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崇高》是最有影响的罗马文论之一,它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把崇高看作是文学艺术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本文试图总结什么是崇高的思想并以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为例来描述诗人精神上的崇高以及语言的崇高。
关键词:朗吉弩斯;《论崇高》;《驶向拜占庭》
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9-02
《驶向拜占庭》一诗是由威廉·巴特勒·叶芝1926年所作,1928年发表在其诗集《钟楼》中。《驶向拜占庭》中探讨了诗人对灵魂与肉体、永恒与生命之间矛盾对立的独特看法。 叙事的“老者”意识到自己不再拥有青春,物欲的生活也不再是他的选择,从而希望通过艺术追求不巧的愿望。拜占庭曾经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它象征着永恒,是精神国度的乐园,因而“老者”开始了前往理想世界“拜占庭”的精神旅程。《论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上的最主要著作之一,它对“崇高”的形式及审美范畴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的角度,本文试图解读《驶向拜占庭》中诗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崇高及语言崇高。
一、《论崇高》美学理论
“崇高”的直译就是高度,是用于美学和修辞批评的术语。对于文学作品的崇高,直到《论崇高》的出现才得以界定。《论崇高》是西方美学的重要文论,文论界对其真正作者存在不同看法,但大致认为是雅典修辞学家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作者的崇高思想,其二是作品的崇高风格。“崇高的思想”只属于崇高的心灵,因此崇高就是“伟大灵魂的反映”。一部真正崇高的作品应该是和伟大的灵魂相联系的,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崇高的风格”,朗吉弩斯认为,总是体现在措辞的高妙之中。“崇高风格”的标准是:首先,作品要获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共同喜爱和肯定;也即是朗吉弩斯所说的“永远使人喜爱并且使一切读者喜爱的文辞就是真正高尚和崇高”。其次,“崇高”具有超越主体的性质,具有专横、不可抗拒的效果。崇高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指出,文学作品的崇高来自于五个真正的源泉:其一是庄严伟大的思想、其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其三是藻饰的技术、其四是高雅的措辞、其五是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在这五项崇高源泉中,前两者主要依赖于天赋、后三着则来自于技巧,庄严伟大的思想是最主要的。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思想是属于崇高的心灵的”,只有精神慷慨高尚、思想充满了庄严的人才能出产崇高的作品。虽然这是天生所具有的能力,但也能够后天地培育我们的灵魂,使之达到高尚。第二个根本来源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矫揉造作的情感是不能产生崇高的作品的。在朗吉弩斯看来,文学作品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对主观情感的反射。
上述崇高文学作品的来源是先天的,主要依靠作者的天赋,这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是难以获取的;除此之外,崇高的来源还有三项: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及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这就要求作者通过后天的技术培养,充分利用系统的语言手段、正确使用各类修辞并合理安排文章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崇高。
二、《驶向拜占庭》与崇高
从《论崇高》的美学理念中可以得出,崇高存在于作者的语言之中。朗吉弩斯认为,崇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其一作者的崇高思想、其二是作品的崇高风格。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既体现了作者的崇高思想,又展现了作品的崇高风格。
(一)作者的崇高思想。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灵魂的反映”,对荣华富贵、名利权势漠不关心是一种美德,但真正具有崇高思想的人,是那种既拥有这些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及名利权势却又轻视它们的人。 朗吉弩斯并指出,只有崇高思想的人才能创造出崇高的作品。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被当之无愧地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享誉世界的声望并未消减他对精神的追求。叶芝写《驶向拜占庭》时,已是63岁高龄,但他还是迫切地想要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对于他来说,除了智慧,一切都会消亡,因此他一生最主要追求的就是智慧的增强及精神的提升,这也就是崇高思想的体现。
《驶向拜占庭》创作于1926年,那是一个快生活的青年文化年代。1919年正式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通常被认为是新文化思潮“现代主义”到来的主要原因。1923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爱尔兰社会局势并不稳定,都柏林作为爱尔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文化道德沦丧中心,此时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纷纷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从而获得民族独立。作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主要人物,威廉·巴特勒·叶芝对于实现复兴这一目标有着极大的热情。诗歌《驶向拜占庭》同样也揭示了诗人的愿望:年轻人应该完善自我,提升精神境界;同样也作为一个警示: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会永存,身体和物质总有一天会消散。这也是诗人崇高心灵的表现,他渴望重新繁荣爱尔兰的艺术和文学,并希望爱尔兰文艺复兴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作品的崇高风格。
