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在农村经济基层的建设用地规划上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如果不解决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中的矛盾,将会大大延缓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制约农村经济建设的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地区开始重视农村基层土地管理,耕地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部分地方开展了城乡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增减试点,这对统筹城乡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缺乏合理管理措施的现象,如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分配缺乏实际依据,决策上存在问题,而且基层建设用地规划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与征地者与用地者之间的矛盾尖锐,更有部分地区的少数地方政府出现未与土地持有者协商一致而强拆强建现象,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土地持有者利益和政府形象,文章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层土地规划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就当前的基層土地规划的经济性以及发展性问题提出了几项建议,期望对其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基层土地;土地规划;经济型;发展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建设用地规划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使得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任务变得十分的艰巨。城乡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增减,主要是在指通过建新拆旧、土地复垦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等各种土地的使用方式,达到基层建设用地规划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和土地质量不降低的局面,提高基层土地的经济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农村经济建设上,更应该解决农户的居住水平,提升农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即是对未来基层建设的整体构想,而目前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一些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构想的实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就是因为基层建设管理的缺位,而且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系比较复杂,不仅仅只是一块地皮的情况,后面更加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土地价值不断提升,其中牵扯到了基层土地规划的经济性与发展性,这是与土地持有者的切身相关的利益,为此做好基层土地的规划,有利于解决基层土地的问题,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
一、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的规划现状
(一)基层用地现状
当前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中,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上有很大的纰漏,现在的农村村镇建设,有很多的基层建设在用地规划时没有考虑实际土地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只是大量的去建设,建设大量的开发区,最后造成的结果越建设反而越差,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有认真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或是规划大大的超出了农村土地利用的整体价值,也或者是规划远远没有达到农村土地建设的利用价值。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新农村计划,我们是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国策。但是千万不能盲目的进行农村土地建设。有些建筑商在建设前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计划,导致土地滥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损失。
(二)基层建设土地管理问题
在乡镇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存在着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费用不足,管理人员稀缺,而且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管理层和管理机构“有名无实”,不能够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就会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出现问题,从而造成重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地方的乡镇建设没有一个规则,就像是“菜市场”一样,完全没有规章制度,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尴尬是群众大量的无序建房,因为农村人存在着一种炫耀和攀比的心理,导致了争相建房大量的占用土地,随意的乱搭乱建,随意的不管土地的规划想怎么建房就怎么建房,加之有一部分的乡村干部对土地规划的意识不够,没有很好的去进行沟通、制止,导致了土地的浪费和建房的随意。
(三)基层土地规划问题
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拟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发展,土地实际的发展价值与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导致土地最大价值没有实现,当前我国基层在用地规划上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针对基层土地规划存在可行性问题。多数的用地规划都是参考其他地区的发展建设来进行的,不切合本地的实际,导致用地规划可行性较差;第二,用地规划存在缺乏科学性。基层用地规划都是结合本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形势,对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之后才能确定的实际用途,但是多数的基层土地规划都是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所考虑的,没有考虑因发展所带来不同,导致土地规划缺乏实际的科学性;第三,土地规划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众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通过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进行的,但是这往往与本地的实际情况偏差很大,导致土地规划很难实施或者是实现后,很难获得最好的经济价值。
二、基层土地规划原则
对于实际的土地规划而言,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原则,才能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通常农村土地规划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节约型原则。农村土地规划需要遵循高效节约原则,在确保用地满足用户的居住发展需求之外,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最大化的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第二,整体性原则。对于农村土地规划,遵循整体性原则有利于改变农村当前零散的格局,并且从高效、长远角度对土地用途进性全面考虑,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做好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职责;第三,执行性原则。对于综合全面各方面的因素所确定的土地规划,需要所有人员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确保土地规划执行,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保证实际土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于上述三条原则,在实际的土地规划中需要工作人员的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保证土地的经济效益。
