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风景”,“反讽”的诗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风景”一词,读者头脑里闪现的往往是小桥流水、大漠孤烟,大多是些清新明丽或苍莽遒劲、富有诗意的自然画卷。现代诗人辛笛笔下的《风景》却迥异,向我们展示的是旧中国一派萧瑟颓败的病态景象,很是令人扫兴。诗歌标题给予读者的阅读预设与诗歌文本所蕴涵的主题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造成了“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反讽”(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的艺术效果。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风景”为题的作品不少,比较经典的还有“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的都市题材小说《风景》、当代作家方方的“新写实”小说《风景》等。这些以“风景”为题的作品,均反“风景”一词的本意而用之,或书写现代都市男女的情感“病态”,或展示恶劣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风景”一词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中均不自觉地被修改了它自身原有的语义,而呈现出反讽的色彩。
  辛笛原名王馨迪,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在那里受到了很好的外国文学熏陶,受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启发和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浸染开始创作诗歌,并于1936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珠贝集》,其中有《航》《丁香、灯和夜》等名篇。193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抗战期间受爱国心的驱使而回国,长期蛰居上海。抗战胜利后,“银梦在死叶上复苏”,重新开始现代诗歌的创作,并先后担任《诗创造》《中国新诗》的编委,是中国新诗派的核心成员。1948年初,赴美考察,“可是给忧患叫破了的心”(《熊山一日游》)的诗人,却无法消受那份在异国的闲适与轻松,带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心情回国。可是回国后,诗人看到的一切却是凄厉和残破。这样的社会现实无疑给诗人的心情添加了一份难以排遣的沉重感,《风景》就是这样一种诗情下的创作。
  1948年夏,诗人坐在沪杭的列车上,凭窗远眺,看到的那片旷野贫瘠而荒凉,不免忧心忡忡。列车本来是行驶在“铁轨”之上,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列车重重地轧在中国的“肋骨”上。哐嚓哐嚓,车厢一节一节的震动,诗人联想到的却是“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沉重而繁多,并且还在不断地延伸堆砌中。“列车”、“铁轨”、“车厢”、“旧中国”、“肋骨”、“社会问题”,两组看起来毫不相关的意象,在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却相当自然地缝合起来。肋骨是何等的脆弱,它如何承受得起“列车”如此的重压!诗的开篇,诗人就为我们定下了一个忧患而凝重的调子。
  在这种沉重的心情下,诗人看到的自然风景(“茅屋”、“田野间的坟”、“夏天的土地”)与人文风景(“兵士”、“耕牛”、“农人”)似乎也就不那么清新自然,更无诗情画意可言了。“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首先,诗人将关注的眼光投向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他们痛苦地挣扎在贫困与死亡的边缘。“茅屋”是农民日常生活的所在,而“坟”则是他们生命的最终去所。在广袤的原野上,“茅屋”与“坟”却交相错杂,“比邻而居”。对于苟且活着的人来说,也许,生与死的界线,并没有那么分明。然而,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现代诗人,辛笛却不能漠视农民的生存现状。诗人在貌似平静的描述中,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对生命存在的慨叹:生活的现场距离生命的终点是如此的近。接下来,诗人将关切的目光聚焦于旧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兵士,并很自然地将“风景”换成了“人景”。“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战争频仍的1940年代,战乱不仅给普通百姓带来深重苦难, 也给兵士带来无比的伤害。他们为那个社会卖命,却往往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夏天土地”丰饶自然的“绿”与“兵士新装”旧褪凄惨的“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万绿丛中一点黄,而且“黄得旧褪凄惨”,显得极为刺眼,与整个色调格格不入。“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黄”则是疾病的隐喻,是生命枯败的暗示。夏天土地的“丰饶自然”,生机勃勃,更映衬出现实社会的萧瑟与衰败。我们还可以将“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予以虚化,作兵士精神及心理状态(疲惫倦怠、惶惑恐惧、灰色绝望)来理解亦可。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将这些问题直接凸显出来予以批判,而是化为一种理性思考,在冷静的叙述和客观的描写中呈现出现实本身的“矛盾”。
  目睹这样的“风景”一路走过来,诗人内心自然就有了一种锥心之痛。随着列车的前行,“风景”的叠加,这种刺痛感可谓越来越强烈,以致形成了对诗人的一种重压。“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在此,诗歌由外在自然物象的叙写走向内在情感的抒发,诗人也由冷静的凝思转向激愤的宣泄。一路来过的地方(上海、杭州),是诗人长期生活的地方,因而“说不出生疏”,这里也是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但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呈现出的却是“一般的黯淡”。到处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看不到任何的生机与希望,看到的只是“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情形,怎能让诗人不痛心疾首、怎能让诗人不激愤满怀?最后,诗人完全敞开心扉,一吐为快,把长期压抑堆砌在心头的愤懑全部宣泄出来:“都是病,不是风景!”爱之深,恨之切啊!这种对故乡、对家园的爱,我们还可以找到类似的痛心疾首的情感表达:“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鲁迅的《故乡》);“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闻一多的《发现》)。在这里,诗人辛笛与鲁迅、闻一多等一样,热情而焦灼,忧愤而沉郁。不同的是,诗人将这种情感予以凝华——“都是病,不是风景!”完成了最后的艺术结晶。在这里,“异化”的主题与“反讽”的手法融而为一,形成了一种具有超越性的现代“反讽”诗学。
