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建筑的发展源于欧美20世纪30年代,现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较有生命力的流派。生态校园也日益成为建筑学界关注的话题,在高等院校校园总体规划中,生态校园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应用现化生态原理,发挥校园生态功能,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创造融人文、自然、历史景观为一体的校园生态绿化格局。
[关键词]校园 生态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22-01
1 高校建设规划应重视生态建筑的地位和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1992年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解决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共同基础以后,各国相应出台了许多战略措施和成功做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和维护各种生态平衡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业已植根和渗入建筑作品的方方面面。早在3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大师朴素的生态思想就已溶入其建筑作品中。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在完成的《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在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种朴素的生态建筑意识和思想已发展成为建筑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国内外建筑专家断言: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从生态建筑的技术组合上来看,它们是立足于对资源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等几个方面而形成的,理应重视生态建筑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
所谓生态校园,“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實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和校园绿化(只讲绿化植树,而不讲合理治理校园中的其它与校园环境有关的问题)有更丰富的内容,这些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更高的理论指导。
建筑是生态环境极重要的因子,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且还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好的建筑是艺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享受。大学的建筑是教育理念的物化形式。欧洲古老大学建筑的厚重显示了昔日文化精英的执着、典雅。中国书院建筑的幽深展示了封建士人的桀傲、质朴。莘莘学子从一座座记写着传统、熔铸着文化的建筑物中得到暗示、受到启迪。
2 生态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思考
1、交通道路和管网铺设应有超前性
不论是老校园改建或新校园建设,交通道路必须全盘考虑,主干道和支路要形成网络,级配和功能应该清晰,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建校园,道路的规划必须走在建筑规划的前面。老校园改造,路网的规划也应尽快定位,分步实施。
地下管网,是老校园中最头痛、最复杂的一项具体工作。供排水、电缆、电信等线路互相交叉,搞基建的人员越搞越昏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校园建设,务必逐步理顺。
任何一个校园的建设都不会也不可能一次到位,留有余地,预先构想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否则日后再建时,就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得不尝失。
2、技术
技术曾经被一部分人认为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然而,只要使用得当,无论适宜技术或是高技术,都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有力武器,技术的进步为解决水和能源问题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a:水资源
大学校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向城市补充地下水: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中采用了渗水性混凝土和沥青道路,以及利用中水灌溉花木等。
●水文系统的生态保护: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其生态校园建设中提出,应保持水文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生态功能。
●校园雨水系统:德国的科洛利纳大学校园的雨水系统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该校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雨水设施,没有象以往那样加大排水管来排走雨水,而是设法将雨水留在校园里,既可以补充地下水,同时还恢复了校园的—个河谷生态。
●污水生物处理是迄今为止去除污废水中有机物质最有效、最经济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从处理效果、小型化等方面看,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校园中建设污水生物处理设施成为可能。从我国目前大学的校园建设来看,建设一定的污水生态处理设施,既能够有效地减轻城市污水处理负担,又具有生态教育意义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污水处理分散化。收集污水进行2次利用,也是节省、高效利用短缺资源的一项得力措施。
b:能源
大学校园的能源主要是电能,用途主要包括照明、空调(取暖、制冷)等。 大学校园节能包括:建设对生态友好的建筑,从生命周期来考察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向地方建筑传统学习,这些传统往往体现了绿色建筑原则:积极利用新技术、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我们还可以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比如地处云南、内蒙、新疆等纬度低的地方,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在校园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
3 管理
a:步行+自行车—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
鼓励在大学校园里使用自行车和步行,限制机动交通。在我国,大学校园内自行车使用已经很普及,在大学校园规划中针对自行车的停放、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b:纸—回收和无纸办公
在大学校园中,最普通的资源可能就是纸了,相应的,在大学校园中纸的浪费也很普遍。普及网络技术可以降低纸的使用量,此外设立专门的纸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纸的重复使用或是双面使用等都是减少纸消耗的有效办法。
c: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
鼓励选用可回收或可重新利用的物品,鼓励大学生使用二手教材和生活用品,建设长期的二手交易市场;对可改造的老建筑进行改造而非简单的拆建,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对有害垃圾独立处理;垃圾分类等。
d:制定生态校园长期管理计划
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水利能源等)、校园小气候环境质量、垃圾、大学社区参与、交通、生态课程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师生健康与安全。
4 人、建筑、自然—校园的有机结合
人、建筑、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是密不可分的。校园应尽量抛弃人工雕凿的痕迹,回归自然,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共同开创美的生态校园环境。为此,校园内建筑尽量“智能化”,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通道力求宽敞、舒适,建筑之间的联系力求方便,房间内部便于分割,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外部装饰应简洁明快,富于艺术新意,更贴近自然和符合生态情调。切实绿化、美化校园。构建优美舒适的环境。
3 校园生态教育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把绿色教育、生态校园思想引入了学校教育,但在我国,绿色教育虽然开展起来,但力度不大,形式单一。不少学校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倾向还很严重。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的习惯。群众对环保的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环保理念及制度不太成熟、稳定,从长远考虑,我们必须加强绿色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通过校园黑板报、信息园地、举办讲座、开设环境生态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的地区,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校园生态研究是校园建设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对其所包含的范围、方法、途径,以及规划的结果都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应该结合校园的地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寻求校园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脉系,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加强学校的道德素质的和绿色生态教育培养,才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有效的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建筑学报,2004,2.
[2] ②③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5.
