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0日,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组织的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会上,30位评委深深地被一名蒙古族青年农民的先进事迹所感动,纷纷把自己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了他。
自此,一个由农民创建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内蒙古开鲁红干椒协会便一举成名,人们也由此认识了协会创始人、协会会长梁长武。
红干椒协会因市场而生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东风红干椒市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红干椒市场,每到收购季节,国内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客商便接踵而来。依托这个市场,东风镇红干椒的亩纯收益近千元,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红干椒产业能够在通辽市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异军突起,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支柱产业,得益于开鲁县红干椒协会的建立。多年来,协会的创办者梁长武带领农民走出黑土地,搏击大市场,做大了红干椒产业,带领乡亲们奔上了富裕之路。
红干椒是东风镇的传统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停留在几百亩的种植规模上。1988年初冬,19岁的梁长武带着自己家里加工的600多公斤辣椒面,来到了300多公里外的沈阳。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饭店,蹲市场,所带的辣椒面销售一空。在大城市走一遭,梁长武看到了辣椒的市场前景,并认定了发展红干椒产业的路子。
通过大力推广发展,红干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分散种植、分散销售,价格始终不稳定;另一方面,销售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农民坐等客商上门收购,价格全掌握在客商手中,本来不愁销路的红干椒在这里却形成了买方市场。
梁长武敏锐地意识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是经不起风浪的,要解决农民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两层皮”问题,必须有一个高效的销售途径——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农民的中介组织,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通天桥”, 努力寻找商机,共同抗御市场风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1991年,22岁的梁长武带领全村团员青年建起了一个以产、供、销、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以青年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种植业专业协会——开鲁红干椒协会,梁长武任秘书长。从此,原野上那一片片火红的辣椒在农民的眼中终于生动了起来。
年轻的梁长武带领着青年农民会员在市场中拼搏,虽然步履蹒跚,但他们却坚实有力地跋涉着。到2002年,协会直接服务的红干椒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产值超过7000万元。
每到农闲时节,协会科技培训小组的“小能人”们便购买专业教材,编写知识小册子,组织椒农学习。梁长武和4名协会会员走乡串镇,言传身教,几年下来,累计培训了10多万农牧民。
在梁长武的带动下,文化水平低的会员们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难题。其中,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几年中,协会推广自治区实用技术22项,直接增效1500多万元。
1997年,开鲁县政府在东风镇投资兴建了红干椒市场,使得梁长武所领导的红干椒协会更是如鱼得水。市场建成仅两个月,就有50多名会员以协会的名义接待了国内外客商近千人次。该年,开鲁县的红干椒破天荒地远销到了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并将国内市场扩展到了20多个省市。几年来,协会已在周边县市签定了红干椒订单10000亩,并负责技术服务和商品椒收购,年收购红干椒达300万公斤。东风镇成了我国北方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红干椒集散地,开鲁县的红干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27万亩,通辽市种植面积近40万亩,形成了规模化良性发展的局面。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充满竞争,也隐藏着风险。梁长武和协会的会员们,凭着多年在市场拼搏中积累的经验,帮助椒农规避市场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2004年底,红干椒市场价格低迷,每公斤只售3.6元。农民们无奈纷纷低价抛售红干椒,市场面临着“崩盘”的险境。梁长武和协会会员们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了春节前后红干椒价格止跌回升的结论。协会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县电视台打出了公益性广告,梁长武通过媒体,号召广大椒农谨慎出售。果然,2005年2月,红干椒价格涨到了每公斤6.4元。
这一次,椒农们感动得落下眼泪,打心眼里佩服红干椒协会,佩服梁长武!
