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影欣赏选修课应以电影的文化层面为主要内容,突显其高中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师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理论、先行组织者概念,引导学生以多元分析的角度来欣赏电影,从而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学生的高中生活,主动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 键 词】 青春励志;电影欣赏;先行组织者;建构主义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影评课程采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开设电影欣赏的选修课不仅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影评的兴趣,在纯正、原声语文影评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影评语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发散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选修课开设的背景
现行高中语文影评教学中“唯理性教学模式”比较流行,这种模式重视智力教育,关注记忆的训练,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高中生对语文影评语言的认识还没从“机械式”题海战术上升到与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高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而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中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又往往把学生学习语文影评和感悟生活的过程错误地引导评价成绩好坏和分数的高低、排名先后的过程,这些都忽视了学生语文影评运用的能力,更别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底蕴。因此在高中语文影评教学中,根深蒂固的不利因素磨灭了高中生对语文影评学习的兴趣,浇灭了高中生对语文影评选修课的关注和重视,更严重制约和阻碍了语文影评选修课的实施。
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影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吕达的《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给出了选修课清晰的定义,它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是在学生必修课程之外,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趣的基础上,为加深拓宽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专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进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由学生自由选择的一种课程。(吕达,1991:45)。而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影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电影蕴含的深层意义是笔者开展选修课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决定了电影欣赏选修课能否成为语文影评必修课的补充和拓展的成败。
二、选修课开设的理论依据
笔者相信中文教育只有在科学教育理论和观点的指导下,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制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广搜资料,查阅文献,找到以下几种理论作为开设本电影欣赏选修课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知识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而划分为“接受—发现”和“机械—有意义”两个维度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四种类型。他坚决反对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他认为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学习,它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首先呈现先行组织者,其功能是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他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之间具有一种潜在的适合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学习才有意义。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构建主义心理学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态出现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提倡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情境,而绝对不是像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运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以真表情,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并且活泼的教学情境,这尤其适合语文影评影视教学。在电影欣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不同的文化情境中,利用电影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来刺激其感受语文影评语言,培养独立研究、解决问题和对新的知识、文化主动构建的能力,然后深入意境,激发情感,构建其完满的精神世界。
三、选修课的课堂设计
面对未来比中考更加激烈的高考竞争,如何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涯,又如何才能领跑未来的大学生活成为他们高一学期伊始就急迫等待解决的问题。当然电影的欣赏“不应该只是电影放映一结束,就随之结束的观摩活动,而应针对某一教学目的进行观后活动。”所以笔者不单单只是引导学生欣赏电影的背景、主题、人物、音乐等方面,更需要引导学生对电影所展示的主题和意义更加深入的解读。下面笔者进行教学设计。
(一)赏前活动
众所周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段文字,也可能是简单的图片或者模型,是促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因此,电影的赏前活动主要是教师利用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回忆起先前和学习任务有联系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 利用电影名和图片,预测内容。电影名就是对电影内容的一种概括,主题的精华升华。而笔者精心挑选的截图就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电影主题的直观呈现。在欣赏电影前,笔者引导学生大声读电影名,看幻灯片展示的电影截图来大胆预测,帮助学生为跨文化交际做心理准备,能够使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扩充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素养。把背景知识作为先行组织者,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轻松讨论的方式巧妙地输送给学生,让其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电影的基本信息,包括导演、演员和电影获奖情况等,是欣赏电影前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些先行组织者的成功利用,能激发学生观看影片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为其奠定高中生的生活文化起到“投一石,激千层浪”的作用。
(二)赏时活动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多向度的概念,知识是其最为基本的能力。所以在欣赏影片时,笔者认为应该利用语文影评输入,创设一个纯正的高中生学习情境,从而适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知识。扩充词汇,学习经典台词。
(三)赏后活动
1. 小组讨论。运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从而联系自身高中生活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迷茫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主动联系头脑中对美好生活的联系,最后建构出能够照进现实的梦想。
2. 影评。影评是观影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段上升。影评是学生所学内容的输出,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依据。在这个步骤中,笔者认为重点的是启发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并且值得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从电影深入主题层面上思考。让学生在影评中倾泻出电影对自己的震撼力,以及感悟出的青春活力,受到的感悟激励。
电影欣赏选修课,形式活泼新颖,内容生动丰富,起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笔者相信,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语文影评学习氛围,一定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影评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广坚. 语文影评教学法基础[M]. 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3] 何高大.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中文教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 刘凌燕. 普通高中语文影评影视欣赏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D]. 江苏:苏州大学,2008.
[5] 肖丹.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影评选修课的教学[J]. 教师,2009(5).
