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以校企合作交流、技能培训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拓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渠道,有效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成效。
关键词:主题教育 社会实践 校企合作 技能培训 职业指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业指导的内涵也由提供就业机会及信息转变为涵盖择业指导、基础能力培养、就业服务、职业定向指导及职业生涯认知规划等多方面的完整体系。跟我院一样,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也已经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及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是,在具体的职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在课程教学中以职业知识的介绍为主,基础能力培养也还是以应聘技巧为主,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也还是“模拟招聘会”等老一套的东西,学生兴趣不大,有些学生甚至仅仅是为了获得必修学分而把它仅仅当作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用现在时髦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被指导”。为此,我们在如何丰富职业指导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方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1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把职业意识的培养纳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职业意识分解为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等几个方面,每个学期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具体如下表:
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大多是通过竞赛、评比及户外团体竞技活动等的形式来开展,学生乐于参与且便于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职业体验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对于技术应用的侧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些都是高职毕业生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优势,更是众多企业单位青睐高职毕业生的因素。但是,目前不少学生在毕业初期甚至还在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阶段就表现出对职场强烈的不适应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他们很难适应大多数企业“三班倒”或“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对没有正常“双休”及节假日的情况就更难适应了,纷纷抱怨“这不是人干的活”、“这不是人呆的地方”,频繁跳槽或中途离职的现象时不发生。本人认为关键这并不是他们的就业观念有问题,而是缺少职业体验所造成的。
为了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我们在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时的专业介绍及各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利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进行职业体验。如组织铁路专业的学生参加铁路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联系机械制造类企业开展勤工俭学等。通过这些紧密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让他们对由每周五天上课两天休息、每年两个长假期的学校作息制度向企业“三班倒”或“两班倒”的连轴转式的作息制度的巨大转变也有了初步的适应,切身体验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他们的求职创造感性条件,为毕业后走上职场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因此,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深入了解社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做好人职匹配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本专业到相关企业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模拟就业的形式,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全面地了解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及人才的要求,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實践,熟悉并体会未来的职业环境,了解职业要求、职业特征及职业前景等,为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参考,克服盲目性。这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 以校企合作交流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择业
大学生入学后,想得最多的是成才与就业问题,但问到“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起该做哪些就业准备”时,多数同学的回答都很含糊。又如少数同学仪容不整,并穿拖鞋上教室,老师以此为例与学生对话,按企业对职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认为刚入学就讲就业问题“讲得太早了,讲得太重了,把我们管得太死了”。老师问:“你是否明确,从入学到毕业要做哪些就业准备?”有的学生回答:“上课去了,作业做了,文凭有了,找单位前准备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就业就不难解决了。”他们对老师的说教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反感,对于就业准备的理解很不到位。
为此,我们除了经常邀请知名企业老总或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来校讲企业的用人标准、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或者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来校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方面的讲座外,还有两个很好的做法:
一是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评委。这些特殊评委不仅是来给学生的竞赛当裁判,很重要的一点还可能通过比赛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些甚至是当场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学生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大提高了选手们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的主动性。
二是组织召开专业校友交流会。我们不定期地邀请有成就的优秀毕业生,特别是一些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与早夕相处的老师相比,多数学生对校友的亲切感更强。这些校友讲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情况,讲毕业后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情况,讲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讲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的成功经验,学生们都比较信服,更容易让学生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以技能培训为载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着力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结合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师傅带徒弟、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对学生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培养,使他们掌握中级以上职业技能。引导鼓励在校毕业生接受第二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就业的竞争能力。各系部根据调研情况和系部的可利用资源,及时制定出了培训菜单供学生选择,通过开设管理方面的强化培训、职业素质拓展培训、创业培训等课程,全力帮助应届大学生实现就业。
总之,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企合作交流、技能培训这些载体,以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拓宽了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渠道,使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关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6,(1).
