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況的只有3例,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2%,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3-01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经常会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所引发的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10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1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2.2)岁。留置尿管时间为4小时~42天,平均时间为(0.5±0.2)天。所有患者中有78例属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例属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余的属于尿道狭窄患者,其他重大脏器或是患有基础病的患者除外。
1.2护理方法
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循证支持。对患者身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判断有可能引发的因素,及时制定对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案;(2)清洗消毒程序。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是适应导尿患者,首先要采用清水和肥皂对患者外阴、阴道以及尿道口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清洗,清洗以后对阴道口以及尿道口做好消毒工作,尽量将消毒次数控制在3次,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插管,保证插管的力度适合及动作的轻柔,预防损伤尿道黏膜。出现尿液以后将导管插入,避免细菌感染。插管完成以后每天要对患者的尿道口和阴道口采用含0.05%的碘伏进行消毒。患者大便以后也要对其进行清理,保证清洁干净。针对患者肾功能强的情况要保证多饮水;(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以及感染情况,观察插管周围有无红肿或是渗出物出现,及时发现并立刻进行处理,此外还要细心观察是否出现菌尿症,如果出现就要采用抗菌药物并按时进行更换,预防患者对同一种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1];(4)保证引流通畅。在进行引流时要密切关注引流管和尿管的情况,预防出现弯曲现象导致引流不畅,保证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在膀胱之下,预防其接触便器而出现感染。如果不幸发生感染则要立刻对局部感染位置进行治疗,避免感染状况扩大;(5)预防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应该倡导膀胱的生理性冲洗,在患者身体承受能力下尽量多饮水,每天保证3L左右,能够有效冲洗患者膀胱中含有的沉淀物质,预防堵塞的情况发生。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导管,那么每天的饮水量则尽量在3L以上,更能有效进行生理性冲洗膀胱;(6)尽可能减少插管次数,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插管时要保证插管的质量,尽量减少插管次数,此外还要预防出现导管脱落的情况[2]。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只有3例,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2%,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泌尿外科中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留置尿管的时间过长、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没有按照应有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在冲洗膀胱时没有坚持无菌原则以及抗菌药物在使用时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如果采用过于单一的常规护理方式,往往效果不够理想,很难达到预防尿路感染的目的。而综合护理集合了多种护理措施,多管齐下,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预防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只有3例,而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有16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荣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17):22-23.
[2] 陈丽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47-48.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3-01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经常会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所引发的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10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1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2.2)岁。留置尿管时间为4小时~42天,平均时间为(0.5±0.2)天。所有患者中有78例属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例属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余的属于尿道狭窄患者,其他重大脏器或是患有基础病的患者除外。
1.2护理方法
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循证支持。对患者身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判断有可能引发的因素,及时制定对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案;(2)清洗消毒程序。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是适应导尿患者,首先要采用清水和肥皂对患者外阴、阴道以及尿道口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清洗,清洗以后对阴道口以及尿道口做好消毒工作,尽量将消毒次数控制在3次,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插管,保证插管的力度适合及动作的轻柔,预防损伤尿道黏膜。出现尿液以后将导管插入,避免细菌感染。插管完成以后每天要对患者的尿道口和阴道口采用含0.05%的碘伏进行消毒。患者大便以后也要对其进行清理,保证清洁干净。针对患者肾功能强的情况要保证多饮水;(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以及感染情况,观察插管周围有无红肿或是渗出物出现,及时发现并立刻进行处理,此外还要细心观察是否出现菌尿症,如果出现就要采用抗菌药物并按时进行更换,预防患者对同一种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1];(4)保证引流通畅。在进行引流时要密切关注引流管和尿管的情况,预防出现弯曲现象导致引流不畅,保证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在膀胱之下,预防其接触便器而出现感染。如果不幸发生感染则要立刻对局部感染位置进行治疗,避免感染状况扩大;(5)预防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应该倡导膀胱的生理性冲洗,在患者身体承受能力下尽量多饮水,每天保证3L左右,能够有效冲洗患者膀胱中含有的沉淀物质,预防堵塞的情况发生。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导管,那么每天的饮水量则尽量在3L以上,更能有效进行生理性冲洗膀胱;(6)尽可能减少插管次数,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插管时要保证插管的质量,尽量减少插管次数,此外还要预防出现导管脱落的情况[2]。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只有3例,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患者则有1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32%,观察组感染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泌尿外科中留置尿管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留置尿管的时间过长、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没有按照应有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在冲洗膀胱时没有坚持无菌原则以及抗菌药物在使用时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如果采用过于单一的常规护理方式,往往效果不够理想,很难达到预防尿路感染的目的。而综合护理集合了多种护理措施,多管齐下,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预防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只有3例,而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有16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荣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17):22-23.
[2] 陈丽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