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件出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
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
生:……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生:朱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笑)我是猜出来的,因为我们今天要学习他的一首诗《观书有感》。
师:(微笑)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猜对了,这句诗是朱熹说的,那对他了解吗?
生:他是南宋时候的人,是个大学问家。 师:对,谁还有补充? 生:他是南宋时的大学问家,他创办了书院,收了许多弟子。
(评:巧知诗人。选择了紧贴古诗主旨的诗句导入,暗示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猜”的学习方法,及时鼓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教师不是告诉,而是调动学生的已知。)
师:朱熹这个人可真了不起,在当时,由于他知识渊博而名闻天下,皇帝曾经把他请去当老师。他还创立了一门学问——理学,他的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
师:关于他,在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想不想听一听?
生:(齐声)想!
师:相传朱熹的父亲朱松也很有学问,做过几任地方上的小官。后来他得罪了朝廷大员,被罢官。有一天,他到一个寺庙中去算命。算命的人为他算了一卦,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意思是说,你这一辈子荣华富贵就这样了,但你生个儿子必定会像孔夫子一样成为一个大学问家。朱熹生下来后便显得与众不同,4岁的时候,爸爸带他去玩,指着天告诉他:“这是天。”你们猜小小的朱熹说了什么? 生:什么是天? 师:有点像。他问父亲:“天上是何物?”小小年纪就如此好问,长大之后更是勤奋学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他不光好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观书有感) 生:齐读课题。 (评:巧借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看上去是题外之话,实则是教师的煞费苦心:一是朱熹幼时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诗人产生了兴趣,对朱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与孔夫子一样的大学问家,从小勤学好问:二是朱熹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暗示了池塘美景与读书学习的关系,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作了巧妙的铺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课件出示全诗。
师:拿到一首诗后,首先要做什么?
生:首先耍把诗读好。
师:对,首先要把诗读好,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读,但“为”字读音不对)
师:读得不错,这首诗里有几个生字,(指“鉴”和“徊”字),这两个字怎么读?
(生读)
师:指“为”字,这个字在这里怎么读?
生:读第四声,wel。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为”在诗中是“因为”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wel。
师:能联系诗意和熟悉的词来确定字的读音,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再指名读。)
师:大家都读得正确、流利,可诗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文章,诗是一种韵文。大家看,这首诗中一、二、四句中的“开”“徊”“来”韵母都是“ai”,是押韵的。一首诗光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得读出诗的韵味。谁再来读一读。
(师指名学生读,指导停顿,读出韵味)
师:诗读正确、流利了,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弄懂诗的意思。这首诗写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那他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诗的哪两句告诉了我们?
生:一、二两句。
师:那他见到了哪些景物?
生:方塘、天光、云影。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诗,能说说他眼前的景色美吗?
生:美,因为他看见池水清澈宁静,蓝天白云都倒映到水中。
师:你怎么知道池水非常清澈宁静?
生:因为“鉴”是镜子的意思,这池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一定非常宁静清澈。
师:你怎么知道蓝天白云都倒映到水中了?
生:因为“徘徊”两个字告诉我们蓝天白云在水面轻轻地晃动。
师:见到如此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美不胜收。
生:宁静悠远。
师:真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方塘美景图。朱熹深深地陶醉其中,但眼前的这一池清水又引起了他的疑问?诗的哪两句告诉了我们他的疑问?
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这方塘里的水会这么清澈呢?
师:有答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送进来。
(评:巧引读书。理解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体现了以读为本,读出了层次,促进了读的发展。读正确,读得字字正确,句句流畅;读出韵味,发现规律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诗景,学生在对比联系的过程中读准音、读出景,根据“因为”把“为”字读正确,联系“镜子”理解了“鉴”就是宁静清澈的意思,联系生活观察知道了“徘徊”就是蓝天白云在水面轻轻晃动,一幅宁静清澈的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的美景在学生脑海中出现,教师及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来赞美这样的美景,阅读理解都是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进行,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了凸显。)
师:诗意我们读懂了,大家再读读诗,(指课件出示的诗)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读、思考)
生:课题是“观书有感”,但怎么诗中没有谈到有关读书的事?
师:(惊喜)提得好,再用心读读诗,想一想到底有没有谈到和读书有关的事?
(师课件分步演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不断地读书
使池水清澈使人
生: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使人变更加聪明。
师:能从我们身边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吗?
生:王艳同学她平时读书多,积累的知识多,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师:这是一个生动的事例。(老师拿出一本听课笔记),这是老师以前的一本听课笔记,我在扉页上也写下了这首诗。(和学生一起轻声读),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抄写这首诗?
