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作为先秦诸子之一,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庄子在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对于老子思想进行了发展,其思想不但对当时的影响很大并且对于后世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也极其广泛。本文基于《庄子》内七篇的基础上,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从庄子全文的立意逍遥开始,以及对于世间人心态之不齐未能认识逍遥,形体对于心灵的束缚和《庄子》如何打破这种束缚的方式,《庄子》对于人的至高精神象征“德”的认识,一系列的论述解释,阐述了《庄子》所立意的逍遥是一种心灵上的解放,逍遥游是一种“神游”只有通过抛开形体束缚,心灵认知于道为一,和对于自身内在精神的修养从而达到一种至人神人的状态,才可以体悟到庄子所言的逍遥的本意,才能够无拘无束遨游于世间万物,居于无何有之乡不受外界纷杂的浸染。
关键词:逍遥 齐物 致虚 心斋 坐忘
一、庄子对于逍遥的理解
庄子逍遥的理解自古以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象曾说:“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庄子注》)。郭象所认为的逍遥就是万事万物只要安于本分放然自得不为事物或心灵的障碍所羁绊悠然自得就达到了逍遥。这是郭象以自得适性解释庄子的逍遥;顾桐柏曾言: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这是逍遥者必须要破处心灵与形体上的束缚,不被物情所累才是庄子逍遥。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步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部游,故曰逍遥。这几种逍遥义的解释虽然都有抛开万物束缚,不为外物所羁绊的意思,但是刘义庆的《世语新说》认为支道林的解释最贴合庄子本意,刘义庆认为支道林以“至人之心”来说明庄子的逍遥,至人之心空静无碍,所以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所言的逍遥首先是通过“鲲化鹏飞”的故事展开的,故事开始的第一句话就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十洲记》云:“水黑色谓之冥海,无风洪波百丈。”鲲,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怪鱼,海水的阴冷,风波的怒袭,以及巨大形体的束缚,迫使他渴望和向往着打破残酷的现实对他的压抑。但是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现实呢,如果继续以以往的姿态生活在这里恐怕他这一生也不能改变这个现实,所以要打破现实首先就是要对于形之束缚的突破,这才有了化鹏而飞的由来。这个故事是庄子以荒诞手法对于现实的一种比拟,这只是庄子为了突出对于逍遥追求的重要罢了。而现实世界并非像庄子所言的那样只要改变形就可以达到逍遥那么简单,如果只靠形的改变是不能够完全改变境遇的,就算成为了展翅万里的鹏,他还是需要借助风的力量,并且这风是“六月息者”,人以一吸一呼为一息,造化以四时为息。周六月即夏之四月,谓盛阳开发,风始大而有力,乃能鼓翼;“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而风斯在下矣;”形体虽然改变了但是对于外界环境的依赖还是没有改变还是需要靠风的力量才能背负青天,所以由此看来抛开形体束缚改变形体只是走向逍遥的第一步而已只有首先达到了这一步才能够飞翔广阔的天空将下边的万物看的一清二楚,才能感受到天空的辽阔。这也从文章一开始为“逍遥游”立意,庄子所想表达的“逍遥游”不是一种形体上的“游”而是一种摆脱形体心灵上的遨游。大鹏虽然能够背负青天而上九万里,但是他还是没有摆脱对于外物的凭借所以他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对于逍遥的定义从主体和过程来说与郭象不同,庄子的逍遥是少數至人、真人潜心修养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郭象所说的逍遥是万物适足其性,安于性命的结果不需要修养,人人只要达到安于性命就可以逍遥,庄子的逍遥是精神境界提升以后的境界,是一种无我无差别的体现,并且庄子认为只有达到圣人境界才可以抛开一切束缚自由翱翔于万物,所以圣人的认知上和世人是不同的,庄子所承认的知是一种有知而不不以为知,而世人的知是一种无知而以为知,是一种糊涂。并且世人却连这一点也未能认识的到,所以对于大鹏飞向南冥追求改变理想的努力不但不予以赞同,反而是一种尖酸的调笑,他们就像刚刚学飞的小鸟那样,只能达到榆枋的高度,见识当然不会高到哪去,他们的这种态度不但不能够对于鹏鸟的理想达到认同反而还要愚蠢的发问,问为什么要飞九万里而到南方去呢。