和立陶宛之间一块楔形的俄罗斯海外“飞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一地区历来都是走私和有组织犯罪活动的聚集之地。
  在加里宁格勒市,波罗的海卷烟厂的工厂、办公区和仓库总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这些设施零散地分布在远离大路的地方,整个工厂和办公楼没有可以识别的标志。只有一条不被人注意的蜿蜒小路,从三层的红砖办公楼延伸到河边。
  就是从这里出发,数以亿支计的香烟直接经由波兰,或者曲折通过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最终秘密进入欧盟市场。这家卷烟厂的负责人,往往推荐客户选择走海路,因为他们可以把这些免税香烟装在集装箱中运到港口;在其位于乌克兰的LVIV工厂,他们也可以通过黑海港口敖德萨提供同样的运输服务。
  如果再加上陆路,这个走私网络实际上遍及12个国家——德国、英国、波兰、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意大利、保加利亚、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国。
   “在俄罗斯,‘金陵’牌香烟的制造是合法的;不过,很显然,其真正的市场是在欧洲黑市。”Joossens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由于“金陵”牌香烟走私数量和增长速度惊人,今年早些时候,欧洲各国海关决定联合发起“金陵行动”,以打击这种新型有组织犯罪行为。欧盟反欺诈办公室(OLAF)已指派一个专门的国际性小组负责该案件。
  今年6月,记者伪装成打算开辟进入欧盟新通道的走私者,前往加里宁格勒市进行调查。在波罗的海卷烟厂,记者见到了装满上千万支“金陵”牌香烟的集装箱。“我们并不关心金陵香烟到底去了哪儿。”该公司物流经理Dmitry Gyrja对这一点直言不讳。他说,只要先付钱,这样的集装箱两周之内就可以准备妥当。
  这样的集装箱,每个价格超过10万美元。如果运到德国或瑞典,并在合法市场上销售,则价值320万美元;在英国和挪威,由于烟草税率更高,这批货甚至价值近600万美元。即使在黑市上只卖到一半的价格,其利润空间无疑也是巨大的。
  
  跨国“路线图”
  
  正是这般可以与麻醉药品走私相“媲美”的丰厚利润,使得走私分子有足够的动机去设计复杂而曲折的走私路线,贿赂警察和海关官员,甚至直接雇佣执法人员。
  从2005年至今,负责监控东部边境的欧洲海关查获的“金陵”牌香烟数量急剧增长。蔬菜、水果、鱼、建筑材料、泥煤、木材、废纸板、烘烤用具,甚至马的饲料中,都曾发现过隐藏的走私香烟。立陶宛警方甚至在订做的家具中也找到了这种香烟。
  在整个欧洲,几乎到处都能查获到“金陵”牌香烟。记者调查发现,仅在2007年,被查获的“金陵”牌香烟达2.58亿支,相当于25个标准集装箱的容量,比上一年增长了87%。进入2008年,几乎每周都能发现新的走私路线、地点以及被查获的案例。
  真正被查获的也许只是少数。这就意味着,大量走私“金陵”牌香烟源源不断地进入欧盟黑市,并成为有组织犯罪行为的“强心剂”。一般认为,只有5%到10%的走私香烟会被欧洲海关查获,也就是说,去年波罗的海卷烟厂很可能向欧盟走私了高达50亿支香烟。
  2005年,来自加里宁格勒的“金陵”牌香烟开始非法进入立陶宛和波兰。2006年8月10日,一名波兰边防警卫在沿立陶宛边界巡逻时,首次在运载燃料的卡车上查获了800万支“金陵”牌香烟。按照西欧黑市价格,价值约300万美元。
  两个月后,2006年10月,英国海关人员声称,首次查获这种之前未听说过的香烟。
  记者获得的波兰海关文件显示,波兰自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之后,通过其国土进行的走私活动就日益猖獗。2003年,在波兰东部边境查获的走私香烟为2.43亿支,到2007年激增到7.5亿支。
  从今年8月起,“金陵”牌香烟走私者在南欧新开辟了多条通道。一些香烟从距离加里宁格勒120公里的立陶宛港口克莱佩达(Klaipeda)进入塞浦路斯;另外一些则通过渡船进入土耳其,并经由希腊最终进入中欧。
  今年9月,罗马尼亚海关人员查获两集装箱来自希腊的“金陵”牌香烟。这批货物的目的地,是那些高烟草关税的西欧国家,尤其是德国和英国。
  科隆、慕尼黑和柏林,是“金陵”牌香烟走私者在德国最大的目标市场。政府官员称,仅在柏林一地就有300个黑市销售点,大部分都提供这种牌子的香烟。德国联邦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前东德居民都是走私香烟的客户。
  德国海关和警方调查人员相信,这些“金陵”牌香烟是通过有组织的犯罪网络进行销售的,其中就包括“越南帮”和“立陶宛帮”。这些越南籍人员,被要求按照每盒2.80美元(折合每条28美元)的固定价格来销售走私烟。
  这些香烟,大部分通过地铁站附近的流动摊贩最终抵达烟民口中。小贩们往往把香烟藏在附近的公园里、人行道上或者路边的植被中,甚至直接把香烟掖在大衣里。
  
