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无疑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合,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把教师囿于单打独斗、单身只影的封闭境地。特别是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往往限于教材和课标原则性规定,不能体现自己对本课知识独特的感悟和认识,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导致设计的教学目标、流程及教学方式严重趋同。
  海原县第二小学是一所由一批年轻教师为主体构成的学校。由于教师人数众多、分校管理等因素导致集体备课效率低下,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有经验的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使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产生畏难情绪。某种程度上,教师处于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尴尬境地。怎样才能使众多年轻教师每节课都能有一个基本合格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站得稳、受学生的喜爱?鉴于此,选择此课题的实验研究。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还没有与此案例相符合的课题研究。相近的课题为《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组成员为苍南第三中学。但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师生网上互动教学、学习。该校侧重以网络、多媒体为平台,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即教学课件,然后上传到校园网络上。学生可以实现不限时空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自主学习,相当于是进行学案教学。而海原县第二小学侧重对备课环节的集体研讨,形成集体智慧,基本形成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这对年轻教师较多的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做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所谓“校本”研究,就是立足于学校教师现状、网络多媒体设施现状,并对这些条件、环境做到有效整合。所谓行动研究,就是和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做好平时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作用,积极和同行进行交流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本课题研究实施的阶段和步骤 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一年时间),先在低年级组试点;第二阶段,在全校各个年级展开推广。 每个阶段又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分工、分头备课。根据同课头任课教师人数,将一学期要上的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或章节(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单元或章节,自己作为这一单元章节的主备课人,重点备好这部分的内容,提前一个月上传网上,供其他教师研讨交流。
  2)交流、讨论,教研组长定稿。学校利用101远程教育网站平台,开发设计出“海原县第二中学网上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上专门留有讨论修改区域。主备课人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网上后,课题组的教师都可以讨论发言,提出对这一节课的意见和教学设计的修改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后,教研组长综合大家意见,审定这节教学设计,供大家教学使用。
  3)总结反思。教师在上课时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后认真总结一节课的得失,重点总结教学设计对教学的适应性,提出改进建议。实验进行一个月后,召开备课组会,就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目前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处于自发状态,大部分教学设计还处于传统的手写备课阶段,不仅不利于相互交流和学习,而且加重了教师的劳动负担。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进行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实验,在国内还为数较少。如果实验成功,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和品质的极大提升。其应用价值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守住了教学底线,保证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备课形式,教师处于各自分散、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和对教学的不同理解导致设计的教案质量良莠不一,很难保证不同教师施教的同课头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每一节教学的设计都是由主备课人精心设计,经过集体智慧充分酝酿讨论,教研组长进行审核确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起码保证教学设计环节的质量。
  深化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质量 过去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教学中一些问题得不到充分研讨。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教师在网上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充分研讨,极大地改变传统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深度和质量。
  加强了信息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教育技术素养 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把传统的教师单独备课行为和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多媒体搭建的互动平台,就自己对这一节课的见解,进行充分的共享交流互动,形成大家公认的最完美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地提高了教师使用信息教育技术的素养,使教师从沉重的备课负担下解脱出来,更加集中精力地为大家提供优质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电视大学的学生,一般是三个来源: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二是在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干部、工人、职员、技术人员等),三是社会知青(往届高中毕业生),由于来源不同,表现出他们具有各自不同
西部部分地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作为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单一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意味着挑战。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值得信息技术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
MRP─Ⅱ系统作为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工具普遍受到大中型企业的垂青。作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该系统的应用条件、步骤和评价标准,并提出了维系系统有效运行的管理办法。
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岩土工程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地完成工程项目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基于笔者近年来一线生产管理经验,从施工技术科学化、现场
现代信息技术已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教学手段更多样,教学效果更好。本文着重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为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服务。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可以为教学营造更好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重点是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师
期刊
摘 要 在医学计算机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社会调查和协作学习等方式学习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 医学计算机;基于问题的学习;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63-02  Application of Project
本文深入研究了移相干涉术的原理和算法,研制了移相干涉术的关键部件——PZT(piezoelectric Transducer)移相器。编制了整套通讯、图像采集、波面复原等一系列软件包,组合了光、机电、算相结合的,融硬、软件于一体的移相干涉术自动分析实验系统PSI(Phaseshifting Interfetometer移才干涉仪),并作了高精度、自动、实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SI系统具有良好的
摘 要 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懂医又要懂药的专门人才——临床药师。分析临床药学实验教学现状,针对临床药师的工作需要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出新型临床药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关键词 临床药学;临床药师;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15-02  临床药学是一个医药学交叉融合的专业,是培养学生临
为了更好地完成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利用平底烧瓶、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改进演示实验,可使实验装置趋于更简单、合理。通过对比实验,实验现象更直观、明显,得到的结论更令人信服,实验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测定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实验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堂演示实验,其目的是: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但笔者认为该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实验仪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