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有意义的规则能让人成为更好的个体,这样的规则是迷人的,学生愿意自觉遵守并承担责任,这就是契约精神。
一
有一则小故事广为人知:
有七个人,每餐共享一锅粥,因人多粥少,所以大家总是相互争抢,彼此抱怨。为能公平地分粥,又免于争吵,他们想了种种办法。
开始,他们通过抓阄定出一个人来分粥,但很快发现,谁主持分粥谁就给自己分得最多。
于是,他们改变了一下规则,由抓阄改为推选,选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开始这个人果真分得公平,但没过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及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分更多的粥。
这一次,他们组建了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最后演变成相互扯皮,效率极其低下,粥吃到嘴里都是凉的。
接下来,他们改为轮流分粥,每人主持一天,一周刚好一轮,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但后来发现,每个人在一周里只有一天能吃饱,就是他本人主持分粥的那一天。
最后,他们为这一规则加了一个条件,谁主持分粥谁最后一个领取。大家惊讶地发现,此后,每餐的粥都一样多,如同天平称量过。因为,如果分得不均,他本人无疑将享用最少那一碗。
此后,七个人公平地分粥,而且其乐融融。
不同的规则催生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并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规则的力量。
一个集体的良性发展必定建立在有序基础之上,而有序仰仗规则。班级的发展也不例外,如果离开了合理的规则,班集体建设将无从谈起。但时下常见到一些班级规则走了样,比如有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伊始,便出台了自己精心制定的各项“土政策”。曾听一位知名班主任介绍经验,只见她拿出厚厚一沓打印纸,说这是在自己历届治班规则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的,用作新一届的班规。听课老师纷纷赞叹该老师的敬业、用心、智慧,并纷纷上前讨要。
班级还未组建,便浓墨重彩地出此“鸿篇巨制”,真的是教师该走的方向吗?这种方式看似是用规则管理,实行“法治”,实则不过是教师意志的改头换面,实质还是“人治”。
首先,教师单方制定规则,会阻碍师生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滋生提防心理,这会大大提高师生交往的成本。其次,再细密的规则,学生依然能很快发现其中的漏洞,会不断试探你的容忍度和你的执行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被要求“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就被迫遵从,规则将沦为外部的规训;不明白背后的价值而被迫执行,那么制度不过是抽象的概念。
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在人性的深处,有着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渴望主动行使选择权并对其负责。但我们的学生往往处在“被选择”的境况里,被选择课程,被选择遵守规则,乃至被选择未来。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独立之人格的缺失和自由之精神的丧失。
二
“面对最原始的问题,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杨振宁语)。问题开始的地方就是问题的本和原。教育的“本”是什么?它的“原”在哪里?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答案只能到教育的哲学层面上去追寻。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有赖于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旨归是“成人”。本着人的天性,唤起学生对人性中美的质素的渴慕和期待,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本原。据此,作为教育手段的班级规则,重要是深刻理解它之于生活的意义,并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自觉去遵守、去完善。
为此,我们并没有围绕现行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进行讨论,而是开设了以“追慕美好”为主题的系列班会,分“这是我们的船”“学会做人——做一个野性而高贵的人”“学会做事——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等篇章,思考“我是谁”、“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我从哪里来)、“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将去哪里),讨论“我们需要哪些规则”(知其然)、“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知其所以然)、“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规则”(知其所尽然)。由表及里, 努力让教育进入审美的境界,让师生一起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做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人。
在上第一堂班会“这是我们的船”时,我们一起思考用核心字或词或句子概括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历时半小时的激烈几近争吵的讨论,大家的意见渐渐集中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同意把这个核心字定为“雅”,这个字成了班级的精神内核乃至文化图腾。虽然还有不少同学没有赞同,但他们表示愿意接受。
同时对什么是“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随着思考的深入,同学们渐渐发现“雅”不是一味地沉静,而是野性和高贵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塑造自己,这个过程可能会痛,但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有学生认为“乐,就不会疲,乐此,也就不疲,如果我们内在愿望特别强烈,实则是感觉不到痛和苦的”,这种碰撞,彼此都加深了认识。
