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九年级的科学专题复习课的现状和教学效果出发,从习题设计的梯度性、开放性、习题设计的模型建立等方面进行学生自主命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期提升复习效果,不仅有利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有效实现复习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习题设计;复习效果;学生自主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17-03
在新课标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重要教学建议,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与时俱进,迫切要求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而变。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无疑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认知网络的构建,也就是说是否达成有效教学。
一、九年级科学复习习题课堂的主要现状与分析
(一)习题课上“满堂讲”,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科学知识条目多,在常态课里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随意加大复习课容量,为了节约时间,课堂上以教师往往自问自答的形式代替学生的回复。
(二)习题课上的习题简单随意,就题论题,停留在表面上
若教师不注重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梳理清楚各知識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体系,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无疑是缺乏综合性和梯度性,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整体并灵活运用。
怎样让学生在复习过程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且觉得学习之后有所收获,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者,通过教师设计有效课堂,把松散知识点进行串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教师要上好习题课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复习习题课中学生自主命题的内涵
(一)学生自主命题的概念界定
学生自主命题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针对相关重要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同时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并设计成相关习题,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有效的习题设计不同于普通课堂练习,就是指向开启学生的思维。从核心素养出发,结合九年级复习课实际情况,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和考试要求的目标、内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引导学生设计习题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科学性、情境性、有序性、活动性、开放性、多维性和整体性等原则。
三、习题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命题的策略的探索和实践
(一)“循循善诱,引发思考”——习题设计梯度性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这是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若没有铺垫,就拿出一个较难的习题,学生一时无从解决,势必会产生思维“卡壳”的现象。因此,在课前的教学习题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设计课堂习题,使知识和思维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利用“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一个真实问题情境中,并能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丰富学生的感知,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案例1】如九年级复习课《电功电功率复习》这一节,笔者巧妙运用两个小灯泡小粗和小细展开,连续五个问题,层层递进,循循善诱,一环扣一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小粗”和“小细”“在相互对白:小粗说:“我比你要亮,工作的更多,放出更多的热量。小粗说”“我比你更‘苗条’,但我所能做的一点都不比你差!”
(1)小粗与小细各自亮明了“身份”:
根据铭牌上的信息你能知道哪些物理量?
(2)请同学们回顾电功率、电功、电热的计算公式,在任务单上写出来。
(3)把二者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能否正常工作?谁亮?如果串联呢?
(4)把二者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谁做功的更多?谁放出更多的热量?如果串联呢?
(5)以上面的知识点为例,你能想到哪些习题,或者你可以把此题改成什么样子?自由发挥写出你的习题。
【反思】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的任务在于在“教中导”,而学生的任务在于在“学中悟”。一个实际的情景可能蕴含很多的学科知识,此案例能将电功率中众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层层递增,逐个解决电功率相关知识,从开始给题到后面学生命题,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发动同学们主动参与,达到了本节课预期的目标,有效提高了科学复习习题课的效果。
(二)深度挖掘,开发学生思维——习题设计的开放性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实验优势,利用实验将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运用中理解,在探索中创新,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创新。
【案例2】又如学完电热器后,同学们对变化的电功率电热计算感觉困难,笔者结合杭州中考题开展一节《电热器的奥秘》复习课,通过最常见的几个问题,利用任务单的形式,分解难点,逐一突破,达成目标。
任务一:电水壶的内部电路是怎样的?(请把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任务二:假如条件允许,再给你一根电阻丝,你有办法使电水壶更快把水烧开吗?
任务三:假如给你一个温控开关,根据铭牌你能设计出饮水机的电路图吗?
任务四:你能否根据刚才设计的某一个方案,编写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把同学们的不同情况用实物投影展现,经过同学自评,互评,老师总结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突出解题技巧及分析同学设计数据的不足,从而达到反思的目的。
【反思】
在这些连续小问题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加深难度,自主命题设计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只是手段,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我们教师只要勤于琢磨,就一定能设计出新颖、巧妙的习题,它会引导学生学习深入下去,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是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以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因此,习题课中所选习题尽量要体现出科学的应用性和典型性,避免题海战术。所选习题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时事的意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三)利用模型进行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习题设计多维性
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不等于简单重复记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模块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最好是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初中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点很多,且分散在每册不同章节中。复习时,需要设计习题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面,从而达到给学生减负增效的效果。
【案例3】九年级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复习课:八圈图的认识和应用。这节复习课是对学过松散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学生对探究制取某种物质的可行方法会觉得有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使学生在原有学习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基础上建立知识模型,但这种模型建立必须是逐步的,分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
活动一:请一同学出示事先制作好的无壳蛋,并说出制作过程。用无壳鸡蛋形成的原因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所给药品:Zn,NaOH,BaCl2,H2SO4,CuSO4,Na2SO4以四人為小组讨论硫酸锌的制取方法,并用实验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取硫酸锌呢?
