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蕴含着多角度的文化视角,基于多元的文化视角,笔者将对东西方对孙悟空形象的认知同化与差异进行探讨,并期望在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能够将这种认知同化与差异很好的运用。
关键词 东西方 孙悟空形象 认知 同化 差异
一、孙悟空形象的多层文化解读
(一)五行学说下的“属金”体质
把五行学说和孙悟空形象联系在一起,孙悟空当属“金”。原著中,孙悟空自称“金公”“金外公”,对妖怪呼“金外孙”,还有章回名称“金木垂慈救小童”“金公施法灭妖邪”“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等。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文化层面的时候孙悟空属金。金在五行中属于白色,金旺的人够义气,情烈,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仗义疏财,深知廉耻等。如果用五行来探析孙悟空属金的性情,那和人物形象是符合的。
(二)“猴”“人”“神”的多元一体
孙悟空形象是多元一体的。首先就他的生物性质来说,孙悟空是自然界的生物——猴子;从社会属性来说的,孙悟空具有人的意识,人的性格,人的语言等,他符合人的形象;最后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会七十二变,可以和天地直接对话,所以他具有人和生物不具备的属性,他是神。孙悟空实现了自然与客观规律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人神的统一。作者给孙悟空倾注的形象特点,也许也是作者内心的渴求,把不可抗的能力赋予了不可抗的自然界。
(三)孙悟空形象的“构建”“解建”“重建”
孙悟空形象的构建以比较完整的层面上来看,是86版的《西游记》比较完整,是真正意义上的构建。这部影视剧最大程度还原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并且也是目前为止最走进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从原著出发,孙悟空形象应该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可是随着大众快餐式文化的崛起,影视作品开始对孙悟空形象进行解建。96版的孙悟空已经开始偏离原著中的形象,加入新的色彩。孙悟空变得儿女情长,在取经路上开始浮躁,《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彻底沦入红尘。可即便如此,孙悟空的潜在人格还是正面的。近几年来孙悟空形象的重建,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正面形象,完全变成一个负面的形象。《西游伏魔篇》中孙悟空就是一个自私阴险、狡猾诡辩的小人形象,孙悟空形象到这里已经是负面的。
二、東西方孙悟空形象的认知同化与差异
(一)基于文本翻译的孙悟空形象的认知
1.文本翻译的认知同化。自从《西游记》被介绍到不同国家以后,已经出现了数种译本,英文译本尤为多见。其中以阿瑟·韦利,1942年翻译出版的《猴》最为流行。2006年,余国藩在其四卷《西游记》全译本的基础上斟酌删略而形成了译本《猴子与僧人》。通过译文的题目可以知道,首先东西方对于孙悟空生物形象是存在认知同化的,就是“猴子”这个形象是被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其次是他的事迹是被普遍认知的,孙悟空是以猴子的形象陪同唐僧去西天取经的。
2.文本翻译的认知差异。文本的翻译在排除翻译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本体上的客观事实,很多译本在流传的时候其实都融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单独出版时,“泾河龙王水上巡视”用英文解说成为“情报局”;“玉皇大帝”译成“控制大自然委员会”;“勾魂使者黑白无常”译作“有魔力的人”等等。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译为了猴子或是具有魔法的猴子,但是,孙悟空形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是在对外传播得过程中,人们普遍认知这是一只猴子的故事,故事也被简单的传播成了一只猴子和僧人的故事。
(二)基于影视重塑的孙悟空形象的认知
1.影视重塑的认知差异。(1)弱化与强化的差异。日版《西游记》中弱化了原著中地位关系,强化了团队精神。在日版的影视中,孙悟空的形象完全被弱化,基本没有突出性,强化的是四个人之间的合作。富士版的影视中孙悟空和唐僧去取经是为了完善自己以及填补内心的孤独感。富士版弱化了孙悟空的“英雄色彩”,强化了孙悟空“人的个性”;富士版中还在一章节加入了女孩和孙悟空的爱情故事,强化了孙悟空的婚恋主体及个人感情,弱化了孙悟空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2)艺术形象的差异。在日版的影视中,艺术形象的认知差异是很大的,特别是孙悟空的形象。首先从人物造型上来看,原著中的孙悟空是一个富有传统京剧色彩的人物,在日版的影视中,孙悟空是一个染着黄头发,穿着时髦的形象,孙悟空的筋斗云也变成了类似于一根羽毛的滑板车;其次就是人物特征的塑造上,孙悟空形象是一个集“儒释道”和“人神猴”于一体的,可是在日版的影视剧中,孙悟空更多被塑造的是“人的特质”,完全变成一个普通人。
