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就是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现代人才所必需的思想和素质,才能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手段,来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促进整个教师群体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在“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制订了“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引领中完善自我,在课题研究中形成自我”的校本教研行动纲领,确立了“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中心);“两个转变”(即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三个提高”(即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研水平和提高科研能力);“四个结合”(即学习与交流、教研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教研总体思路。下面就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跟各位同行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学习,可以培养教师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我校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近几年来。我校把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当做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 抓好教师的学历进修。学校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大专学历进修,并将教师学历纳入到教师晋级评估之中。到目前为止,我校教师获大专学历的占98%,本科学历占70%以上。
2 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我们规定每周五上午为各组教师理论学习时间,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所在组的学习,由教导处负责督促检查。并且规定理论学习要做到“三有”:即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主题、有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更新了教师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目前,我校教师已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精选学习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本学期。我们为了落实中央电教馆合理使用央馆资源库的精神,同时也为了配合我校申报的“发挥央馆资源优势整合图形直观教学”课题研究项目,我校第三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培训。这种学习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推动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二、鼓励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校本教研中最普通的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校的教学反思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 加强教学全程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按照不同学科的教学进程。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主要是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教学形式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主要是要求教师及时、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主要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让反思结果经验化、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 组织教学论坛,提供反思平台。教学论坛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共享经验、指点迷津的平台。我校举办的教学论坛形式生动活泼,有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的网络论坛,有校内骨干教师举办的教学沙龙,还有专家学者提供的学术论坛;内容丰富多彩,有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论坛,也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论坛,2010年4月份,我校就组织了第二课堂活动论坛。论坛中,我们鼓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使自己原始的理论不断被审视、被修正,使经验得到升华和提升。通过论坛,教师们的问题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反思情况撰写一份个人教学反思,让反思情况形成理论文章,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三、借助同伴互助,实现同步发展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与其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分工、互相学习。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1 集体备课,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集体备课是我校教研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探索中的最有效的教研模式之一。它打破了以往教师必须每人撰写一份教案的常规,也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各自为战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年级教研组集体撰写一份教案。我们规定:每周一上午为集体备课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各年级教研组长牵头,把本周需要教学的内容圈画出来,由组员各自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共同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是各年级教研组集体思考的结晶,是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完成的。这样既发挥了年级教研组团队的群体智慧,又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负担,受到了全体教师的欢迎。
2 公开教学,彰显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我校的公开教学是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的,由年级教研组选派代表作课,因此每一堂公开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时间安排为每周二上午进行语文公开教学,周三上午进行数学公开教学,周四上午进行综合学科公开教学。具体按照“各年级教研组集体备课——年级教研组选派代表作课——作课人说课——本组总结——全校评课”的程序进行。由于授课教师代表的是本组的思路和教法,所以评课针对的不是授课教师一人,而是一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这种捆绑式的评价,极大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和创新。而这种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情感、共享经验、相互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这种发挥集体智慧的公开教学,极大地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3 课堂考核,展示个人风采和研究成果。课堂考核是我校教研活动的“保留曲目”。自我校开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行了12届。学校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全员参加,竞赛分组评比、分科设奖、交叉进行、集中总结。课堂考核要求上课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充分运用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课题研究新理念。因此,课堂考核既是教师个人教学风采的展示,更是教研组、课题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课堂考核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全面提高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一批批 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校付鲜明老师被省教育厅聘为全省农村中小学讲师团成员便是最好的例证。
四、重视专业引领,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在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的更新,并将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教育观念切实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我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用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1 聘请专家、名师进行专题讲座。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娄湘生教授,省教研室万明华、周仲武老师。原百花洲小学校长宋楚主老师和宜春市教研室邬晓玲老师等有关专家,到我校来做专题辅导,举办学术讲座,这种“请进来”的形式有效地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见识。
2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仅2006年,我们就派出了100多人次远赴南昌、宜春、海宁、武汉、南京等地学习观摩。每次培训回来,外出教师都能将活动盛况和学习体会,或通过网络论坛,或通过集中汇报,或在教研组里进行交流,让其他教师及时得到分享,这样得益的不仅仅是外出学习的教师,而是全体教师。
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接受了理论指导,提高了理论修养,增强了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五、抓好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先导,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学习型学校的初步形成,管理工作规范化、教育工作科研化、教学工作课题化已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头戏”。2000年3月,在省教委语文教研员万明华老师的帮助下,我校小学语文“功能教学”子课题“强化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顺利通过省教委课题办立项并开始实验,这是我校的第一个课题,也是高安市乃至宜春市的第一个小学语文省级立项课题。此后,数学“以问促思。自主探究”课题,语文“以读为本,阅读教学”课题,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相继立项并逐步开始研究和实验。其中数学“以问促思、自主探究”课题被省课题办定为重点课题。至2005年6月,这五个课题已全部结项,实验成果也已在全校全面推广。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语文“聆听感悟,提高语文能力”、数学“享受数学、提高能力、张扬个性”和“发挥央馆资源优势,整合图形直观教学”的课题研究。此外,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舍得花资金下力气,不仅有计划地选派课题组成员到各地去学习观摩,还每年给每个课题组下拨1000元作为活动经费。
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一大批个人素质高、教学水平强的教学能手、教学明星脱颖而出。目前,我校有3人被评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12人被评为宜春市骨干教师,25人被评为高安市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高安市模范教师,付雪莲、汪旭、谢江红等十多位教师在省地优质课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校本教研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引领着教师茁壮成长,学校也多次在省地市评比中获奖,并被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定为“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实验学校”。
