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回归真本色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x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讳言,时下的语文教学正陷入了这样一种误区,虽然本意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但是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却源源不断地涌进了语文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仿佛成了一堂综合课;本该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却成了鸦雀无声的“电影院”;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上用声像的欣赏代替语言文字的品味,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某一角色,进行形式主义的过度表演,完全使语文课“变味”了……如此一来,无疑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真、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质了。那么如何才能体现语文课本真的特点,让语文课堂回归真本色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学的本真即是要从语文教材或文字材料本身的语言入手,通过字、词、句、段、篇的品味,感受语文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表达,培养语文的素养。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上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拒绝虚浮花哨,回归简朴高效
  
  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许多语文教师都想在自己的课堂上“标新立异”玩出点名堂来。特别是置身于公开课时,教师更是刻意于人文精神的挖掘,刻意于作者情感的体会,而淡化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甚至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费尽心思,花样百出,既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又插入了多媒体精美课件创设情景,企图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把语文课上成了故事课、常识课、多媒体演示课,这是得不偿失的。因而,语文课要拒绝虚浮花哨,要回归到简朴高效中来。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凸显平实、充实的品格,彰显简朴之美。简朴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朴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超越,不是故弄玄虚,不是教师表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不要过分强调面面俱到,该省的环节和步骤就要省,该不讲的就不讲,该精讲的就不要多讲。简朴的课堂其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宜多面开花,而应着眼于找准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教学手段不宜过多,教学设计要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课文的主线,课堂始终围绕主线进行面上的拓展教学。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可以简而言之为“赏景”“悟情”:采用读赏结合的教学手段,把握好课文的主线;课文问题的设置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让学生在字词句篇的赏析中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和郁达夫那深沉的、悲凉的眷恋等。这种简约的教学所起到的教学效果往往是高效的。
  归根结底,“作秀”的语文课像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从而掩盖了语文的真本色。本真的语文课,应当是低耗高效地“用语文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过程让学生有所收获,实现事半功倍之效,这才是语文课的真本色,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语文教师是时候卸去语文课堂之浓妆,还其自然、清新的本色了。
  
  二、立足文本解读,体会真情实感
  
  语文本色教学在于文本阅读。语文课就应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读写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琅琅的书声,看不到对精彩文字的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句段的分析见解。这样的语文不是真正的语文,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语文。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思考课文选用了怎样的文体、怎样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才可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诗性的光芒,感受到语文课堂因语言文字而催生的魅力。例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三个句子分别用到了“泻”“浮”“洗”三个动词,这样写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显然,这样的问题是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在字斟句酌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立足文本解读,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语文教学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只有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获得一种精神升华的时候,语文教学才能达到根本目的。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既要让学生理解到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还要领悟到在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尽管孔乙己不愿脱下长衫又有些坏习惯,但周围的人竟是如此不公地对待这样一位苦人儿,竟没有一丝同情与怜悯,这才是最触动人心的。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就要让学生感受作者心中那种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以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的情怀。
  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那么,语文课也应该这样。语文教师应当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在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文字所表之情、所达之意”的同时,又要启发学生了解文本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三、享受朗读乐趣,领会语言美妙
  
  语文课离不开读书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这是语文课的本色。但是如今,在语文课堂上几乎听不到琅琅书声了,一堂课下来,教师的“讲”一统天下。许多语文教师虽然知道读的重要性,却常常因为过于“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造成时间紧迫而把读完全抛在一边了。有的教师认为课文实在没什么可读,就让学生读一读这节课的题目,甚至读读毫不相关的东西。
  其实,许多课文本身就被强调是需要朗读的,如散文、诗歌,不读不足以把散文、诗歌的语言美妙之味品出来。即使说明文、议论文也应该多读,让学生体会其独特的语言魅力。而在读的设计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既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也可以由教师安排朗读的方式。或教师深情吟诵,或学生悄然默念,或教师引领、学生承接读,或学生分角色读,等等,可视教师与学生当时的状态而定。
  
  四、注重生命教育,融入人文关爱
  
  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注重生命教育,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近几年来,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这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和语言符号打交道,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构筑起一道生命的底线,一座精神的长城。我们需要有宽厚的人文情怀,需要汲取千百年来智者贤者积淀下来的财富,需要大师们的思想引领,以丰富我们的生命天地。例如在讲授苏轼的《赤壁赋》时,疏通文字词句固然重要,感受其富于哲理的语言辞藻也很重要,但更要引领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等独到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或者说语文教育的落脚点就是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增强生命意识,而且反过来也能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的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师生活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事实上,有效的、高效率的提问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思维,大胆探索解决问题.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生成过程.只有恰如其分的提问设计,才能真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浪花.  用“层递式”的问题设计诱发学生的思考力  数学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
在高三的第三轮复习中,做试卷、讲评试卷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研究试卷讲评课,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对提升高三物理复习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卷讲评课,实际上应该是试卷评讲课,因为我们总是先“评”后“讲”,那么,评什么?讲什么?  一、评试题,讲考纲  《考试大纲》对高三物理复习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因此常说“心中有纲,备考不慌”.高三物理复习要求始终贯彻抓纲意识,要求教师和学生吃透考纲、遵循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落实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自主学
中学化学实验向来被认为是离不开具体实验的,但也不尽然。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广泛采用了思维实验方法,特别是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难点突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思维实验法也叫做理想实验法,为伽利略首创的科学思维方法。多年来,我在教学中都特别重视理论性较强部分的教学方法改革,这部分内容尤其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为代表。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发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方法,用于教学难点突破,培养学生经济、有效的理论思维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结构素描则是基础的基础。提高结构素描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素描教学的效果。但是,相对于中国画、艺术设计、色彩等教学内容来说,结构素描涉及的专业术语比较多,初学者一时难以理解,而且,结构素描对形体比例、结构透视的要求比较高,要经过反复训练才可以提高结构素描的表现能力。如果学生在暂未理解的状态下反复练习而难以进步的话,很快便会觉得枯燥乏味,并且难以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