生:你想激励自己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师:你是我的知音,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这首诗尤其是后两句诗脍炙人口,在很多地方用得着。
师:《观书有感》所提出的读书观点,虽历久却弥新,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了这首诗我想你们一定也有许多感触,请你们把想到的写下来。
(评:巧悟内涵。由诗人的“疑”巧妙引出了学生的“疑”,诗中的“疑”答案似乎很清楚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读出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读书、思考、比较、发现的过程,又巧妙地把“观景有感”与“观书有感”联系起来,在演绎比较中使诗人的“感”变为学生的“感”: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心胸宽广、心如明镜、心灵高尚,人要不断地读书,读高尚的书,使自己不断地高尚,在运用中诗句的内涵哲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总评:
《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景。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景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也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人生启迪。教者深知此景此情此理,实现了理与趣、学与用的和谐统一。
1 一个“巧”字连接了景与理。这是一首说理诗,既要让学生明理,也要让学生在一种情趣中去体验、探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如果唯理而理,就上成枯燥的说教课。上课伊始,教者由诗句巧妙导入,再引入朱熹小时的趣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他“穷理”的个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为学生走进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理起到了铺垫作用。巧引读书,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读书中读准、读懂、读好的过程,每次读诗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体现了学习的发展性。巧妙设疑,诗中的疑学生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怎样透过诗中的疑来感受作者悟到的更深刻的哲理呢?教师不是告诉,而是通过学生再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读诗中质疑、教师在景与理的理解中巧妙地架设了桥梁,使学生在探讨中明白道理。在明白了道理后,显得亲切而有层次感。一个“巧”字,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2 一个“联”字体现了学与用。让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当时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体察到诗人的切身感悟,让学生在并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诗所蕴含的哲理,并引发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观照,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中寻找与自己已有知识的相似点,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和发展点,使学生构建成新的知识。联系生活走进古诗,学生联系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水到渠成地走进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美景之中。联系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观景有感”与“观书有感”的关系时,让学生读读诗句联系诗题,反诘诗题《观书有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巧妙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了道理。联系生活加深理解,让学生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用教师自身的事例来进一步加深对内涵的理解,明理的范围就不局限于就诗论诗,而是将学生的生活融入构建中来。联系自己升华理解,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以致用写出心中的感受,使诗人的“感”变为学生的“感”,达到了感同身受的效果,使学生悟到人与自然如出一辙的道理。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一种体验和内化哲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在实践中读出自我,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教师智慧地教造就了学生智慧地学。
师:谁来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
师:能说一说这句诗给了你什么启发吗?
生:……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这句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说的吗?
生:朱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笑)我是猜出来的,因为我们今天要学习他的一首诗《观书有感》。
师:(微笑)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猜对了,这句诗是朱熹说的,那对他了解吗?
生:他是南宋时候的人,是个大学问家。 师:对,谁还有补充? 生:他是南宋时的大学问家,他创办了书院,收了许多弟子。
(评:巧知诗人。选择了紧贴古诗主旨的诗句导入,暗示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猜”的学习方法,及时鼓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教师不是告诉,而是调动学生的已知。)
师:朱熹这个人可真了不起,在当时,由于他知识渊博而名闻天下,皇帝曾经把他请去当老师。他还创立了一门学问——理学,他的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
师:关于他,在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想不想听一听?
生:(齐声)想!
师:相传朱熹的父亲朱松也很有学问,做过几任地方上的小官。后来他得罪了朝廷大员,被罢官。有一天,他到一个寺庙中去算命。算命的人为他算了一卦,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意思是说,你这一辈子荣华富贵就这样了,但你生个儿子必定会像孔夫子一样成为一个大学问家。朱熹生下来后便显得与众不同,4岁的时候,爸爸带他去玩,指着天告诉他:“这是天。”你们猜小小的朱熹说了什么? 生:什么是天? 师:有点像。他问父亲:“天上是何物?”小小年纪就如此好问,长大之后更是勤奋学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他不光好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观书有感) 生:齐读课题。 (评:巧借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看上去是题外之话,实则是教师的煞费苦心:一是朱熹幼时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诗人产生了兴趣,对朱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与孔夫子一样的大学问家,从小勤学好问:二是朱熹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暗示了池塘美景与读书学习的关系,为学生理解诗的内涵作了巧妙的铺垫。)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课件出示全诗。
师:拿到一首诗后,首先要做什么?
生:首先耍把诗读好。
师:对,首先要把诗读好,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读,但“为”字读音不对)
师:读得不错,这首诗里有几个生字,(指“鉴”和“徊”字),这两个字怎么读?
(生读)
师:指“为”字,这个字在这里怎么读?
生:读第四声,wel。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为”在诗中是“因为”的意思,所以读第四声wel。
师:能联系诗意和熟悉的词来确定字的读音,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再指名读。)
师:大家都读得正确、流利,可诗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文章,诗是一种韵文。大家看,这首诗中一、二、四句中的“开”“徊”“来”韵母都是“ai”,是押韵的。一首诗光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得读出诗的韵味。谁再来读一读。
(师指名学生读,指导停顿,读出韵味)
师:诗读正确、流利了,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弄懂诗的意思。这首诗写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那他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诗的哪两句告诉了我们?