在后继的系列班会里,我们继续深入讨论,让“雅”真正得以落地生根。我们还特意设计“对不讲礼貌的人需不需要讲礼貌”等两难问题,让学生陈述自己的选择和理由。教育者不仅应让学生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更应指引学生进入一个富有个性的意义世界;不是局限于对是非对错的简单判断,而是借助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澄清认识上的困惑,以便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今后大量的复杂问题。真实的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种种复杂的具体情况,我们不能代替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实践的智慧,这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难点。教育之难,难在促成学生内心精神的主动长成。
经过反复讨论与交流,班级最终确定如下规则:
《做博雅学子》
1.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2.不给别人添麻烦。
3.发现别人的好。 4.体谅别人。
5.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6.要么认真倾听,要么大方表达。
7.不随意。
8.有条不紊地做事。
9.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10.对所有人都有礼貌。
11.自己的过错自己承担。
12.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最妙的是,同学们设计了一棵只有枝干的树,表示这是班集体,只有其上的每一个枝干都开出自己的花来,这棵树才能生意盎然。为此,他们一一在树上郑重地按下自己的指印。指印,代表着承诺,意味着契约,既是与他人更是与自己的契约。
正是通过一条一条具体规则的制定,学生清晰而真切地感知到,规则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外部规训,而是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对此,有学生说:“这份规则让我意识到它不只是对我约束,更是帮助我变得更美好。”有学生感叹:“以前只是认为我受环境的影响,现在我明白了,我也是他人的重要环境。”
基于这样的心理基础,学生愿意全心投入,进一步制定公开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具体规则,无论奖励还是惩戒。这些具体的规则成了一个个“可视”的标准,创造出可预见惩罚和回报的文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规则是有意义的,自己之于规则是有价值的。
这样一份班级规则,与其说规则,毋宁说是一份成长的契约。
三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苦苦思索,人们怎样才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群体中仍然“自由如初”?最终,他的回答是“社会契约”。作为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订有契约:利益交往,有法律上的契约;生活交往,有精神上的契约。
班级规则,既是与同伴的精神契约,更是一份与自己的精神契约,它传递的是一份信赖,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信赖。当然,张贴出来的是规则的显性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它体现在具体的真实情境里,这才是规则的要义。
富有意义的规则能让人成为更好的个体,这样的规则是迷人的,学生愿意自觉遵守并承担责任,这就是契约精神。当契约精神成为班级约定俗成的主流时,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环境,都能坦荡为人从容处事。这是一种终生有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而殆无孑遗。
什么是富有意义的规则?
1.规则是集体中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制定的,对全体成员有平等的约束力
教师只能引导制定规则,不能代替制定规则,而且规则应经由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制定,这样的规则才有心理认同感,才有约束力,学生才愿意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接受。因为它是学生自己的规则,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是他们自己生命的“在场”,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力量。
学生一旦意识到这是他们自己的规则,便会愿意与教师建立信赖关系,不会“老是觉得老师在担心我会犯错”,不用“老是担心自己会惹老师不高兴而被惩罚”。心中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积极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彼此愿意相互提携相互成全。
规则的制定过程,实则是全体成员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这种共识,是全体成员共同的行动准绳。这样的共识,不只属于学生,也应包括老师在内。我们不能也不必去统一思想,因为思想本应该百花齐放,但我们需要达成共识,统一目标,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否则,力量会互相抵消、相互掣肘。
2.规则,比遵守更重要的是价值追寻
一个人外显的行为必定根植于他内在的价值观。价值观好比树根,行为表现好比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反过来,只有枝叶舒展,才能强根固本。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只生存,没有生活。生存,只是活着,它不去追寻什么意义;生活,却要追寻活着的意义。只有深刻理解了意义,人的行为才能落地生根。朱熹的《礼记·大学》中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抹去了意义的追寻,教育就变得无意义。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客观的人;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懂得如何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创造的人。学生不仅要认清现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更要探寻美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不只适应社会,更能改造社会。
