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考思想品德的开卷形式使很多学生出现认识误区,思想品德课老师应采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学方法、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等方法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学习兴趣 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 整体教育
中考思想品德学科推行开卷考试,试题偏向开放性试题后,很多学生产生了认识问题,如: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为此,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增强学习效果、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达到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树立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离开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节内容,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烈士公园、湘江边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集中注意力。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黑色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他们的启发很大,深深感到保护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并提出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效果要好。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运用录像、表演、歌曲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等,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二、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别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目前,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课程改革,课堂放手让学生活动,这样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以应对考试。
三、加强师生交往,转变教学方法。
目前,思想品德课初一和初二每周2节课,初三安排3节课。按传统方式精打细算地安排时间,学新课的问题能解决,作业、练习、小测却没办法安排,导致考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重过程,以过程为主线,巧妙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整合多媒体资源,发挥多种资源的功效。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课前准备的作用,让他们课前预习,学会收集资料等,创设情境,适当地让学生执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强交往,共同讨论。此时,他们会认真地做好预习、分析教材的工作。这些工作做细做好了,相应的思想观念也会留在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响思想、行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增加活动,也可把一些教学任务安排到班会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思维能力、判断力、表现力、组织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扩大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增强师生交往的多维性。
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教学中老师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进步。如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轿车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即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即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
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既要注重发挥教师设疑释疑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长莲.对思想政治课中新旧教学法的思考.
[2]常旌.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3]许海清.感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修日志.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学习兴趣 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 整体教育
中考思想品德学科推行开卷考试,试题偏向开放性试题后,很多学生产生了认识问题,如: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为此,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增强学习效果、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达到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树立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离开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保持环境卫生”这一节内容,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烈士公园、湘江边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集中注意力。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黑色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他们的启发很大,深深感到保护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并提出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效果要好。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运用录像、表演、歌曲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感等,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二、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别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目前,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课程改革,课堂放手让学生活动,这样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以应对考试。
三、加强师生交往,转变教学方法。
目前,思想品德课初一和初二每周2节课,初三安排3节课。按传统方式精打细算地安排时间,学新课的问题能解决,作业、练习、小测却没办法安排,导致考试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重过程,以过程为主线,巧妙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整合多媒体资源,发挥多种资源的功效。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课前准备的作用,让他们课前预习,学会收集资料等,创设情境,适当地让学生执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也可以加强交往,共同讨论。此时,他们会认真地做好预习、分析教材的工作。这些工作做细做好了,相应的思想观念也会留在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可以影响思想、行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增加活动,也可把一些教学任务安排到班会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思维能力、判断力、表现力、组织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扩大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增强师生交往的多维性。
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教学中老师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进步。如在学习“消费”内容时,我以“轿车消费”为例进行教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这个例子的反映明显不同。此时,我及时引导他们了解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即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即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
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既要注重发挥教师设疑释疑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长莲.对思想政治课中新旧教学法的思考.
[2]常旌.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芙蓉区八一路小学.
[3]许海清.感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