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为退役军人单独设立职业院校,或与当前职业院校合作共建。集中教学优势对退役军人进行统一教学管理,并开展过渡式、适应式的弹性教学,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模式,发扬军队优良作风,掌握社会实用新技能,及早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实现一片丹心、二次奉献、服务社会的价值。同时为高等院校军事训练提供优秀教官,并针对社会人员/高校毕业生提供军事训练+技能培训,为国防输送优秀人才。
【关键词】退役军人 职业教育 职教军校
一、当前职业院校招收退役军人存在的问题
中国退役军人6000余万人,其群体特征鲜明,为国家国防做出重要贡献。2018年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以服务退役军人提高群体社会福利待遇为职能。2019年教育部开展高职扩招,将退役军人作为专项招生。
但是经初步调查研究分析,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前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过渡、学历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地各类高校以及人社等其他部门共同负责,但在资源调度中存在众多问题。
1、首先社会适应性过渡,好像移植花卉(保留部分原土壤),或水产养殖(保留大部分原水域水),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之中,应缓慢过渡,尽可能多的保留部队生活习惯和作风,然后在熟悉的日常状态中慢慢转向其他岗位,这样的过渡建议应不低于15天。而当前大部分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性过渡都是交于第三方企业。而企业所提供的所谓社会适应性培训,无非是找几个企业老板或高校老师进行最新专业的讲解,和创业培训,朝九晚五,以营利为目的,缺少部队作风及生活习惯,每天草草数小时,其效果可想而知。
2、学历技能培训,虽然高校面向退役军人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但各高职院校退役军人招收名额很少达到设定数量,且缺乏针对退役军人的专项培训资源(含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缺少对退役军人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缺少教学和管理经验,减少线下统一培训,且以线上教学为主,“维稳”是高职院校领导的主要考虑,“想招又不敢招,敢招又不敢大招,大招又不知道如何培养”,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指标,并未真正的以服务退役军人为己任,只是当成顺带任务,发放学历证书。
3、就业安置,2020年全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每年退役军人数量近100万人,如何实现退役军人高质量自主就业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要问题,仅靠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旧很难实现,历年退役军人安置、学习以及自主创就业,人数较多,工作分散,所需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需要一一去当地协调,各种活动受人手原因委托给第三方,而第三方为了盈利极可能的压缩培训时间和投入,而高职的学习也并不能为退役军人提供实质性的技能提升和就业帮助,后期的就业安置,则联系当地人力资源公司及相关单位开展一次线下的双选,众多技术含量的工作依旧难以胜任,最终销售、安保成了最高的就业岗位。
二、建议解决方案
【社会适应性过渡】:我们建议退役军人将培训交由技工院校实施:技工院校作为第三方单位,提供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性过渡,因为技工院校多为军事化管理,每年9月份是部队退伍时间,又恰恰是技工院校开学军训时间,两者时间完全吻合。且多数技工院校军事化管理已成常态,与普通高中或大学学校氛围完全不同,因此技工院校从氛围而言是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性过渡的最佳选择。
退役军人可在技工院校军训时间提供军事化训练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切实的与技术大师在车间进行一对一的技能学习,既是教官又是学生,完全参与到院校的学习军训及日常生活中,充分得到提升锻炼和适应过渡。从技能学习上技工院校拥有大量专业和实习设备及专业师资,退役军人可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因此从这一方面而言,技工院校依旧是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性过渡的最佳选择。技工院校军训约为12天,其中假期2-4天,而假期的这四天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专项的培训,通过前期的交流,培训互动效果更佳,新生返校前,退役军人完成过渡顺利离校,避免了双“维稳”的管理问题。
【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也好,技能培训也好,都需要相关单位切实从退役军人角度出发,以应付上级指标要求,仅把自身定义为学历证书代发单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做好退役军人的教学培训工作的。
整合全省教育资源,集中教学力量,先培养专项师资,再开展专项教学,接受全省高校招生及培养委托,利用全省教学资源将退役军人集中培养。
【就业安置】整合资源,集中调度,并结合前两点进行总结。适应性过渡培训、学历及技能提升、就业安置岗位推荐均应在一个地方集中开展,已确保资源完全整合,了解每位退役军人的实际情况,推荐最好的工作岗位,为其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福利待遇。
三、中央部委直属的“职教军校”
虽然技工院校可作为过渡性短期培训场地,但依旧面临较大问题,篇幅原因此处不再详细分析。且后期还需更换学校,毕业后再参加其他部门的第三方就业招聘,依旧离不开流水线的模式,不同地点奔波对退役军人而言,可能并不便利,各部门衔接也存在众多问题,而若参加当地的培训及招聘,其教学及岗位资源又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将三个环节全部在一处完成,既降低当地政府单位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效的便捷了退役军人。
各部委如交通运输部等在很多省份都有其直属的职业类或技工类院校,因此,针对退役军人,退役军人事务部可以考慮联合武装部及征兵办公室,与人社部、教育部共同设立开设中央部委直属的“职教军校”,一站式完成退役军人的社会过渡适应培训、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保障等全部环节。
