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阅读主体,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文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文的荡气回肠。文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今天,轻轻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应该教给如同我那时一样年轻的学生一些什么呢?仅仅让学生们概括、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作者的情感,知道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时候”忽然断了双腿,后来在母爱的鼓舞下战胜自我,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事实么?显然不全是。这些材料虽然可以为少数喜爱文学的学生将来阅读史铁生做好一个前期的心理铺垫,但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多积累了一则写作的材料,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可以举出另外一个“张海迪”的事例罢了。这样定位于本文的阅读,阅读的意义总觉得很寥寥。
  阅读常德一中杨智慧老师的《解读〈我与地坛〉的生命哲学》一文,很为其精当的剖析、深邃的哲理而感佩。杨老师从哲学的高度解读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生命内涵,古今勾联,涉笔深远。但是我觉得那是从教师的阅读经验来进行解读的,学生只能望洋兴叹。能否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立足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来尝试解读此文呢?经过酝酿我在两个班级进行了尝试,效果是不错的。我觉得抓住生命主题这根主线,从学生阅读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我与地坛》,有助于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文本至少从下列三个方面给了学生关于生命的启迪:
  
  一、珍爱生命,不弃今生
  作者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一下子失去了行走能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美好的青春才开始不久,仿佛就走到了尽头,这又是多么大的悲哀啊!活着还是死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在一座名为“地坛”的废园里,这个坐在轮椅上、自感被命运抛弃的年轻人成年累月想着的就是这样的问题。15年后,他终于将这份心灵档案公布于世,这就是《我与地坛》,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最为震撼心灵的散文。
  其实,和所有有思想的年轻人一样,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思考过生命话题和生死的问题;也和所有人一样,当生命不是以一种最接近死亡、最残酷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忽视了生命的残酷性,也就顺理成章地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性。《我与地坛》却创设了一种特定的真实情景,把主人公摆在了必须作出生死抉择的两难境界——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苟且偷生还是干脆就死?对于一个内心丰盈的年轻人来说,这种选择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沉重,以至给阅读主体(读者)也会带来一次严肃的心灵拷问。
  人无论是谁,当他乍一面对个人生命中的残缺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幻灭感。更何况我们的主人公正处在生命如春花一样的季节呢。可喜的是,作者(我更愿意把他说成是一个残疾人)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并且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成就。所以,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惊奇、惊喜、惊叹!也就不能不让我们激励自己:我有灵巧的双手,我有矫健的双腿……我有健健康康的躯体,为什么不能好好地活着!“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每次读到这样饱含生命哲理的语句总是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声来。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珍爱人生!
  
  二、生命的价值——创造过程的美好
  史铁生用纸和笔在文坛上撞开了一条光明大道,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对他本人是一件幸事。可是假如史铁生没有能力成为一个作家,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有的学生说,假如史铁生没有能力成为一个作家,那连这篇文章也没有了,何来意义?看来,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评判。
  语文教育既然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就必须引领青少年对存在意义、生命价值进行正确思考。可以说生命价值教育是语文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崇尚的基本上是一种“成才教育”、“精英教育”。我们不少学生之所以痛感生活的灰暗、生命的幻灭,不能不说跟社会的这种“精英教育”有关。现实的境况却是:只有少数人能成为精英,多数人只能成为而且必须成为普通人。这种“精英教育”使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怀疑自己。很少有人告诉他们: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毋庸置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那一定是因为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这看似一句废话,但其实不是。因为换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这样说:他认识到了活着的价值,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坐标。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者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请看: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生命总是处于一种奋斗的过程。即使忙碌的间隙也没有丝毫留恋花枝、驻足香巢的余暇;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生命的过程就是行动和思考交替的过程;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不管是爬行还是飞翔都是生命的真实过程;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蜕变然后获得新生,生命的过程才会生生不息;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平凡的生命过程也能孕育出辉煌。
  “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人生也有冬天,重要的是你的生命过程中是否也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命过程呈现的优雅形态。
  ……
  地坛的草木昆虫等生命平凡、卑微且处在荒芜之中,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跃着,向人们展示着缤纷的生命世界,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从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丽和精彩。而这一点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暗淡过后,作者体悟更深:我用纸笔在报纸上撞开的一条路(成名成家),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解读景物其实也就是在解读生命,是作者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不屈前行呢?这样的思考从而也让我们明了:人的一生可以伟大,当然也可以平凡;飞翔是一种生活状态,爬行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无论是飞翔还是爬行,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身处逆境,不能消极颓废,而应该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那份喜悦,为世界增添一份活力与亮色。
  
