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后练习辅导过程中,既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又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案例,开展行之有效的辅导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有效课外辅导训练过程中,学习效能和学习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一、抓住学生个体差异性,采用层次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七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类型向初中阶段学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年级段的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新课标明确指出,七年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要时刻贯穿“整体性”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外练习的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将“一切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课外辅导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不同学生类型实际,既要设置具有针对不同学习群体的问题案例,又要结合学生类型解题水平,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中下等学生群体,要将课外辅导作为提升“拉近”学生群体差距的重要过程,让学生在层次的辅导练习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整体提升.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课外练习辅导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设置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性的问题案例,同时,在“某车间原计划30天生产零件165个.在前8天,共生产出52个零件,由于工期调整,要求提前5天超额完成任务,问以后平均每天至少要生产多少个零件?”综合性问题案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层次性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原计划30天生产零件165个,则每天生产效率是多少?”、“现生产8天,后有调整工期,提前5天,则共生产多少天?”、“调整工期后,则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的不同难度的解题要求,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活动,在解题策略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注意力放到中下等学生身上,针对提出的不同难度问题要求,与学生进行共同探析,向学生指出:“求解生产效率方面的问题,要紧紧抓住生产总量=生产时间×生产效率这一关系式,明确解答不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外练习解答活动中实现解题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紧扣教材目标重难点,采用侧重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的依据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课外练习的设置和课外辅导方法的运用同样如此.因此,在课外练习辅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就问题讲问题,而应该结合该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理解的难点,对课外练习内容进行丰富和升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和思考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和思考活动,对教学内容重点有准确掌握,对学习难点能够有效解决,实现学习效能的“再次提升”.
如,在“相似三角形性质”课外练习辅导活动中,由于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讨及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熟悉判定方法的几何语言的表达”,教学难点是:“探讨及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因此,在辅导学生进行“在△ABC和△A′B′C′中,已知AB=6 cm,BC=8 cm,AC=10 cm,A′B′=18 cm,B′C′=24 cm,A′C′=30 cm.试说明△ABC∽△A′B′C′”练习题的解答时,教师就紧扣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讲解该练习题案例基础上,对这一案例进行丰富和创新,设置出“.阳光通过窗口照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米宽的光亮区,已知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8.7米,窗口高AB=1.8米,那么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有多少米?”针对性的问题案例,开展再次辅导讲解活动,学生在解答该问题过程中,能够结合上述解题经验,通过解答创新出来问题案例活动,对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了准确掌握,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不易掌握的学习难点,实现学生解题技能和学习素养的双提升.
三、展现课外教学实践性,采用探究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课外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也是新知教学活动的有效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教师在课外练习的设置和讲解过程中,要发挥课外练习活动的探究实践特性,在练习问题案例讲解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动手找寻问题解答的不同策略及科学方法,为初中生能够通过课外练习“桥梁”,达到新知教学的“彼岸”,为更好预习新知打下基础.
如图1,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课外练习辅导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如图1,在△ABC中,AM是中线,AD是高线.(1)若AB比AC长5 cm,则△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多多少厘米?(2)若△AMC的面积为10 cm2,则△ABC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3)若AD又是△AMC的角平分线,∠AMB=130°,求∠ACB的度数”问题案例时,让学生动手进行问题解答策略的找寻、分析活动,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活动,认识到解答该问题时需要运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内容,解答时需要采用“等量替换”的解答方法.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现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那么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呢?”,此时,学生纷纷进入问题思考活动中,这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预习题的解答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课外练习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时机,同时,还为预习新知内容作了铺垫,一举两得.
总之,以上是本人对课外练习辅导策略的简要论述,如有不妥,望予指正.在此,还期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外练习辅导活动的探究,为课外练习辅导效能提升贡献才智.
[南京市浦口区第二中学 (211800)]
一、抓住学生个体差异性,采用层次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七年级是小学阶段学生类型向初中阶段学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年级段的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新课标明确指出,七年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同一起跑线”上,要时刻贯穿“整体性”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外练习的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将“一切学生的进步发展”作为课外辅导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不同学生类型实际,既要设置具有针对不同学习群体的问题案例,又要结合学生类型解题水平,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中下等学生群体,要将课外辅导作为提升“拉近”学生群体差距的重要过程,让学生在层次的辅导练习活动中,学生学习能力整体提升.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课外练习辅导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设置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性的问题案例,同时,在“某车间原计划30天生产零件165个.在前8天,共生产出52个零件,由于工期调整,要求提前5天超额完成任务,问以后平均每天至少要生产多少个零件?”综合性问题案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层次性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原计划30天生产零件165个,则每天生产效率是多少?”、“现生产8天,后有调整工期,提前5天,则共生产多少天?”、“调整工期后,则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的不同难度的解题要求,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活动,在解题策略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注意力放到中下等学生身上,针对提出的不同难度问题要求,与学生进行共同探析,向学生指出:“求解生产效率方面的问题,要紧紧抓住生产总量=生产时间×生产效率这一关系式,明确解答不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不同类型学生在课外练习解答活动中实现解题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紧扣教材目标重难点,采用侧重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的依据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课外练习的设置和课外辅导方法的运用同样如此.因此,在课外练习辅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就问题讲问题,而应该结合该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理解的难点,对课外练习内容进行丰富和升华,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和思考活动,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和思考活动,对教学内容重点有准确掌握,对学习难点能够有效解决,实现学习效能的“再次提升”.
如,在“相似三角形性质”课外练习辅导活动中,由于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讨及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熟悉判定方法的几何语言的表达”,教学难点是:“探讨及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因此,在辅导学生进行“在△ABC和△A′B′C′中,已知AB=6 cm,BC=8 cm,AC=10 cm,A′B′=18 cm,B′C′=24 cm,A′C′=30 cm.试说明△ABC∽△A′B′C′”练习题的解答时,教师就紧扣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讲解该练习题案例基础上,对这一案例进行丰富和创新,设置出“.阳光通过窗口照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米宽的光亮区,已知亮区一边到窗下的墙脚距离CE=8.7米,窗口高AB=1.8米,那么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有多少米?”针对性的问题案例,开展再次辅导讲解活动,学生在解答该问题过程中,能够结合上述解题经验,通过解答创新出来问题案例活动,对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了准确掌握,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不易掌握的学习难点,实现学生解题技能和学习素养的双提升.
三、展现课外教学实践性,采用探究性课外练习辅导活动
课外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也是新知教学活动的有效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教师在课外练习的设置和讲解过程中,要发挥课外练习活动的探究实践特性,在练习问题案例讲解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动手找寻问题解答的不同策略及科学方法,为初中生能够通过课外练习“桥梁”,达到新知教学的“彼岸”,为更好预习新知打下基础.
如图1,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课外练习辅导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如图1,在△ABC中,AM是中线,AD是高线.(1)若AB比AC长5 cm,则△AB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多多少厘米?(2)若△AMC的面积为10 cm2,则△ABC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3)若AD又是△AMC的角平分线,∠AMB=130°,求∠ACB的度数”问题案例时,让学生动手进行问题解答策略的找寻、分析活动,学生通过探究分析活动,认识到解答该问题时需要运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内容,解答时需要采用“等量替换”的解答方法.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现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那么如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呢?”,此时,学生纷纷进入问题思考活动中,这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预习题的解答活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课外练习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实践锻炼的时机,同时,还为预习新知内容作了铺垫,一举两得.
总之,以上是本人对课外练习辅导策略的简要论述,如有不妥,望予指正.在此,还期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外练习辅导活动的探究,为课外练习辅导效能提升贡献才智.
[南京市浦口区第二中学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