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江苏卷语文模拟测试题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远观黄土高原: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松柏。置身其间,长河落日,风萧马鸣,引发一种思古之幽情。它是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雕琢的的艺术作品。……当你看到这一切时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将这些神秘莫测的壮观景象于你的相机里。
  A.苍茫美轮美奂显现
  B.苍莽美轮美奂浮现
  C.苍莽精妙绝伦显现
  D.苍茫精妙绝伦浮现
  2.下列诗句与“晴云稍卷寒岩树”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宿雨能销御路尘B.南园满地堆落花
  C.碧痕初化池塘草D.东风荡飏荒篱梅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感谢您的敦促激励,您的恩情,没齿难忘,小子跪而叩谢者再。
  B.承蒙奉书并赐佳作,拜读之时,获益匪浅。因琐务未及回复,深以为歉。
  C.若有言语失当,务请阁下随时指谪,君之厚爱,铭感不已!
  D.今天的寒舍因你们而篷壁生辉,衷心感谢各位的鼎力支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吃力地爬上山顶,我选择一个可以俯瞰四周的制高点坐下,鄱阳湖跃然眼前!
  ①那时候,只可见自己头顶上云雾腾腾,那感觉要比黄山有趣吧。
  ②因为没有云,还可以看见对面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
  ③远眺山峰东面犹如斧劈,几乎垂直而下
  ④慢慢欣赏脚下红黄相间的斑斓图画
  ⑤庐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才能看到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
  B.生活中我们遇到那个不幸时,要学会携手前行
  C.在没有看到别人的大不幸前,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
  D.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及时起身,才能迎接新的人生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中,随父官江宁,闭户苦学。王安石知其名,邀与相见,称奖之。进士高第,调光州司法参军。安石居政府,凡所施行,民间不以为便。光有疑狱,侠谳议传奏,安石悉如其请。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
  秩满,径入都。时初行试法之令,选人中式者超京官,安石欲使以是进,侠以未尝习法辞。侠三往见之,问以所闻,对曰:“青苗、免役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安石不答。侠退不复见,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安石虽不悦,犹使其子雱来,语以试法。方置修经局,又欲辟为检讨,更命其客黎东美谕意。侠曰:“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而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果欲援侠而成就之,取其所献利民便物之事,行其一二,使进而无愧,不亦善乎?”
  是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无生意。东北流民,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城民至负瓦楬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阁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疏奏,神宗反覆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命开封体放免行钱,司农发常平仓。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罢,凡十有八事,民间欢叫相贺。
  安石去,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在位之臣,各以其类,复为书献之。惠卿奏为谤讪,编管汀州。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侠行至太康,还对狱,狱成,惠卿议致之死。帝曰:“侠所言非为身也,忠诚亦可嘉,岂宜深罪?”但徙英州。既至,得僧屋将压者居之,英人无贫富贵贱皆加敬,争遣子弟从学,为筑室以迁。
  (节选自《宋史·郑侠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有疑狱狱:案件
  B.秩满,径入都。秩:任期
  C.又欲辟为检讨辟:征召
  D.青苗、免役权息追呼息:平息
  7.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但数以书言法之为民害者
  B.安石欲使以是进
  C.问以所闻
  D.为筑室以迁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读书无几,不足以辱检讨。所以来,求执经相君门下耳。
  译文:
  (2)御史台吏杨忠信谒之,惠卿暴其事,嗾御史张琥并劾为党与。
  译文:
  9.请简要概括郑侠的性格特点。(4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谒金门
  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1)请概括“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一句中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3分)
  答:
  (2)“瘦雪一痕墙角”中“瘦”“一”两字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答:
