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家——《如果种子不死》中的隐喻结构分析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德自传体作品《如果种子不死》中“我”的生活经历构成了一个类似《圣经》中“浪子回家”式的隐喻结构。“我”的人生轨迹大致对应于浪子的人生,二者都有出走、享受放纵的生活和最终的复归阶段。纪德在叙述“浪子回家”的三个阶段时,文本的叙述风格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叙述话语与叙述内容形成惊人的和谐一致,使这个结构上的三段式特点更加突出。但与《圣经》中浪子的情况不同,纪德对“我”命运沉浮的评判完全从“我”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而不顾宗教道德规范的价值标准;“我”的人生阶段中比浪子多了天性受压抑的内容,而缺失忏悔和救赎情况,这
其他文献
保障机制的构建是艺术公共服务高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中华民族全民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艺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制度和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人力资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常用以形容文学创作,其实亦可以用之于翻译。翻译也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以求理解,"出乎其外"以求表达。理解与表达密不可分。选取张培基先生的英译
“乌金文学奖”不同于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纯粹的文学奖项,它的延承发展与煤矿建设与煤矿文化紧密相关,它追求与实现的不是形而上的思想、艺术层面至上的尖峰境界,而更多是
社会教育作为近代中国一种新兴的教育事业,在"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背景下兴起并发展。文章主要侧重安徽、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城市,在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教育
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非英语专业)(简称NETEM)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目的是测量学生的语言能力,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择优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对于这项重要的考试,相关文献却很
从形式、主题与气质三方面追溯《你啊,安德鲁·马维尔》的哲学美学渊源,直至美学领域中的前景化、神学领域中的基督教象征体系,以及体裁领域中的文类之祖——史诗的写作笔法
石楠是当代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她用自己的笔抒写了多部与苦难搏斗的艺术家的传奇人生,作品有自己的艺术特征。同时,她由山村砍柴女到国家一级作家的人生经历,表明她和她笔下的
积极传播国外先进的动画理论知识有助于加快我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译者如何创造出通俗易懂的译文便成为汉语读者能否更好地理解国外动画理论的关键。因此,根据美国动画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应该把学生满意度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来检验"05方案"的教学效果,为
古今中外翻译理论都以"忠"、"信"作为翻译的根本准则。"忠"、"信"不是静态的、片面的"忠"、"信",而是动态的,辩证地构建和谐"译境"和维持翻译可持续发展的"忠"、"信"。通过分析学生翻译实践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