学生写在任务单上,实物投影展示。已经得到五种盐的制取方法。(如下图)
活动三:请同学们补充书写五个化学方程式,并归纳盐的其他制取方法?
根据这五个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刚才的五种方法,学生就能在八圈图中完整画出盐的几种制取方法。
活动四:展示实验过程,讨论、分析得出的八圈图模型,让学生自己利用这些性质和变化解决下列问题:
(1)利用空气、铜、蒸馏水、三氧化硫四种物质制取硫酸铜?
(2)利用氧化铜,硫酸,铁三种物质,用两种方法制取金属铜?
(3)利用石灰石,水,纯碱三种物质制取烧碱?
第一问包含了金属向其氧化物的转化,非金属氧化物向其对应酸的转化,第二问中学生分析制取金属两种方法:湿法冶金和还原法冶炼金属。第三问要求从八圈图中找出制取可溶性碱的方法:可溶碱和可溶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活动五:利用模型图,根据学过的物质化学性质,写出你知道的某种物质转化方程式?
【反思】
复习课中的习题则是以基本知识为载体,在解决习题中向技能的转化,也就是说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构建出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样使复习知识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根据知识结构进行专题整合,使学生对所复习知识印象加深,以便快速牢固地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设计习题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补充或更正自己的答案,以及由其他同学来评价或补充完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萌发出新颖的想法和充满创意的探究方法。
四、结语
1.复习课教学中要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运用多种形式的习题解决的评价方式,去激励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结合中考的要求和考题形式,教师应加强对复习课习题设计的研究,课前要系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中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课实效性。
3.教师要重视复习课中学生设计习题的深入研究,关注学生兴趣,关注社会热点,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高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复习内容,采用不同的习题导引,不要盲目追求模式的统一。
4.全面按照科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教师对复习习题课的精心设计,从而增强复习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廖伯琴.科学探究式教学与案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继新杨九民.初中科学教学设计——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戴日.核心素养教育和初中科学教学的融合.教育学2017(6),2.
[5]王成周.初中科学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初探[J].2016(6),159-160.
[6]王永华.“理”中练,练中“理”,实现初中科学复习课高效性.教学月刊2008-11
关键词 习题设计;复习效果;学生自主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17-03
在新课标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重要教学建议,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与时俱进,迫切要求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而变。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无疑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认知网络的构建,也就是说是否达成有效教学。
一、九年级科学复习习题课堂的主要现状与分析
(一)习题课上“满堂讲”,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科学知识条目多,在常态课里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随意加大复习课容量,为了节约时间,课堂上以教师往往自问自答的形式代替学生的回复。
(二)习题课上的习题简单随意,就题论题,停留在表面上
若教师不注重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梳理清楚各知識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体系,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无疑是缺乏综合性和梯度性,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整体并灵活运用。
怎样让学生在复习过程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且觉得学习之后有所收获,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者,通过教师设计有效课堂,把松散知识点进行串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教师要上好习题课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复习习题课中学生自主命题的内涵
(一)学生自主命题的概念界定
学生自主命题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针对相关重要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同时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并设计成相关习题,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有效的习题设计不同于普通课堂练习,就是指向开启学生的思维。从核心素养出发,结合九年级复习课实际情况,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和考试要求的目标、内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引导学生设计习题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科学性、情境性、有序性、活动性、开放性、多维性和整体性等原则。
三、习题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命题的策略的探索和实践
(一)“循循善诱,引发思考”——习题设计梯度性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这是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若没有铺垫,就拿出一个较难的习题,学生一时无从解决,势必会产生思维“卡壳”的现象。因此,在课前的教学习题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设计课堂习题,使知识和思维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利用“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一个真实问题情境中,并能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丰富学生的感知,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案例1】如九年级复习课《电功电功率复习》这一节,笔者巧妙运用两个小灯泡小粗和小细展开,连续五个问题,层层递进,循循善诱,一环扣一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小粗”和“小细”“在相互对白:小粗说:“我比你要亮,工作的更多,放出更多的热量。小粗说”“我比你更‘苗条’,但我所能做的一点都不比你差!”
(1)小粗与小细各自亮明了“身份”:
根据铭牌上的信息你能知道哪些物理量?
(2)请同学们回顾电功率、电功、电热的计算公式,在任务单上写出来。
(3)把二者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能否正常工作?谁亮?如果串联呢?
(4)把二者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谁做功的更多?谁放出更多的热量?如果串联呢?