  (3)简析“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的表达效果。(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靡有朝矣。(《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
  (4)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6)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
  (7),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
  (8)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白马
  文/陈毓
  三天前,他看见那匹马,只一眼,爱已无药可治。马在黎明的地平线上向着太阳驰骋,轮廓金红,但经验告诉他,马是白马。他注视着马的背影起伏又起伏,直至消失。在短短的三分钟里,他经历了爱与离别。
  他在马离去的蹄声中失魂落魄。他一整天都神不守舍,不时倾耳而听,期待那独一无二的蹄声再次响起。
  东方再次亮起前,他一夜不眠的守候里,那匹马光彩熠熠地出现。
  他“嗨”一声,那一声“嗨”寄托着他对马仅仅一天一夜过去就凝集了一生的情感,他敏感地意识到马明白他的情感。马一个打挺,在他目不转睛的注视里,完成从起步到驰飞到止步的一个完美过程,像是诚意报答他的守望,又像是要自夸给他看。
  他向马远远地伸出他的右手,他想走得姿态洒脱,但却走得磕磕绊绊,他控制不住战粟,但他还是靠近了马。他几乎是一跃而起,就在他几乎触及马背的一瞬,马闪电般地向他扬起后蹄,他感到小腹一麻,马蹄却在离他一寸的距离收住。马一个转身,向着天边飘然而去,使他再一次地失魂落魄。
  他忽然想起他的经验,两天来退隐的经验这一刻被唤醒。他要用经验拥有这匹马。
  是的,他是驯马师,草原上最优秀的驯马师,驯服野马是他一生的光荣。他是野马的敌人,也是野马的知已。千里马之于伯乐,野马之于他,都是彼此的存在意义。
  带上驯马师的套索、鞭子以及嚼子,它们从祖先那里传递过来。他想起他的工具,却决定放弃工具,赤裸的马,天籁一般妙不可言的马,任何工具对它,都是侮辱。他决定徒手对待白马。
  他在第三天黎明前夕等在他遇见马的地方,他预感马会来和他约会。
  他捕捉到风中马的气息,循着气味,他看见那匹马,他耸动鼻翼,心醉神迷,但他清醒着眼前的约会,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把身体变成一朵云,袅袅升腾,飘上马背。
  他感受到了马背的温度,但几乎同时,他像一滴难以栖息在树叶上的水珠一样,在马背上弹跳而起,跌落在马身后的草地上。他再次把身体聚拢成一朵云,飘向马背。他依然白费力气,再次坠地。白马稳立不动,像是在奚落他,又像是在嘲讽他。
  他仰脸躺在地上,向白马伸出双手,喃喃自语:小白马、小白龙、龙龙……
  他听见四周轰然而起的笑声。
  你还是驯马师吗?
  你忘了你的鞭子、套绳、马嚼子啦?
  他的那些驯马的搭档,他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他真是昏了头,忘了潜伏在白马身边的危机。
  多么漂亮的一匹马啊!伙伴们赞美道。
  去野马那里,带上你的马鞭和嚼子,你忘了这些了,一个驯马师怎能忘了这些!奚落他的同伴,把一根长长的套索向白马抛去。
  他从草地上跃起的同时,看见三根套马索从三个角度抛向他心爱的白马的脖子。腾空的马从半空绊倒在地,马在脊背触地的刹那再次腾起,像一团火焰跑远了,脖子上的绳索在它的身后哆哆嗦嗦。那团火焰在天边再次被绊倒,绊倒又挣起,像夏日雷雨天在草地深处炸响的连环雷。一团火焰,又一团火焰。三个驯马师拉着套索滚下各自的马背,被白马拖拽着在草地上犁过,却都不松手。又有三个驯马师齐刷刷抛出手上的套索,把他们像石头般沉重的身体坠在各自的套索上,一起对付那孤胆英雄。
  冷铁的马嚼子穿过白马的嘴唇,缰绳也已套上,天光大亮,所有的人都看清眼前这匹马,熠熠生辉,仿佛神就住在它那一边。
  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拉着马缰绳跃上白马优美的脊背,但他旋即像被利剑刺中一般滚落下来。另一个知难而上,被马闪电般地一踢,也跌下去了。
  同伴的号叫唤起驯马人心中更大的野性。6根套索如死亡的绞索,把马拉翻在地。
  跃起,摔倒。摔倒,跃起。似乎一千次。
  嫣红如红宝石的血滴从衔铁口滴滴跌落。即便这个时候,他心爱的白马依然睁着那双不染一尘的眼睛,它不知道不屈服的马儿在驯马人这里是不存在的。
  白马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马被杀死,变成驯马人胃囊中的物质,马的精神将来到人的身体里,马的勇气、气力、无畏、不屈,这些都是驯马人看重的。宰杀烹食马肉的过程,也以欢庆的方式,男人举杯痛饮,女人载歌载舞,孩子为争一块马的拐骨扭打在一起。
  奇异的肉香不可阻挡地冲进他的鼻腔,刺激他的眼泪滚滚。
  他渴望得到马的头骨,哪怕他要为此和那个杀死马的驯马师决斗,他也不放弃这最后的机会。他想要珍藏它,像珍藏可以一生缅怀的爱情。
  (有删改)
  12.小说开头描写了他对白马一见钟情,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3.赏析文中的画线句的妙处。(6分)
  (1)他向马远远地伸出他的右手,他想走得姿态洒脱,但却走得磕磕绊绊,他控制不住战粟,但他还是靠近了马。
  答:
  (2)那团火焰在天边再次被绊倒,绊倒又挣起,像夏日雷雨天在草地深处炸响的连环雷。
  答:
  14.“奇异的肉香不可阻挡地冲进他的鼻腔,刺激他的眼泪滚滚”包含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
  答:   15.小说以“白马”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请试做探究。(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永远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悲怀追思女作家韩素音
  文/沈大力
  韩素音是一位最让人尊敬、最值得我们追怀的华夏优秀儿女。
