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讲述社科文英文翻译的难点,对整个翻译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点讲述了词和句翻译时的一些陷阱,并结合了相关例子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经济 英文 翻译
对于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来说翻译这样一些专业的说明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小组总结了碰到的一些难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词汇量有限,特别是专有名词
这种情况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理解不当,导致低级错误。比如在翻译《城乡发展》这一章节时,涉及“统筹城乡发展”、“江南水乡”等词汇时,就无从下手。通过查阅词典,了解到“统筹”的意思是“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安排”,用英文表达为“plan and prepare overall,arrange”,看似合理,但考虑到后面的宾语“development”,就得再细致研究。翻译这些短语时,有时候往往不能将各部分独立翻译,再组合起来,而要真正理解短语的意思。正确的理解应该为“通过一系列手段,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即为“城乡平衡发展”,正确的英文表达即为“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类似的,“江南”也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简单翻译成“江的南面”,如果有点地理概念,就知道这里的“江”是特指“长江”,英文表达为“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分,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在外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
第二,涉及专有名词较长,修饰语很长。例如,“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个名词前面有五个修饰成分。根据现有的知识,有两种翻译方式。第一种,名词置于最后。第二种,名词置于中间,修饰语站两边,即“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Town”,“National Comprehensive Town of Reform Pilot”。一对比,后者更为通顺,因为修饰得较紧密,而且很有对称感。事实上,从意义上讲,第一种更好。不难发现,“综合”其实是在修饰“改革”(在各方各面都实施相应的措施),“试点”修饰“镇”。第三,关于意译的把握问题。在翻译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古诗句的翻译。中国的诗结合了词语意境,语法结构,语体风格,表达出的是一种凝练美,意境美。当翻译成英文时,我们通常会将这古诗先白话了,再据此翻译成英文。这样所翻译的英文比较直白,我们往往表达不清诗句原来那种凝练的美感和意境。在选择英文单词时会碰到同种意思的不同单词,而选择最恰当的单词需要推敲琢磨。有时会翻译得生硬刻板、词不达意,有的时候也存在着由于不同语言音、词、结构、语法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一些音律、字形结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相对不可译现象,这时就更加难以进行翻译了。
该类问题,要做“精”是很有难度的,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尤其是碰到一些古诗句,更是要有耐心,理解其精髓所在。
二、句式单一,文章晦涩难懂
说明文不像议论文那样条理清晰,一般情况下它只在开头有个topic,而这个topic在概念上也模棱两可,只概括了整篇文章的要义。如果句式过于简单化一,文章晦涩难懂,读者一定没有耐心往下读。所以在翻译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小组做了很多努力,熟悉各式各样的句型,尽量做到句型丰富。例如在翻译《浙江民族分布》一章时,中文表达几乎全是主谓宾结构。“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上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畲族的传统服饰》)其译文:The crown is decorated with a round silver,and the silver hangs three small silvers.When they hang at forehead,called Dragon bun by She people,it represents that it is for “the Third Princess”.Still,there are several hairpins sticking with the crown.With the crown,if one wears silver collar,silver bracelet,silver bangle and earrings,one appears to be gorgeous and dazzling extraordinarily.这样显得更地道些。看来要做到“通”也不是a piece of cake,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转换句式。这样几十篇英译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对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缺乏了解
译者对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比如说地理、人文方面的,导致一头雾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翻译“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时,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我们了解到语言其实也是一个大家族,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可分为若干个语族,再分就是语枝和语种。
四、查找信息和筛选信息存在一定难度
我们已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维基百科、谷歌、百度、中国文化网及浙江门户网站和一些相关书籍。尽管大部分的研究主题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找到论文、期刊、新闻报道等相关内容,但信息量大,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短短的几百字,而且这几百字又要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也是本次科研的一大难点。除此之外,原有文献资料中的信息不够新,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比较困难。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料数据,可是有些资料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翻译。比如,在《腾飞的浙江》(刘长寿编著,杭州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料,可是数据陈旧,如“据统计,截至2001年,杭州市有女装生产企业1000多家,约占全国女装企业总数的5%,品牌数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年产值近40亿元。”这显然不是最新数据。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选择性地采纳一些资料,对于过旧信息则不采纳。经过小组讨论,我们根据信息来源、时间,最主要从信息的权威性考虑,来筛选信息。对于一些比较陌生的主题或信息比较少的主题,则从侧面入手,如浦江水晶工艺品,完全找不到有关材料、工艺的信息,便从一些生产该工艺品的作坊或厂家的宣传信息和提供的图片、影像资料中归纳总结出一些信息。
付出必有收获。虽然整个科研开展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学到了很多,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如获至宝。在完成了相关翻译后,我们又总结了每一章的词汇,最大的收获便是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科普知识。这次科研的圆满完成也称得上是英语学习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关键词: 经济 英文 翻译
