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接连听了几位同行的同课题研讨课《春酒》,觉得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来看,他们都意图通过品味细腻传神的语言来体会蕴含文中的情愫,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但在施教过程中,师生没有能够浸润到文本中去认识和鉴赏,没有合理的拆问、追问和深问的配合,文本的意蕴和韵致总是出不来,尽管最后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生也能了解文中散发的思乡情,但终因缺乏自然生成,而使课堂缺少了一种回味的余地。
浸润文本品味醇美
台湾作家琦君的文章《春酒》通过一个儿童的视觉追述农村既往的年俗,回忆儿时新年的趣事,借春酒的滋味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文章如陈年佳酿,越品越让人回味无穷。
当学生发现《春酒》之中有着对家乡的思念之后,有一位老师只是在亲密、温馨、融洽等词语中纠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读解情节与细节上下功夫,没有让学生在词里行间去把握作者的那一种眷恋、神往又深沉的思乡情结。即使在学生饶有兴致地发现小花猫的情节之后(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老师也只是提问学生:“哪儿可以看到小花猫的贪心?”学生于是只能从贪吃贪睡上去体会作者的童趣童真。其实,这个地方是很值得把玩的。具体说,“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我”即使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也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表现了自己的珍惜和撒酒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完酒后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写出了童趣。作者的每一个词语和句子,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有趣,而且反映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心,更突出了八宝酒的醇香与魅力。老师虽然抓到了这个情节,却没有深入到这个情节之中加以品读,紧接着便问学生:“还有其他地方能够感受到(童趣童真)的吗?”学生迅速反应说:“顽皮。”结果老师的教学再一次浅尝辄止,没有引导学生挖掘出孩子活泼热闹、快乐无比,甚至是崇拜和羡慕的心情来。这是非常可惜的。
教学《春酒》,能不能从诗化的语言中发现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圣洁的儿童心灵,能不能从具体的细节描绘之中去体会母亲的善良能干和作者的思乡愁绪,就要看教学设计中有没有清晰的启发走向。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手,设计好教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其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习过程有序生动,还要让学习气氛活跃灵动,更要让学习思维深刻而主动。
有两处细节不得不提。一处是:“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一处写出了母亲甜蜜的神态。“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害羞。乡邻们品出的又何止是酒的香醇呢?他们品出了母亲的善良,品出了母亲的能干,品出了乡情的淳朴厚道。作者在对春酒的追忆中,最大的幸福是来自精神上的享受。这春酒,透出了乡里民风的淳朴与热情啊!
还有一处写得极有情趣,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多么天真纯洁的品酒细节。“偷偷”揭示了“我”内心非常想喝,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这种充满个性的喝法不仅透露出“我”的童真与童趣,也许,还有一种偷偷地微笑的撒娇的模样呢。
,这两处细节都被执教老师们提到了,只可惜浅尝辄止,没有扣住文本从字、词人手,从细微处体察与考量文章的情感,没有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实在可惜。
巧妙引导有效生成
每个教师在教授本课时大概都知道引导学生品味琦君平易、净化、蕴藉、真挚的语言和感悟文中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问题是,要完成这些设想,就要从文本的细节之中去反复读解和体味,帮助学生找到语言背后蕴藏的深意。语文的本质在于语言,不能脱离文本说一些概念化很强的话。人文思想于语言意味之中,于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浅对话和泛对话抓不住实质和内涵,缺乏探究的味道,无法发挥出对话教学的作用。表面如何热闹,但终究激活不了生活的体验,提升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依然可以从提问人手。例如:“吃”与“喝”对于幼年的“我”意味着什么?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写“吃”与“喝”。在当时,对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一种情趣、一种幸福,是一份心情和一份期待。只有在年节,才会有这名目繁多的“吃喝”,才使得这种“吃喝”变得如此庄严、隆重喜气而有趣味,并最终形成为一种民俗、风情和文化,酿成这陈年、甘醇的“春酒”。而今,物质不断丰富,“吃喝”不再承载幸福的感受,人间珍品“春酒”只能属于过往的一代,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透过“春酒”所寄托的亲情,所陶醉的民俗,所渲染的快乐,所表现的怅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回味与品鉴。
在结束品酒的问答之后,让学生思考:“‘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你有好的建议吗?”这是引发学生感受、体验、参与,引导学生把读书与经验、回想与现实、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的最好的对话平台。这里有对既往亲情、乡情、民俗情的追寻,有对失落的幸福感、快乐感的找寻。分析这个问题,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才会露出端倪,并且自然引发对亲人、对故土的眷眷深情。他们会领悟到: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往者已逝,感悟幸福的童真,珍惜生活的赐予,这才算真正读出了文本的精髓。
