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文题目往往是课文的文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题目有限的文字中,充分开掘教材中的言语教学价值点,用或增或减,或异或同,或深或浅等手段,在理解、运用中填补题目信息的空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
【关键词】或增或减;或异或同;或深或浅;填补空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最有效的言语表达是精简原则,能省略绝不多言。文本的作者无需将所有获取的信息诉诸于语言文字,言语表达的特性便在于“意在言外”。而读者则能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从“不可知”中获取“最大知”。因此阅读教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潜游于语言文字的精简之处,让学生在思考中补白与填充,获取丰盈的思想蕴藉。
一、或增或减,在运用中填补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的题目虽然只有简单的7个字,但却将人物、地点、事件、环境介绍得清清楚楚。教师则可以依循文题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将其所携带的相关信息在增加、填补的过程中逐步渗入。而教师在教学中,则通过“加原因”“再具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大部分涉及人物、事件的文章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林冲棒打洪教头》《郑和远航》《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作者意欲表达的价值信息,有时并不蕴藏于已经表达出的言语世界中,而更蕴藏于其没有说出来的话语中。文本语言中的精简之处,其实正是阅读教学应该着力的地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题目所裹挟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顺序和内容的再整合,在学生的重组和调整下,语言表达逐渐趋向具体全面。概括之后,学生不仅获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感受到文题运用的简洁凝练之美。
二、或异或同,在对比中填补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爱如茉莉》《小草和大树》等题目中不难看出多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常识,学生能模糊感觉到题目中两者有共通性,例如用“孪生兄弟”相似性极高来比喻火星与地球的关系,又如把爱比作茉莉,对比两者的关系,爱是深沉的、纯洁的,就像洁白的、沁人心脾的茉莉花。《小草和大树》的课题稍显不同,它直接显示喻体,并未出现喻词,想要知道喻解,还得读读课文,小草在不断吮吸雨露、遭受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后仍顽强地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实则就是勃朗特姐妹逆境成才的过程,用柔弱却顽强的小草比喻处处碰壁却毫不退缩的姐妹俩,用茁壮却不停止生长的大树比喻成才后仍坚持创作的姐妹俩。在相同、不同点的反复对比中,探寻题目背后的深意。这类或有本体或有喻体或两者兼顾的文章题目也有一些,如:《学会查“无字词典”》《大自然的文字》《人类的“老师”》等等,这些题目就可以尝试对比本体、喻体之间的异同。
作者在给文本取题目时花费了心血,一个既要契合他们心意又能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就相应给读者了解文章增加了些许难度,但仔细揣摩题目,仍能差不离地猜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在共同点上填补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信息,在对比中填补信息,进而增加阅读兴趣去细细品读文章,印证自己填补的信息是否与文本相符,如有偏差,读者可以修改阅读之前填补的信息,或者用填补的信息丰富文本,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对比中填补信息既是题目本体喻体之间的填补,也是读者思维认识与作者真实意图之间的填补。
三、或深或浅,在反思中填补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题目有“盗火”,但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盗火”的情节只有寥寥数语,而更多内容则呈现出盗火的背景、盗火之后的遭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精简的安排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提出:文章并不要详细描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盗火其实并不难,而关键在于其盗火的目的以及盗火之后所遭遇惩罚,这样才能生动地凸显人物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同样,《理想的风筝》一文通过刘老师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着重描绘放飞风筝这一场景,体会他身上笑面人生困难、身残志坚的精神,但这和“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关系呢?教学中,同学们质疑,为什么不叫《刘老师放风筝》?怎么就要加个“理想”?同学们熟读完课文就知道这风筝身上寄托着刘老师的理想,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困境,一直乐观豁达下去;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怀揣梦想,在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实现梦想。
在这两则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省略内容的慎思,尤其是为什么这样安排的追问,深入感知了作者在选择材料、详略安排上的独具匠心,更加洞察了作者意欲加载于“盗火”“理想的风筝”中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晰言语表达中言的本身并非与意的内涵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要学会揣摩作者的用心,才能真正读懂文本,猜透作者。
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章体裁主要集中于这几类: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节选、古诗(现代诗)、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文包诗、戏剧、应用文。虽然教材中的课文为了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会稍作改动,但如果每拿到一篇文章都尝试填补题目信息的空白,让学生从“不可知”获取“最大知”,用或增或减,或异或同,或深或浅等多重方法,找出那些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那学生随便拿到一篇课外的文章就可以自由地阅读起来,“学思”相结合就很难遇到“罔殆”的尴尬境地,也能顺着思路往下演绎自己与作者间的对话。久而久之,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时自己会推敲题目。当然上述三种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也是本人愚见,冰山下未知的世界则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切有法皆幻化于无法,阅读、写作的最高境界莫非就是有法后的无法,所谓清水至味。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或增或减;或异或同;或深或浅;填补空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最有效的言语表达是精简原则,能省略绝不多言。文本的作者无需将所有获取的信息诉诸于语言文字,言语表达的特性便在于“意在言外”。而读者则能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从“不可知”中获取“最大知”。因此阅读教学,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潜游于语言文字的精简之处,让学生在思考中补白与填充,获取丰盈的思想蕴藉。
