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工作环境和机遇,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受到挑战,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这一大学生群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的新途径,对我们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做以有力的补充。
[关键字] 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高校是我国广大青年人的聚集之地,高校学生社团是这一群年轻人中的特殊团队,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群体组织,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教育体制和对象的变化,目前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同,传统的两课教学和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而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探索出利用学生社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已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社团对在校学生的道德、心理、思想等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社团这个特定的载体,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成员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产生重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功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功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功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功能;集体主义教育功能;公共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各方面发挥着作用,并且这些功能总是通过一定的途径的发挥出来,对这些途径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社团的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
二、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途径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总体来说是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通过社团的积极活动发挥;通过社团成员良好素质和人际互动关系发挥;通过社团文化发挥。
(一)通过社团的积极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学生社团的生命就在于开展各种活动,在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写到:“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在学生社团现有的活动中,默认为比较积极向上的活动一般为:学术报告、讲座、研讨等活动;志愿者服务、公益类活动;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类活动;高雅艺术、文艺、体育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豐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因为其本身具有积极向上的因素,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写到:“各地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使得社团的活动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二)通过社团成员良好素质和人际互动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的负责人对社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使那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同时,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他们凝聚更多的学生,使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在社团中,社团成员因为社团活动而经常聚聚在一起,因而社团组织拥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以及社团负责人的引导带领下,社团成员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三)通过社团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意识,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不断作用于社团文化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学生社团活动又是在高校的领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好的运用,使社团活动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应用,并且能起到其他载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社团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更好地实现。“社团工作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1]
三、强化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积极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高校树立优良的学风、校风,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如学术报告、专家讲座、模拟法庭等学术类的社团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气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歌咏比赛、话剧、相声、小品等社团活动促进了校园艺术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品位。社团中英语协会组织的英语角、外语演讲、原声电影配音等活动,增强了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且很好的提高了同学们英语水平。志愿者服务协会社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例子足够说明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对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社团人员思想素质与良性人际互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作为学生社团的负责人,不但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更是要把提高社团内所有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发挥社团内大学生党员和社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社团成员进行正面理论学习研讨,同时加强社团成员之间良好人际互动,通过这些手段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来强化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三)充分发挥社团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无论一种社团文化多独特,有一点肯定是共同的:把社团建设成为人人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这样的团体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包括共同的信念、信仰、信心),共同责任意识和行为方式以及在此指导下形成的社团风貌、行为规范、社团精神等。” [2]高校要将发挥社团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重点工作来引导,将社团文化中制度文化与学校的相关制度相结合教育学生,将社团文化中精神文化与学校的主体精神相融合来引导学生,通过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引导教育学生。
(四)加强社团的组织建设与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首先,建立健全社团成立、注册审批制度。严格遵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社团组织给予审批,对于发展滞后的社团予以注销或与其他社团合并;在政策上应支持和鼓励那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潮流的社团组织,从而能够为学生社团注入新活力。其次,社团活动开展要认清活动审批、考核等制度。按制度要求严格把关,对低层次、实效性差的活动不予审批;组织策划不够全面、具体的社团文化活动给予积极准确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深化“社团指导教师”制度,[3]加强对社团文化活动的内部管理和建设指导。要加强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干部培养和教育,使其把握社团发展方向。最后,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对积极健康发展的社团给予表彰以及经费和设备的支持;对那些为社团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社团干部加以表彰和奖励;对那些在社团工作中的指老师应在教师评优方面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优待。
(五)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活动的外在条件和环境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首先,要建立保障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有益活动的经费和组织保障机制,社团活动的经费不能仅靠收取会员费来维持,必须加强大学生社团经费的筹集途径。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向社会要资源,为社团与社会合作提供政策支持,进行双方合作,这样不但能够从社会获取活动经费,同时又能加强学生和社会沟通。二、建立校、院两级专项社团活动经费。学校应该从教学运行和学生活动专项经费中划拨更高比例的经费用十社团活动,从而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运行。其次,构建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活动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场地和设施等方面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建设和稳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尽可能的为高校社团文化活动提供相对的活动场地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2002年第4期.
