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场回放]
课堂里正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师从《七子之歌》的作者引入新课,在板书课题后启动了第一学习环节。
师:看着这一课题,你们想提什么问题?
生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师:好,先问“是什么”。
生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生⑤:题目是说和做,为何文中却先写做再写说,这岂不矛盾?
师:这是文章结构,现在是对文题提问。
生④:为什么要以“说和做”为标题?
生⑤:说和做有什么关系?
生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师:对,要知道“为什么写”。
接着进行了如下环节: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作者臧克家的生平;读全文,划分段落;了解内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哪几件事,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做了哪几件事;教师概括全文,三本书,三件事。
最后,启动了本节课的高潮环节:
师:看看大家的小创作吧。现在交流为闻一多先生写的挽联及墓志铭。
生⑦:谦虚淡泊做再说,热情澎湃说了做。
生⑧:鲁迅唇枪舌战,家骅德才兼备。
生⑨:说,气冲斗牛,做,昂首挺胸。
(后7名学生发言略)
师:想想,如果闻一多获感动中国奖,该怎么写颁奖词呢。(略)
[细节解码]
毋庸讳言,这节课的高潮令人难忘!它不仅传达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志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创造性的写作潜能。但我总感到好像置身一个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以“爱国”为话题的主题班会现场,仔细解码后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探究提问格式化,形式化。
新课程提出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习过程,而过程就是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成的。所以一些教师就尝试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发问,这是极为可喜的一步,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回放的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所谓格式化,就是把发问的时间、内容、方式都固化下来,导致学生探究伪化、僵化。在第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对课题发问,而且在①号学生、⑥号学生发问完后给以强调,在③号学生发问后给以否定。长此以往学生就误以为所谓探究就是对课题发问,而且只需要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当然,这并非、说不能对课题提问,只是不能僵化为千篇一律,最后形成了不动脑不动心的“伪问题”,当然也就起不到刺激学习内驱力的作用了。
所谓形式化,就是为了“倡导学生探究发问”而倡导学生探究发问。学生发问完后,教师该讲什么还讲什么。这不由让我想起几年前几个学生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老师哪是真要我们提问哪,那是秀场!”“反正我们提也是白提,老师还是讲他准备好了的。”“我怎么觉得老师像赵本山哪,忽悠呗!”语气中不乏讥讽、调侃的成分,听起来确实有些刺耳,但必须意识到这确是学生们无奈的心声。上面回放的教学实录,第一环节的提问与后面的教学环节毫无关联即是一例。试想,如果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问,以①号学生的发问领起整体通读,即解决文中写了学者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事、革命家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事;接着将②号④号同学的问题组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品味认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深入认识闻一多先生这个“人”;接下来将③号⑤号学生的问题组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③号学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不那么完善,即作者并非先写“做”,再写“说”,而是先写了学者的说和做,再写革命家的说和做,前后虽稍有侧重,但本质是统一的,即言行一致,奋勇执著;最后再引⑥号学生的问题,与作者对对话,探求作者写作的目的,从中再次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样,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发问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它既让教师行使了课堂组织指导的职能,又让“小鬼当了家”。尤为可贵的是,它让每一个发问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满足,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持续的发问热情和不断提升的思维能力。
2、缺失了文本的语言品味。分离了知能与情感。
教师引导的文本解读仅限于知道闻一多说了、做了几件事,缺失了对文本诗化语言的品味及探究。试想,如果在这一环节再发动学生欣赏或质疑,定会激发起更多的探究火花。
最后一环节用时太长,且离开了文本语言。由于前面环节的疏、浅、学生对闻一多的赞颂、褒扬等缺失了生成的基础,也看不到生成的过程,令人感到这不是课堂的产品。
[学长赘言]
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正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的革命》一书也指出:“全世界都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由此看来:教师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仅是如何让学生发问,更重要的是如何敏锐地听取、热情地欣赏、机智地整合、诚恳地采纳生成过程中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教者将上下而求索。
课堂里正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师从《七子之歌》的作者引入新课,在板书课题后启动了第一学习环节。
师:看着这一课题,你们想提什么问题?