2.影视重塑的认知同化。在2000年的时候,印度尼西亚把《西游记1、2》共72集,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这是印度尼西亚第一次引进《西游记》电视剧并将其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进行播放。其中很少对原著进行修改,在这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孙悟空是一只猴子,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受到人们的热捧。在泰国,孙悟空形象是很受欢迎的,在泰国人们修建了齐天大圣的寺庙,并且有关于孙悟空的佛牌,可见孙悟空形象在泰国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
三、基于认知下的孙悟空形象的对外汉语教学运用
(一)教学功能
将中国古典文化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很好的方法。刘一硕认为将孙悟空形象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由之美,通过孙悟空形象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倾注的自由,反对压迫的感情;形象之美,戏剧性的脸皮形象,充满了传奇的经历,培养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美。其次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最后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中的篇目选择原则
首先,笔者觉得要依据学生水平来区分不同的篇目选择原则。对于初级的学生,在选取篇目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加偏重于趣味性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幽默的篇目,同时也要兼顾典型性原则,所选择的篇目要确实契合自己上课的内容,例如听说课就需要选择偏重于操练听说的篇目;如果学生处于中高级水平,那么文化性原则可能要强一些,然后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典型性。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J].人文世界,2009.
[3]周先慎.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6,8(5):63- 73.
[4]邵杨.《西游记》的视觉传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9.
关键词 东西方 孙悟空形象 认知 同化 差异
一、孙悟空形象的多层文化解读
(一)五行学说下的“属金”体质
把五行学说和孙悟空形象联系在一起,孙悟空当属“金”。原著中,孙悟空自称“金公”“金外公”,对妖怪呼“金外孙”,还有章回名称“金木垂慈救小童”“金公施法灭妖邪”“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等。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文化层面的时候孙悟空属金。金在五行中属于白色,金旺的人够义气,情烈,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仗义疏财,深知廉耻等。如果用五行来探析孙悟空属金的性情,那和人物形象是符合的。
(二)“猴”“人”“神”的多元一体
孙悟空形象是多元一体的。首先就他的生物性质来说,孙悟空是自然界的生物——猴子;从社会属性来说的,孙悟空具有人的意识,人的性格,人的语言等,他符合人的形象;最后孙悟空可以上天入地,会七十二变,可以和天地直接对话,所以他具有人和生物不具备的属性,他是神。孙悟空实现了自然与客观规律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人神的统一。作者给孙悟空倾注的形象特点,也许也是作者内心的渴求,把不可抗的能力赋予了不可抗的自然界。
(三)孙悟空形象的“构建”“解建”“重建”
孙悟空形象的构建以比较完整的层面上来看,是86版的《西游记》比较完整,是真正意义上的构建。这部影视剧最大程度还原了作品中孙悟空的形象,并且也是目前为止最走进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从原著出发,孙悟空形象应该是正面的英雄形象,可是随着大众快餐式文化的崛起,影视作品开始对孙悟空形象进行解建。96版的孙悟空已经开始偏离原著中的形象,加入新的色彩。孙悟空变得儿女情长,在取经路上开始浮躁,《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彻底沦入红尘。可即便如此,孙悟空的潜在人格还是正面的。近几年来孙悟空形象的重建,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正面形象,完全变成一个负面的形象。《西游伏魔篇》中孙悟空就是一个自私阴险、狡猾诡辩的小人形象,孙悟空形象到这里已经是负面的。