  《风景》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48年9月的《中国新诗》第四期上,它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新诗派”“现实、玄学、象征的综合”的诗学追求。诗人善于运用感觉位移、对比、设色等手法,将抽象的理念、复杂的情绪熔铸成新颖的意象,有机地实现了黯淡的象征性与强烈的现实感的融合,在“反讽”中既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批判指向也彰显了诗歌的审美张力,即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现实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审美的现代性追求。
  附:
  风 景
  辛笛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1948年夏在沪杭道上)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
在指导学生背诵《离骚》的导语中,我说道:《离骚》是屈原留给这个世界的绝命书。在这封遗嘱里,他告诉关注他的人们,他本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的心结,他曾经做过不死的努力,但最后失败了。他的死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苦思冥想、蕴酿长久的理性行为,因为他活着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楚王实行美政,而且连自己的清白都无法证明。他的死是对楚国政治现实中那些居心叵测的政敌们的控诉,是他在饱受侮辱和损害时仍保持高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渐加深对个人与国家,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文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文的荡气回肠。文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今天,轻轻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
编者的话:  学术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专栏选取近年在语文教育研究诸领域有创新价值的代表性论文、论著,放置在语文教育研究发展历史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予以评析。评析跟论文、论著构成对话关系,目的是传播语文教育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构筑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平台。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
张安群/执教 王世发/点评    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读不完的诗词歌赋,看不尽的经史子集,将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汇成一条文化的河流,融入我们精神的血脉。儒家的积极有为,道家的超然通达,纵横家的智谋权变,都能给人深刻的启迪。今天,我们又将接受一份历史的馈赠。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策》,去欣赏《触龙说赵太后》。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启迪呢?大家先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上问
200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仍是浙江省自主命题,与往年相比基本稳定。总体来说,题量及难度与去年持平,个别考点有所调整,没有过偏题、过难题和怪题。全卷除作文外,较难题目分值占1/3左右。整个考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基础,回归课本;注重生活,关注文化;注重能力,体现思辨。这套试题,延续了往年自主命题的基本风格,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做
复述课文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可以了,下面笔者主要就自己在复述课文方面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借助图片,再现情境,促进复述。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材中常常配备一些插图。对小学生来说,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总是爱被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所吸引,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图片,再现情境,以帮助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
今年四月,正当商议接待朱绍禹先生讲学之际,忽然得知他病重的消息!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回想去年底先生来绍兴时,虽已86岁高龄,但座谈、讲学、游访……兴致勃勃,声如洪钟,神采焕然,怎么一下子就一病不起了呢?我马上从杭州飞往长春,到医院探望了病榻上的先生,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全国教学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语文教学论学科点,以及许多关
1875年,阿尔贝特·史怀泽(又译阿尔贝特,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在二十世纪。此地数易其主。史怀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他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史怀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