  初识韩素音女士,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她明言:“文化交融是重要的,不同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我。”由此,她提议并资助设立“文学翻译彩虹奖”。几次颁奖之际,她亲来中国,设宴款待宾客,席间频频跟中国文艺界交流。以后,她一如既往每年访华,曾在北京“文采阁”摆宴席会友,走过来跟我和《红楼梦》英译者杨宪益先生碰杯。我发现,杨宪益先生对跟周围人寒暄毫不感兴趣,独自默默饮酒,一遇韩素音却霎时容光焕发,谈兴甚浓,显示对她由衷的敬佩。可见,韩素音在中国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除“彩虹奖”外,韩素音还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范围里支助“青年翻译奖”,企望这项事业后来有人。
  韩素音的作品译成中文的很多。1999年,我翻译了韩素音少见的用法文写的作品《明天的眼睛》。该书犹如一部“世说新语”,以华夏五千年文化树为高标,远瞩人类社会的“明天”。同时,其中一章也用一颗海外赤子之心对中国的时弊痛下针砭。以译者所观,国人读之当思其愦愦。但在书稿付梓时竟被整章删除。我觉得此举欠妥。出我意料,韩素音这样有国际影响、蜚声天下的作家,并没有追究,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雅量。或许只缘这发生在她总是竭力维护的中国。
  韩素音在瑞士积极从事多项文化交流,通过“儿童园地基金会”主持一项国际性的儿童文学艺术评奖。1994年,中国女导演王君正拍的影片《天堂回信》获奖,该片颇得韩素音赏识——更因为该作品来自中国。晚上,韩素音举办关于当代中国的报告会,这也是她累年在世界各地不知疲倦所进行的一项工作,旨在让西方人摆脱偏见,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1997年6月,我赴洛桑出席国际奥委会的“文化论坛”,韩素音女士闻讯邀请我在莱蒙湖畔的“和平大饭店”共进晚餐,她的印度夫婿陆文星作陪。那晚,韩素音百忙中暂得宽余,向我回溯了她动荡的生涯历练。韩素音为欧亚混血儿,母亲是比利时淑女,父亲是中国铁路工程师,有一半中国血统。可是,用小说《凋谢的花朵》里一个人物赫斯的话说,韩素音是“想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她始终怀着“中国情结”,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毅然决然从海外奔回中国,在四川省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民众效劳。新中国成立后,她年年访华写文章,为一个受尽西方列强凌践的民族的崛起讴歌。迟暮之年,她在莱蒙湖畔对我说:“中国是我最倾心的国度,我始终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
  2008年夏天,瑞士瓦莱州政府出资在圣彼埃尔·德·克拉日镇为韩素音竖立了一座半身塑像,供来往行者瞻念。瑞士“儿童园地基金会”会长玛丽·让娜·卢耶专程到巴黎会晤我,说已经出资复制了韩素音塑像,期望能将之竖立在中国的一块“风水宝地”,以表故人的“乡土之恋”。令人万分遗憾的是,此事,一拖数年都没有结果。后来,玛丽·让娜·卢耶再度到巴黎约见我。这一回,她带来韩素音病重的消息。更让人忧心的是,韩素音的夫婿陆文星为其子女挪走了女作家几乎全部的稿费积蓄,陷对方于经济困境。对此,卢耶女士焦虑异常,希冀中国方面能向她落难的年迈女友伸出援手。我们于是跟国内有关单位联系,不料也均无回音。
  11月5日,中国媒体宣布:“国际知名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11月2日在家中无疾辞世。”客观报道寥寥数语,似乎过于轻省了些。
  (有删改)
  16.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到杨宪益先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7.为什么说韩素音女士是一位最让人尊敬、最值得我们追怀的华夏优秀儿女?联系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18.请简要分析结尾画线句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和瑞德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安迪说“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夺去的,也是高墙无法隔离的,那就是希望”。瑞德说:“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瑞德还释说:“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师谁?”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节选自《说苑》)
  20.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3处)(3分)
  今 谓 天 高 无 少 长 愚 智 者 皆 知 高 高 几 何 皆 曰 不 知 也
  21.除子贡外,另写出两个孔子的学生名字。(2分)
  答:、
  22.《说苑》的作者是,他是朝人。(2分)
  23.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中心故事,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茶馆》中常四爷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他为愁着要关门的王利发送来咸菜和鸡,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   B.《家》中觉民的性格是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的,他温和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但作为“五四”新思潮的年轻人,他也向往着民主自由。
  C.《三国演义》中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写的是袁术称帝后,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七路征讨徐州,结果被吕布打得大败。“曹孟德会合三将”指曹操趁机汇合孙权、刘备和吕布三将。
