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诗意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意境的追求有着悠久的历史,齐梁年间的刘勰曾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是史料中能见到的“意境”一说的启蒙。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思想中最为深沉厚重的沉淀,从历代经典的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9-1
一、“意境”的形成
关于美术上的意境是指在绘画中,创作者对时空环境的描绘,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对于自然山川的感悟,在情与境高度融合之中而又体现于作品之中。中国的山水画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开始独立,历经五代时期、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是中国哲学中重要的讨论范畴。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初始的幼稚阶段,进入了“实对”,重“写生”的时期,众多画家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总结出了旨在“畅神”“怡情”的艺术主张。描绘个人生活的“神与物游”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与客观物镜的契合交融,体现着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意境”这一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重大发展的五代和宋﹑元。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的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及至宋﹑元文人画的兴起,众多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发展到元代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完成了画家表现个人感悟的重要阶段,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等论题进行了探讨。
二、意境的艺术价值
意境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创作具备了重要的二重意义﹕首先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另一个是创作主体自我的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境美。因此,美术作品所強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表达,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总结, 这也不单是绘画之中的状况,也是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美学追求,在自然美和艺术创作之美两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统一。意境理论虽然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之中,但它的影响也早已进入美术创作领域。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境界”之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而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的创作理论。可以说,这里的描述正是表达了意境概念的精髓,即它是言在此而意兼涉到彼,是言诸云而意更在于月的,它是属于充满暗示性的、含蓄的表达。明清两代,关于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例如,明代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及至清代则有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两者当和谐统一,不应割裂开来。中国近代文学家林纾则强调“意”的重要性,他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这一理论也对于艺术批评和美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意境的营造
首先,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在传统绘画中,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构成意境的,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来描绘时间和空间;其次,尽管中国绘画有时画面中的景象很少,但是画家也要努力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这就要求画家在创作时学会运用“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等综合手法表现客观物象,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以实现作品的“物外之意”;最后,中国画的创作要将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涛涛江河在画面中得到精炼,而欣赏者需要从有限扩张为无限,从尺寸江河可以理解出万里江山。从有限到无限,从咫尺之间体味百里之势,这对欣赏者同样提出了“意境”的要求。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技巧和能力以后,超越了描绘客观物象的局限,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使作品中有限的空间蕴含了无限的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
四、结论
由此可见,情与景高度融合而成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如此形成的作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影响其在美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正是这种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美得以展现出来,使得主客体均能感悟到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意境”杂谈(见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2]阮荣春,顾平,杭春晓.中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2.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
作者简介:
王传坤,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9-1
一、“意境”的形成
关于美术上的意境是指在绘画中,创作者对时空环境的描绘,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对于自然山川的感悟,在情与境高度融合之中而又体现于作品之中。中国的山水画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开始独立,历经五代时期、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是中国哲学中重要的讨论范畴。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初始的幼稚阶段,进入了“实对”,重“写生”的时期,众多画家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总结出了旨在“畅神”“怡情”的艺术主张。描绘个人生活的“神与物游”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与客观物镜的契合交融,体现着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意境”这一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重大发展的五代和宋﹑元。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的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
及至宋﹑元文人画的兴起,众多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发展到元代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完成了画家表现个人感悟的重要阶段,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等论题进行了探讨。
二、意境的艺术价值
意境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创作具备了重要的二重意义﹕首先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另一个是创作主体自我的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境美。因此,美术作品所強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表达,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总结, 这也不单是绘画之中的状况,也是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美学追求,在自然美和艺术创作之美两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统一。意境理论虽然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之中,但它的影响也早已进入美术创作领域。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境界”之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而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的创作理论。可以说,这里的描述正是表达了意境概念的精髓,即它是言在此而意兼涉到彼,是言诸云而意更在于月的,它是属于充满暗示性的、含蓄的表达。明清两代,关于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例如,明代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及至清代则有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两者当和谐统一,不应割裂开来。中国近代文学家林纾则强调“意”的重要性,他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这一理论也对于艺术批评和美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意境的营造
首先,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在传统绘画中,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构成意境的,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来描绘时间和空间;其次,尽管中国绘画有时画面中的景象很少,但是画家也要努力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这就要求画家在创作时学会运用“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等综合手法表现客观物象,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以实现作品的“物外之意”;最后,中国画的创作要将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涛涛江河在画面中得到精炼,而欣赏者需要从有限扩张为无限,从尺寸江河可以理解出万里江山。从有限到无限,从咫尺之间体味百里之势,这对欣赏者同样提出了“意境”的要求。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技巧和能力以后,超越了描绘客观物象的局限,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使作品中有限的空间蕴含了无限的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
四、结论
由此可见,情与景高度融合而成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如此形成的作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影响其在美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正是这种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美得以展现出来,使得主客体均能感悟到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意境”杂谈(见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2]阮荣春,顾平,杭春晓.中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2.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
作者简介:
王传坤,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