【参考文献】中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晁玉方.2016
【关键词】退役军人 职业教育 职教军校
一、当前职业院校招收退役军人存在的问题
中国退役军人6000余万人,其群体特征鲜明,为国家国防做出重要贡献。2018年国家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以服务退役军人提高群体社会福利待遇为职能。2019年教育部开展高职扩招,将退役军人作为专项招生。
但是经初步调查研究分析,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前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过渡、学历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由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地各类高校以及人社等其他部门共同负责,但在资源调度中存在众多问题。
1、首先社会适应性过渡,好像移植花卉(保留部分原土壤),或水产养殖(保留大部分原水域水),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之中,应缓慢过渡,尽可能多的保留部队生活习惯和作风,然后在熟悉的日常状态中慢慢转向其他岗位,这样的过渡建议应不低于15天。而当前大部分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性过渡都是交于第三方企业。而企业所提供的所谓社会适应性培训,无非是找几个企业老板或高校老师进行最新专业的讲解,和创业培训,朝九晚五,以营利为目的,缺少部队作风及生活习惯,每天草草数小时,其效果可想而知。
2、学历技能培训,虽然高校面向退役军人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但各高职院校退役军人招收名额很少达到设定数量,且缺乏针对退役军人的专项培训资源(含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缺少对退役军人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缺少教学和管理经验,减少线下统一培训,且以线上教学为主,“维稳”是高职院校领导的主要考虑,“想招又不敢招,敢招又不敢大招,大招又不知道如何培养”,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指标,并未真正的以服务退役军人为己任,只是当成顺带任务,发放学历证书。
3、就业安置,2020年全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每年退役军人数量近100万人,如何实现退役军人高质量自主就业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要问题,仅靠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旧很难实现,历年退役军人安置、学习以及自主创就业,人数较多,工作分散,所需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需要一一去当地协调,各种活动受人手原因委托给第三方,而第三方为了盈利极可能的压缩培训时间和投入,而高职的学习也并不能为退役军人提供实质性的技能提升和就业帮助,后期的就业安置,则联系当地人力资源公司及相关单位开展一次线下的双选,众多技术含量的工作依旧难以胜任,最终销售、安保成了最高的就业岗位。
二、建议解决方案
【社会适应性过渡】:我们建议退役军人将培训交由技工院校实施:技工院校作为第三方单位,提供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性过渡,因为技工院校多为军事化管理,每年9月份是部队退伍时间,又恰恰是技工院校开学军训时间,两者时间完全吻合。且多数技工院校军事化管理已成常态,与普通高中或大学学校氛围完全不同,因此技工院校从氛围而言是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性过渡的最佳选择。
退役军人可在技工院校军训时间提供军事化训练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切实的与技术大师在车间进行一对一的技能学习,既是教官又是学生,完全参与到院校的学习军训及日常生活中,充分得到提升锻炼和适应过渡。从技能学习上技工院校拥有大量专业和实习设备及专业师资,退役军人可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因此从这一方面而言,技工院校依旧是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性过渡的最佳选择。技工院校军训约为12天,其中假期2-4天,而假期的这四天可以为退役军人提供专项的培训,通过前期的交流,培训互动效果更佳,新生返校前,退役军人完成过渡顺利离校,避免了双“维稳”的管理问题。
【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学历提升也好,技能培训也好,都需要相关单位切实从退役军人角度出发,以应付上级指标要求,仅把自身定义为学历证书代发单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做好退役军人的教学培训工作的。
整合全省教育资源,集中教学力量,先培养专项师资,再开展专项教学,接受全省高校招生及培养委托,利用全省教学资源将退役军人集中培养。
【就业安置】整合资源,集中调度,并结合前两点进行总结。适应性过渡培训、学历及技能提升、就业安置岗位推荐均应在一个地方集中开展,已确保资源完全整合,了解每位退役军人的实际情况,推荐最好的工作岗位,为其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福利待遇。
三、中央部委直属的“职教军校”
虽然技工院校可作为过渡性短期培训场地,但依旧面临较大问题,篇幅原因此处不再详细分析。且后期还需更换学校,毕业后再参加其他部门的第三方就业招聘,依旧离不开流水线的模式,不同地点奔波对退役军人而言,可能并不便利,各部门衔接也存在众多问题,而若参加当地的培训及招聘,其教学及岗位资源又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将三个环节全部在一处完成,既降低当地政府单位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效的便捷了退役军人。
各部委如交通运输部等在很多省份都有其直属的职业类或技工类院校,因此,针对退役军人,退役军人事务部可以考慮联合武装部及征兵办公室,与人社部、教育部共同设立开设中央部委直属的“职教军校”,一站式完成退役军人的社会过渡适应培训、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保障等全部环节。
【参考文献】中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晁玉方.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