[2] 文秋林:《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
[3] 毕洪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可能选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关键字] 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高校是我国广大青年人的聚集之地,高校学生社团是这一群年轻人中的特殊团队,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群体组织,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教育体制和对象的变化,目前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多不同,传统的两课教学和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而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探索出利用学生社团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已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社团对在校学生的道德、心理、思想等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社团这个特定的载体,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成员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吻合,从而产生重要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功能;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功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功能;增强社会凝聚力功能;集体主义教育功能;公共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各方面发挥着作用,并且这些功能总是通过一定的途径的发挥出来,对这些途径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社团的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
二、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途径
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总体来说是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通过社团的积极活动发挥;通过社团成员良好素质和人际互动关系发挥;通过社团文化发挥。
(一)通过社团的积极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学生社团的生命就在于开展各种活动,在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写到:“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娱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竞技等活动”。在学生社团现有的活动中,默认为比较积极向上的活动一般为:学术报告、讲座、研讨等活动;志愿者服务、公益类活动;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类活动;高雅艺术、文艺、体育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豐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因为其本身具有积极向上的因素,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写到:“各地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使得社团的活动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二)通过社团成员良好素质和人际互动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的负责人对社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使那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同时,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他们凝聚更多的学生,使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
在社团中,社团成员因为社团活动而经常聚聚在一起,因而社团组织拥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以及社团负责人的引导带领下,社团成员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三)通过社团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意识,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不断作用于社团文化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学生社团活动又是在高校的领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好的运用,使社团活动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应用,并且能起到其他载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社团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更好地实现。“社团工作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1]
三、强化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积极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高校树立优良的学风、校风,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如学术报告、专家讲座、模拟法庭等学术类的社团活动,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气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歌咏比赛、话剧、相声、小品等社团活动促进了校园艺术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品位。社团中英语协会组织的英语角、外语演讲、原声电影配音等活动,增强了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且很好的提高了同学们英语水平。志愿者服务协会社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例子足够说明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对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社团人员思想素质与良性人际互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作为学生社团的负责人,不但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更是要把提高社团内所有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充分发挥社团内大学生党员和社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社团成员进行正面理论学习研讨,同时加强社团成员之间良好人际互动,通过这些手段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来强化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三)充分发挥社团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无论一种社团文化多独特,有一点肯定是共同的:把社团建设成为人人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这样的团体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包括共同的信念、信仰、信心),共同责任意识和行为方式以及在此指导下形成的社团风貌、行为规范、社团精神等。” [2]高校要将发挥社团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重点工作来引导,将社团文化中制度文化与学校的相关制度相结合教育学生,将社团文化中精神文化与学校的主体精神相融合来引导学生,通过文化这种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引导教育学生。
(四)加强社团的组织建设与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
首先,建立健全社团成立、注册审批制度。严格遵照各项制度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社团组织给予审批,对于发展滞后的社团予以注销或与其他社团合并;在政策上应支持和鼓励那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潮流的社团组织,从而能够为学生社团注入新活力。其次,社团活动开展要认清活动审批、考核等制度。按制度要求严格把关,对低层次、实效性差的活动不予审批;组织策划不够全面、具体的社团文化活动给予积极准确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深化“社团指导教师”制度,[3]加强对社团文化活动的内部管理和建设指导。要加强社团指导教师对社团干部培养和教育,使其把握社团发展方向。最后,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对积极健康发展的社团给予表彰以及经费和设备的支持;对那些为社团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社团干部加以表彰和奖励;对那些在社团工作中的指老师应在教师评优方面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优待。
(五)优化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活动的外在条件和环境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首先,要建立保障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有益活动的经费和组织保障机制,社团活动的经费不能仅靠收取会员费来维持,必须加强大学生社团经费的筹集途径。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向社会要资源,为社团与社会合作提供政策支持,进行双方合作,这样不但能够从社会获取活动经费,同时又能加强学生和社会沟通。二、建立校、院两级专项社团活动经费。学校应该从教学运行和学生活动专项经费中划拨更高比例的经费用十社团活动,从而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运行。其次,构建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积极活动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场地和设施等方面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建设和稳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尽可能的为高校社团文化活动提供相对的活动场地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2002年第4期.
[2] 文秋林:《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
[3] 毕洪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可能选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