规则的思考和对话过程,还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由表达的平台。通过思考和对话,学生个体的意义世界不断与他人的意义世界相碰撞,由此,他们会突破自己原有的局限,打开新视野,开阔新视角,培育起高远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
这一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通过热烈讨论和平等对话,学生不断追寻规则背后的意义,认识到规则不局限于遵守,重要的是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规则来主动践行;认识到规则不局限于行为的养成,重要的是对价值的追寻。这些认识会融入他们的血液,深入他们的骨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种下的种子,最终会直接影响他的人生或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3.规则需要不断完善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不变意味着僵化;也不是频繁更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为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落后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庸俗的进化论。新旧之间,不是截然对立的两面,它们往往相互融合相互创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的“新”包含了对“旧”的融合。班级规则亦如此,应该因着具体环境的改变而适时调整、补充或是更新。
比如,在一次“一周小结”时,有同学提出,班级有同学因犯错而感到难堪时,有同学上去观看,或是取笑,当事同学为了掩饰尴尬,故意装得无所谓。对此,建议再加入一条规则,“别人难堪时,不去看他”。这看似简单的一条,却是包含着守护别人尊严的善。
同学们推而广之,又补充了诸如“别人的秘密,不去打探”“别人的伤痛,他不提我们便不问”等规则。后来,他们又补充了“为后面的人扶一下门”“守时”“守信”“拒绝不良诱惑”等内容,让规则不断丰富和完善。勇敢地批判,积极地创建,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启蒙和思想的独立,不是寻求精神的蜗居,而是追求人格的健全。
教育即生长,在这样的规则中生长,不是随意生长,而是自由生长,如同一株极富生命力的农作物——脚下扎根,出头自由。这样的规则,渐趋老子所言“大制不割”,在和谐的秩序里回旋着张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刘 烨
一
有一则小故事广为人知:
有七个人,每餐共享一锅粥,因人多粥少,所以大家总是相互争抢,彼此抱怨。为能公平地分粥,又免于争吵,他们想了种种办法。
开始,他们通过抓阄定出一个人来分粥,但很快发现,谁主持分粥谁就给自己分得最多。
于是,他们改变了一下规则,由抓阄改为推选,选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开始这个人果真分得公平,但没过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及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分更多的粥。
这一次,他们组建了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最后演变成相互扯皮,效率极其低下,粥吃到嘴里都是凉的。
接下来,他们改为轮流分粥,每人主持一天,一周刚好一轮,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但后来发现,每个人在一周里只有一天能吃饱,就是他本人主持分粥的那一天。
最后,他们为这一规则加了一个条件,谁主持分粥谁最后一个领取。大家惊讶地发现,此后,每餐的粥都一样多,如同天平称量过。因为,如果分得不均,他本人无疑将享用最少那一碗。
此后,七个人公平地分粥,而且其乐融融。
不同的规则催生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并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规则的力量。
一个集体的良性发展必定建立在有序基础之上,而有序仰仗规则。班级的发展也不例外,如果离开了合理的规则,班集体建设将无从谈起。但时下常见到一些班级规则走了样,比如有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伊始,便出台了自己精心制定的各项“土政策”。曾听一位知名班主任介绍经验,只见她拿出厚厚一沓打印纸,说这是在自己历届治班规则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的,用作新一届的班规。听课老师纷纷赞叹该老师的敬业、用心、智慧,并纷纷上前讨要。
班级还未组建,便浓墨重彩地出此“鸿篇巨制”,真的是教师该走的方向吗?这种方式看似是用规则管理,实行“法治”,实则不过是教师意志的改头换面,实质还是“人治”。
首先,教师单方制定规则,会阻碍师生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滋生提防心理,这会大大提高师生交往的成本。其次,再细密的规则,学生依然能很快发现其中的漏洞,会不断试探你的容忍度和你的执行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被要求“这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就被迫遵从,规则将沦为外部的规训;不明白背后的价值而被迫执行,那么制度不过是抽象的概念。
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在人性的深处,有着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渴望主动行使选择权并对其负责。但我们的学生往往处在“被选择”的境况里,被选择课程,被选择遵守规则,乃至被选择未来。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独立之人格的缺失和自由之精神的丧失。
二