  D.“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星星。”《飞鸟集》中的这句话教我们认识失去与得到之间的关联,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化失望为希望、化痛苦为快乐的桥梁。
  E.《哈姆雷特》中老国王鬼魂嘱咐哈姆雷特在复仇时千万不可伤害到他的母亲,让上帝去裁决她,让她不安的良心时时刺痛她自己就够了,这是反语也是在考验哈姆雷特对他的忠诚态度。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在大观园被抄捡后,晴雯、思棋和入画三个丫头的结局分别是什么?(6分)
  答:
  (2)简说鲁迅将其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提出科技兴国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我们要用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当然,衣服和住房也是必要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政党、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有删改)
  26.为什么材料第三段所列举的人都是有罪的?(4分)
  答:
  27.“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5分)
  答:
  28.第三至第五段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作者观点的?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6分)
  答:
  参考答案
  1.C(解析: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第一空处是讲“松柏”的,选择“苍莽”最为恰当。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后来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用来形容建筑物。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范围广一些。第二空处应当选择“精妙绝伦”。显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第三空处是讲“相机”的,选择“显现”最为恰当)
  2.A(解析: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晴云稍卷寒岩树”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可先分析能与“青云”相对的词,从“词性一致”的角度分析,都可与之相对,再看“稍卷”这个词性,只有“能销”、“初化”与之相对,故排除B、D两项;再从“平仄相对”的角度分析,“晴云”音为“平平”,须对“仄仄”,只有“宿雨”符合。所以此类题采用比较分析和排除法最为便宜)
  3.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小子”“拜读”、“奉书”、“寒舍”、“篷壁生辉”;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承蒙”、“阁下”、“厚爱”、“鼎力”。很显然B项中的“奉书”使用不得体)
  4.D(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②句中首次提到“云”,那么才有后文对“云”的描述,所以①⑤应紧跟在②后;再看空格后的“鄱阳湖跃然眼前”句中提到的“看鄱阳湖”,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看这个动作,紧跟的应该是③。用排除法,即选D项)
  5.C(解析:本题中的漫画主体由两个人构成,一个脚底有伤的人跌坐在地,扭头时惊讶地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图中的人物表情有明显的倾向性,据此可选择C项)
  6.D(解析:息,停止)
  7.D(解析:断定“以”字的用法,可从语法上解决,如“以书”“以是”“以所闻”,“以”字后都是它的宾语,所以“以”是介词,而“以迁”的“迁”是动词,此处“以”是连词)
  8.(1)(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能任检讨之职。我来京的原因,是想向相君求教罢了。(2)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解析:第(1)句中的“无几”“所以”“执经”是翻译中的难点。第(2)句中的“谒”“暴”“党与”等是难点。)   9.知恩图报、不徇私情、耿介不阿、关心百姓等。(解析:第一点在第一段中,即“感为知己,思欲尽忠”,郑侠感谢王安石的知遇之恩,想要回报王安石,第二三点在第二三段中,王安石对其有知遇之恩但依然屡次寄书信给王安石,陈述新法给人民造成的危害;第四点在二三四段都有体现,如“惠卿执政,侠又上疏论之”。)
  附参考译文:
  郑侠字介夫,福州福清人。治平年间,其父在江宁做官,他随父前往,闭门苦读。王安石听说了他,邀他相见,攀谈之后对他甚为欣赏。中进士,并名列前茅,调任光州司法参军。王安石执掌朝政大权,凡是他所施行的新政,民间都认为不好。光州有悬而未决的狱案,郑侠将自己的处理意见传奏上去,都得到了王安石的同意。因此郑侠心里很感动,将王安石作为知己,打定主意要对王安石尽忠。
  任期满后,他直接来到京城。当时刚开始施行考试新法以选拔人才的政策,候选人考试合格的可以提拔做京官。王安石想让郑侠通过考试而得到提拔,郑侠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过这些新法,所以推辞了。郑侠曾几次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问他对新政有何想法。郑侠回答说:“青苗、免役这几桩事,与边境用兵之事,在郑侠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王安石没有回答。郑侠告退后就不再前去拜见,只是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谈论施行新法给百姓带来的害处。王安石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让儿子王雱前来,告诉他考试新法知识一事。当时刚设置修经局,王安石又想任用郑侠为检讨,又派幕僚黎东美去讲明自己的意思。郑侠说:“我没有读多少书,不足以任检讨之职。我之所以来京,只不过是想求教于相君门下罢了。而相君言谈之间,无不是以官爵为先,以此来对待士人也就显得太浅薄了。如果确实想帮助我取得成就,那么就请听取我所进献的有利于民便于万物之事,施行其中的一两件,让我得到晋升而内心无愧,不也是很好的吗?”