  供不应求
  
  在俄罗斯,波罗的海卷烟厂的发展历程,被视为一个成功的商业故事。
  这家正式诞生于1997年8月的公司,从2006年至今,其在加里宁格勒的产量就翻了一番,从年产63亿支增加到130亿支。2003年,该公司又在俄罗斯南部的高加索市收购了第二家工厂,将后者产能提高到年产18亿支。
  2007年4月,波罗的海卷烟厂在位于乌克兰的第三家工厂LVIV,又添置了两台新的制烟机。根据公司的说法,在2007年另外六台新制烟机到位后,该工厂的年产能达到近百亿支。
  该公司董事长及名义上的所有者,是俄罗斯人弗拉迪米尔·卡扎科夫(Vladimir Kazakov)。2006年10月,卡扎科夫在接受一家俄罗斯商业杂志采访时曾经表示,波罗的海卷烟厂正在享受着不可思议的繁荣。
  “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却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他说。
  卡扎科夫告诉俄罗斯媒体,他的公司为俄罗斯中高端市场生产20多种品牌的香烟,此外,还有5%的产品出口到阿联酋、加拿大以及美国市场。在整个俄罗斯联邦,公司设有28个的地区代表处以推销其品牌。
  但记者的调查结果,完全不能支持其大部分产品都供应本国市场的说法。一家俄罗斯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波罗的海卷烟厂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仅有1‰,即相当于每年4亿支。记者考察了俄罗斯的一些香烟零售点,甚至在加里宁格勒市都未发现在销售“金陵”牌香烟。在吸烟大国俄罗斯,这个品牌实际上鲜为人知。
  波罗的海卷烟厂宣称,其年产量的5%出口到国外,相当于40个标准集装箱。但通过检索美国水上贸易数据库PIERS(港口进出口报告服务)系统,没有发现任何来自该公司进入美国的船运记录。俄罗斯公布的非官方贸易数据也显示,该公司仅在2005年有少量出口到波兰的记录。
  记者多次尝试通过电话和传真与波罗的海卷烟厂联系,希望对方就调查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给予回应。但该公司拒绝给予任何正式评价。
  
  与巨头同行
  
  尽管波罗的海卷烟厂有着自己的营销策略,但它与全球最大的两家烟草巨头——日烟国际(JTI)和英美烟草(BAT),仍然关系暧昧。
  英美烟草一再重申反对香烟走私的官方立场,但该公司一直在向波罗的海卷烟厂供应符合西方口味的烟草。今年4月,根据PIERS的信息,英美烟草在巴西的下属企业Souza Cruz直接向加里宁格勒的这家工厂供应了21吨烟叶。按英美烟草管理人员的说法,这也是Souza Cruz自2003年以来四次供应烟叶的行动之一。
  2007年,英美烟草主席杜立石(Jan du Plessis)曾经承诺:“确保公司所有的业务都只用于支持合法贸易。我们公司拒绝向那些有意或者无意涉及非法贸易的客户提供产品。”
  在发给国际调查记者协会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英美烟草发言人Catherine Armstrong表示,这笔烟草出口是通过巴西代理商完成的,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疏忽。“我们的反走私部门对于波罗的海卷烟厂在‘金陵’牌香烟方面受到指控非常了解,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巴西的下属企业至今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保证,今后将不再向这个企业供应烟草。”
  