“面对最原始的问题,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杨振宁语)。问题开始的地方就是问题的本和原。教育的“本”是什么?它的“原”在哪里?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答案只能到教育的哲学层面上去追寻。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有赖于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教育的旨归是“成人”。本着人的天性,唤起学生对人性中美的质素的渴慕和期待,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本原。据此,作为教育手段的班级规则,重要是深刻理解它之于生活的意义,并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自觉去遵守、去完善。
为此,我们并没有围绕现行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进行讨论,而是开设了以“追慕美好”为主题的系列班会,分“这是我们的船”“学会做人——做一个野性而高贵的人”“学会做事——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等篇章,思考“我是谁”、“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我从哪里来)、“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将去哪里),讨论“我们需要哪些规则”(知其然)、“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知其所以然)、“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规则”(知其所尽然)。由表及里, 努力让教育进入审美的境界,让师生一起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做一个立体的、完整的人。
在上第一堂班会“这是我们的船”时,我们一起思考用核心字或词或句子概括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历时半小时的激烈几近争吵的讨论,大家的意见渐渐集中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同意把这个核心字定为“雅”,这个字成了班级的精神内核乃至文化图腾。虽然还有不少同学没有赞同,但他们表示愿意接受。
同时对什么是“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随着思考的深入,同学们渐渐发现“雅”不是一味地沉静,而是野性和高贵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塑造自己,这个过程可能会痛,但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有学生认为“乐,就不会疲,乐此,也就不疲,如果我们内在愿望特别强烈,实则是感觉不到痛和苦的”,这种碰撞,彼此都加深了认识。
在后继的系列班会里,我们继续深入讨论,让“雅”真正得以落地生根。我们还特意设计“对不讲礼貌的人需不需要讲礼貌”等两难问题,让学生陈述自己的选择和理由。教育者不仅应让学生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更应指引学生进入一个富有个性的意义世界;不是局限于对是非对错的简单判断,而是借助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澄清认识上的困惑,以便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今后大量的复杂问题。真实的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种种复杂的具体情况,我们不能代替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实践的智慧,这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难点。教育之难,难在促成学生内心精神的主动长成。
经过反复讨论与交流,班级最终确定如下规则:
《做博雅学子》
1.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2.不给别人添麻烦。
3.发现别人的好。 4.体谅别人。
5.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6.要么认真倾听,要么大方表达。
7.不随意。
8.有条不紊地做事。
9.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10.对所有人都有礼貌。
11.自己的过错自己承担。
12.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最妙的是,同学们设计了一棵只有枝干的树,表示这是班集体,只有其上的每一个枝干都开出自己的花来,这棵树才能生意盎然。为此,他们一一在树上郑重地按下自己的指印。指印,代表着承诺,意味着契约,既是与他人更是与自己的契约。
正是通过一条一条具体规则的制定,学生清晰而真切地感知到,规则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外部规训,而是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对此,有学生说:“这份规则让我意识到它不只是对我约束,更是帮助我变得更美好。”有学生感叹:“以前只是认为我受环境的影响,现在我明白了,我也是他人的重要环境。”
基于这样的心理基础,学生愿意全心投入,进一步制定公开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具体规则,无论奖励还是惩戒。这些具体的规则成了一个个“可视”的标准,创造出可预见惩罚和回报的文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规则是有意义的,自己之于规则是有价值的。
这样一份班级规则,与其说规则,毋宁说是一份成长的契约。
三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苦苦思索,人们怎样才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群体中仍然“自由如初”?最终,他的回答是“社会契约”。作为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订有契约:利益交往,有法律上的契约;生活交往,有精神上的契约。
班级规则,既是与同伴的精神契约,更是一份与自己的精神契约,它传递的是一份信赖,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信赖。当然,张贴出来的是规则的显性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它体现在具体的真实情境里,这才是规则的要义。
富有意义的规则能让人成为更好的个体,这样的规则是迷人的,学生愿意自觉遵守并承担责任,这就是契约精神。当契约精神成为班级约定俗成的主流时,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环境,都能坦荡为人从容处事。这是一种终生有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而殆无孑遗。
什么是富有意义的规则?
