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独特的价值。作者提出以下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教学分组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因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等。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引言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学校教育要求,使其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充沛的体力从事学习、工作和劳动。培养学生为祖国锻炼身体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发展个性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的背景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动机、兴趣、能力、气质等方面。
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人们突破陈旧观念、敢于创新、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发展学生个性是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我国学校体育明确提出: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和创造性。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幸福和乐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以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
体育教学过程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塑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他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体育教学的改革应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及手段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中,而个性是一种心理内在的结构和组织,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如:理想、信念、兴趣爱好、乐观开朗、协作能力、坚毅自制等。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应以发展个性为前提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为,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种才能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2.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的价值
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兴趣空间,可以游戏、运动和竞赛,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组织协调其他同学进行活动。其思维活动和集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在这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
通过体育活动,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个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使其终身受益,使其兴趣得到满足,使其内在的心理行为得到展示和肯定。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活动,而且可以相互间交流,更能体会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3.1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指导思想要明确。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日渐成熟的时期,所以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制定应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个性的特点。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不能只顾“满堂灌”,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思想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善跳;有的学生善跑;有的学生有压力学得好,有的则相反;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有的学生柔韧性好等。针对以上情况帮助他们选择一种或两种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方法和技能。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顽强的个性特征。
3.2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地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3.3分组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
既然个性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教学分组时既可以按兴趣,又可以按性格分组。这样分成的教学小组,因为是按其兴趣组成的团体,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团结协作关系是融洽的,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有利的。学生也能够尽情运动、享受,身心和个性都会得到有益发展。如果按性格分组,我们就可以结合他们的运动能力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训教学中要给予多一些鼓励和欣赏声,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和空间,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3.4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目标,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5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竞赛因素,安排一些游戏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平时没有吃什么苦,没遭受什么挫折,而在体育活动中,如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接力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树立信心,完善自我,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结语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李祥.学校体育学.北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高潮,王英武.对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1.2.
[4]季浏.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引言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学校教育要求,使其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充沛的体力从事学习、工作和劳动。培养学生为祖国锻炼身体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发展个性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的背景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动机、兴趣、能力、气质等方面。
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人们突破陈旧观念、敢于创新、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发展学生个性是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我国学校体育明确提出: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和创造性。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幸福和乐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以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
体育教学过程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塑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他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体育教学的改革应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及手段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中,而个性是一种心理内在的结构和组织,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如:理想、信念、兴趣爱好、乐观开朗、协作能力、坚毅自制等。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我认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应以发展个性为前提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为,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种才能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2.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个性的价值
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广阔的兴趣空间,可以游戏、运动和竞赛,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组织协调其他同学进行活动。其思维活动和集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在这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
通过体育活动,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个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使其终身受益,使其兴趣得到满足,使其内在的心理行为得到展示和肯定。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活动,而且可以相互间交流,更能体会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3.1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指导思想要明确。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日渐成熟的时期,所以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制定应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个性的特点。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不能只顾“满堂灌”,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思想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善跳;有的学生善跑;有的学生有压力学得好,有的则相反;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有的学生柔韧性好等。针对以上情况帮助他们选择一种或两种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方法和技能。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顽强的个性特征。
3.2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地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3.3分组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
既然个性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教学分组时既可以按兴趣,又可以按性格分组。这样分成的教学小组,因为是按其兴趣组成的团体,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团结协作关系是融洽的,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有利的。学生也能够尽情运动、享受,身心和个性都会得到有益发展。如果按性格分组,我们就可以结合他们的运动能力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教师在教训教学中要给予多一些鼓励和欣赏声,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和空间,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3.4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目标,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但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5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竞赛因素,安排一些游戏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平时没有吃什么苦,没遭受什么挫折,而在体育活动中,如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接力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树立信心,完善自我,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结语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李祥.学校体育学.北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高潮,王英武.对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1.2.
[4]季浏.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