回首过去,在校本教研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县市的示范学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的方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坚持教育科研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学习,可以培养教师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我校校本培训的目的之一。近几年来。我校把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当做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1 抓好教师的学历进修。学校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大专学历进修,并将教师学历纳入到教师晋级评估之中。到目前为止,我校教师获大专学历的占98%,本科学历占70%以上。
2 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我们规定每周五上午为各组教师理论学习时间,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所在组的学习,由教导处负责督促检查。并且规定理论学习要做到“三有”:即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主题、有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更新了教师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目前,我校教师已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精选学习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本学期。我们为了落实中央电教馆合理使用央馆资源库的精神,同时也为了配合我校申报的“发挥央馆资源优势整合图形直观教学”课题研究项目,我校第三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培训。这种学习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推动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二、鼓励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校本教研中最普通的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校的教学反思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 加强教学全程反思,提高教学质量。按照不同学科的教学进程。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教学前,主要是反思教材、学生、教师三大教学要素,使教学方案、教学形式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教学中,主要是要求教师及时、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主要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反思,让反思结果经验化、理论化。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 组织教学论坛,提供反思平台。教学论坛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共享经验、指点迷津的平台。我校举办的教学论坛形式生动活泼,有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的网络论坛,有校内骨干教师举办的教学沙龙,还有专家学者提供的学术论坛;内容丰富多彩,有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论坛,也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论坛,2010年4月份,我校就组织了第二课堂活动论坛。论坛中,我们鼓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使自己原始的理论不断被审视、被修正,使经验得到升华和提升。通过论坛,教师们的问题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反思情况撰写一份个人教学反思,让反思情况形成理论文章,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三、借助同伴互助,实现同步发展
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与其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分工、互相学习。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1 集体备课,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集体备课是我校教研活动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探索中的最有效的教研模式之一。它打破了以往教师必须每人撰写一份教案的常规,也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时各自为战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年级教研组集体撰写一份教案。我们规定:每周一上午为集体备课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各年级教研组长牵头,把本周需要教学的内容圈画出来,由组员各自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共同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是各年级教研组集体思考的结晶,是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完成的。这样既发挥了年级教研组团队的群体智慧,又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负担,受到了全体教师的欢迎。
2 公开教学,彰显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我校的公开教学是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的,由年级教研组选派代表作课,因此每一堂公开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时间安排为每周二上午进行语文公开教学,周三上午进行数学公开教学,周四上午进行综合学科公开教学。具体按照“各年级教研组集体备课——年级教研组选派代表作课——作课人说课——本组总结——全校评课”的程序进行。由于授课教师代表的是本组的思路和教法,所以评课针对的不是授课教师一人,而是一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这种捆绑式的评价,极大调动了组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探索和创新。而这种大规模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实事求是的评课,更是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情感、共享经验、相互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言语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这种发挥集体智慧的公开教学,极大地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3 课堂考核,展示个人风采和研究成果。课堂考核是我校教研活动的“保留曲目”。自我校开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行了12届。学校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全员参加,竞赛分组评比、分科设奖、交叉进行、集中总结。课堂考核要求上课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充分运用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课题研究新理念。因此,课堂考核既是教师个人教学风采的展示,更是教研组、课题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课堂考核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全面提高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一批批 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校付鲜明老师被省教育厅聘为全省农村中小学讲师团成员便是最好的例证。
四、重视专业引领,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在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的更新,并将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将现代教育观念切实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我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用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1 聘请专家、名师进行专题讲座。近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娄湘生教授,省教研室万明华、周仲武老师。原百花洲小学校长宋楚主老师和宜春市教研室邬晓玲老师等有关专家,到我校来做专题辅导,举办学术讲座,这种“请进来”的形式有效地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见识。
2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些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仅2006年,我们就派出了100多人次远赴南昌、宜春、海宁、武汉、南京等地学习观摩。每次培训回来,外出教师都能将活动盛况和学习体会,或通过网络论坛,或通过集中汇报,或在教研组里进行交流,让其他教师及时得到分享,这样得益的不仅仅是外出学习的教师,而是全体教师。
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接受了理论指导,提高了理论修养,增强了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五、抓好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先导,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学习型学校的初步形成,管理工作规范化、教育工作科研化、教学工作课题化已成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头戏”。2000年3月,在省教委语文教研员万明华老师的帮助下,我校小学语文“功能教学”子课题“强化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顺利通过省教委课题办立项并开始实验,这是我校的第一个课题,也是高安市乃至宜春市的第一个小学语文省级立项课题。此后,数学“以问促思。自主探究”课题,语文“以读为本,阅读教学”课题,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相继立项并逐步开始研究和实验。其中数学“以问促思、自主探究”课题被省课题办定为重点课题。至2005年6月,这五个课题已全部结项,实验成果也已在全校全面推广。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语文“聆听感悟,提高语文能力”、数学“享受数学、提高能力、张扬个性”和“发挥央馆资源优势,整合图形直观教学”的课题研究。此外,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舍得花资金下力气,不仅有计划地选派课题组成员到各地去学习观摩,还每年给每个课题组下拨1000元作为活动经费。
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一大批个人素质高、教学水平强的教学能手、教学明星脱颖而出。目前,我校有3人被评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12人被评为宜春市骨干教师,25人被评为高安市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高安市模范教师,付雪莲、汪旭、谢江红等十多位教师在省地优质课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校本教研正以旺盛的生命力引领着教师茁壮成长,学校也多次在省地市评比中获奖,并被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定为“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实验学校”。
回首过去,在校本教研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县市的示范学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的方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坚持教育科研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