《春酒》结尾处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难道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当然不是。在作者描绘的一幅幅欢快的童年画和一个个邀饮春酒的节日里,蕴藏着作者心中难以消逝的风俗和人情,正因为这样,思乡的惆怅来得更为悠长。这是难以把握的一个阅读问题,但又必须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样的深意。只有浸润文本,把文本的精髓读出来,学生才能深刻感悟语言的纯粹和蕴藉,才能体验到人世间有一种深沉的感情叫乡愁。
浸润文本品味醇美
台湾作家琦君的文章《春酒》通过一个儿童的视觉追述农村既往的年俗,回忆儿时新年的趣事,借春酒的滋味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文章如陈年佳酿,越品越让人回味无穷。
当学生发现《春酒》之中有着对家乡的思念之后,有一位老师只是在亲密、温馨、融洽等词语中纠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在读解情节与细节上下功夫,没有让学生在词里行间去把握作者的那一种眷恋、神往又深沉的思乡情结。即使在学生饶有兴致地发现小花猫的情节之后(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老师也只是提问学生:“哪儿可以看到小花猫的贪心?”学生于是只能从贪吃贪睡上去体会作者的童趣童真。其实,这个地方是很值得把玩的。具体说,“只”和“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而感到不满足。“走来走去”表明“我”即使只得到了一点点的酒,也格外珍惜。舍不得喝。“捏”表现了自己的珍惜和撒酒后的失望。“直”表现小花猫对八宝酒满是喜欢,舔个不停,煞是可爱。“呼呼”地睡了,表现了小花猫舔完酒后相当满足和陶醉的情态。“也是”一词,是以“我”当时的心理来揣摩小花猫的,可见“我”也同小花猫一样馋得要命,写出了童趣。作者的每一个词语和句子,不仅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有趣,而且反映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心,更突出了八宝酒的醇香与魅力。老师虽然抓到了这个情节,却没有深入到这个情节之中加以品读,紧接着便问学生:“还有其他地方能够感受到(童趣童真)的吗?”学生迅速反应说:“顽皮。”结果老师的教学再一次浅尝辄止,没有引导学生挖掘出孩子活泼热闹、快乐无比,甚至是崇拜和羡慕的心情来。这是非常可惜的。
教学《春酒》,能不能从诗化的语言中发现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圣洁的儿童心灵,能不能从具体的细节描绘之中去体会母亲的善良能干和作者的思乡愁绪,就要看教学设计中有没有清晰的启发走向。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手,设计好教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其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习过程有序生动,还要让学习气氛活跃灵动,更要让学习思维深刻而主动。
有两处细节不得不提。一处是:“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一处写出了母亲甜蜜的神态。“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得到别人表扬后的得意和些微的害羞。乡邻们品出的又何止是酒的香醇呢?他们品出了母亲的善良,品出了母亲的能干,品出了乡情的淳朴厚道。作者在对春酒的追忆中,最大的幸福是来自精神上的享受。这春酒,透出了乡里民风的淳朴与热情啊!
还有一处写得极有情趣,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多么天真纯洁的品酒细节。“偷偷”揭示了“我”内心非常想喝,但又不能让母亲知道的隐秘心理。“好几回”足以见出母亲的八宝酒对“我”充满了诱惑。这种充满个性的喝法不仅透露出“我”的童真与童趣,也许,还有一种偷偷地微笑的撒娇的模样呢。
,这两处细节都被执教老师们提到了,只可惜浅尝辄止,没有扣住文本从字、词人手,从细微处体察与考量文章的情感,没有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实在可惜。
巧妙引导有效生成
每个教师在教授本课时大概都知道引导学生品味琦君平易、净化、蕴藉、真挚的语言和感悟文中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问题是,要完成这些设想,就要从文本的细节之中去反复读解和体味,帮助学生找到语言背后蕴藏的深意。语文的本质在于语言,不能脱离文本说一些概念化很强的话。人文思想于语言意味之中,于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浅对话和泛对话抓不住实质和内涵,缺乏探究的味道,无法发挥出对话教学的作用。表面如何热闹,但终究激活不了生活的体验,提升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依然可以从提问人手。例如:“吃”与“喝”对于幼年的“我”意味着什么?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写“吃”与“喝”。在当时,对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这意味着一种情趣、一种幸福,是一份心情和一份期待。只有在年节,才会有这名目繁多的“吃喝”,才使得这种“吃喝”变得如此庄严、隆重喜气而有趣味,并最终形成为一种民俗、风情和文化,酿成这陈年、甘醇的“春酒”。而今,物质不断丰富,“吃喝”不再承载幸福的感受,人间珍品“春酒”只能属于过往的一代,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透过“春酒”所寄托的亲情,所陶醉的民俗,所渲染的快乐,所表现的怅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回味与品鉴。
在结束品酒的问答之后,让学生思考:“‘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你有好的建议吗?”这是引发学生感受、体验、参与,引导学生把读书与经验、回想与现实、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的最好的对话平台。这里有对既往亲情、乡情、民俗情的追寻,有对失落的幸福感、快乐感的找寻。分析这个问题,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才会露出端倪,并且自然引发对亲人、对故土的眷眷深情。他们会领悟到: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往者已逝,感悟幸福的童真,珍惜生活的赐予,这才算真正读出了文本的精髓。
《春酒》结尾处说:“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难道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当然不是。在作者描绘的一幅幅欢快的童年画和一个个邀饮春酒的节日里,蕴藏着作者心中难以消逝的风俗和人情,正因为这样,思乡的惆怅来得更为悠长。这是难以把握的一个阅读问题,但又必须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这样的深意。只有浸润文本,把文本的精髓读出来,学生才能深刻感悟语言的纯粹和蕴藉,才能体验到人世间有一种深沉的感情叫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