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感受到生物的鲜活和生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现代生物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堂中灵活的使用生活化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56-02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利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活中,学生常会碰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例如,放久了的苹果为什么吃起来会有酒味?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空心?向日葵的幼嫩花盘为什么能够随着阳光转?为什么藕断丝连?水果为什么会由青、硬、酸变得红、软、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导入时,穿插这些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我结合学校常见的红眼病这一学生有亲身感受的疾病,设计“想不想知道是一种红眼病什么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都感染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让患病学生谈谈具体感受,最后全班同学通过交流得出“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又请学生扮演“家庭小医生”,讲一下如果你遇到这种病应该做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消除了心理恐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实践证明,以生活问题为切入点,让现实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知识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类比,让学生从具體的感性实践上升到抽象的理论学习,那么教学过程将得以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将更加巩固。比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为什么法国梧桐会在冬天凋落全部叶子,而柚子树却却没有明显的落叶?在学习“体温调节”时,让学生体会冬天从温暖的室内走向寒冷的室外时,身体有哪些变化?又比如,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在荫处乘凉。但是在大树的树荫下乘凉却比在房屋下躲太阳显得凉爽得多。这其中的因果也是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最好的证明。实践证明,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既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创设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在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过来了。比如,在讲“消化与吸收”时,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消化道器官和消化腺,每个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个性化动作,并按顺序进行表演。这种形象直观且流略带夸张的表演,在引来同学们阵阵笑声的同时,也让大家牢牢记住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在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时,设计以“听老师口令,做相反动作的游戏”。老师说“左”学生举右臂;反之说“右”学生举左臂,看谁反应快?此活动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能自然导入新课。再比如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鸟卵”的结构,我利用学生每天早餐都要吃的鸡蛋来解决问题。比如,剥熟鸡蛋时从哪头开始?为什么?剥掉了哪些结构?吃掉了哪些结构?鸡蛋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由于熟鸡蛋便于操作,学生边剥边吃边学,兴致很高。鸡蛋吃完了,对鸟卵细胞的认识也基本上。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加强生活体验,巩固教学效果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练习等任务时,应该多选择生活化的内容,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完“种子结构和萌发”一课后,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发豆芽。从选种、注水、泡豆一直到长出豆芽,整个过程的亲历亲为,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大豆的吸水、膨胀、萌发的条件,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比如,在讲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后,组织学生自酿葡萄酒,让学生每天观察玻璃瓶中的变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真菌的奇妙作用。当学生们品尝到自酿的美酒时,进一步体会到了生物知识的作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又比如,在学习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并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实践证明,让生物知识走向生活实践,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更能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裕花.用生活诠释教育――浅谈生物教学的理性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2(20):8,10.
[2]周家梅.谈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4):97.
[3]许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256-02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到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利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活中,学生常会碰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例如,放久了的苹果为什么吃起来会有酒味?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空心?向日葵的幼嫩花盘为什么能够随着阳光转?为什么藕断丝连?水果为什么会由青、硬、酸变得红、软、甜?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课堂导入时,穿插这些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我结合学校常见的红眼病这一学生有亲身感受的疾病,设计“想不想知道是一种红眼病什么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都感染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让患病学生谈谈具体感受,最后全班同学通过交流得出“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又请学生扮演“家庭小医生”,讲一下如果你遇到这种病应该做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消除了心理恐惧,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实践证明,以生活问题为切入点,让现实生活走进学生视野,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知识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类比,让学生从具體的感性实践上升到抽象的理论学习,那么教学过程将得以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将更加巩固。比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为什么法国梧桐会在冬天凋落全部叶子,而柚子树却却没有明显的落叶?在学习“体温调节”时,让学生体会冬天从温暖的室内走向寒冷的室外时,身体有哪些变化?又比如,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在荫处乘凉。但是在大树的树荫下乘凉却比在房屋下躲太阳显得凉爽得多。这其中的因果也是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最好的证明。实践证明,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既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创设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在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出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被吸引过来了。比如,在讲“消化与吸收”时,采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消化道器官和消化腺,每个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个性化动作,并按顺序进行表演。这种形象直观且流略带夸张的表演,在引来同学们阵阵笑声的同时,也让大家牢牢记住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在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时,设计以“听老师口令,做相反动作的游戏”。老师说“左”学生举右臂;反之说“右”学生举左臂,看谁反应快?此活动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能自然导入新课。再比如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鸟卵”的结构,我利用学生每天早餐都要吃的鸡蛋来解决问题。比如,剥熟鸡蛋时从哪头开始?为什么?剥掉了哪些结构?吃掉了哪些结构?鸡蛋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由于熟鸡蛋便于操作,学生边剥边吃边学,兴致很高。鸡蛋吃完了,对鸟卵细胞的认识也基本上。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加强生活体验,巩固教学效果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练习等任务时,应该多选择生活化的内容,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完“种子结构和萌发”一课后,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发豆芽。从选种、注水、泡豆一直到长出豆芽,整个过程的亲历亲为,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大豆的吸水、膨胀、萌发的条件,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比如,在讲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后,组织学生自酿葡萄酒,让学生每天观察玻璃瓶中的变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真菌的奇妙作用。当学生们品尝到自酿的美酒时,进一步体会到了生物知识的作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又比如,在学习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并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实践证明,让生物知识走向生活实践,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更能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裕花.用生活诠释教育――浅谈生物教学的理性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2(20):8,10.
[2]周家梅.谈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4):97.
[3]许玥.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