[2]段徐《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研究,2007,(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主题教育 社会实践 校企合作 技能培训 职业指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业指导的内涵也由提供就业机会及信息转变为涵盖择业指导、基础能力培养、就业服务、职业定向指导及职业生涯认知规划等多方面的完整体系。跟我院一样,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也已经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及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是,在具体的职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在课程教学中以职业知识的介绍为主,基础能力培养也还是以应聘技巧为主,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也还是“模拟招聘会”等老一套的东西,学生兴趣不大,有些学生甚至仅仅是为了获得必修学分而把它仅仅当作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用现在时髦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被指导”。为此,我们在如何丰富职业指导活动的载体和形式方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1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把职业意识的培养纳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职业意识分解为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等几个方面,每个学期开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具体如下表:
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大多是通过竞赛、评比及户外团体竞技活动等的形式来开展,学生乐于参与且便于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职业体验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对于技术应用的侧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些都是高职毕业生相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优势,更是众多企业单位青睐高职毕业生的因素。但是,目前不少学生在毕业初期甚至还在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阶段就表现出对职场强烈的不适应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他们很难适应大多数企业“三班倒”或“两班倒”的工作制度,对没有正常“双休”及节假日的情况就更难适应了,纷纷抱怨“这不是人干的活”、“这不是人呆的地方”,频繁跳槽或中途离职的现象时不发生。本人认为关键这并不是他们的就业观念有问题,而是缺少职业体验所造成的。
为了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我们在认真抓好新生入学时的专业介绍及各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教学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利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进行职业体验。如组织铁路专业的学生参加铁路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联系机械制造类企业开展勤工俭学等。通过这些紧密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让他们对由每周五天上课两天休息、每年两个长假期的学校作息制度向企业“三班倒”或“两班倒”的连轴转式的作息制度的巨大转变也有了初步的适应,切身体验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他们的求职创造感性条件,为毕业后走上职场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因此,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深入了解社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做好人职匹配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本专业到相关企业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模拟就业的形式,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全面地了解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及人才的要求,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實践,熟悉并体会未来的职业环境,了解职业要求、职业特征及职业前景等,为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参考,克服盲目性。这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 以校企合作交流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择业
大学生入学后,想得最多的是成才与就业问题,但问到“你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起该做哪些就业准备”时,多数同学的回答都很含糊。又如少数同学仪容不整,并穿拖鞋上教室,老师以此为例与学生对话,按企业对职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认为刚入学就讲就业问题“讲得太早了,讲得太重了,把我们管得太死了”。老师问:“你是否明确,从入学到毕业要做哪些就业准备?”有的学生回答:“上课去了,作业做了,文凭有了,找单位前准备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就业就不难解决了。”他们对老师的说教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反感,对于就业准备的理解很不到位。
为此,我们除了经常邀请知名企业老总或用人单位的主管领导来校讲企业的用人标准、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或者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来校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方面的讲座外,还有两个很好的做法:
一是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评委。这些特殊评委不仅是来给学生的竞赛当裁判,很重要的一点还可能通过比赛了解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些甚至是当场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学生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大提高了选手们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的主动性。
二是组织召开专业校友交流会。我们不定期地邀请有成就的优秀毕业生,特别是一些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与早夕相处的老师相比,多数学生对校友的亲切感更强。这些校友讲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情况,讲毕业后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情况,讲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性,讲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的成功经验,学生们都比较信服,更容易让学生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以技能培训为载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着力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结合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通过师傅带徒弟、集中培训等形式开展岗前培训。对学生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培养,使他们掌握中级以上职业技能。引导鼓励在校毕业生接受第二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就业的竞争能力。各系部根据调研情况和系部的可利用资源,及时制定出了培训菜单供学生选择,通过开设管理方面的强化培训、职业素质拓展培训、创业培训等课程,全力帮助应届大学生实现就业。
总之,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企合作交流、技能培训这些载体,以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拓宽了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渠道,使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关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6,(1).
[2]段徐《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研究,2007,(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