对于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来说翻译这样一些专业的说明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小组总结了碰到的一些难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词汇量有限,特别是专有名词
这种情况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理解不当,导致低级错误。比如在翻译《城乡发展》这一章节时,涉及“统筹城乡发展”、“江南水乡”等词汇时,就无从下手。通过查阅词典,了解到“统筹”的意思是“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安排”,用英文表达为“plan and prepare overall,arrange”,看似合理,但考虑到后面的宾语“development”,就得再细致研究。翻译这些短语时,有时候往往不能将各部分独立翻译,再组合起来,而要真正理解短语的意思。正确的理解应该为“通过一系列手段,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即为“城乡平衡发展”,正确的英文表达即为“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类似的,“江南”也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简单翻译成“江的南面”,如果有点地理概念,就知道这里的“江”是特指“长江”,英文表达为“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分,但由于这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the Yangtze River”在外语中也就代表了整个长江。)
第二,涉及专有名词较长,修饰语很长。例如,“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这个名词前面有五个修饰成分。根据现有的知识,有两种翻译方式。第一种,名词置于最后。第二种,名词置于中间,修饰语站两边,即“Nat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Town”,“National Comprehensive Town of Reform Pilot”。一对比,后者更为通顺,因为修饰得较紧密,而且很有对称感。事实上,从意义上讲,第一种更好。不难发现,“综合”其实是在修饰“改革”(在各方各面都实施相应的措施),“试点”修饰“镇”。第三,关于意译的把握问题。在翻译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古诗句的翻译。中国的诗结合了词语意境,语法结构,语体风格,表达出的是一种凝练美,意境美。当翻译成英文时,我们通常会将这古诗先白话了,再据此翻译成英文。这样所翻译的英文比较直白,我们往往表达不清诗句原来那种凝练的美感和意境。在选择英文单词时会碰到同种意思的不同单词,而选择最恰当的单词需要推敲琢磨。有时会翻译得生硬刻板、词不达意,有的时候也存在着由于不同语言音、词、结构、语法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一些音律、字形结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相对不可译现象,这时就更加难以进行翻译了。
该类问题,要做“精”是很有难度的,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尤其是碰到一些古诗句,更是要有耐心,理解其精髓所在。
二、句式单一,文章晦涩难懂
说明文不像议论文那样条理清晰,一般情况下它只在开头有个topic,而这个topic在概念上也模棱两可,只概括了整篇文章的要义。如果句式过于简单化一,文章晦涩难懂,读者一定没有耐心往下读。所以在翻译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小组做了很多努力,熟悉各式各样的句型,尽量做到句型丰富。例如在翻译《浙江民族分布》一章时,中文表达几乎全是主谓宾结构。“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上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畲族的传统服饰》)其译文:The crown is decorated with a round silver,and the silver hangs three small silvers.When they hang at forehead,called Dragon bun by She people,it represents that it is for “the Third Princess”.Still,there are several hairpins sticking with the crown.With the crown,if one wears silver collar,silver bracelet,silver bangle and earrings,one appears to be gorgeous and dazzling extraordinarily.这样显得更地道些。看来要做到“通”也不是a piece of cake,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转换句式。这样几十篇英译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三、对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缺乏了解
译者对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比如说地理、人文方面的,导致一头雾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翻译“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时,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我们了解到语言其实也是一个大家族,根据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分为若干个语系,语系之下又可分为若干个语族,再分就是语枝和语种。
四、查找信息和筛选信息存在一定难度
我们已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维基百科、谷歌、百度、中国文化网及浙江门户网站和一些相关书籍。尽管大部分的研究主题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找到论文、期刊、新闻报道等相关内容,但信息量大,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短短的几百字,而且这几百字又要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也是本次科研的一大难点。除此之外,原有文献资料中的信息不够新,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比较困难。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找到一些有用的资料数据,可是有些资料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不能进行更为准确的翻译。比如,在《腾飞的浙江》(刘长寿编著,杭州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料,可是数据陈旧,如“据统计,截至2001年,杭州市有女装生产企业1000多家,约占全国女装企业总数的5%,品牌数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年产值近40亿元。”这显然不是最新数据。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选择性地采纳一些资料,对于过旧信息则不采纳。经过小组讨论,我们根据信息来源、时间,最主要从信息的权威性考虑,来筛选信息。对于一些比较陌生的主题或信息比较少的主题,则从侧面入手,如浦江水晶工艺品,完全找不到有关材料、工艺的信息,便从一些生产该工艺品的作坊或厂家的宣传信息和提供的图片、影像资料中归纳总结出一些信息。
付出必有收获。虽然整个科研开展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学到了很多,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如获至宝。在完成了相关翻译后,我们又总结了每一章的词汇,最大的收获便是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科普知识。这次科研的圆满完成也称得上是英语学习中一段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