  此时,自熙宁六年七月不下雨,一直持续到七年三月,人们都无法生存。东北的流民,扶老携幼,堵塞了道路。他们身体瘦弱,困苦不堪,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城里的贫民以至拆屋卖瓦,用来偿付官府的债务,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郑侠知道王安石听不进劝谏,就将他所看到情景全部绘成图画,连带奏疏一起交给阁门,然而没有被接受。于是他又假称事情机密紧急,通过驿马传送把奏疏直接递交银台司。奏疏呈上后,神宗反复观看所绘之图,长叹几声,将图画揣在袖子里带回宫中。当晚,神宗整夜未眠。第二天,命开封府酌情削减免行钱,司农开常平仓放粮,青苗钱、免役钱暂停征收,方田、保甲之法都取消。民间欢呼相贺。
  王安石离去,吕惠卿执政,郑侠又上疏指责他。郑侠将在位的朝臣分类,和奏疏一起呈给皇上,吕惠卿上奏说他是诽谤,故郑侠被贬编管汀州。御史台官员杨忠信拜见他,惠卿揭发了这件事,而且指使御史张琥弹劾他们相互勾结为朋党。郑侠在赴汀州途中行至太康时,被追回京城审问,案件定立后,惠卿建议把他处以死刑。皇上说:“郑侠所说的都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朝廷着想,这份忠诚之心也算可嘉,怎么能治他以重罪呢?”最后只将他贬至英州。到英州后,他找了一间快要倒塌的寺庙居住下来,英州的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很尊敬他,争相让子弟跟他学习,并为他建造居室,让他迁居。
  10.参考答案:(1)由误以为丈夫回来的惊喜(1分)到希望破灭的失望(1分)再到复惊喜复失望而对喜鹊的埋怨。(1分)(解析:由“闻鹊声”可以看出惊喜,再找“混错”看出失望,“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2)“瘦”字传神地写出了梅花的状貌,突出梅花的凋零衰败,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容颜憔悴;“一”字写出是一株梅花,突出梅花的寥落,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无依。(解析:锤炼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瘦雪一痕墙角”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3)这两句写景抒情,承上作结,(1分)借东风又作恶吹落枝头残花(1分)惜花自怜,(1分)将思妇独处的深深相思和重重愁恨表现得极其凄婉蕴藉。(1分)(解析:鉴赏艺术手法,先写手法,再联系诗句分析即可,结句写景,借花喻人,承上作结,前两句虚写落花,这两句转为实正写东风无情;“东风”不尽,惜花自怜,无处不生悲,无处不生愁,思夫盼归之情必然更萦绕心际,内心的痛楚不言而喻。)
  附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本词上阙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下阙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目前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河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人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11.(1)夙兴夜寐(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别时茫茫江浸月(4)用之如泥沙(5)空谷传响(6)千骑卷平冈(7)人而无信(8)跃如也(每空1分,有错、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12.突出白马的美丽、强壮,与众不同;为下文他徒手驯马的情节作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每点2分)(解析:小说重要段落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内容、表达;或是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角度回答,本文开头写他对白马的一见钟情,主要从侧面来反映白马的与众不同,从而激发驯马师要驯服它的欲望。)   13(1)运用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1分),写出他想驯服白马时的激动紧张的心理(1分);也突出白马的与众不同(1分)。(2)运用动作描写、比喻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白马被绊倒时不屈的抗争,突出他的愤怒(1分)。(解析:鉴赏作品的文字,可以从手法、内容、情感三方面着手。)
  14.①为他心爱的马的死去感到伤心。②为其他驯马师的野蛮行为感到愤怒。③为自己不能避免马的死亡的命运感到愧疚。④为白马的宁死不屈感到震撼。(解析:人物的心理情感和小说的情节密切相关也是考查考生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梳理得仔细认真,此题就不难作答:一开始就写出他对白马的极度喜爱,所以就有为白马死去的伤心,接着驯马的搭档们动用各种工具对付白马,最终杀死白马,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怒,同时还详写了白马不屈的抗争,突出他对白马的敬佩,最后他面对白马被杀却无能为力感到愧疚。)
  15.白马的美丽、强壮、迅捷,却又桀骜不驯,象征着人才的才能和个性;白马不为驯马师所容,象征了极富个性的人才不为社会所容;马的悲剧实际上是人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出现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探究小说标题的丰富意蕴,主要还是从情节入手,分析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主题。)