有大舞台更有大作为
如今,红干椒协会已由最初的几家种植户发展成现今拥有626多名会员的社团组织,会员遍及通辽市各旗县及市区的周边毗邻地区。
市场,是勇敢者的舞台;勇闯市场,是红干椒协会最富质感的底色。在国际上,他们与世界第二大调味品公司德国福克斯公司和以韩国流通公司为代表的10余家韩国企业、日本东邦信友株式会社等建立了直接的业务关系,通辽的红干椒通过这些公司漂洋过海,走上了外国人的餐桌。
近3年,开鲁县每年出口到韩国、东南亚和日本的鲜椒、干椒都在7万吨左右,占全县红干椒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内,协会在青岛、胶州、威海、烟台、德州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在天津、大连、丹东、珲春等地建立了港口销售点。
为缩短流通环节,延长产业链,梁长武又把目光投向了红干椒的深加工上。
2001年,他带领协会与日本东邦信友株式会社合作加工红干椒,实现产品就地升级增值,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从河北省引进加工红干椒丝的设备和相关技术人员,使干椒丝年获利达20余万元。
2006年,协会共接洽客商3100多人次,椒民通过协会销售红干椒4万多吨,销售额达4亿多元,全县及周边地区椒农也由此增加了1亿多元的收入。协会会员家庭年收入均达到了2万元以上,并涌现出了年收入超5万元的种植户150多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30多户。
每一个客户都是一处市场,每一个会员都是一名经纪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红干椒协会这些红色产业的经纪人们,不但卖出了红干椒,还带回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理念和新项目。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红干椒的加工、装卸、运输等环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新的创收机会,饭店、旅馆等第三产业在东风镇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红干椒的经营历程中,梁长武的人生也树起了一座座里程碑。他先后被评为自治区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和全国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2002年,他光荣地登上了自治区“十佳”农牧民的领奖台;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十佳”农民经纪人;2005年,荣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006年12月,梁长武从全国各级团组织和青联推荐的4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梁长武提出,红干椒协会要打好绿色牌,开发绿色产业,建好绿色基地,发展绿色食品,要求会员全部参加农函大的培训班。
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共产党员、一个与时俱进的农村青年、一个富有激情和理性的创业者,正与他的农民兄弟一道,用他们那壮实的脚板走出黑土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书写着辉煌。金农网
自此,一个由农民创建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内蒙古开鲁红干椒协会便一举成名,人们也由此认识了协会创始人、协会会长梁长武。
红干椒协会因市场而生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东风红干椒市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红干椒市场,每到收购季节,国内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客商便接踵而来。依托这个市场,东风镇红干椒的亩纯收益近千元,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红干椒产业能够在通辽市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异军突起,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支柱产业,得益于开鲁县红干椒协会的建立。多年来,协会的创办者梁长武带领农民走出黑土地,搏击大市场,做大了红干椒产业,带领乡亲们奔上了富裕之路。
红干椒是东风镇的传统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停留在几百亩的种植规模上。1988年初冬,19岁的梁长武带着自己家里加工的600多公斤辣椒面,来到了300多公里外的沈阳。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饭店,蹲市场,所带的辣椒面销售一空。在大城市走一遭,梁长武看到了辣椒的市场前景,并认定了发展红干椒产业的路子。
通过大力推广发展,红干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方面,分散种植、分散销售,价格始终不稳定;另一方面,销售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农民坐等客商上门收购,价格全掌握在客商手中,本来不愁销路的红干椒在这里却形成了买方市场。
梁长武敏锐地意识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是经不起风浪的,要解决农民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两层皮”问题,必须有一个高效的销售途径——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农民的中介组织,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通天桥”, 努力寻找商机,共同抗御市场风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1991年,22岁的梁长武带领全村团员青年建起了一个以产、供、销、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以青年农民为主体的民间种植业专业协会——开鲁红干椒协会,梁长武任秘书长。从此,原野上那一片片火红的辣椒在农民的眼中终于生动了起来。