生①: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师:好,先问“是什么”。
生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生⑤:题目是说和做,为何文中却先写做再写说,这岂不矛盾?
师:这是文章结构,现在是对文题提问。
生④:为什么要以“说和做”为标题?
生⑤:说和做有什么关系?
生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师:对,要知道“为什么写”。
接着进行了如下环节: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及作者臧克家的生平;读全文,划分段落;了解内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哪几件事,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又做了哪几件事;教师概括全文,三本书,三件事。
最后,启动了本节课的高潮环节:
师:看看大家的小创作吧。现在交流为闻一多先生写的挽联及墓志铭。
生⑦:谦虚淡泊做再说,热情澎湃说了做。
生⑧:鲁迅唇枪舌战,家骅德才兼备。
生⑨:说,气冲斗牛,做,昂首挺胸。
(后7名学生发言略)
师:想想,如果闻一多获感动中国奖,该怎么写颁奖词呢。(略)
[细节解码]
毋庸讳言,这节课的高潮令人难忘!它不仅传达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志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创造性的写作潜能。但我总感到好像置身一个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以“爱国”为话题的主题班会现场,仔细解码后发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探究提问格式化,形式化。
新课程提出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习过程,而过程就是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构成的。所以一些教师就尝试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发问,这是极为可喜的一步,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回放的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所谓格式化,就是把发问的时间、内容、方式都固化下来,导致学生探究伪化、僵化。在第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对课题发问,而且在①号学生、⑥号学生发问完后给以强调,在③号学生发问后给以否定。长此以往学生就误以为所谓探究就是对课题发问,而且只需要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当然,这并非、说不能对课题提问,只是不能僵化为千篇一律,最后形成了不动脑不动心的“伪问题”,当然也就起不到刺激学习内驱力的作用了。
所谓形式化,就是为了“倡导学生探究发问”而倡导学生探究发问。学生发问完后,教师该讲什么还讲什么。这不由让我想起几年前几个学生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老师哪是真要我们提问哪,那是秀场!”“反正我们提也是白提,老师还是讲他准备好了的。”“我怎么觉得老师像赵本山哪,忽悠呗!”语气中不乏讥讽、调侃的成分,听起来确实有些刺耳,但必须意识到这确是学生们无奈的心声。上面回放的教学实录,第一环节的提问与后面的教学环节毫无关联即是一例。试想,如果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问,以①号学生的发问领起整体通读,即解决文中写了学者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事、革命家闻一多先生的哪些事;接着将②号④号同学的问题组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品味认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深入认识闻一多先生这个“人”;接下来将③号⑤号学生的问题组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③号学生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不那么完善,即作者并非先写“做”,再写“说”,而是先写了学者的说和做,再写革命家的说和做,前后虽稍有侧重,但本质是统一的,即言行一致,奋勇执著;最后再引⑥号学生的问题,与作者对对话,探求作者写作的目的,从中再次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样,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发问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它既让教师行使了课堂组织指导的职能,又让“小鬼当了家”。尤为可贵的是,它让每一个发问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满足,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持续的发问热情和不断提升的思维能力。
2、缺失了文本的语言品味。分离了知能与情感。
教师引导的文本解读仅限于知道闻一多说了、做了几件事,缺失了对文本诗化语言的品味及探究。试想,如果在这一环节再发动学生欣赏或质疑,定会激发起更多的探究火花。
最后一环节用时太长,且离开了文本语言。由于前面环节的疏、浅、学生对闻一多的赞颂、褒扬等缺失了生成的基础,也看不到生成的过程,令人感到这不是课堂的产品。
[学长赘言]
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正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学习的革命》一书也指出:“全世界都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由此看来:教师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仅是如何让学生发问,更重要的是如何敏锐地听取、热情地欣赏、机智地整合、诚恳地采纳生成过程中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教者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