  16.通过杨宪益先生对周围人和对韩素音女士的不同表现,写出杨宪益对韩素音的由衷敬佩;侧面突出了韩素音女士在中国老一辈传统知识分子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直接用别人对韩素音的评价,使文章更真实可信。(每点2分。)(解析:次要人物在文本中作用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正衬或反衬,回答时答出用次要人物的什么衬托出主要人物的什么。文中杨宪益对周围人和对韩素音不同的态度对比是为了衬托韩素音的特征,另外从表达上看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用真实人物的评价更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
  17.因为韩素音始终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矢志不渝(1分):①重视并支持中国翻译工作;②用一颗赤子之心针砭中国时弊;③累年在世界各地举办当代中国的报告会,希望让西方人认识真实的中国;④抗战期间毅然回中国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民众效劳;⑤新中国成立后,年年访华写文章,讴歌民族崛起。(一点1分)(解析:文章内容的概括,先要对文章思路进行梳理,文章以“永远保持一颗中国的灵魂”为题,记叙了韩素音女士保持中国灵魂的几件具体的事情,我们可以从第二段进行梳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8.①悲伤之情:一位永葆中国灵魂蜚声中外的知名女作家溘然长逝,作者内心无比悲伤;(2分)②歉疚和气愤之情:韩素音女士为传播中国文化、介绍当代中国做了大量工作,但韩素音去世时中国媒体只有寥寥数语,对韩素音女士的歉疚,对中国态度的气愤。(4分)(解析:作者的心理情感和韩素音女士的生平境遇密切相关,韩素音女士的中国灵魂矢志不渝,去世时却只有寥寥几笔的客观报道,从中不难体会作者的情感。)
  19.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只提供叙述性文字,让同学们自由思考,发表见解。材料讲到两个人关于“希望”的讨论,以及希望破灭的原因。据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作文:一是谈希望的作用,二是谈希望破灭的原因。“希望”有无作用,世人往往从自身出发,从当下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希望”是个看不见的存在,也许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时空这两个角度考察这一问题。此时“希望”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反之亦然。希望破灭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诸如浮躁、及时行乐的风气等,主观原因诸如现代人为生活所裹挟,并逐渐被同化等。
  20.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析:断句除了抓一些标志外,最主要的是抓住句子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或谓语形容词。抓住“谓”、“知”、“高”“曰”,再搞清主语和宾语即可断句。)
  21.颜回(子渊)、冉求(子有)、仲由(子路)、曾参(子舆)等。
  22.刘向西汉
  23.子贡赞孔子贤德高不可知。
  附参考译文:
  齐景公问子贡:“您拜谁为师?”子贡回答说:“我拜孔子为师。”齐景公问:“孔子贤德吗?”子贡回答说:“贤德。”齐景公问:“他怎么贤德?”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孔子贤德,却不知道他哪里贤德,这又是怎么回事?”子贡回答说:“(这就像)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却都说不知道。这就是我之所以知道孔子很贤德,但却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贤德的原因。”
  24.C E(解析:C.孙权应为孙策;E.中的“反语”“考验”错)
  25.(1)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抱屈而死。思棋:为与潘又安的私情,殉情而死。入画:贾惜春非要把她撵走,入画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只得叫人将入画带到宁府。(2)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聊以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26.这些人的行为超出了一般人的正常消费,是贪欲膨胀的表现;为满足不断膨胀的贪欲,势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坏人类的共同利益。(每点2分)(解析:这是一道概括题,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我们抓住第一段的结尾的“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这句话可知,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贪欲”而带来的过度消费,给人类带来的祸患。再根据叙述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27.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贪欲日益膨胀,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将最终失去自己的家园。(5分)(解析:理解句子,句不离段,根据后文的语意,结合第一段作者的观点“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就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加以概括即可。)
