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运动很多年以前就是一种运动,现在也只不过是把它给细化了而已。就拿野营探险、登山、攀岩来说,最早可追述到18世纪的欧洲。在那以前,人们很怕接近山区,总认为那是魔鬼一样的地方,一直到18世纪,才开始有一些传教士为了宣教,不得不穿越山区。科学家开始走入山区,做一些自然生态的研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因拜工业革命所赐,而形成的实业家和企业家等社会新阶层,这些人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同时也为了追求另一种刺激,就开始以登山当成另一种休闲方式。在当时,首登(某座山头被人类第一次登顶)就成为所有登山者追求的目标,当那些在阿尔卑斯山区中,比较平缓而容易到达的山头都被首登过后,剩下的就是有着相当难度的大山了。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这些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整套技术。只是此时无论技术上还是装备上都还相当简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为了符合特种地形作战上的需求,军队才开始发展了这些技术,攀岩和野营才逐渐有了雏形,而真正形成分类的体育项目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了。但这些项目的历史虽然很短,但在后几十年中已经成为各个发达国家里很普及的运动了,同时野外露营更是欧美国家上至老人下至童子军都十分喜爱的活动。
在我国户外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育和休闲为一体的新生运动,在它刚刚开始之时只是作为少数人为寻求刺激挑战自身极限的游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和人与人的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人们要求亲近自然放松自己在竞争中紧张的心情,户外运动也就逐步普及起来。
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参加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的人数达100多万,经常参加登山户外运动的人口约5000多万,户外运动俱乐部约700余家。但是在户外运动迅猛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阻碍了我国户外运动健康发展的因素。
合格从业人员少,理论基础薄,实践经验少。
户外运动虽然是一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但也正是在这些危险之中给参与者带来了乐趣,也就是这种诱惑才使现代的都市人不断地加入其中。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更需要有专业人员来组织指导,才能安全顺利的来进行。据调查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拥有此类证书的人并不多仅占12%,而且通过短期的培训并不能使一些户外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我国户外运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诸 多漏洞,许多不具资质的户外从业人员与非正 规的俱乐部在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占有较大 的比例,此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由于户外运动发展较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高 山向导、户外领队、拓展培训师、攀岩保护员等 缺口很大,同时,作为新兴的攀岩、户外、拓展运 动等,场地标准和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呈滞后状态,以及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势必影响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因此培养出专业户外 技能人才与户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管理組织机构不健全,法律条文不明确
户外运动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行业管理不规范,监管机构缺位等问题。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是属于营利性机构,要到工商部门注册,要对俱乐部人员进行资质认证,由相关的体育部门管理,但是国内不少户外运动俱乐部还没有到相关部门备案登记,处于无证经营状态,难以得到有效监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户外运动俱乐部有几百家,但是得到中国登山协会认证的只有34家。
其次,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户外运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性规定还不健全,大多数地方的俱乐部资质认证及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协调不够,监管机构缺位等等。另外,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只能在宏观上进行管理并没有真正的管理实权,其导向作用在各地区不明显,各地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与俱乐部之间的指导
对策与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户外运动知识;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社会各部门都应重视对户外运动的知识的宣传,开设一些公益讲座,宣传栏等,为其发展开通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户外运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跟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个运动项目。加快在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进程,是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就很好的了解基础到这项运动。尽快完善体育院系户外运动专业的建设,完善培养专业户外运动人才的体制,促使户外运动快速正确的发展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国外很多人酷爱户外运动,18世纪西方国家就有了最初的户外运动,在法律、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备。凡是具有探险内容的旅游活动,都由专业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组织,有非常强大的保障能力,以产业化、公司化、法律化模式运作。英国还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救援体系和机制,有海岸救援、山地救援和空中救援,山地救援和空中救援有时又是共同联系的一体。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户外运动法律、法规实施的合理成果,并结合我国户外运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推动户外运动法制化进程。
结论
户外运动的发展对于增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相关机构及广大户外运动参与者要努力解决和克服各种影响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障碍因素,加强户外宣传和教育、促进群众户外运动与专业户外运动的协调发展、保障活动的组织规范化和安全问题、建设和完善法规制度,以促进我国户外运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试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 一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6,7.
[2]操学诚,吴祖德.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 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6.
[3]汪治国.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休闲运 动的调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8,3.
[4]仝仕胜.对高校户外运动的探索[J].体育世界 (学术版),2006,3.
在我国户外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育和休闲为一体的新生运动,在它刚刚开始之时只是作为少数人为寻求刺激挑战自身极限的游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和人与人的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人们要求亲近自然放松自己在竞争中紧张的心情,户外运动也就逐步普及起来。
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参加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的人数达100多万,经常参加登山户外运动的人口约5000多万,户外运动俱乐部约700余家。但是在户外运动迅猛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阻碍了我国户外运动健康发展的因素。
合格从业人员少,理论基础薄,实践经验少。
户外运动虽然是一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但也正是在这些危险之中给参与者带来了乐趣,也就是这种诱惑才使现代的都市人不断地加入其中。就是这样一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更需要有专业人员来组织指导,才能安全顺利的来进行。据调查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拥有此类证书的人并不多仅占12%,而且通过短期的培训并不能使一些户外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同时我国户外运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诸 多漏洞,许多不具资质的户外从业人员与非正 规的俱乐部在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占有较大 的比例,此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由于户外运动发展较快,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高 山向导、户外领队、拓展培训师、攀岩保护员等 缺口很大,同时,作为新兴的攀岩、户外、拓展运 动等,场地标准和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呈滞后状态,以及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势必影响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因此培养出专业户外 技能人才与户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管理組织机构不健全,法律条文不明确
户外运动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行业管理不规范,监管机构缺位等问题。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是属于营利性机构,要到工商部门注册,要对俱乐部人员进行资质认证,由相关的体育部门管理,但是国内不少户外运动俱乐部还没有到相关部门备案登记,处于无证经营状态,难以得到有效监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户外运动俱乐部有几百家,但是得到中国登山协会认证的只有34家。
其次,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户外运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性规定还不健全,大多数地方的俱乐部资质认证及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协调不够,监管机构缺位等等。另外,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只能在宏观上进行管理并没有真正的管理实权,其导向作用在各地区不明显,各地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与俱乐部之间的指导
对策与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户外运动知识;培养专门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社会各部门都应重视对户外运动的知识的宣传,开设一些公益讲座,宣传栏等,为其发展开通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户外运动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跟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个运动项目。加快在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进程,是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就很好的了解基础到这项运动。尽快完善体育院系户外运动专业的建设,完善培养专业户外运动人才的体制,促使户外运动快速正确的发展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国外很多人酷爱户外运动,18世纪西方国家就有了最初的户外运动,在法律、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备。凡是具有探险内容的旅游活动,都由专业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组织,有非常强大的保障能力,以产业化、公司化、法律化模式运作。英国还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救援体系和机制,有海岸救援、山地救援和空中救援,山地救援和空中救援有时又是共同联系的一体。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户外运动法律、法规实施的合理成果,并结合我国户外运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推动户外运动法制化进程。
结论
户外运动的发展对于增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相关机构及广大户外运动参与者要努力解决和克服各种影响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障碍因素,加强户外宣传和教育、促进群众户外运动与专业户外运动的协调发展、保障活动的组织规范化和安全问题、建设和完善法规制度,以促进我国户外运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试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 一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6,7.
[2]操学诚,吴祖德.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 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6,6.
[3]汪治国.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休闲运 动的调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8,3.
[4]仝仕胜.对高校户外运动的探索[J].体育世界 (学术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