二、東西方孙悟空形象的认知同化与差异
(一)基于文本翻译的孙悟空形象的认知
1.文本翻译的认知同化。自从《西游记》被介绍到不同国家以后,已经出现了数种译本,英文译本尤为多见。其中以阿瑟·韦利,1942年翻译出版的《猴》最为流行。2006年,余国藩在其四卷《西游记》全译本的基础上斟酌删略而形成了译本《猴子与僧人》。通过译文的题目可以知道,首先东西方对于孙悟空生物形象是存在认知同化的,就是“猴子”这个形象是被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其次是他的事迹是被普遍认知的,孙悟空是以猴子的形象陪同唐僧去西天取经的。
2.文本翻译的认知差异。文本的翻译在排除翻译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本体上的客观事实,很多译本在流传的时候其实都融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西游记》在印度尼西亚单独出版时,“泾河龙王水上巡视”用英文解说成为“情报局”;“玉皇大帝”译成“控制大自然委员会”;“勾魂使者黑白无常”译作“有魔力的人”等等。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译为了猴子或是具有魔法的猴子,但是,孙悟空形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是在对外传播得过程中,人们普遍认知这是一只猴子的故事,故事也被简单的传播成了一只猴子和僧人的故事。
(二)基于影视重塑的孙悟空形象的认知
1.影视重塑的认知差异。(1)弱化与强化的差异。日版《西游记》中弱化了原著中地位关系,强化了团队精神。在日版的影视中,孙悟空的形象完全被弱化,基本没有突出性,强化的是四个人之间的合作。富士版的影视中孙悟空和唐僧去取经是为了完善自己以及填补内心的孤独感。富士版弱化了孙悟空的“英雄色彩”,强化了孙悟空“人的个性”;富士版中还在一章节加入了女孩和孙悟空的爱情故事,强化了孙悟空的婚恋主体及个人感情,弱化了孙悟空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2)艺术形象的差异。在日版的影视中,艺术形象的认知差异是很大的,特别是孙悟空的形象。首先从人物造型上来看,原著中的孙悟空是一个富有传统京剧色彩的人物,在日版的影视中,孙悟空是一个染着黄头发,穿着时髦的形象,孙悟空的筋斗云也变成了类似于一根羽毛的滑板车;其次就是人物特征的塑造上,孙悟空形象是一个集“儒释道”和“人神猴”于一体的,可是在日版的影视剧中,孙悟空更多被塑造的是“人的特质”,完全变成一个普通人。
2.影视重塑的认知同化。在2000年的时候,印度尼西亚把《西游记1、2》共72集,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这是印度尼西亚第一次引进《西游记》电视剧并将其翻译成印度尼西亚语进行播放。其中很少对原著进行修改,在这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孙悟空是一只猴子,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受到人们的热捧。在泰国,孙悟空形象是很受欢迎的,在泰国人们修建了齐天大圣的寺庙,并且有关于孙悟空的佛牌,可见孙悟空形象在泰国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
三、基于认知下的孙悟空形象的对外汉语教学运用
(一)教学功能
将中国古典文化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很好的方法。刘一硕认为将孙悟空形象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由之美,通过孙悟空形象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倾注的自由,反对压迫的感情;形象之美,戏剧性的脸皮形象,充满了传奇的经历,培养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美。其次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最后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中的篇目选择原则
首先,笔者觉得要依据学生水平来区分不同的篇目选择原则。对于初级的学生,在选取篇目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加偏重于趣味性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幽默的篇目,同时也要兼顾典型性原则,所选择的篇目要确实契合自己上课的内容,例如听说课就需要选择偏重于操练听说的篇目;如果学生处于中高级水平,那么文化性原则可能要强一些,然后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典型性。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J].人文世界,2009.
[3]周先慎.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6,8(5):63- 73.
[4]邵杨.《西游记》的视觉传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