[3] 熊庆年,校园生态与新世纪的大学理念,《高校探索》2001,1.
[关键词]校园 生态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22-01
1 高校建设规划应重视生态建筑的地位和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1992年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解决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共同基础以后,各国相应出台了许多战略措施和成功做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和维护各种生态平衡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业已植根和渗入建筑作品的方方面面。早在3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大师朴素的生态思想就已溶入其建筑作品中。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在完成的《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人、自然和建筑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须同所在的场所、建材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种朴素的生态建筑意识和思想已发展成为建筑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国内外建筑专家断言: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理想密切相关。从生态建筑的技术组合上来看,它们是立足于对资源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等几个方面而形成的,理应重视生态建筑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
所谓生态校园,“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實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和校园绿化(只讲绿化植树,而不讲合理治理校园中的其它与校园环境有关的问题)有更丰富的内容,这些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更高的理论指导。
建筑是生态环境极重要的因子,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且还传递着文化的信息。好的建筑是艺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的享受。大学的建筑是教育理念的物化形式。欧洲古老大学建筑的厚重显示了昔日文化精英的执着、典雅。中国书院建筑的幽深展示了封建士人的桀傲、质朴。莘莘学子从一座座记写着传统、熔铸着文化的建筑物中得到暗示、受到启迪。
2 生态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思考
1、交通道路和管网铺设应有超前性
不论是老校园改建或新校园建设,交通道路必须全盘考虑,主干道和支路要形成网络,级配和功能应该清晰,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新建校园,道路的规划必须走在建筑规划的前面。老校园改造,路网的规划也应尽快定位,分步实施。
地下管网,是老校园中最头痛、最复杂的一项具体工作。供排水、电缆、电信等线路互相交叉,搞基建的人员越搞越昏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校园建设,务必逐步理顺。
任何一个校园的建设都不会也不可能一次到位,留有余地,预先构想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否则日后再建时,就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得不尝失。
2、技术
技术曾经被一部分人认为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然而,只要使用得当,无论适宜技术或是高技术,都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有力武器,技术的进步为解决水和能源问题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a:水资源
大学校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以下几个方面:
●向城市补充地下水:如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中采用了渗水性混凝土和沥青道路,以及利用中水灌溉花木等。
●水文系统的生态保护: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其生态校园建设中提出,应保持水文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生态功能。
●校园雨水系统:德国的科洛利纳大学校园的雨水系统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该校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雨水设施,没有象以往那样加大排水管来排走雨水,而是设法将雨水留在校园里,既可以补充地下水,同时还恢复了校园的—个河谷生态。
●污水生物处理是迄今为止去除污废水中有机物质最有效、最经济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从处理效果、小型化等方面看,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校园中建设污水生物处理设施成为可能。从我国目前大学的校园建设来看,建设一定的污水生态处理设施,既能够有效地减轻城市污水处理负担,又具有生态教育意义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污水处理分散化。收集污水进行2次利用,也是节省、高效利用短缺资源的一项得力措施。
b:能源
大学校园的能源主要是电能,用途主要包括照明、空调(取暖、制冷)等。 大学校园节能包括:建设对生态友好的建筑,从生命周期来考察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向地方建筑传统学习,这些传统往往体现了绿色建筑原则:积极利用新技术、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我们还可以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比如地处云南、内蒙、新疆等纬度低的地方,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在校园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
3 管理
a:步行+自行车—从步行城市到步行校园
鼓励在大学校园里使用自行车和步行,限制机动交通。在我国,大学校园内自行车使用已经很普及,在大学校园规划中针对自行车的停放、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改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b:纸—回收和无纸办公
在大学校园中,最普通的资源可能就是纸了,相应的,在大学校园中纸的浪费也很普遍。普及网络技术可以降低纸的使用量,此外设立专门的纸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纸的重复使用或是双面使用等都是减少纸消耗的有效办法。
c: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
鼓励选用可回收或可重新利用的物品,鼓励大学生使用二手教材和生活用品,建设长期的二手交易市场;对可改造的老建筑进行改造而非简单的拆建,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对有害垃圾独立处理;垃圾分类等。
d:制定生态校园长期管理计划
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水利能源等)、校园小气候环境质量、垃圾、大学社区参与、交通、生态课程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师生健康与安全。
4 人、建筑、自然—校园的有机结合
人、建筑、自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是密不可分的。校园应尽量抛弃人工雕凿的痕迹,回归自然,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共同开创美的生态校园环境。为此,校园内建筑尽量“智能化”,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通道力求宽敞、舒适,建筑之间的联系力求方便,房间内部便于分割,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外部装饰应简洁明快,富于艺术新意,更贴近自然和符合生态情调。切实绿化、美化校园。构建优美舒适的环境。
3 校园生态教育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把绿色教育、生态校园思想引入了学校教育,但在我国,绿色教育虽然开展起来,但力度不大,形式单一。不少学校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倾向还很严重。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的习惯。群众对环保的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环保理念及制度不太成熟、稳定,从长远考虑,我们必须加强绿色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通过校园黑板报、信息园地、举办讲座、开设环境生态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的地区,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校园生态研究是校园建设中一个新兴的领域,对其所包含的范围、方法、途径,以及规划的结果都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应该结合校园的地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寻求校园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脉系,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加强学校的道德素质的和绿色生态教育培养,才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有效的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建筑学报,2004,2.
[2] ②③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5.
[3] 熊庆年,校园生态与新世纪的大学理念,《高校探索》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