《齐物论》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这就是庄子对于世人勾心斗角,为名利而争夺使得心灵犹如肃杀的冬天对于万物的衰败一样,永远是一种束缚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束缚,那么心灵将永远见不到阳光 ,这也就是人们无法达到圣人一样认知的根本原因的所在,这也是庄子刻意描写出世间认知不齐的真相,正因为有这么多情态所以对于人的心灵产生了蒙蔽,要达到圣人的认知就必须从道的角度看万物而抛开个人对于万物认识的成见。心灵的认知收到阻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形体对于心的蒙蔽。 《齐物论》云:“一受其成形,不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成玄英曰“芒,闇昧也。”这就是庄子想要告诉人们心灵遭受的痛苦是沉重的悲哀的,世人只知道终生忙碌,而心灵却被外物所奴役这便是芒,是一种愚昧。正是世人的这种愚昧心态,人世间的人一旦被形体蒙蔽心灵就再也不能主宰 自我看不清楚世界的本来面目,盲目的追求反而被自己弄的疲惫不堪,如果人们能够从道高度认识事物那么一切纷扰本来就是庸人自扰。
二、庄子的心灵修养
庄子在心灵修养上面的主要方法是 “虚”,郭象认为:“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是一种精神上的积累,精神上的状态,只有虚化自己才能够游于逍遥,这个虚字才是庄子想要表达的真正主旨,鲲鹏之化并不是单纯的在现实中改变自己的形态,而是想要达到一种虚的境界心灵的虚化,心斋之要义在于保守心灵的虚静空灵,涤除物欲之心,才能保持心之虚静空灵,只有保持虚静空灵之心,才能做到游心。这也表明了《逍遥游》的游只能是一种精神上的“神游”。而所要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的主要方法除了保持心灵的空虚以外,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坐忘”,“坐忘”的“忘”不是一种普通的忘记,而是一种内心对于形体的超越,既忘乎身外之物,亦忘乎己之有身,亦忘乎己有之心。人间的心态是纷乱的复杂的,而世人所认可的智慧只是一种小智慧,他们所认同的修养贤人也是一种愚昧的,这种修养这种认知是浅薄的,人一旦受到功名利禄的诱惑,就容易被形体限制,容易放松对于精神的追求和修养,就好像斥鸠一样自鸣得意,如果想要获得心灵的解放就必须打破形体的外在约束虚化自己的心灵,正所谓情为物累,心为形役。《齐物论》云:“荅焉似丧其耦”,“耦”,寓也,丧其耦,忘己形也。司马彪:“耦,身也。身与神为耦。”“丧其耦”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形体上的如同朽木和精神上的如同死灰的境界才是庄子追求的得道的境界。庄子把形体的“我”是与精神上的“吾”彻底对立起来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精神与肉体的剥离。
坐忘和虚静的是对于外在的抛弃,而反应在内主要是德的体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所谓诚忘。”这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德充符》里的寓言的主人公,兀者王骀,兀者申图嘉,以及容貌很丑陋的哀骀它,庄子在起名字的时候不但点明他们身体是残疾的,并且在名字上也是做了刻意的加工,如王骀,骀字本身就是劣马的意思,他就点明了王骀这个人在常人眼里所看到的是一个形容猥琐,智力愚钝的一个人,但是他们在于这些有学问有见识的人的对话中却又透露出他们对于人世的另一种智慧,这也就更加强化了庄子对于形的抛弃,对于心的修养的效果。这种心的修养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一种“德”,这也正是德充的含义,道是外物普遍性存在的本体,而反映与个体之上就是“德”,德充之后外物与之相符。这些残疾人正是忘记了形体对自己的困扰而提升自己内在的精神修养,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对于德行的人生《德充符》中所提到的,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水”在道家思想里是赋予特殊含义的,他通常的是道的同义词,万物是变化不定的,就像流水一样,他们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自己,只有把心平静到像止水一样的道的境界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人认识自己,“唯止能止众止”唯有道才可以让人们看清楚这迷离的世界。