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昨天下午的政史地教研组活动中,同事们谈古论今、说东道西。今天回想起来,几位教师的话语虽然朴实,但不失真诚,发人深思。一位年轻教师说:“其实,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而言,不能仅看学生的分数,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我们应该要有木匠的眼睛。”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
传统的木匠,尤其是技艺精良的木匠,着实让人佩服。他们可以根据树木本身的材质特点、形状、长短、粗细,制作出各种家具、炊具、农具等,让这些木料绝不屈材。也就是说,在木匠的眼中,所有的木料都不是废料,都是可“做”之“材”。
因此,我们教师也应该向木匠们学习,要有一双识“珍珠”之慧眼。在教师的眼中,孩子们不应该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通过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坚持、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呈现最精彩的自己,成就最完美的人生。
转念一想,对教育而言,我们仅仅拥有一双“木匠”的眼睛,还是不够的。毕竟,教育工作不同于做木工活,教师也不同于木匠。木匠的工作客体是静态的木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动态的学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木匠的经验可以受用终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可复制;木匠眼中只有黑白两色、两点成线,教师眼中应该五彩缤纷、异彩纷呈。
如果我们仅拥有“木匠”的眼睛,那我们就是“教书匠”。但教师应该更具有创造力,我们还应向根雕艺术家们学习。根雕艺术家也做木料的工作,但明显“技”高一筹。他们不是根据材质的特点进行简单制作,而是根据材质的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根雕艺术让世人赞叹,就因为艺术家们眼中沒有“朽木”,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想象、善于雕琢。
“生活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教育而言,孩子们不是沒有优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优点的眼睛;孩子们不是沒有前途,而是我们缺少帮助孩子找到发展方向的眼睛。
教师不是木匠,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双木匠的眼睛,更应有一双根雕艺术家的眼睛。
传统的木匠,尤其是技艺精良的木匠,着实让人佩服。他们可以根据树木本身的材质特点、形状、长短、粗细,制作出各种家具、炊具、农具等,让这些木料绝不屈材。也就是说,在木匠的眼中,所有的木料都不是废料,都是可“做”之“材”。
因此,我们教师也应该向木匠们学习,要有一双识“珍珠”之慧眼。在教师的眼中,孩子们不应该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通过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坚持、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呈现最精彩的自己,成就最完美的人生。
转念一想,对教育而言,我们仅仅拥有一双“木匠”的眼睛,还是不够的。毕竟,教育工作不同于做木工活,教师也不同于木匠。木匠的工作客体是静态的木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动态的学生,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木匠的经验可以受用终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可复制;木匠眼中只有黑白两色、两点成线,教师眼中应该五彩缤纷、异彩纷呈。
如果我们仅拥有“木匠”的眼睛,那我们就是“教书匠”。但教师应该更具有创造力,我们还应向根雕艺术家们学习。根雕艺术家也做木料的工作,但明显“技”高一筹。他们不是根据材质的特点进行简单制作,而是根据材质的发展趋势进行创造。根雕艺术让世人赞叹,就因为艺术家们眼中沒有“朽木”,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想象、善于雕琢。
“生活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教育而言,孩子们不是沒有优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优点的眼睛;孩子们不是沒有前途,而是我们缺少帮助孩子找到发展方向的眼睛。
教师不是木匠,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双木匠的眼睛,更应有一双根雕艺术家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