朗吉弩斯认为,作品的崇高风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辞藻的技术;其二是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
1.《驶向拜占庭》中辞藻的技术。
《驶向拜占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尤其是象征、对照和反讽。象征的修辞手段贯穿于全诗。第一节,2-3行“青年人互相拥抱着,树上的鸟类—那些垂死的世代—在歌吟”,把“青年人和鸟类”都当作是垂死的世代。第4行“鲑鱼”和“鲭鱼”象征着富足及肥沃,同样也暗示着通向死亡或是精神世界的旅程。第二节,第9-10行“一个老年人不过是卑微的物品,披在一根拐杖上的破衣裳”,此句中的“老年人”被描述为稻草人,稻草人的形象被转化成类似飞翔的灵魂。第16行“来到了这一个圣城拜占庭”,拜占庭被比作为一座圣城,它象征着精神世界。第三节中,圣人、圣火、金枝都象征着永恒。
《驶向拜占庭》中对照的修辞手法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一节中,生命与死亡的对照,老年人代表着死亡,年轻人,鸟类,鱼类代表着生命,然而自然界的生命终究要走向消亡。第二节中,肉体与灵魂的对照,如破衣裳的老年人,他们的肉体即将消亡,而他们驶向拜占庭的话,灵魂就能得到永恒。第三节中,自然与超自然的对照,死亡与不朽的对照。第四节中,改变与持久的对照,人工与自然的对照等。
2.《驶向拜占庭》中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
《驶向拜占庭》整体结构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构成,从而形成必不可少的一个整体。第一节,诗的开端描述着生命的短暂,充满活力的青春也面临着消亡。第二节,诗的发展,叙述者为了获得精神的永生,决定航行驶向理想国度拜占庭。第三节,诗的高潮,叙述者来到拜占庭并请求把他的灵魂带到艺术的永恒境界。第四节,老人的灵魂寄托于不朽的拜占庭艺术品中得以永恒。诗歌的四节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作者带领着读者踏上探求之旅,历经心灵的探求过程,最终达到至真至美的永恒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张中载,赵国新编. 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张定铨, 吴刚. 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李潮. 《驶向拜占庭》—叶芝精神归宿的象征之路[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5): 119-123.
[4]姚健, 林玉鹏. 戏剧人生,不朽艺术—浅析《驶向拜占庭》[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9(1): 123-126.
作者简介:桂艳平,女,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朗吉弩斯;《论崇高》;《驶向拜占庭》
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9-02
《驶向拜占庭》一诗是由威廉·巴特勒·叶芝1926年所作,1928年发表在其诗集《钟楼》中。《驶向拜占庭》中探讨了诗人对灵魂与肉体、永恒与生命之间矛盾对立的独特看法。 叙事的“老者”意识到自己不再拥有青春,物欲的生活也不再是他的选择,从而希望通过艺术追求不巧的愿望。拜占庭曾经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它象征着永恒,是精神国度的乐园,因而“老者”开始了前往理想世界“拜占庭”的精神旅程。《论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上的最主要著作之一,它对“崇高”的形式及审美范畴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的角度,本文试图解读《驶向拜占庭》中诗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崇高及语言崇高。
一、《论崇高》美学理论
“崇高”的直译就是高度,是用于美学和修辞批评的术语。对于文学作品的崇高,直到《论崇高》的出现才得以界定。《论崇高》是西方美学的重要文论,文论界对其真正作者存在不同看法,但大致认为是雅典修辞学家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作者的崇高思想,其二是作品的崇高风格。“崇高的思想”只属于崇高的心灵,因此崇高就是“伟大灵魂的反映”。一部真正崇高的作品应该是和伟大的灵魂相联系的,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崇高的风格”,朗吉弩斯认为,总是体现在措辞的高妙之中。“崇高风格”的标准是:首先,作品要获得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共同喜爱和肯定;也即是朗吉弩斯所说的“永远使人喜爱并且使一切读者喜爱的文辞就是真正高尚和崇高”。其次,“崇高”具有超越主体的性质,具有专横、不可抗拒的效果。崇高是文学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指出,文学作品的崇高来自于五个真正的源泉:其一是庄严伟大的思想、其二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其三是藻饰的技术、其四是高雅的措辞、其五是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在这五项崇高源泉中,前两者主要依赖于天赋、后三着则来自于技巧,庄严伟大的思想是最主要的。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思想是属于崇高的心灵的”,只有精神慷慨高尚、思想充满了庄严的人才能出产崇高的作品。虽然这是天生所具有的能力,但也能够后天地培育我们的灵魂,使之达到高尚。第二个根本来源是强烈而激动的情感,矫揉造作的情感是不能产生崇高的作品的。在朗吉弩斯看来,文学作品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对主观情感的反射。