[6] 王丽. 先行组织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商城现代化,2011(28).
【关 键 词】 青春励志;电影欣赏;先行组织者;建构主义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影评课程采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开设电影欣赏的选修课不仅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影评的兴趣,在纯正、原声语文影评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影评语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发散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最终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选修课开设的背景
现行高中语文影评教学中“唯理性教学模式”比较流行,这种模式重视智力教育,关注记忆的训练,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高中生对语文影评语言的认识还没从“机械式”题海战术上升到与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高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而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中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又往往把学生学习语文影评和感悟生活的过程错误地引导评价成绩好坏和分数的高低、排名先后的过程,这些都忽视了学生语文影评运用的能力,更别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底蕴。因此在高中语文影评教学中,根深蒂固的不利因素磨灭了高中生对语文影评学习的兴趣,浇灭了高中生对语文影评选修课的关注和重视,更严重制约和阻碍了语文影评选修课的实施。
面向21世纪,高中语文影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吕达的《未来中小学课程面面观》给出了选修课清晰的定义,它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是在学生必修课程之外,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趣的基础上,为加深拓宽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专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进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由学生自由选择的一种课程。(吕达,1991:45)。而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影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电影蕴含的深层意义是笔者开展选修课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决定了电影欣赏选修课能否成为语文影评必修课的补充和拓展的成败。
二、选修课开设的理论依据
笔者相信中文教育只有在科学教育理论和观点的指导下,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制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广搜资料,查阅文献,找到以下几种理论作为开设本电影欣赏选修课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知识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而划分为“接受—发现”和“机械—有意义”两个维度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四种类型。他坚决反对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他认为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学习,它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首先呈现先行组织者,其功能是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他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之间具有一种潜在的适合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学习才有意义。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构建主义心理学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态出现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提倡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情境,而绝对不是像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运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以真表情,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并且活泼的教学情境,这尤其适合语文影评影视教学。在电影欣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不同的文化情境中,利用电影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来刺激其感受语文影评语言,培养独立研究、解决问题和对新的知识、文化主动构建的能力,然后深入意境,激发情感,构建其完满的精神世界。
三、选修课的课堂设计
面对未来比中考更加激烈的高考竞争,如何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涯,又如何才能领跑未来的大学生活成为他们高一学期伊始就急迫等待解决的问题。当然电影的欣赏“不应该只是电影放映一结束,就随之结束的观摩活动,而应针对某一教学目的进行观后活动。”所以笔者不单单只是引导学生欣赏电影的背景、主题、人物、音乐等方面,更需要引导学生对电影所展示的主题和意义更加深入的解读。下面笔者进行教学设计。
(一)赏前活动
众所周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段文字,也可能是简单的图片或者模型,是促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因此,电影的赏前活动主要是教师利用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回忆起先前和学习任务有联系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形成综合性的认知结构,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 利用电影名和图片,预测内容。电影名就是对电影内容的一种概括,主题的精华升华。而笔者精心挑选的截图就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电影主题的直观呈现。在欣赏电影前,笔者引导学生大声读电影名,看幻灯片展示的电影截图来大胆预测,帮助学生为跨文化交际做心理准备,能够使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扩充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素养。把背景知识作为先行组织者,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轻松讨论的方式巧妙地输送给学生,让其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电影的基本信息,包括导演、演员和电影获奖情况等,是欣赏电影前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些先行组织者的成功利用,能激发学生观看影片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为其奠定高中生的生活文化起到“投一石,激千层浪”的作用。
(二)赏时活动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多向度的概念,知识是其最为基本的能力。所以在欣赏影片时,笔者认为应该利用语文影评输入,创设一个纯正的高中生学习情境,从而适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知识。扩充词汇,学习经典台词。
(三)赏后活动
1. 小组讨论。运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从而联系自身高中生活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迷茫生活的途径和方法,主动联系头脑中对美好生活的联系,最后建构出能够照进现实的梦想。
2. 影评。影评是观影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阶段上升。影评是学生所学内容的输出,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依据。在这个步骤中,笔者认为重点的是启发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并且值得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从电影深入主题层面上思考。让学生在影评中倾泻出电影对自己的震撼力,以及感悟出的青春活力,受到的感悟激励。
电影欣赏选修课,形式活泼新颖,内容生动丰富,起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笔者相信,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语文影评学习氛围,一定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影评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广坚. 语文影评教学法基础[M]. 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3] 何高大.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中文教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 刘凌燕. 普通高中语文影评影视欣赏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D]. 江苏:苏州大学,2008.
[5] 肖丹.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影评选修课的教学[J]. 教师,2009(5).
[6] 王丽. 先行组织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商城现代化,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