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已经成为当下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绞尽脑汁设计别出心裁的课堂小练笔,以求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任何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学习者能动主观的心理倾向,那么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课堂练笔时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教材上,哪里是文本的空白点,就写哪里,而常常忽略了学生是否想写,能不能写的问题。这就使课堂上的小练笔缺失了“生活化”,忽视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课堂小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最后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读写尴尬为哪般,只缺源头活水来
在一次教师试教课上,教师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在学完课文出示课堂小练笔是这样设计的:面对父母的争吵,我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想一想,他们还会吵些什么呢?让我们想象画面,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进行对比写一写。之后教师一共请了两位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第一位学生:母亲生气地说:“巴迪毕竟是第一次写诗,你就不能试着鼓励他吗?”父亲甩甩手说:“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要说一些虚假的话呢?让他早点认清事实不好吗?”
第二位学生:母亲对父亲说:“你这是干什么,巴迪是第一次写诗,你不要拿你报社的诗来和他的诗进行比较,他需要鼓励。”父亲严肃地说:“我是实话实说,我这么说为的是让他以后能写出好的诗来。”
执教教师所设计的练笔虽然围绕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对比描写。但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课文中,写出来的话千篇一律,走不出文本,无法拓展。
二、另辟蹊径。寻源头活水
(一)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寻“源”
1.探其文本内容,贴近生活。
文本是生活的艺术化呈现,生活就潜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就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作者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巴迪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巴迪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生活中,学生的父母亲也都扮着慈母、严父或是慈父、严母的角色。文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世界,容易触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究其语言特色,接近生活。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生活。特别是课文前一部分即巴迪小时候的故事。如: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了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生活化的场景,生活化的语言,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为读写结合与生活的链接提供了条件。
(二)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掘“源”
1.父母态度的对比。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对比着来读,你发现母亲和父亲的话有什么不同?)
①语气不同。父亲的话非常严厉。②动作不同。母亲嚷着,搂住了我;父亲把诗扔回原处。③心情不同。母亲惊喜、激动;父亲不满意。④神情不同。母亲眼睛亮亮的,非常惊喜。作者没有写父亲的神情,你能猜测一下此刻他的神情吗?
2.评价角度的对比。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教材是一个例子,要依托文本,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文体含蕴,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三、以源头活水。润读写结合
(一)创设情境,言语交际,架起读写结合与生活的桥梁
胡克英在《教学论研究》一书中说道:“进入学生头脑的语言,必须真正构成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的外壳,而不是‘空壳’,这样的语言才可以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驱遣、运用。因此,依托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学生从读到写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我这样设计: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耳畔也常常交织着这样的声音:“可以!”“不可以!”“去吧”“不许去”“行”“不行”……这些和巴迪小时候有着类似的经历。谁愿意和大家来分享?
学生1:我不喜欢吃蔬菜,每次吃饭,爸爸总是逼我吃;我的妈妈却随我,想吃就吃。现在想想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为了我好,是爱我的。
学生2:考试考差了,妈妈总会耐心帮我分析,并且鼓励我。而我爸爸会劈头盖脸一通骂,还会愤愤地指着错题大声呵斥:“看,这个标点你不会吗?这道题不是碰到过吗?做过了还会错……”就是这样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事后想想,我知道这是爸爸妈妈不同方式的爱。这样通过言语交际,把学生带入情境,让生活进入了课堂,并打开了学生的“生活积蓄仓库”,打开源泉的阀门。
(二)及时小结,做好读写结合与生活的中介
学生的“生活积蓄仓库”已完全打开,此时,不能脱离文本,还得依托文本,再根植生活。我做了以下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经历,跟文中的巴迪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你想和文中的巴迪一样,把自己的故事写一写,成为一位小作家吗?
学生:想!
教师:可巴迪不是随随便便写的,我们来回顾一下,作者巴迪是怎样把生活中的故事写得精彩?让人回味无穷的?
学生1: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学生2:再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故事写精彩了。
教师:没错,同学们,带着从巴迪作家那里学到的两样本领,来记录我们的生活经历,来展现属于我们独特的写作才华,相信你们可以做到!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结”环节,让学生对学过的写作技巧一个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三)再现生活,实现读写结合与生活的链接
“生活积蓄仓库”一旦打开了,以往类似的生活经历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是引发学生倾吐心声,我手写我事,我手写我心的最佳时机。我乘胜追击做了以下设计:
教师:同学们,从巴迪的故事中,我们都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亲也都扮着慈母、严父或是慈父、严母的角色。当完成所有家庭作业后的你,想放松一下,刚打开电视机时……当双休日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时……看书的时间到了,当我拿起一本漫画书时……当我捧着一张奖状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时……往事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请你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对比描写,写出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态度。
由于学生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写的是自己的经历,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性,内容上不必讳言也不必虚夸。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光有表扬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样的读写结合注重了语言特色和课文的表达特色,依托文本,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对本节课另一教学目标的完成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是为写作积累了生活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生活是个大舞台,语文是各种角色的互换,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在深刻挖掘文本與现实生活的对接,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阅读和读写同行,让读写与生活同行,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从而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林娟)
一、读写尴尬为哪般,只缺源头活水来
在一次教师试教课上,教师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在学完课文出示课堂小练笔是这样设计的:面对父母的争吵,我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想一想,他们还会吵些什么呢?让我们想象画面,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进行对比写一写。之后教师一共请了两位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第一位学生:母亲生气地说:“巴迪毕竟是第一次写诗,你就不能试着鼓励他吗?”父亲甩甩手说:“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要说一些虚假的话呢?让他早点认清事实不好吗?”