  波罗的海卷烟厂之所以能获得必需的原料,来制造更符合西方烟民口味的产品,是因为它除了英美烟草,还有众多“贸易伙伴”。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其所需要的原料几乎来自全世界——烟草来自巴西、巴拿马、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过滤嘴来自波罗的海,纸张来自瑞士、德国、法国和瑞典,胶水来自捷克和波罗的海国家,调味料来自美国,烟盒则是在爱沙尼亚印刷的。
  公司现任董事长卡扎科夫表示,他是在1999年接手这家公司的。之前,他曾经是美国雷诺烟草公司(RJR)在俄罗斯的流行香烟品牌“彼得大帝一世”的独家经销商。波罗的海卷烟厂目前位于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的工厂,之前就曾经是雷诺烟草公司的资产。
  不过,在2004年,波罗的海卷烟厂的名字却和另外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烟草巨头——加莱赫(Gallaher)联系在一起。当时,波罗的海卷烟厂被控制在一家名为PRT的公司手中,而根据俄罗斯方面提供的资料,PRT公司就在加莱赫的波兰总部办公。
  目前已经收购了加莱赫的日烟国际,在一封发给国际调查记者协会的邮件中承认,波罗的海卷烟厂和PRT公司在2003年之前,可能与加莱赫集团签署过某种形式的第三方协议。
  但是根据the Dun and Bradstreet Worldbase数据库,一直到今年8月,PRT公司的注册地仍然为加莱赫在波兰的办公室。实际上,直到2005年9月16日,PRT公司仍然还是波罗的海卷烟厂的实际拥有人;之后,其资本金被从96万卢布提高到1.2亿卢布(约合500万美元),其所有权也被转让给一个神秘的俄罗斯公民。
  据俄罗斯EGRUL信息机构提供的资料,目前波罗的海卷烟厂的全部股份,均为卡扎科夫个人持有。
  
  多源“金陵”
  
  对于大部分欧洲消费者而言,“金陵”牌香烟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黑市上,它却获得了空前的成长。海关人员相信,至少有十家公司在生产和销售这种香烟。
  国际调查记者协会已经独立发现了其中的五家,分别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以及卡扎科夫的出生地——俄罗斯南部。
  除了第十家企业、位于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一家公司,所有企业看上去都是卡扎科夫在经营。因为摩尔多瓦的官方记录显示,这家企业很可能仅仅是特许经营,因为它与加里宁格勒的集团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股权联系。该公司股权属于是一个名为Tutun-CTC的集团,而摩尔多瓦政府拥有90%的股份。
  2006年3月,基希讷乌人Vsevolod Ilcenco的代理律师,在马其顿、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以及埃及等地注册了“金陵”品牌。
  他的专利律师Leonid Cotruta告诉记者,摩尔多瓦的“金陵”牌香烟完全用于出口,针对的是俄罗斯产品尚未覆盖的国际市场。该商标持有人Ilcenco,同时也在罗马尼亚和欧盟的接壤处拥有一家免税香烟商店。
  记者发现的另一卷烟厂位于乌克兰东部的顿涅兹克地区,其产品也被发现走私进入波兰和欧盟市场。
  当然,所有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与加里宁格勒的“旗舰工厂”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在俄罗斯发生的这种大规模的走私行为,给欧盟执法部门敲响了警钟。
  今年10月20日,来自160多个国家的代表聚首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控烟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如何携手,联合打击这种烟草走私网络。正在欧洲黑市猖獗的“金陵”牌香烟,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公约,要求成员国必须采取行动,打击走私行为。”《烟草瘟疫》一书的作者、伦敦国王学院教授Martin Raw称,“俄罗斯政府必须行动起来。”■
  