年轻的梁长武带领着青年农民会员在市场中拼搏,虽然步履蹒跚,但他们却坚实有力地跋涉着。到2002年,协会直接服务的红干椒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产值超过7000万元。
每到农闲时节,协会科技培训小组的“小能人”们便购买专业教材,编写知识小册子,组织椒农学习。梁长武和4名协会会员走乡串镇,言传身教,几年下来,累计培训了10多万农牧民。
在梁长武的带动下,文化水平低的会员们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难题。其中,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几年中,协会推广自治区实用技术22项,直接增效1500多万元。
1997年,开鲁县政府在东风镇投资兴建了红干椒市场,使得梁长武所领导的红干椒协会更是如鱼得水。市场建成仅两个月,就有50多名会员以协会的名义接待了国内外客商近千人次。该年,开鲁县的红干椒破天荒地远销到了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并将国内市场扩展到了20多个省市。几年来,协会已在周边县市签定了红干椒订单10000亩,并负责技术服务和商品椒收购,年收购红干椒达300万公斤。东风镇成了我国北方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红干椒集散地,开鲁县的红干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27万亩,通辽市种植面积近40万亩,形成了规模化良性发展的局面。
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充满竞争,也隐藏着风险。梁长武和协会的会员们,凭着多年在市场拼搏中积累的经验,帮助椒农规避市场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2004年底,红干椒市场价格低迷,每公斤只售3.6元。农民们无奈纷纷低价抛售红干椒,市场面临着“崩盘”的险境。梁长武和协会会员们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了春节前后红干椒价格止跌回升的结论。协会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县电视台打出了公益性广告,梁长武通过媒体,号召广大椒农谨慎出售。果然,2005年2月,红干椒价格涨到了每公斤6.4元。
这一次,椒农们感动得落下眼泪,打心眼里佩服红干椒协会,佩服梁长武!
有大舞台更有大作为
如今,红干椒协会已由最初的几家种植户发展成现今拥有626多名会员的社团组织,会员遍及通辽市各旗县及市区的周边毗邻地区。
市场,是勇敢者的舞台;勇闯市场,是红干椒协会最富质感的底色。在国际上,他们与世界第二大调味品公司德国福克斯公司和以韩国流通公司为代表的10余家韩国企业、日本东邦信友株式会社等建立了直接的业务关系,通辽的红干椒通过这些公司漂洋过海,走上了外国人的餐桌。
近3年,开鲁县每年出口到韩国、东南亚和日本的鲜椒、干椒都在7万吨左右,占全县红干椒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内,协会在青岛、胶州、威海、烟台、德州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在天津、大连、丹东、珲春等地建立了港口销售点。
为缩短流通环节,延长产业链,梁长武又把目光投向了红干椒的深加工上。
2001年,他带领协会与日本东邦信友株式会社合作加工红干椒,实现产品就地升级增值,使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从河北省引进加工红干椒丝的设备和相关技术人员,使干椒丝年获利达20余万元。
2006年,协会共接洽客商3100多人次,椒民通过协会销售红干椒4万多吨,销售额达4亿多元,全县及周边地区椒农也由此增加了1亿多元的收入。协会会员家庭年收入均达到了2万元以上,并涌现出了年收入超5万元的种植户150多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30多户。
每一个客户都是一处市场,每一个会员都是一名经纪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红干椒协会这些红色产业的经纪人们,不但卖出了红干椒,还带回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理念和新项目。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红干椒的加工、装卸、运输等环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新的创收机会,饭店、旅馆等第三产业在东风镇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了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红干椒的经营历程中,梁长武的人生也树起了一座座里程碑。他先后被评为自治区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和全国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2002年,他光荣地登上了自治区“十佳”农牧民的领奖台;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十佳”农民经纪人;2005年,荣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006年12月,梁长武从全国各级团组织和青联推荐的4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梁长武提出,红干椒协会要打好绿色牌,开发绿色产业,建好绿色基地,发展绿色食品,要求会员全部参加农函大的培训班。
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共产党员、一个与时俱进的农村青年、一个富有激情和理性的创业者,正与他的农民兄弟一道,用他们那壮实的脚板走出黑土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书写着辉煌。金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