第二位学生:母亲对父亲说:“你这是干什么,巴迪是第一次写诗,你不要拿你报社的诗来和他的诗进行比较,他需要鼓励。”父亲严肃地说:“我是实话实说,我这么说为的是让他以后能写出好的诗来。”
执教教师所设计的练笔虽然围绕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对比描写。但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课文中,写出来的话千篇一律,走不出文本,无法拓展。
二、另辟蹊径。寻源头活水
(一)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寻“源”
1.探其文本内容,贴近生活。
文本是生活的艺术化呈现,生活就潜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就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作者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巴迪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巴迪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生活中,学生的父母亲也都扮着慈母、严父或是慈父、严母的角色。文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世界,容易触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究其语言特色,接近生活。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生活。特别是课文前一部分即巴迪小时候的故事。如: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了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生活化的场景,生活化的语言,容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就为读写结合与生活的链接提供了条件。
(二)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掘“源”
1.父母态度的对比。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对比着来读,你发现母亲和父亲的话有什么不同?)
①语气不同。父亲的话非常严厉。②动作不同。母亲嚷着,搂住了我;父亲把诗扔回原处。③心情不同。母亲惊喜、激动;父亲不满意。④神情不同。母亲眼睛亮亮的,非常惊喜。作者没有写父亲的神情,你能猜测一下此刻他的神情吗?
2.评价角度的对比。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教材是一个例子,要依托文本,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文体含蕴,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三、以源头活水。润读写结合
(一)创设情境,言语交际,架起读写结合与生活的桥梁
胡克英在《教学论研究》一书中说道:“进入学生头脑的语言,必须真正构成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的外壳,而不是‘空壳’,这样的语言才可以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驱遣、运用。因此,依托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学生从读到写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我这样设计: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耳畔也常常交织着这样的声音:“可以!”“不可以!”“去吧”“不许去”“行”“不行”……这些和巴迪小时候有着类似的经历。谁愿意和大家来分享?
学生1:我不喜欢吃蔬菜,每次吃饭,爸爸总是逼我吃;我的妈妈却随我,想吃就吃。现在想想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为了我好,是爱我的。
学生2:考试考差了,妈妈总会耐心帮我分析,并且鼓励我。而我爸爸会劈头盖脸一通骂,还会愤愤地指着错题大声呵斥:“看,这个标点你不会吗?这道题不是碰到过吗?做过了还会错……”就是这样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事后想想,我知道这是爸爸妈妈不同方式的爱。这样通过言语交际,把学生带入情境,让生活进入了课堂,并打开了学生的“生活积蓄仓库”,打开源泉的阀门。
(二)及时小结,做好读写结合与生活的中介
学生的“生活积蓄仓库”已完全打开,此时,不能脱离文本,还得依托文本,再根植生活。我做了以下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经历,跟文中的巴迪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你想和文中的巴迪一样,把自己的故事写一写,成为一位小作家吗?
学生:想!
教师:可巴迪不是随随便便写的,我们来回顾一下,作者巴迪是怎样把生活中的故事写得精彩?让人回味无穷的?
学生1: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学生2:再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故事写精彩了。
教师:没错,同学们,带着从巴迪作家那里学到的两样本领,来记录我们的生活经历,来展现属于我们独特的写作才华,相信你们可以做到!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结”环节,让学生对学过的写作技巧一个整体回顾,加深印象。
(三)再现生活,实现读写结合与生活的链接
“生活积蓄仓库”一旦打开了,以往类似的生活经历像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是引发学生倾吐心声,我手写我事,我手写我心的最佳时机。我乘胜追击做了以下设计:
教师:同学们,从巴迪的故事中,我们都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亲也都扮着慈母、严父或是慈父、严母的角色。当完成所有家庭作业后的你,想放松一下,刚打开电视机时……当双休日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时……看书的时间到了,当我拿起一本漫画书时……当我捧着一张奖状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时……往事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请你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对比描写,写出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态度。
由于学生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写的是自己的经历,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感,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性,内容上不必讳言也不必虚夸。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光有表扬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样的读写结合注重了语言特色和课文的表达特色,依托文本,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对本节课另一教学目标的完成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是为写作积累了生活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生活是个大舞台,语文是各种角色的互换,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在深刻挖掘文本與现实生活的对接,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阅读和读写同行,让读写与生活同行,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从而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