三、针对基层建设土地规划问题的措施
针对乡镇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依照农村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处理,也不能依靠人情世故去解决出现的违法事件,土地绝对不能变成商人或者个人从土地流转中谋取本应该属于集体成员利益温床。面对管理人才的缺失和管理人员的不足,我们应该面对这个问题,并且去用科学的手段去招引专业人才,并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审查。如果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审查不严,就会让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员占据管理岗位,导致土地规划管理成为的空壳子,有名无实。 (一)统一基层土地规划管理方式
在基层建设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土地规划去施行,并且根据国家统一流程方式进行建设施工,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能强行或者变相的把公共基层建设用地变成私人建设用地;而对于进行商业性质的土地利用开发,需要保证土地的实际价值,不能让企业或个人私自谋取土地的价值。乡镇单位在土地建设管理时要把每一个土地的用途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类,然后再统一确认和建设,不能只是有干部去进行工作,还有需要与群众进行协商和调解,只有让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更快的建设好。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每个部门协调好,不能让每个部门各自为政,出现政令不统一。在进行建设规划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地形和人口基数等数据,绝对不能与实际情况脱轨,变成一种理论上能实行但是到实际中却不切实际的情况。在进行建设时不能随意的开展,展开过大就会造成容易忽视的问题,最后导致质量难以保证。
(二)确保土地规划的档案记录的完整性
在进行旧址改建时各个负责统计的人员一定要到当地去进行实地考察,每一个档案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能存在假报的情况。还有的地方,旧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对于这些历史文物我们不应该进行拆除,而是要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历史文化,而不是不顾一切的去进行拆除建设。对于基层地区的古建筑,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的文化价值,不能盲目的因为用地需求而拆除古建筑或占用古建筑用地,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科学的进行土地规划,不能盲目的只看到当前土地的商业价值,还需要看到土地的未来价值,为基层未来经济发展打好基础、留下空间。
(三)注意解决土地问题
对于所确定的土地规划就必须严格执行,这是当前土地规划的三大原则之一,否则将会导致土地规划成为一片废纸。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规划不足的问题,一定要公正的处理。只有公正的规划才能让群众信服和赢得群众的支持,不会激发群众间的矛盾,以及群众对政府的失望。一个政府如果让群众失去了信心就会变得很脆弱,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减弱,政府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四、结语
每一个管理人员不能因为自我原因而去进行主观的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多方面了解,并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才能合理的解决问题。在土地问题上绝对不能够有一点点的“情面”讲,一定要严肃、科学地处理。在面对古建筑问题上,一定要尽量的保护好古建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历史文化保存下来。面对现在建設管理的问题,我们应该科学的去解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曹明贵,盛正国,念延辉,等.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3.
[2] 李立清,李明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7(1):45-50.
[3] 朱孔来,姜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126-129.
[4] 郭翔宇,余志刚,李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与方法[J].农业经济问题,2008(3).
关键词:基层土地;土地规划;经济型;发展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建设用地规划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使得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任务变得十分的艰巨。城乡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增减,主要是在指通过建新拆旧、土地复垦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等各种土地的使用方式,达到基层建设用地规划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和土地质量不降低的局面,提高基层土地的经济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农村经济建设上,更应该解决农户的居住水平,提升农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基层建设用地规划,即是对未来基层建设的整体构想,而目前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一些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构想的实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就是因为基层建设管理的缺位,而且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的关系比较复杂,不仅仅只是一块地皮的情况,后面更加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土地价值不断提升,其中牵扯到了基层土地规划的经济性与发展性,这是与土地持有者的切身相关的利益,为此做好基层土地的规划,有利于解决基层土地的问题,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
一、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的规划现状
(一)基层用地现状
当前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中,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上有很大的纰漏,现在的农村村镇建设,有很多的基层建设在用地规划时没有考虑实际土地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价值,只是大量的去建设,建设大量的开发区,最后造成的结果越建设反而越差,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有认真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或是规划大大的超出了农村土地利用的整体价值,也或者是规划远远没有达到农村土地建设的利用价值。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新农村计划,我们是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国策。但是千万不能盲目的进行农村土地建设。有些建筑商在建设前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计划,导致土地滥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损失。
(二)基层建设土地管理问题
