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CT表现分析?方法:对2012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进行CT诊断分析?结果:轻度脂肪肝23例,中度脂肪肝15例,重度脂肪肝例7例?结论:CT诊断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适合广泛应用?
关键词:CT;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9-02
脂肪肝(fatty 1iver)为肝脏的一种代谢功能异常,系过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引起?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1]?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有:肥胖症肝内脂肪浸润?糖尿病?酒精中毒?肝炎?肝硬化?药物性及肝代谢性疾病等?笔者对脂肪肝的CT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30~68岁;肥胖37例,不肥胖8例;其中40例患者有饮酒史;其中12例既往有肝炎病史,4例有腹水,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并伴随有恶心呕吐?肝区隐痛?四肢乏力?腹胀?轻度的黄疸;病程3个月~3年?
1.2方法
检查所用设备是SIEMENS SOMATOM SPIRIT螺旋CT,采用螺旋扫描,螺距1~1.2,120kv,320MA;窗宽250,窗位40;层厚?层距均为5mm?扫描范围自膈顶往下直至肝脏及脾脏扫描结束?取肝?脾CT值比值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本组的患者中有10例采用了动态增强检查,应用高压注射器自静脉团处注入,速率为2~3ml/s,使用的总剂量为80~100ml?
1.3 结果
本组的45例患者中,包括轻度脂肪肝23例,其肝脏的CT值为33~58HU,平均为47HU,中度脂肪肝15例,肝脏CT值19~37HU,平均值为30HU,肝血管反转显示10例;重度脂肪肝例7例,肝脏CT值3~25HU,平均8HU,肝血管出现明显的反转显示?;大部分的患者均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肝脏CT扫描时发现脂肪肝?
2 CT表现
2.1平扫CT表现
2.1.1肝脏密度减低:平扫时显示肝脏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弥漫性脂肪肝则表现全肝密度减低,CT值低于正常?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严重者CT值呈负值?此外可以通过与脾的密度进行比较,正常平扫时肝脏密度总高于脾脏,如果肝脏密度低于脾,则可提示脂肪肝的诊断[2]?
2.1.2肝内血管改变:肝实质与肝内血管影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致血管影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重度脂肪肝时,肝实质CT值呈负值,则血管呈相对高密度树枝状结构,显示清晰,但走行?排列仍正常,没有推移受压改变,可与肝内占位病变区别?可根据肝脏密度与肝内血管的密度关系将脂肪肝分为三度:Ⅰ度:肝内血管仍可显影,密度低于肝脏;Ⅱ度:血管湮没不可见;Ⅲ度:血管密度高于肝脏成反转征?
2.2增强扫描表现 肝脏增强效果比脾脏差,且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增强的肝内血管分支在肝内显示更为清晰?
2.3局灶性脂肪肝 累及肝脏的某一叶?一段?甚至段内部分,单发或多发?通常呈片状而非球形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表现出移行性,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血管进入病灶内而无受压推移,病灶强化不及正常肝,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动态扫描时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相似?
2.4肝岛 指弥漫性脂肪肝内残留的正常密度岛屿状肝组织,边缘常清晰,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一般较小而薄,通常位于胆囊窝附近?叶间裂附近或包膜下,以左叶内侧段最为常见?病灶无占位效应,有时可见小血管进入其中,走行正常,其增强表现与邻近脂肪肝呈一致的密度变化,应避免诊断为占位病变?
3讨论
脂肪肝是因肝脏的代谢与功能出现异常,肝细胞内的甘油三脂聚集过多所导致,也被称为肝脏脂肪侵润,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成为常见病之一,其发生于多种因素均相关,包含饮食?肥胖?饮酒?高血压及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有相关[3]?即使是正常人的肝CT值,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可能有较大的不同,但通常是要高于脾脏的CT值的?当脂肪肝发生时,肝脏的密度都是低于同层的脾脏的密度所呈现出的肝脏的密度与脾脏的密度会有倒置的现象,临床上是因此肝脾的密度值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以及分类的?脂肪沉积或浸润在肝脏的分布多样,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病理及临床病程为可逆性?大体病理可见肝大,切面黄色,油腻感?镜下见肝细胞肿大,出现脂肪空泡,周围血管和血管窦受压变细?轻度或局灶分布的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重者伴肝功能损害,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脂肪肝的CT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密度减低,无占位效应,肝实质对比剂强化不明显,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走行分布正常,具有特征性,容易诊断[4]?但局灶性脂肪肝或弥漫性脂肪肝合并占位病变时,在平扫时往往容易误诊?漏诊,需要在增强扫描时仔细观察其增强的特点,以及相应肝内血管的走行?分布,有无移位?侵犯的征象,多数可以鉴别,必要时可以低脂饮食后复查?
参考文献
[1] 宋永峰. 脂肪肝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5-26.
[2] 林彬,陶杨,王东宁. 脂肪肝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64-65.
[3] 吴敦煌,田贤江. 58例脂肪肝CT扫描与临床诊断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0.12(5):54-55.
[4 ] 丁盛,王丽,闫新民,周建勇. 280例脂肪肝CT及B超诊断对比分析[J].武警医学.2002.13(7):408-409.