上述崇高文学作品的来源是先天的,主要依靠作者的天赋,这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是难以获取的;除此之外,崇高的来源还有三项: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及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这就要求作者通过后天的技术培养,充分利用系统的语言手段、正确使用各类修辞并合理安排文章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崇高。
二、《驶向拜占庭》与崇高
从《论崇高》的美学理念中可以得出,崇高存在于作者的语言之中。朗吉弩斯认为,崇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其一作者的崇高思想、其二是作品的崇高风格。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既体现了作者的崇高思想,又展现了作品的崇高风格。
(一)作者的崇高思想。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灵魂的反映”,对荣华富贵、名利权势漠不关心是一种美德,但真正具有崇高思想的人,是那种既拥有这些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及名利权势却又轻视它们的人。 朗吉弩斯并指出,只有崇高思想的人才能创造出崇高的作品。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被当之无愧地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享誉世界的声望并未消减他对精神的追求。叶芝写《驶向拜占庭》时,已是63岁高龄,但他还是迫切地想要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对于他来说,除了智慧,一切都会消亡,因此他一生最主要追求的就是智慧的增强及精神的提升,这也就是崇高思想的体现。
《驶向拜占庭》创作于1926年,那是一个快生活的青年文化年代。1919年正式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通常被认为是新文化思潮“现代主义”到来的主要原因。1923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爱尔兰社会局势并不稳定,都柏林作为爱尔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文化道德沦丧中心,此时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纷纷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从而获得民族独立。作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主要人物,威廉·巴特勒·叶芝对于实现复兴这一目标有着极大的热情。诗歌《驶向拜占庭》同样也揭示了诗人的愿望:年轻人应该完善自我,提升精神境界;同样也作为一个警示:年轻人他们的青春不会永存,身体和物质总有一天会消散。这也是诗人崇高心灵的表现,他渴望重新繁荣爱尔兰的艺术和文学,并希望爱尔兰文艺复兴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作品的崇高风格。
朗吉弩斯认为,作品的崇高风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辞藻的技术;其二是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
1.《驶向拜占庭》中辞藻的技术。
《驶向拜占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尤其是象征、对照和反讽。象征的修辞手段贯穿于全诗。第一节,2-3行“青年人互相拥抱着,树上的鸟类—那些垂死的世代—在歌吟”,把“青年人和鸟类”都当作是垂死的世代。第4行“鲑鱼”和“鲭鱼”象征着富足及肥沃,同样也暗示着通向死亡或是精神世界的旅程。第二节,第9-10行“一个老年人不过是卑微的物品,披在一根拐杖上的破衣裳”,此句中的“老年人”被描述为稻草人,稻草人的形象被转化成类似飞翔的灵魂。第16行“来到了这一个圣城拜占庭”,拜占庭被比作为一座圣城,它象征着精神世界。第三节中,圣人、圣火、金枝都象征着永恒。
《驶向拜占庭》中对照的修辞手法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一节中,生命与死亡的对照,老年人代表着死亡,年轻人,鸟类,鱼类代表着生命,然而自然界的生命终究要走向消亡。第二节中,肉体与灵魂的对照,如破衣裳的老年人,他们的肉体即将消亡,而他们驶向拜占庭的话,灵魂就能得到永恒。第三节中,自然与超自然的对照,死亡与不朽的对照。第四节中,改变与持久的对照,人工与自然的对照等。
2.《驶向拜占庭》中整体结构的富丽堂皇。
《驶向拜占庭》整体结构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构成,从而形成必不可少的一个整体。第一节,诗的开端描述着生命的短暂,充满活力的青春也面临着消亡。第二节,诗的发展,叙述者为了获得精神的永生,决定航行驶向理想国度拜占庭。第三节,诗的高潮,叙述者来到拜占庭并请求把他的灵魂带到艺术的永恒境界。第四节,老人的灵魂寄托于不朽的拜占庭艺术品中得以永恒。诗歌的四节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作者带领着读者踏上探求之旅,历经心灵的探求过程,最终达到至真至美的永恒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张中载,赵国新编. 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张定铨, 吴刚. 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李潮. 《驶向拜占庭》—叶芝精神归宿的象征之路[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5): 119-123.
[4]姚健, 林玉鹏. 戏剧人生,不朽艺术—浅析《驶向拜占庭》[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9(1): 123-126.
作者简介:桂艳平,女,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