生:一、二两句。
师:那他见到了哪些景物?
生:方塘、天光、云影。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诗,能说说他眼前的景色美吗?
生:美,因为他看见池水清澈宁静,蓝天白云都倒映到水中。
师:你怎么知道池水非常清澈宁静?
生:因为“鉴”是镜子的意思,这池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一定非常宁静清澈。
师:你怎么知道蓝天白云都倒映到水中了?
生:因为“徘徊”两个字告诉我们蓝天白云在水面轻轻地晃动。
师:见到如此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美不胜收。
生:宁静悠远。
师:真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方塘美景图。朱熹深深地陶醉其中,但眼前的这一池清水又引起了他的疑问?诗的哪两句告诉了我们他的疑问?
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这方塘里的水会这么清澈呢?
师:有答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送进来。
(评:巧引读书。理解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体现了以读为本,读出了层次,促进了读的发展。读正确,读得字字正确,句句流畅;读出韵味,发现规律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诗景,学生在对比联系的过程中读准音、读出景,根据“因为”把“为”字读正确,联系“镜子”理解了“鉴”就是宁静清澈的意思,联系生活观察知道了“徘徊”就是蓝天白云在水面轻轻晃动,一幅宁静清澈的池塘倒映着蓝天白云的美景在学生脑海中出现,教师及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来赞美这样的美景,阅读理解都是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进行,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了凸显。)
师:诗意我们读懂了,大家再读读诗,(指课件出示的诗)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读、思考)
生:课题是“观书有感”,但怎么诗中没有谈到有关读书的事?
师:(惊喜)提得好,再用心读读诗,想一想到底有没有谈到和读书有关的事?
(师课件分步演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不断地读书
使池水清澈使人
生: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使人变更加聪明。
师:能从我们身边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吗?
生:王艳同学她平时读书多,积累的知识多,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
师:这是一个生动的事例。(老师拿出一本听课笔记),这是老师以前的一本听课笔记,我在扉页上也写下了这首诗。(和学生一起轻声读),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抄写这首诗?
生:你想激励自己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师:你是我的知音,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这首诗尤其是后两句诗脍炙人口,在很多地方用得着。
师:《观书有感》所提出的读书观点,虽历久却弥新,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我们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了这首诗我想你们一定也有许多感触,请你们把想到的写下来。
(评:巧悟内涵。由诗人的“疑”巧妙引出了学生的“疑”,诗中的“疑”答案似乎很清楚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读出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读书、思考、比较、发现的过程,又巧妙地把“观景有感”与“观书有感”联系起来,在演绎比较中使诗人的“感”变为学生的“感”: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心胸宽广、心如明镜、心灵高尚,人要不断地读书,读高尚的书,使自己不断地高尚,在运用中诗句的内涵哲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总评:
《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景。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景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也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人生启迪。教者深知此景此情此理,实现了理与趣、学与用的和谐统一。
1 一个“巧”字连接了景与理。这是一首说理诗,既要让学生明理,也要让学生在一种情趣中去体验、探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如果唯理而理,就上成枯燥的说教课。上课伊始,教者由诗句巧妙导入,再引入朱熹小时的趣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他“穷理”的个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为学生走进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理起到了铺垫作用。巧引读书,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读书中读准、读懂、读好的过程,每次读诗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体现了学习的发展性。巧妙设疑,诗中的疑学生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怎样透过诗中的疑来感受作者悟到的更深刻的哲理呢?教师不是告诉,而是通过学生再读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读诗中质疑、教师在景与理的理解中巧妙地架设了桥梁,使学生在探讨中明白道理。在明白了道理后,显得亲切而有层次感。一个“巧”字,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2 一个“联”字体现了学与用。让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当时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体察到诗人的切身感悟,让学生在并不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诗所蕴含的哲理,并引发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观照,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中寻找与自己已有知识的相似点,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和发展点,使学生构建成新的知识。联系生活走进古诗,学生联系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水到渠成地走进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美景之中。联系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观景有感”与“观书有感”的关系时,让学生读读诗句联系诗题,反诘诗题《观书有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巧妙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了道理。联系生活加深理解,让学生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用教师自身的事例来进一步加深对内涵的理解,明理的范围就不局限于就诗论诗,而是将学生的生活融入构建中来。联系自己升华理解,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以致用写出心中的感受,使诗人的“感”变为学生的“感”,达到了感同身受的效果,使学生悟到人与自然如出一辙的道理。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一种体验和内化哲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在实践中读出自我,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教师智慧地教造就了学生智慧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