关键词:CT;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9-02
脂肪肝(fatty 1iver)为肝脏的一种代谢功能异常,系过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引起?正常肝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1]?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有:肥胖症肝内脂肪浸润?糖尿病?酒精中毒?肝炎?肝硬化?药物性及肝代谢性疾病等?笔者对脂肪肝的CT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12月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30~68岁;肥胖37例,不肥胖8例;其中40例患者有饮酒史;其中12例既往有肝炎病史,4例有腹水,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并伴随有恶心呕吐?肝区隐痛?四肢乏力?腹胀?轻度的黄疸;病程3个月~3年?
1.2方法
检查所用设备是SIEMENS SOMATOM SPIRIT螺旋CT,采用螺旋扫描,螺距1~1.2,120kv,320MA;窗宽250,窗位40;层厚?层距均为5mm?扫描范围自膈顶往下直至肝脏及脾脏扫描结束?取肝?脾CT值比值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本组的患者中有10例采用了动态增强检查,应用高压注射器自静脉团处注入,速率为2~3ml/s,使用的总剂量为80~100ml?
1.3 结果
本组的45例患者中,包括轻度脂肪肝23例,其肝脏的CT值为33~58HU,平均为47HU,中度脂肪肝15例,肝脏CT值19~37HU,平均值为30HU,肝血管反转显示10例;重度脂肪肝例7例,肝脏CT值3~25HU,平均8HU,肝血管出现明显的反转显示?;大部分的患者均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肝脏CT扫描时发现脂肪肝?
2 CT表现
2.1平扫CT表现
2.1.1肝脏密度减低:平扫时显示肝脏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弥漫性脂肪肝则表现全肝密度减低,CT值低于正常?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严重者CT值呈负值?此外可以通过与脾的密度进行比较,正常平扫时肝脏密度总高于脾脏,如果肝脏密度低于脾,则可提示脂肪肝的诊断[2]?
2.1.2肝内血管改变:肝实质与肝内血管影密度差异缩小或消失,致血管影模糊不清或不能显示?重度脂肪肝时,肝实质CT值呈负值,则血管呈相对高密度树枝状结构,显示清晰,但走行?排列仍正常,没有推移受压改变,可与肝内占位病变区别?可根据肝脏密度与肝内血管的密度关系将脂肪肝分为三度:Ⅰ度:肝内血管仍可显影,密度低于肝脏;Ⅱ度:血管湮没不可见;Ⅲ度:血管密度高于肝脏成反转征?
2.2增强扫描表现 肝脏增强效果比脾脏差,且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增强的肝内血管分支在肝内显示更为清晰?
2.3局灶性脂肪肝 累及肝脏的某一叶?一段?甚至段内部分,单发或多发?通常呈片状而非球形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表现出移行性,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血管进入病灶内而无受压推移,病灶强化不及正常肝,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动态扫描时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相似?
2.4肝岛 指弥漫性脂肪肝内残留的正常密度岛屿状肝组织,边缘常清晰,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一般较小而薄,通常位于胆囊窝附近?叶间裂附近或包膜下,以左叶内侧段最为常见?病灶无占位效应,有时可见小血管进入其中,走行正常,其增强表现与邻近脂肪肝呈一致的密度变化,应避免诊断为占位病变?
3讨论
脂肪肝是因肝脏的代谢与功能出现异常,肝细胞内的甘油三脂聚集过多所导致,也被称为肝脏脂肪侵润,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成为常见病之一,其发生于多种因素均相关,包含饮食?肥胖?饮酒?高血压及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有相关[3]?即使是正常人的肝CT值,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可能有较大的不同,但通常是要高于脾脏的CT值的?当脂肪肝发生时,肝脏的密度都是低于同层的脾脏的密度所呈现出的肝脏的密度与脾脏的密度会有倒置的现象,临床上是因此肝脾的密度值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以及分类的?脂肪沉积或浸润在肝脏的分布多样,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病理及临床病程为可逆性?大体病理可见肝大,切面黄色,油腻感?镜下见肝细胞肿大,出现脂肪空泡,周围血管和血管窦受压变细?轻度或局灶分布的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重者伴肝功能损害,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等?脂肪肝的CT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密度减低,无占位效应,肝实质对比剂强化不明显,肝内血管显示清晰,走行分布正常,具有特征性,容易诊断[4]?但局灶性脂肪肝或弥漫性脂肪肝合并占位病变时,在平扫时往往容易误诊?漏诊,需要在增强扫描时仔细观察其增强的特点,以及相应肝内血管的走行?分布,有无移位?侵犯的征象,多数可以鉴别,必要时可以低脂饮食后复查?
参考文献
[1] 宋永峰. 脂肪肝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5-26.
[2] 林彬,陶杨,王东宁. 脂肪肝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64-65.
[3] 吴敦煌,田贤江. 58例脂肪肝CT扫描与临床诊断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0.12(5):54-55.
[4 ] 丁盛,王丽,闫新民,周建勇. 280例脂肪肝CT及B超诊断对比分析[J].武警医学.2002.13(7):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