“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这是描述了己正而人正,只有自己体悟到了天地间的道,才能够为世人做出表率;勇士和将这样的莽夫尚且知道为了信仰把生命置之度外,何况是已经主宰了天地,心胸像城府一样包藏万物,身体只不过是心灵的寓所,耳目也不过是心灵的外在表象,参悟了万物为一的这样一个人呢,他的心灵是不会死亡的,罗勉道言:“心未尝限于物以死也。”他既然已經达到了官天地府万物的高度,他就不会限制于外物,本真之心也不会丧失,那么他的形体不管如何改变,心灵是不会死亡的。“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褚博秀:“假人”无义,革从“登遐”,文意明显。谓此道者去留无碍,而升于玄远之域也。"这正是描写了得到者飘飘欲仙,凡间俗世尽忘掉姿态,人们也愿意追随他的姿态,这种姿态正是物我两忘,心与道冥的一种体现。
三、庄子的逍遥心游
在道家思想里面老子和庄子都注重清静无为,但是两人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老子突出人的自然无为是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做铺垫,而庄子则更突出了生命个体的解放与精神自由,是一种个体对于现实的超越。既然具备了德并且使万物内外与之相合,那么这个人就是庄子所提到的真人、神人、圣人、至人。正所谓“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然若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蹱,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种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他是不谋虑事情的,“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他对于外界事物的不为所动的,“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他因为内心的淡泊,对于外物的欲望很少很少,所以他昏昏沉沉的对于生死也能做到“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他完全超越了外物的存在,形态雍容自得,心智开阔。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圣人、至人正是这样一种为无为、事无事、乐无乐、无为则不劳、无事则不累、无乐则不忧、顺其自然、安于无为的一种人,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心若槁木之枝,心若死灰。”庄子认为的无为并不是完全放任,他还是有自我追求,他所不为的只不过是追名逐利,为物所役,他追求的是一种个体精神的解放,注重个体心态的宁静与自然相合。如此一来庄子的逍遥的心游,就通过对于抛开形体的压抑,物欲的所累,名利的束缚,站在道的角度来认知万事万物,并且得道于内显之为德,忘己忘功从而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
关键词:逍遥 齐物 致虚 心斋 坐忘
一、庄子对于逍遥的理解
庄子逍遥的理解自古以来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象曾说:“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庄子注》)。郭象所认为的逍遥就是万事万物只要安于本分放然自得不为事物或心灵的障碍所羁绊悠然自得就达到了逍遥。这是郭象以自得适性解释庄子的逍遥;顾桐柏曾言: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这是逍遥者必须要破处心灵与形体上的束缚,不被物情所累才是庄子逍遥。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步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部游,故曰逍遥。这几种逍遥义的解释虽然都有抛开万物束缚,不为外物所羁绊的意思,但是刘义庆的《世语新说》认为支道林的解释最贴合庄子本意,刘义庆认为支道林以“至人之心”来说明庄子的逍遥,至人之心空静无碍,所以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所言的逍遥首先是通过“鲲化鹏飞”的故事展开的,故事开始的第一句话就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十洲记》云:“水黑色谓之冥海,无风洪波百丈。”鲲,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怪鱼,海水的阴冷,风波的怒袭,以及巨大形体的束缚,迫使他渴望和向往着打破残酷的现实对他的压抑。但是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现实呢,如果继续以以往的姿态生活在这里恐怕他这一生也不能改变这个现实,所以要打破现实首先就是要对于形之束缚的突破,这才有了化鹏而飞的由来。