  三、辩证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史铁生残废了双腿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实话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有谁会愿意自己的生命充满苦难呢?课堂上不少学生引经据典论证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伟大的人,并由此得出结论:没有苦难,史铁生成不了伟大的作家,正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应该多些苦难。
  听着学生们的“豪言壮语”,我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我不想详细剖析个中原因,只是觉得有责任引导我的学生走出生命教育的误区,辩证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首先要明确苦难不是越多越好,人生不是为了苦旅。长期以来,“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词汇形态占领了我们的话语空间,而且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挤占了我们的思维空间。一味地强调苦难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客观地认识苦难的巨大打击,和一味夸大苦难的灾难性而认识不到苦难的积极意义,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教育中的误区。前者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为常见。认识不到苦难的巨大灾难性和打击度,其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当苦难骤然袭来之时,人会一下子被击打得仓皇失措、丧魂失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苦难不是越多越好,人生并不欢迎苦旅。
  有人说,史铁生的病腿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使他得以成为一个作家。我却不这样认为。作为一个人,残疾总是他的不幸,我们无法想像可以用生命以外的任何东西去换生命的健康与强壮。一个人残疾了,从生理到心理都有许多苦楚,这些苦楚甚至可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不是用一句身残志不残就能消解得了的。请看这样一段叙述:双腿残废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甩向四周的墙壁。(《秋天的怀念》)从烦躁不安到静坐轮椅,也许是当代文坛的一件幸事,但决不能说是史铁生的幸事。一个人在这一方面有所缩减,就需在别一方面有所延长,这延长是很艰难的,而且未必人人都能成功。如果能够,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一个身体健康的史铁生,我相信史铁生也会这样希望。这有他的《我的梦想》为证: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们只能赞叹一个人对苦难的抗争,但不能去赞叹苦难本身。
  其次是不要放大人生的苦难。再晴朗的天空也有阴霾,再娇艳的花朵也会凋谢,再美好的梦境也会破灭。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更没有万事如意。毕淑敏说过:苦难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动力。并非苦难越多,动力越强。苦难究竟会转化为什么东西,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它。像史铁生这样的遭遇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的,这样的命运也太残酷。但是人生的苦难可能会改头换面不期而至,考试失利、下岗失业、旅途遭窃、家中失火……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粉饰人生的痛苦要么是麻木要么是伪善,而放大人生的痛苦却不过是给人生的失败预设一个借口。翻开语文教材,无数伟大的灵魂已经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在苦难面前,人并非只有坐以待毙。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来,苦难就像是一块磨刀石——如果你本身是一块好钢,苦难只能打磨出你蕴含的锋芒和闪光的品质,并将你的意志磨砺得更加坚强;但如果你本身就只是一块废铁,苦难只可能慢慢磨蚀你的锐气,让你在丧失进取心和上进心的同时,愈发对生活感到悲观和失望。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除了和我们自身的“体质”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和人的态度有关:是放大苦难还是缩小苦难。勇敢者会把苦难尽可能地缩小以至像一只针眼,并透过针眼看到苦尽甘来的一天;怯弱者会把苦难尽可能地放大以至像一座大山遮挡在自己眼前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
  郁达夫说,好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为好作品体现了作家的生命意识,融进了作家的血和肉。读《我与地坛》这样的好作品,让我们足够真切地触摸到生命的筋骨和血脉,激发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正确应对人生的苦难,从而构建起自我的生命意识。
  [作者通联:浙江嘉善高中]
其他文献
一、60年语文课程范式转型的历史视角    建国以来,60年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就是课程范式演绎的过程。“范式”(paradigm)这一特定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S·Kuhn)于20世纪60年代所创。在这个古希腊已有的词中,库恩赋予了其科学哲学的新含义:“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向研究者共同体提供的典范性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普遍公认的科学业绩。”①库恩否认了科学知识和理论的积累式发展这个旧命
当前,深度学习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认识深度学习,首先要认识到这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也就是判断学习是否具有深度,关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判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文本的意蕴如何为学生所领略,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越具有深度,文本意蕴的彰显也就越加顺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文本意蕴的彰显只有在深入解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深度解读应当是相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学生
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仍然在两个极端跳跃,要么“死于章句”,要么“废于清议”。“死抠章句”、“一味清议”也正是形成中学文言教学一直以来高耗低效态势的原因。  如何在“章句”和“清议”的两极中寻求平衡点进而改变文言教学高耗低效态势,应该是我们走出文言教学困境思考和实践的着力点了。  我们认为,用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是走出文言教学困境的科学之路。“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完成的。文本解读要想得出对文本主题的认识,既取决于学生的解读过程,也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一般来说,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的认识进行充分的碰撞,那形成的认识就会非常丰富,而在认识丰富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机的引导,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在这一思路之下,笔者发现在语文
《观潮》一文中第一段第三句“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此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和最具表现力的夸张手法,由远到近,从形状、色彩、声音、气势四个方面表现了海潮雄奇壮观的景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这是海潮图轴中夺人心魄的一幅风景画。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细化朗读,从标点和句式上细品其妙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内容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准。而高考作文,则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考作文尤其是其命题走向,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语文高考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我国的高考作文也经历了重大变化,从命题的形式到写作的要求都有了深刻的变化。    一、30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变迁    
景一: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曲子写的是秋景,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是通过萧瑟的景物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这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幅秋景的基调不是悲凉萧瑟的,此曲所本的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里,碧云、黄叶
在指导学生背诵《离骚》的导语中,我说道:《离骚》是屈原留给这个世界的绝命书。在这封遗嘱里,他告诉关注他的人们,他本来不想死,又不得不死的心结,他曾经做过不死的努力,但最后失败了。他的死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苦思冥想、蕴酿长久的理性行为,因为他活着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楚王实行美政,而且连自己的清白都无法证明。他的死是对楚国政治现实中那些居心叵测的政敌们的控诉,是他在饱受侮辱和损害时仍保持高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渐加深对个人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