(5)以上面的知识点为例,你能想到哪些习题,或者你可以把此题改成什么样子?自由发挥写出你的习题。
【反思】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的任务在于在“教中导”,而学生的任务在于在“学中悟”。一个实际的情景可能蕴含很多的学科知识,此案例能将电功率中众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层层递增,逐个解决电功率相关知识,从开始给题到后面学生命题,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发动同学们主动参与,达到了本节课预期的目标,有效提高了科学复习习题课的效果。
(二)深度挖掘,开发学生思维——习题设计的开放性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实验优势,利用实验将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运用中理解,在探索中创新,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创新。
【案例2】又如学完电热器后,同学们对变化的电功率电热计算感觉困难,笔者结合杭州中考题开展一节《电热器的奥秘》复习课,通过最常见的几个问题,利用任务单的形式,分解难点,逐一突破,达成目标。
任务一:电水壶的内部电路是怎样的?(请把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任务二:假如条件允许,再给你一根电阻丝,你有办法使电水壶更快把水烧开吗?
任务三:假如给你一个温控开关,根据铭牌你能设计出饮水机的电路图吗?
任务四:你能否根据刚才设计的某一个方案,编写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把同学们的不同情况用实物投影展现,经过同学自评,互评,老师总结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突出解题技巧及分析同学设计数据的不足,从而达到反思的目的。
【反思】
在这些连续小问题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加深难度,自主命题设计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教学中的习题设计只是手段,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我们教师只要勤于琢磨,就一定能设计出新颖、巧妙的习题,它会引导学生学习深入下去,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是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以复习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因此,习题课中所选习题尽量要体现出科学的应用性和典型性,避免题海战术。所选习题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时事的意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三)利用模型进行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习题设计多维性
复习过程中夯实基础不等于简单重复记忆,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对知识模块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最好是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初中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点很多,且分散在每册不同章节中。复习时,需要设计习题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面,从而达到给学生减负增效的效果。
【案例3】九年级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复习课:八圈图的认识和应用。这节复习课是对学过松散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学生对探究制取某种物质的可行方法会觉得有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使学生在原有学习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基础上建立知识模型,但这种模型建立必须是逐步的,分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
活动一:请一同学出示事先制作好的无壳蛋,并说出制作过程。用无壳鸡蛋形成的原因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所给药品:Zn,NaOH,BaCl2,H2SO4,CuSO4,Na2SO4以四人為小组讨论硫酸锌的制取方法,并用实验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取硫酸锌呢?
学生写在任务单上,实物投影展示。已经得到五种盐的制取方法。(如下图)
活动三:请同学们补充书写五个化学方程式,并归纳盐的其他制取方法?
根据这五个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刚才的五种方法,学生就能在八圈图中完整画出盐的几种制取方法。
活动四:展示实验过程,讨论、分析得出的八圈图模型,让学生自己利用这些性质和变化解决下列问题:
(1)利用空气、铜、蒸馏水、三氧化硫四种物质制取硫酸铜?
(2)利用氧化铜,硫酸,铁三种物质,用两种方法制取金属铜?
(3)利用石灰石,水,纯碱三种物质制取烧碱?
第一问包含了金属向其氧化物的转化,非金属氧化物向其对应酸的转化,第二问中学生分析制取金属两种方法:湿法冶金和还原法冶炼金属。第三问要求从八圈图中找出制取可溶性碱的方法:可溶碱和可溶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活动五:利用模型图,根据学过的物质化学性质,写出你知道的某种物质转化方程式?
【反思】
复习课中的习题则是以基本知识为载体,在解决习题中向技能的转化,也就是说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构建出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样使复习知识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根据知识结构进行专题整合,使学生对所复习知识印象加深,以便快速牢固地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设计习题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补充或更正自己的答案,以及由其他同学来评价或补充完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萌发出新颖的想法和充满创意的探究方法。
四、结语
1.复习课教学中要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运用多种形式的习题解决的评价方式,去激励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结合中考的要求和考题形式,教师应加强对复习课习题设计的研究,课前要系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中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课实效性。
3.教师要重视复习课中学生设计习题的深入研究,关注学生兴趣,关注社会热点,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高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复习内容,采用不同的习题导引,不要盲目追求模式的统一。
4.全面按照科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教师对复习习题课的精心设计,从而增强复习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廖伯琴.科学探究式教学与案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继新杨九民.初中科学教学设计——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戴日.核心素养教育和初中科学教学的融合.教育学2017(6),2.
[5]王成周.初中科学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初探[J].2016(6),159-160.
[6]王永华.“理”中练,练中“理”,实现初中科学复习课高效性.教学月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