这个故事是庄子以荒诞手法对于现实的一种比拟,这只是庄子为了突出对于逍遥追求的重要罢了。而现实世界并非像庄子所言的那样只要改变形就可以达到逍遥那么简单,如果只靠形的改变是不能够完全改变境遇的,就算成为了展翅万里的鹏,他还是需要借助风的力量,并且这风是“六月息者”,人以一吸一呼为一息,造化以四时为息。周六月即夏之四月,谓盛阳开发,风始大而有力,乃能鼓翼;“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而风斯在下矣;”形体虽然改变了但是对于外界环境的依赖还是没有改变还是需要靠风的力量才能背负青天,所以由此看来抛开形体束缚改变形体只是走向逍遥的第一步而已只有首先达到了这一步才能够飞翔广阔的天空将下边的万物看的一清二楚,才能感受到天空的辽阔。这也从文章一开始为“逍遥游”立意,庄子所想表达的“逍遥游”不是一种形体上的“游”而是一种摆脱形体心灵上的遨游。大鹏虽然能够背负青天而上九万里,但是他还是没有摆脱对于外物的凭借所以他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对于逍遥的定义从主体和过程来说与郭象不同,庄子的逍遥是少數至人、真人潜心修养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郭象所说的逍遥是万物适足其性,安于性命的结果不需要修养,人人只要达到安于性命就可以逍遥,庄子的逍遥是精神境界提升以后的境界,是一种无我无差别的体现,并且庄子认为只有达到圣人境界才可以抛开一切束缚自由翱翔于万物,所以圣人的认知上和世人是不同的,庄子所承认的知是一种有知而不不以为知,而世人的知是一种无知而以为知,是一种糊涂。并且世人却连这一点也未能认识的到,所以对于大鹏飞向南冥追求改变理想的努力不但不予以赞同,反而是一种尖酸的调笑,他们就像刚刚学飞的小鸟那样,只能达到榆枋的高度,见识当然不会高到哪去,他们的这种态度不但不能够对于鹏鸟的理想达到认同反而还要愚蠢的发问,问为什么要飞九万里而到南方去呢。《齐物论》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这就是庄子对于世人勾心斗角,为名利而争夺使得心灵犹如肃杀的冬天对于万物的衰败一样,永远是一种束缚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束缚,那么心灵将永远见不到阳光 ,这也就是人们无法达到圣人一样认知的根本原因的所在,这也是庄子刻意描写出世间认知不齐的真相,正因为有这么多情态所以对于人的心灵产生了蒙蔽,要达到圣人的认知就必须从道的角度看万物而抛开个人对于万物认识的成见。心灵的认知收到阻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形体对于心的蒙蔽。 《齐物论》云:“一受其成形,不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成玄英曰“芒,闇昧也。”这就是庄子想要告诉人们心灵遭受的痛苦是沉重的悲哀的,世人只知道终生忙碌,而心灵却被外物所奴役这便是芒,是一种愚昧。正是世人的这种愚昧心态,人世间的人一旦被形体蒙蔽心灵就再也不能主宰 自我看不清楚世界的本来面目,盲目的追求反而被自己弄的疲惫不堪,如果人们能够从道高度认识事物那么一切纷扰本来就是庸人自扰。
二、庄子的心灵修养
庄子在心灵修养上面的主要方法是 “虚”,郭象认为:“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是一种精神上的积累,精神上的状态,只有虚化自己才能够游于逍遥,这个虚字才是庄子想要表达的真正主旨,鲲鹏之化并不是单纯的在现实中改变自己的形态,而是想要达到一种虚的境界心灵的虚化,心斋之要义在于保守心灵的虚静空灵,涤除物欲之心,才能保持心之虚静空灵,只有保持虚静空灵之心,才能做到游心。这也表明了《逍遥游》的游只能是一种精神上的“神游”。而所要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的主要方法除了保持心灵的空虚以外,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坐忘”,“坐忘”的“忘”不是一种普通的忘记,而是一种内心对于形体的超越,既忘乎身外之物,亦忘乎己之有身,亦忘乎己有之心。人间的心态是纷乱的复杂的,而世人所认可的智慧只是一种小智慧,他们所认同的修养贤人也是一种愚昧的,这种修养这种认知是浅薄的,人一旦受到功名利禄的诱惑,就容易被形体限制,容易放松对于精神的追求和修养,就好像斥鸠一样自鸣得意,如果想要获得心灵的解放就必须打破形体的外在约束虚化自己的心灵,正所谓情为物累,心为形役。《齐物论》云:“荅焉似丧其耦”,“耦”,寓也,丧其耦,忘己形也。司马彪:“耦,身也。身与神为耦。”“丧其耦”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形体上的如同朽木和精神上的如同死灰的境界才是庄子追求的得道的境界。庄子把形体的“我”是与精神上的“吾”彻底对立起来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精神与肉体的剥离。