  本文由国际调查记者协会(ICIJ)提供《财经》杂志独家中文版权,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本刊记者宫靖以及来自美国、比利时、罗马尼亚、意大利、波黑等国多位记者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央行都未能预测到这场危机的发生。IMF的马丁·契亚科在2007年7月的报告中称,根据47家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当时“几乎所有央行都对其国内的金融体制给予了积极全面的评价”。  虽然这些央行未能提前预测到危机的发生,但它们应对预防下一场危机发挥主导作用。  宏观审慎监管人员非常重要,负责监管的政府官员重点不是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而是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而中央
期刊
小步迈进的铁道部内部分权改革,仅是对现有管理体制的修补,难以根除铁路行业高度垄断、政企不分的体制弊病,类似高铁建设跃进的低效与管理运行的隐患仍会随时出现。将重点放在降速,有可能将体制性问题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难及“高铁病”之根源    甬温线“7·23”动车追尾脱轨事故发生两周后,国务院调查组公布了事故调查的阶段性成果。许多猜测得到印证。  8月11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骆琳称,通过前段时间查明
期刊
这是“不错的结局”,还是“最糟糕的结果”?  延宕三年之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攀钢或攀钢集团)“寻找婆家”之路暂画句号。  2010年5月26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与攀钢实行联合重组。重组后,鞍钢与攀钢整体划入新设立的鞍钢集团公司,均作为鞍钢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不再是国务院国资委的直接监管企业。  而鞍钢与攀钢旗下各有一家上市公司,如何整
期刊
我们以往读书争论,有过怀疑有过动摇,但从未有过这种危机感——如临深渊,无路可退。彻夜未眠,如大梦初醒——中国向何处去?或许更重要的是,我向何处去?      (一)  1970年春,我从河北蔚县工地回北京休假,与同班同学曹一凡、史康成相约去颐和园。那年春天来得早,阳光四溢,连影子都是半透明的。我们并肩骑车,拦住马路,32路公共汽车鸣长笛,轰然驶过,扬起一阵烟尘。  曹一凡是同学也是邻居。在“上山下
期刊
我们难免会看到一个较长的经济衰退;尽管适当的“择时入场”可有良好的潜在获利,但市场在2009年维持跌势的风险仍相当大    随着全球市场的动荡和投资者的恐慌离场,我们应该针对2008年余下时间和2009年,列出一个最佳的投资推荐。本文将讨论“2008年生存的五个建议”,下个月我们将随后推出“2009年获利的五个建议”。  ——持有现金。  全球股票市场目前看起来似乎非常便宜,我们也看到部分资金开始
期刊
从建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战略伙伴关系出发,建立中美之间长期、更大范围的互信    本文付梓之时,下任美国总统将在一周后产生。在大选民调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明显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但预测赢家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过去40年中美两国关系史表明,无论是共和党或民主党执政,两国关系的沉浮决定于彼此关键性的国家利益是否相容,而不是总统的党派属性、政治品质或者个人偏好。更重要的是,不管谁当选,我们寄望中
期刊
2010年7月20日上午8时许,大雨,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警员将贵州省安顺市市委党校围个水泄不通。  9时40分,法槌敲响,当百名武警押送统一着黄色马甲的被告抵达现场时,荷枪实弹的特警、狂吠不止的警犬,将现场紧张的气氛渲染到极致。  这是“8·21晴隆黄金专案”的大审判,由于被告多达39人,安顺市中级法院无法容纳,只能移至可容200余人的党校礼堂。但每名被告仍只允许一名家属旁听,即使这样,现场人数
期刊
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行动日渐紧密,从疏通融资渠道到阻止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到检讨、修补过失,再到进一步的全球合作,各梯次的救援行动渐次全面展开    看过好莱坞灾难片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故事的最高潮阶段——“完美风暴”来袭时,水手们出于本能手忙脚乱地应急,无暇感觉恐惧;反倒是惊心动魄的风浪退去后,面对千疮百孔的航船,四望汪洋大海不知偏离航向几何;那种一面满怀希冀组织自救,一面又因迟迟未见安全
期刊
国际油价重新落回“地面”,为十年油价机制改革带来“最后一个机会”    随着今年下半年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机会似乎重新出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857,上海交易所代码:601857,下称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并不期望石油价格越涨越高,而是更乐于见到油价的下降。2007年10月21日,他曾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当国际油价进入75美元/桶时,中石油
期刊
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水门事件”的秘密线人,人称“深喉”,2008年12月18日逝世,终年95岁      在美国联邦调查局供职的数十年里,马克·费尔特(W.Mark Felt)追踪德国间谍,扫荡黑社会巢穴,一步步成为美国最资深的执法者。但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段,他却小心隐藏着一个秘密身份——“深喉”。  上世纪70年代初,“水门事件”波澜滔天,神秘的线人却始终未曾露面。直到三年前,健康状况恶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