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操作活动为依托 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面,结合《用连减解决问题》一课谈谈如何借助有效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模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兴趣
  数学模型都是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要建模首先要对生活原型有充分的了解,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如下:
  播放《小猴下山》的动画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小猴子再次下山为背景,创设小猴子摘桃子的情境。
  这一情境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相协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操作活动中。
  二、引出数学问题,培育建模基础
  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个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捕捉时机,加以引导,抽象概括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构建起简单的数学模型,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导向。
  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研读”如下:
  师:通过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树上一共有24个桃子,第一次摘了8个桃子,第二次摘了6个桃子。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问题1: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问题2: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
  上述教学片段,学生经历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通过“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探寻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培育建模基础。
  三、借助操作活动,感知数学模型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只有学生将间接经验转化为头脑中的相应的认知结构时,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建模才能成为一种可能,而操作活动对于知识的构建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通过操作活动,将抽象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机会;通过操作活动,借助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进一步理清思路、澄清认识。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借助操作活动这一平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建构新知识,引导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感性材料,为建立清晰准确的数学模型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此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或者画一画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尝试解决问题。
  画一画:
  摆一摆:
  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实现“数形结合”,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目的,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架起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的形中去领悟抽象的数学结论,促使学生有效建构数学模型。
  四、自主解决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1.学生尝试解决,换起旧知模型
  依据构建主义的观点,知识必须由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构建新的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方法。只有旧知模型被调用,才能为构建更高一级的法则模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重组优化,旧模型往往被具有更“上位”的新模型所代替或统一,使得数学模型更具有了概括性的特征。教学中,设计如下:
  学生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出现的解法:
  方法一:24-8=16(个) 16-6=10(个)
  方法二:24-8-6=10(个)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分析比较,唤起旧知模型。
  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老师的追问,唤起学生对旧知模型——“总数-一部分-另一部分=还剩多少”的回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又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新、旧问题的衔接点,找准“新问题”的生长点,有利于运用迁移规律,以旧引新。
  2.学生创造符号,感知新知模型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去反思知识,诘问知识,批判知识,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因此在学生构建出连减问题的旧知模型后,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进行适度的生成、拓展和重塑,派生出新的数学模型。教学时,设计如下:
  方法三:8 6=14(个) 24-14=10(个)
  师:可以把这种方法改写成一道综合算式吗?
  出现错误解法:24-8 6=10(个)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一个符号,把8 6放进去让它先算。通过学生努力创造出小括号,同时产生新的数学模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此环节中,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发现矛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脑创造符号,见证一个新符号的诞生过程,初步构建出“总数-(两部分的和)=还剩多少”这一新知模型。
  五、重视思想方法,优化建模过程
  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都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它是数学模型的灵魂。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体验,可以催化数学模型的建构,提升建构的理性高度。教学时,此过程如下: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综合、分析法优化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借助综合、分析法提炼出连减问题模型背后所蕴含着的结构性知识,并运用形式化的数学符号优化连减问题的数学模型。
  六、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模型通过解释、评价自然地纳入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并化作自己的解题经验,这是认识上的飞跃。让学生将求得的数学模型放到生活中检验,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体验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这是建模的根本目的。
  教学中,从以下几个层次运用数学模型: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运西瓜
  2.拓展练习,揭示本质——掰玉米
  玉米地里有36个玉米,第一次摘走了12个,第二次摘走了8个,地里还有多少玉米?
  3.延伸练习,灵活运用——结合生活,编用连减解决的问题
  通过由易到难的梯度训练,让学生对连减问题的数学模型得到初步的巩固和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
  通过对连减问题的模型建构,我们深刻认识到,以操作活动为依托,不仅能够扩展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效调和了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相比,在体育教学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体育的目标定在个人的发展上,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体育的教学环境,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创造价值。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改进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6-001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将优秀学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社会的各个地方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多校区运行模式在发挥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其弊端也愈益明显。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首先批判性地梳理国内关于高校多校区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以期对本文的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提出了建构和谐多校区运行模式的对策;最后,课题组认为,我国多校区运行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
摘 要:我把学生看做一本书,一本需要我用心阅读,用感情体会的书。通过我经历的这两个学生的事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给我感触很深刻,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所谓的“问题学生”,她们更渴求爱与归属,更期待认可与尊重,因为她们的内心比别的孩子还要柔软与脆弱,只要我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总会有机会去改变那些“问题学生”,也许,她们的一生会因此而与众不同;所以,我愿意用真心对待她们,用一份真爱换取她们与我一路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经历“取”与“舍”的抉择,方能选取具有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点。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取舍之道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0-001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有这样的经历:拿起一篇课文,总觉得这也是重点那也是要点,这也要识记那也要掌握。在这“宁伤十指,不断一指”的课堂教学宗旨下,对于文本的解读要么因时间仓促而蜻
摘 要:备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关键词:高中历史; 备课有效性; 教辅; 阅读关键词: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4-001备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教师在上课前,都会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辅资料,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模式及恰当的教辅手段,精心编
摘 要:教师进入新课时,应运用适当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抓住学生心弦,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学习动机; 情境; 注意力; 学习效果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9-001俗话说,“打鼓看第一锤”,“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课的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地理课的导入是指教师进
摘 要:学生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准绳,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管理的水平。现在很多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经常会利用节假日补课这一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那么这种方法是否可取呢?这种教学手段是否能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呢?关键词:分析; 补课; 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21-001一、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中学初一年级有两个班级A班和B班,
摘 要: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但在实践中面临效益减少的发展瓶颈。根据差异学习原理构建起来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学校间的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引导教师把合作文化推广到更大的范围。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需合理规划,精选学习内容,强化任务驱动,讲求合作策略,关注过程优化,使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台阶。关键词:校际合作; 专业学习; 共同体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期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关键词:英语学习; 良好习惯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3-001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有些教师一对一地教学生发音,学生却怎么都读不对;有些单词明明都背出了,默写却基本全错;有些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它既蕴涵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又有品德方面的修养,范围非常广泛。面对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紧缺,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设计新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尽情地畅游。关键词:农村; 音乐; 艺术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6-001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