坐忘和虚静的是对于外在的抛弃,而反应在内主要是德的体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所谓诚忘。”这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德充符》里的寓言的主人公,兀者王骀,兀者申图嘉,以及容貌很丑陋的哀骀它,庄子在起名字的时候不但点明他们身体是残疾的,并且在名字上也是做了刻意的加工,如王骀,骀字本身就是劣马的意思,他就点明了王骀这个人在常人眼里所看到的是一个形容猥琐,智力愚钝的一个人,但是他们在于这些有学问有见识的人的对话中却又透露出他们对于人世的另一种智慧,这也就更加强化了庄子对于形的抛弃,对于心的修养的效果。这种心的修养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一种“德”,这也正是德充的含义,道是外物普遍性存在的本体,而反映与个体之上就是“德”,德充之后外物与之相符。这些残疾人正是忘记了形体对自己的困扰而提升自己内在的精神修养,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对于德行的人生《德充符》中所提到的,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水”在道家思想里是赋予特殊含义的,他通常的是道的同义词,万物是变化不定的,就像流水一样,他们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自己,只有把心平静到像止水一样的道的境界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人认识自己,“唯止能止众止”唯有道才可以让人们看清楚这迷离的世界。“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这是描述了己正而人正,只有自己体悟到了天地间的道,才能够为世人做出表率;勇士和将这样的莽夫尚且知道为了信仰把生命置之度外,何况是已经主宰了天地,心胸像城府一样包藏万物,身体只不过是心灵的寓所,耳目也不过是心灵的外在表象,参悟了万物为一的这样一个人呢,他的心灵是不会死亡的,罗勉道言:“心未尝限于物以死也。”他既然已經达到了官天地府万物的高度,他就不会限制于外物,本真之心也不会丧失,那么他的形体不管如何改变,心灵是不会死亡的。“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褚博秀:“假人”无义,革从“登遐”,文意明显。谓此道者去留无碍,而升于玄远之域也。"这正是描写了得到者飘飘欲仙,凡间俗世尽忘掉姿态,人们也愿意追随他的姿态,这种姿态正是物我两忘,心与道冥的一种体现。
三、庄子的逍遥心游
在道家思想里面老子和庄子都注重清静无为,但是两人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老子突出人的自然无为是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做铺垫,而庄子则更突出了生命个体的解放与精神自由,是一种个体对于现实的超越。既然具备了德并且使万物内外与之相合,那么这个人就是庄子所提到的真人、神人、圣人、至人。正所谓“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然若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蹱,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种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他是不谋虑事情的,“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他对于外界事物的不为所动的,“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他因为内心的淡泊,对于外物的欲望很少很少,所以他昏昏沉沉的对于生死也能做到“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他完全超越了外物的存在,形态雍容自得,心智开阔。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圣人、至人正是这样一种为无为、事无事、乐无乐、无为则不劳、无事则不累、无乐则不忧、顺其自然、安于无为的一种人,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心若槁木之枝,心若死灰。”庄子认为的无为并不是完全放任,他还是有自我追求,他所不为的只不过是追名逐利,为物所役,他追求的是一种个体精神的解放,注重个体心态的宁静与自然相合。如此一来庄子的逍遥的心游,就通过对于抛开形体的压抑,物欲的所累,名利的束缚,站在道的角度来认知万事万物,并且得道于内显之为德,忘己忘功从而达到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