  28.第三段举例说明贪欲膨胀的人都是有罪的;第四段说明物质的丰富和科技的发展无法满足人类日益膨胀的贪欲;第五段说明人类贪欲的危害(3分)。三段内容由现象到根源到危害,层层深入地阐述作者的观点。(3分)(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可在概括每段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揭示其层层深入的逻辑性。)
  (作者:秦葆,南京市江宁区临江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试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问题呈现]  本次阅卷,发现同学们在审题方面出了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偷换“忙”和“闲”的概念。不少同学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概念”替换了材料中的“核心含义”(2014江苏阅卷评分标准中的词汇是“核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进一步加大了阅读在试卷中的分值比例,阅读能力在高考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但在历次测试中,阅读题的得分率都相当低。笔者以为,要想准确答题,必须矫正考生的种种失误。下面以苏北四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学生答案为例,对几种常见失误略作分析。  本次考试选用的实用类文本是传记性文章《中国之行的泰戈尔和他的忘年交徐志摩》。该文
命题评析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延续了让考生有话说,有东西写的命题理念。如果说,2006年的命题作文“人与路”考查点侧重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关系辩证,2007年的命题作文“怀想天空”侧重于探究人的精神空间,2008年的作文题目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的话,那么2009年的作文题目则是侧重于人与时代潮流的交融共生。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时尚层出不穷。时尚、新
【摘 要】猪呼吸道疾病是在众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猪场养殖也呈现出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规模养殖中也促使很多新型猪呼吸道疾病产生。本文就是对猪呼吸道疾病的技术防治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技术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control of r
导数是一个特殊函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方法,它的引出和定义始终贯穿着函数思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数知识考查的要求逐渐加强,而且导数已经由前几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等.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对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含参数恒成立、实际问题中的最优化等问题,导数为我们提供了
一、速记两组词  A组  1. abandon 遗弃  2. whisper 低声说  3. abolish 废除  4. withdraw 撤出,提取现金  5. accommodation 住处  6. valid 有效的(证件)  7. absolute 绝对的  8. voluntary 志愿的  9. random 随意的  10. abundant 充分的  11. preferenc
作文莫如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写好文,古今从来都是如此。做人首先要真,其次要善,最后要美。下面三篇文章,对于你做人和作文有莫大的启示价值,请同学们仔细品读。  一  真  文/李娟  读民国的老课本,其中写道:“人之操行,莫先于无伪”。诞生于一百年前的老课本,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去伪存真。不虚伪,不矫情,不妥协。心头想,纸上语,世间行,始终如一,人能永葆一颗真心,是多么难得。  一本老课本,上至做人
逆向解答
期刊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线,在高考命题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三大性质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与难点,与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相关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导数是一个特殊函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方法,它的引出和定义始终贯穿着函数思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数知识考查的要求逐渐加强,而且导数已经由前几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不可缺少
Unit 1  1. lead to  lead to 通向;导致  lead... to (some place) 带领……去(某地)  lead... to do =cause... to do 致使……做  lead to sb. doing sth.= result in sb. doing sth.导致……做  例句:  ①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