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缺失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农村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只有留守的老人与孩子相依生活。农村老人的思想与观念已经停滞不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在现实的教育中,这些孩子在思想、学习、卫生等方面或多或少具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能够从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就本文提出有针对性改善策略。可以说,能为新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现状与对策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基础。因而,世界各国都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也不例外,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浪泛起一浪,一轮又一轮的改革都在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前进的步伐。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均衡水平才能真正代表教育发展的水平。然而,教育均衡的实现不仅仅要靠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实施,更重要的还要靠家庭教育。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刚出生开始,他的成长就离不开父母,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慢慢成长的;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效仿于自己的父母,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就是在孩子呱呱坠地之时、正需要父母呵护的最佳时刻,往往有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父母被生活所迫、不远千里外出打工。这无形中,给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挖下了深深的鸿沟。很多孩子难以逾越这道痛苦的坎儿,有的竟然迷失了成长的方向。因而,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就不得不对当前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能够对相应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 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当前的现状分析
  (一) 留守老人缺乏对于子女教育的思想,只能停留于孩子的生活要求层面
  一方面:很多留守的老人,他们识字很少或是没有读过书,每天只能停留于对孩子生活起居、饮食方面的照顾;每天负责为孩子做饭、洗衣、上下学安排等等,他们不懂得如何来教育孩子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另一方面:部分留守老人思想落后、只顾享受生活,饭饱茶足之余打牌、聊天,不能做到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 家庭各不相同,无法给予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水平不均衡,所以就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要到就业需求量大的城市去谋生。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外出务工学生家长难以守家,有的学生家长经不住情感或物欲横流、奢华生活的诱惑而导致离婚,从而出现了更多的留守学生。他们在精力上往往难以照顾家庭和孩子,从而也就难以能够督促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难以进行亲子阅读、亲子活动……,难以进行亲情教育。甚至有些孩子面对离异的家庭环境,他们缺少母爱、父爱,出现了偏离正常生活的轨道。这些家长往往就无法能够配合学校做好应有的家庭教育。
  二、 针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 做到有的放矢,增强监护人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
  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大多为老人,但也有少数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情况。他们对于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力度往往存在着很多缺失,比如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够、管教松散、没有规矩等等。因此,学校就要主动担负起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不能靠社会上的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毕竟这些机构不能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往往是昙花一现式出现,或者是为了某些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的所谓的“关爱”。因而,在建立家长学校的基础上,我们班主任也要能够进行有效地配合。比如:建立好学生档案(包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职业、住址等),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思想教育地家访;再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开展向监护人进行“如何让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巨大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专题讲座,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的意义,从而有效提升监护人对于孩子进行有效家庭教育的意识。班主任老师要能够对监护人进行行之有效地思想教育,加强沟通、引领着他们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教育。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他们走进亲情体验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监护人的思想意识相对薄弱、文化水平不高,并且他们之间的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他们进行口头上的思想教育,即使很生动,但也未必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触动他们心灵的一些活动来影响他们、感化他们,从而使他们能够走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舞台上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能用心思考、积极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为这些家长创造与孩子共成长的舞台,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活动体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思想境界提升的良好效果。比如:我能在本班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亲子绘画比赛”“亲情表演比赛”“与孩子同唱一首歌”等等一系列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体验、获得情感增进、获得幸福的享受。对于那些,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班级里要时常开展一些“帮学活动”“走进中秋节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等等,让这些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能够体验到师生、生生间的情谊与无限温暖,从而感受到有家一样温暖的校园生活。
  在思想上教育、感化留守监护人,让他们能够走进学生的学校生活,让他们能够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共同体验与孩子共成长所带来的无比快乐与幸福。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要能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能够与时俱进式地创新工作。我想,对于当前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难都会在新的办法中慢慢得以解决,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明天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新农村的教育事业将会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开创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著.教育的力量[M].青岛出版社,2016(7).
  [2]周国韬等编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7).
  [3]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6).
  作者简介:司明妲,教师,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已在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上获得成功,可以肯定,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杂种优势的利用仍将是农作物实现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基础语文知识教学以外,掌握多种形式的习作技巧也是这一阶段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其中就包括“写人类”文章。本文以小学生的实际习作能力为出发点,从多个方面对“写人类”文章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小学生在“写人类”文章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写人类;习作;文章;教学策略  习作训练是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教学改革
摘要:课程资源的整合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从事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献[1]、[2]的作者借助计算机手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作了更为大胆的尝试,即探索高中数学与物理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有效途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邀请了和笔者有课题合作的物理教师上课,该课借助GGB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定积分分析功能、画图功能等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资源的整合。本文介绍了这节课的几个典型环节,并对这些环节的设计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拓展延伸环节往往进入几个误区;本文试着从课内知识、价值观、情感、能力等层面来谈论拓展迁移。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延伸;误区;对策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叶圣陶先生也把教材中的课文当
摘要:多年来,面对各大试题,学生和老师们心中都充满了各种烦恼,特别是加入全国卷后,更是产生了诸多的困惑。“文言文翻译”,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痛;“诗歌鉴赏”,总让我们遍体鳞伤;“作文、作文”,最让人伤神;“补写题”,想说爱你并不容易。“补写题”,自2011年首次出现以来,以其分值大、题型稳定、难搞而稳居于全国卷的第16小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第16题的“补写题”。  关键词:高考;补写题;三位一体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径,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我认为政治课教学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 开放政治课堂、丰富政治课教学内容。2. 开创“对话式”教学,释放学生潜能。3.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课堂;自主探究;新课程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一直处于十分尴尬境地。老师被冠以“马列主义老太太”的美称,似乎注定政治老师是与
第一部分口服稀释马根维显(Gd-DTPA)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中应用目的:应用口服稀释马根维显(Gd-DTPA)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以降低胃肠道背景高信号,提高低场磁共振胰胆
武钢的秘书研究工作,是在改革的形势下起步,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各级领导
The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s of current some kinds of drive system in mill at home and abroad are expounded, which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a new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