一、或增或减,在运用中填补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的题目虽然只有简单的7个字,但却将人物、地点、事件、环境介绍得清清楚楚。教师则可以依循文题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将其所携带的相关信息在增加、填补的过程中逐步渗入。而教师在教学中,则通过“加原因”“再具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大部分涉及人物、事件的文章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林冲棒打洪教头》《郑和远航》《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作者意欲表达的价值信息,有时并不蕴藏于已经表达出的言语世界中,而更蕴藏于其没有说出来的话语中。文本语言中的精简之处,其实正是阅读教学应该着力的地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题目所裹挟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顺序和内容的再整合,在学生的重组和调整下,语言表达逐渐趋向具体全面。概括之后,学生不仅获取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感受到文题运用的简洁凝练之美。
二、或异或同,在对比中填补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爱如茉莉》《小草和大树》等题目中不难看出多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常识,学生能模糊感觉到题目中两者有共通性,例如用“孪生兄弟”相似性极高来比喻火星与地球的关系,又如把爱比作茉莉,对比两者的关系,爱是深沉的、纯洁的,就像洁白的、沁人心脾的茉莉花。《小草和大树》的课题稍显不同,它直接显示喻体,并未出现喻词,想要知道喻解,还得读读课文,小草在不断吮吸雨露、遭受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后仍顽强地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实则就是勃朗特姐妹逆境成才的过程,用柔弱却顽强的小草比喻处处碰壁却毫不退缩的姐妹俩,用茁壮却不停止生长的大树比喻成才后仍坚持创作的姐妹俩。在相同、不同点的反复对比中,探寻题目背后的深意。这类或有本体或有喻体或两者兼顾的文章题目也有一些,如:《学会查“无字词典”》《大自然的文字》《人类的“老师”》等等,这些题目就可以尝试对比本体、喻体之间的异同。
作者在给文本取题目时花费了心血,一个既要契合他们心意又能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就相应给读者了解文章增加了些许难度,但仔细揣摩题目,仍能差不离地猜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在共同点上填补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信息,在对比中填补信息,进而增加阅读兴趣去细细品读文章,印证自己填补的信息是否与文本相符,如有偏差,读者可以修改阅读之前填补的信息,或者用填补的信息丰富文本,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对比中填补信息既是题目本体喻体之间的填补,也是读者思维认识与作者真实意图之间的填补。
三、或深或浅,在反思中填补
《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题目有“盗火”,但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盗火”的情节只有寥寥数语,而更多内容则呈现出盗火的背景、盗火之后的遭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精简的安排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提出:文章并不要详细描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盗火其实并不难,而关键在于其盗火的目的以及盗火之后所遭遇惩罚,这样才能生动地凸显人物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同样,《理想的风筝》一文通过刘老师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着重描绘放飞风筝这一场景,体会他身上笑面人生困难、身残志坚的精神,但这和“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关系呢?教学中,同学们质疑,为什么不叫《刘老师放风筝》?怎么就要加个“理想”?同学们熟读完课文就知道这风筝身上寄托着刘老师的理想,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困境,一直乐观豁达下去;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怀揣梦想,在理想的天空自由翱翔,实现梦想。
在这两则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省略内容的慎思,尤其是为什么这样安排的追问,深入感知了作者在选择材料、详略安排上的独具匠心,更加洞察了作者意欲加载于“盗火”“理想的风筝”中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晰言语表达中言的本身并非与意的内涵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要学会揣摩作者的用心,才能真正读懂文本,猜透作者。
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所提供的文章体裁主要集中于这几类: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节选、古诗(现代诗)、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文包诗、戏剧、应用文。虽然教材中的课文为了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会稍作改动,但如果每拿到一篇文章都尝试填补题目信息的空白,让学生从“不可知”获取“最大知”,用或增或减,或异或同,或深或浅等多重方法,找出那些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那学生随便拿到一篇课外的文章就可以自由地阅读起来,“学思”相结合就很难遇到“罔殆”的尴尬境地,也能顺着思路往下演绎自己与作者间的对话。久而久之,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时自己会推敲题目。当然上述三种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也是本人愚见,冰山下未知的世界则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切有法皆幻化于无法,阅读、写作的最高境界莫非就是有法后的无法,所谓清水至味。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