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一个专班及其治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niu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起来很严肃的东西,未必经得起推敲。
   有个地方整治办理群众投诉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搞了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说法,带有特事特办的意思,态度上就不同于寻常,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寻常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专班。
   正常的社会治理机制,原本是无须“工作专班”的。经常要用工作专班来做事,可见正常的治理机制不敷使用。工作专班作为一种不寻常的措施,渐渐而成为一种寻常的工作路径,好像要办个什么事情都非得有工作专班不可,治理机制失效到了什么程度呢;工作专班寻常化、日常化,没有工作专班仿佛办不成事,又是否会形成路径依赖和思维依赖,使那些无专班的大量工作都被认为是不必做清爽的工作呢?
   这个工作专班有一些督促整改的办法,包括对上百家单位进行抽查排名,对接听服务和办理质量不高的单位进行通报;办理质量排名倒数的后三家单位,要求单位正职当月到前台亲自接听投诉电话,解决投诉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且未及时解决的投诉问题,通过新闻媒体曝光。
   这些督促办法,应该说也是不新鲜的,排名、通报、曝光等等。平时不注意琢磨,看到这些也不太在意。这回认个真,就感到还是颇为讲究。例如通报,字面上看,它不同于专报、密报,而是通通告知,也就是说,通报应是一种公开信息。不过,我们又可以看到有“公开通报”的说法,这就似乎意味着有不公开的通报。办理群众投诉情况的排名,应不属于保密内容;办理情况不好的进行通报,应该也不属于不予公开的信息,按说就可以被登载、被引用了。不过,后面又专门说了有一种情况要通过媒体曝光,似乎又意味着通报还不可以被媒体曝光。
   于是需要讨论的是,曝光是一种什么措施?现在,曝光是常用的说法,专指媒体报道某一不好的事情。曝光并不是一种行政处理,也不是一种问责制度,也就是说,它不是权力体系内的一种措施,而是媒体的某一种报道。但我们又经常听到权力部门把媒体曝光作为处理问题的一种形式,“问题严重(或突出)的,通过媒体曝光”。权力部门,或者一个工作专班,是否可以指挥或安排媒体作哪些报道,媒体是否有义务执行这样的安排,以及媒体报道是否可以作为权力部门对下级进行“处理”或者“威慑”的一种设计,同样是有疑问的。报道不报道、曝光不曝光,道理上讲,应该是媒体决定的事情。
   并非所有的权力部门都可以安排媒体是否曝光,“媒体曝光”更不能成为一个部门、一个专班督促整改的预定方案,根据信息公开原则,一般情况下它甚至不能决定哪些信息被媒体知道哪些信息不被媒体知道。我们经常看见的“通过媒体曝光”的表示,就是在诸多方面不合规程的一种习惯,它既误用了媒体,把媒体报道当成对严重问题的处罚,也误解了自身的权责,以为拥有安排媒体报道的权能。
   更令人奇怪的是“一把手”亲自接听群众投诉电话、解决投诉问题,作为对抽查排名后三位的一种惩罚。这样的处罚,是要形成怎样的观念呢?大家可得当心了,你不好好办事,就要“亲自”(这个词也是奇葩)去接听群众投诉电话、解决投诉问题;为了避免去接电话、解决问题,大家得努把力。但是,“一把手”接听群众电话、解决投诉问题,甚至直接接访群众,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把这作为对后三名的处理措施,岂不是将“一把手”不接电话、不解决投诉问题、不面对群众合法化了吗?
   工作专班、整改措施,都是很正经的事情,说者郑重而顺嘴,听者严肃而习惯,细一想到处都是不周延之处。如果有推敲的兴致,类似情形还有不少呢。
其他文献
推 介 语  为了让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绍兴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紹兴文理学院先后成立了王阳明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王阳明研究论坛联盟和阳明剧社。在“研创并举、知行合一”的阳明文化实践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创排了大型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举办了“走近王阳明——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等活动,同时还指导了大批学生从事王阳明研究,以此来推进青年大学生开展王阳明研究与阳明文化传播实践。本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把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显的现代白话文中,通过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黄鹤楼送别》整篇文章所渲染的是一种离别之情,可以说,是一篇充满“情”的课文。我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情”这一主线,以一个中心问题:“找一找哪些词句体现了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最喜欢哪一句?”引导学生“读”情、“悟”情、“品”情。  片断
摘 要:萧红和迟子建同为东北女作家,不仅对故乡的怀念与深情是她们作品中的共同点,而且对故乡中死亡的描写,两者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着浓郁的“死亡情结”。但由于两者不同的时代经历与家庭背景,使她们在作品中展现了冷冽与温暖兩种完全不同的死亡意识。  关键词:萧红 迟子建 死亡意识 女性  萧红与迟子建是属于不同年代的作家,但东北故土却一直是她们文学作品创作的源泉,无论是在异乡漂泊无依的萧红,还是在故乡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人人皆知的事。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获益匪浅!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非常有深意,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
在围棋这类规则特别明确的事情上,我们人类输给拥有强大计算和记忆能力的计算机程序是早晚的事。人类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只要边界不清晰、定义不精确,目前的AI是完全应付不了的。  4比1。当比分最终定格时,李世石终于可以解脱了。这名33岁的韩国围棋选手在过去的将近一周时间里,成为面对AI(人工智能)的“人类智慧”化身,与谷歌的电脑程序AlphaGo展开了五回合的大战。人机大战不仅成为全球网友津津乐道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么如何抓好教学的管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的主抓业务的领导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一直主抓学校的教学工作,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了“2、3、1教学管理模式”,即“完善两种体系,建立三个系统,强化一种意识”。   一、完善两种体系   1.完善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人本体系。 抓
摘 要:生命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要务之一,但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着多项难题。从教学系统设计角度看,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致性,在授课目标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授课内容方面拥有相通性。在探讨和分析了如何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关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生命化;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
摘 要: 殷健灵的心灵成长小说《纸人》深受读者青睐,她笔下的少女形象丰满生动,秋子这一充满成长疼痛的少女形象便是典型代表。殷健灵在作品中细致展现了秋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身心的疼痛以及疼痛中的蜕变成长,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年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丰富的成长经验。  关键词:殷健灵 成长疼痛 少女形象  加斯东·巴拉什说过:“童年深藏在我们的心中,仍在我心中,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它是一种心灵状态。”a殷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實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无时不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梳理了阐释学思想的历时演变并对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思想进行了评论。本文认为,对文本的阐释应该区分文本类型,注意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需要思考跨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阐释学 伽达默尔 文本类型 意识形态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阐释学是关于人类的理解行为的探索。《哲学小词典》对阐释学的定义:“诠释学(即阐释学,笔者加)是一种历史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