在乡镇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存在着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费用不足,管理人员稀缺,而且在基层建设用地规划上,管理层和管理机构“有名无实”,不能够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就会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出现问题,从而造成重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地方的乡镇建设没有一个规则,就像是“菜市场”一样,完全没有规章制度,出现混乱无序的局面,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尴尬是群众大量的无序建房,因为农村人存在着一种炫耀和攀比的心理,导致了争相建房大量的占用土地,随意的乱搭乱建,随意的不管土地的规划想怎么建房就怎么建房,加之有一部分的乡村干部对土地规划的意识不够,没有很好的去进行沟通、制止,导致了土地的浪费和建房的随意。
(三)基层土地规划问题
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拟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发展,土地实际的发展价值与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导致土地最大价值没有实现,当前我国基层在用地规划上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针对基层土地规划存在可行性问题。多数的用地规划都是参考其他地区的发展建设来进行的,不切合本地的实际,导致用地规划可行性较差;第二,用地规划存在缺乏科学性。基层用地规划都是结合本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形势,对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之后才能确定的实际用途,但是多数的基层土地规划都是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所考虑的,没有考虑因发展所带来不同,导致土地规划缺乏实际的科学性;第三,土地规划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众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通过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进行的,但是这往往与本地的实际情况偏差很大,导致土地规划很难实施或者是实现后,很难获得最好的经济价值。
二、基层土地规划原则
对于实际的土地规划而言,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原则,才能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通常农村土地规划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节约型原则。农村土地规划需要遵循高效节约原则,在确保用地满足用户的居住发展需求之外,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最大化的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第二,整体性原则。对于农村土地规划,遵循整体性原则有利于改变农村当前零散的格局,并且从高效、长远角度对土地用途进性全面考虑,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做好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职责;第三,执行性原则。对于综合全面各方面的因素所确定的土地规划,需要所有人员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确保土地规划执行,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保证实际土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于上述三条原则,在实际的土地规划中需要工作人员的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保证土地的经济效益。
三、针对基层建设土地规划问题的措施
针对乡镇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时依照农村基层建设用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处理,也不能依靠人情世故去解决出现的违法事件,土地绝对不能变成商人或者个人从土地流转中谋取本应该属于集体成员利益温床。面对管理人才的缺失和管理人员的不足,我们应该面对这个问题,并且去用科学的手段去招引专业人才,并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审查。如果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审查不严,就会让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员占据管理岗位,导致土地规划管理成为的空壳子,有名无实。 (一)统一基层土地规划管理方式
在基层建设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土地规划去施行,并且根据国家统一流程方式进行建设施工,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能强行或者变相的把公共基层建设用地变成私人建设用地;而对于进行商业性质的土地利用开发,需要保证土地的实际价值,不能让企业或个人私自谋取土地的价值。乡镇单位在土地建设管理时要把每一个土地的用途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类,然后再统一确认和建设,不能只是有干部去进行工作,还有需要与群众进行协商和调解,只有让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更快的建设好。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每个部门协调好,不能让每个部门各自为政,出现政令不统一。在进行建设规划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地形和人口基数等数据,绝对不能与实际情况脱轨,变成一种理论上能实行但是到实际中却不切实际的情况。在进行建设时不能随意的开展,展开过大就会造成容易忽视的问题,最后导致质量难以保证。
(二)确保土地规划的档案记录的完整性
在进行旧址改建时各个负责统计的人员一定要到当地去进行实地考察,每一个档案都应该是真实的,不能存在假报的情况。还有的地方,旧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对于这些历史文物我们不应该进行拆除,而是要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历史文化,而不是不顾一切的去进行拆除建设。对于基层地区的古建筑,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的文化价值,不能盲目的因为用地需求而拆除古建筑或占用古建筑用地,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科学的进行土地规划,不能盲目的只看到当前土地的商业价值,还需要看到土地的未来价值,为基层未来经济发展打好基础、留下空间。
(三)注意解决土地问题
对于所确定的土地规划就必须严格执行,这是当前土地规划的三大原则之一,否则将会导致土地规划成为一片废纸。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规划不足的问题,一定要公正的处理。只有公正的规划才能让群众信服和赢得群众的支持,不会激发群众间的矛盾,以及群众对政府的失望。一个政府如果让群众失去了信心就会变得很脆弱,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减弱,政府就会变得岌岌可危。
四、结语
每一个管理人员不能因为自我原因而去进行主观的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多方面了解,并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才能合理的解决问题。在土地问题上绝对不能够有一点点的“情面”讲,一定要严肃、科学地处理。在面对古建筑问题上,一定要尽量的保护好古建筑,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历史文化保存下来。面对现在建設管理的问题,我们应该科学的去解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曹明贵,盛正国,念延辉,等.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3.
[2] 李立清,李明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7(1):45-50.
[3] 朱孔来,姜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126-129.
[4] 郭翔宇,余志刚,李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与方法[J].农业经济问题,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