1.规则是集体中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制定的,对全体成员有平等的约束力
教师只能引导制定规则,不能代替制定规则,而且规则应经由全体成员平等参与制定,这样的规则才有心理认同感,才有约束力,学生才愿意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接受。因为它是学生自己的规则,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是他们自己生命的“在场”,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力量。
学生一旦意识到这是他们自己的规则,便会愿意与教师建立信赖关系,不会“老是觉得老师在担心我会犯错”,不用“老是担心自己会惹老师不高兴而被惩罚”。心中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积极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彼此愿意相互提携相互成全。
规则的制定过程,实则是全体成员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这种共识,是全体成员共同的行动准绳。这样的共识,不只属于学生,也应包括老师在内。我们不能也不必去统一思想,因为思想本应该百花齐放,但我们需要达成共识,统一目标,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否则,力量会互相抵消、相互掣肘。
2.规则,比遵守更重要的是价值追寻
一个人外显的行为必定根植于他内在的价值观。价值观好比树根,行为表现好比枝叶,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反过来,只有枝叶舒展,才能强根固本。人不同于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只生存,没有生活。生存,只是活着,它不去追寻什么意义;生活,却要追寻活着的意义。只有深刻理解了意义,人的行为才能落地生根。朱熹的《礼记·大学》中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抹去了意义的追寻,教育就变得无意义。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客观的人;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懂得如何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创造的人。学生不仅要认清现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更要探寻美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不只适应社会,更能改造社会。
规则的思考和对话过程,还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由表达的平台。通过思考和对话,学生个体的意义世界不断与他人的意义世界相碰撞,由此,他们会突破自己原有的局限,打开新视野,开阔新视角,培育起高远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
这一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通过热烈讨论和平等对话,学生不断追寻规则背后的意义,认识到规则不局限于遵守,重要的是制定更合理、更完善的规则来主动践行;认识到规则不局限于行为的养成,重要的是对价值的追寻。这些认识会融入他们的血液,深入他们的骨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种下的种子,最终会直接影响他的人生或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
3.规则需要不断完善
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不变意味着僵化;也不是频繁更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为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落后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庸俗的进化论。新旧之间,不是截然对立的两面,它们往往相互融合相互创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里的“新”包含了对“旧”的融合。班级规则亦如此,应该因着具体环境的改变而适时调整、补充或是更新。
比如,在一次“一周小结”时,有同学提出,班级有同学因犯错而感到难堪时,有同学上去观看,或是取笑,当事同学为了掩饰尴尬,故意装得无所谓。对此,建议再加入一条规则,“别人难堪时,不去看他”。这看似简单的一条,却是包含着守护别人尊严的善。
同学们推而广之,又补充了诸如“别人的秘密,不去打探”“别人的伤痛,他不提我们便不问”等规则。后来,他们又补充了“为后面的人扶一下门”“守时”“守信”“拒绝不良诱惑”等内容,让规则不断丰富和完善。勇敢地批判,积极地创建,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启蒙和思想的独立,不是寻求精神的蜗居,而是追求人格的健全。
教育即生长,在这样的规则中生长,不是随意生长,而是自由生长,如同一株极富生命力的农作物——脚下扎根,出头自由。这样的规则,渐趋老子所言“大制不割”,在和谐的秩序里回旋着张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