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幼儿美术教育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主要培养他们的悟性和兴趣。因此,以上两者都是以情境为核心,符合了幼儿的心智发展规律,借助具体情景来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下面是我对幼儿美术情境教学的分析和理解:
一、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儿童画”指的是幼儿自己画的画,一幅好的儿童画往往充满了稚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幼儿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
绘画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现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1.5-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分析中得出:(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像非像。(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4-6岁)这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美术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幼儿也正处于从象征中事物的象征期过渡阶段,且已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希望尝试探索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因此,原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中班进行。
二、情境教学的方法
1、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清晰的图像和声音的感受,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了,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2、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 让幼儿学习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是训练观察力的重要手段。选择的绘画内容,除了要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外。还要注重让幼儿自己去观察、体验和感受,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3、以表演体会情境。教师应该设计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内容,如绘制趣味性插图、卡通画、剪纸、布贴画等等。
如“吹泡泡”一课:我们可在上课的时候,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
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步步前进。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
三、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
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过程循环往复,是不断向前的过程,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并且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提高阶段。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因为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所感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过程。例:在蜡笔画《房子》(图2)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学习一笔画的方法画了房子的形状,虽然幼儿画得不工整,但画的姿态不一,稚趣可爱。幼儿互相观看,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并讲讲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有时幼儿的评价并不正确或表面化,我们可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布置、颜色的搭配、形象的表现等方面来评价作品,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情境教学的学习效果
通过情境教学,幼儿能大胆参与绘画活动,画面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富创造性,作品极具幼儿个性特点;通过情境教学,幼儿在日常生活会仔细观察各种事物,幼儿作画中不受示范的约束,幼儿在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情境教学,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感受和体验,不限制幼儿的作画方法和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情境教学,幼儿作品不受到约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教师正面鼓励幼儿,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促使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通过情境教学,使幼儿充分体验、感受到事物的美。幼儿在美的事物的刺激下,自觉参与美术技能学习,提高了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往往能给幼儿带来浓厚的兴趣,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并更加有利于知识、技能、品德的平衡发展。
一、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儿童画”指的是幼儿自己画的画,一幅好的儿童画往往充满了稚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幼儿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
绘画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现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1.5-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分析中得出:(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像非像。(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4-6岁)这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美术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幼儿也正处于从象征中事物的象征期过渡阶段,且已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希望尝试探索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因此,原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中班进行。
二、情境教学的方法
1、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以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最大优势就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还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特征。制作一个动画课件,通过清晰的图像和声音的感受,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便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了,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2、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创作源自生活,幼儿美术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要注意引导其观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联系。 让幼儿学习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是训练观察力的重要手段。选择的绘画内容,除了要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外。还要注重让幼儿自己去观察、体验和感受,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3、以表演体会情境。教师应该设计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内容,如绘制趣味性插图、卡通画、剪纸、布贴画等等。
如“吹泡泡”一课:我们可在上课的时候,现场为幼儿演示吹泡泡的情景。尽量为幼儿提供直观、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真实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吹泡泡”的情景已有了一定的影像,但仅限于那一基本画面,幼儿的思维没有活起来。
此时,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让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随着老师的谈话,幼儿的思维步步前进。这样的描述,不但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吹泡泡的印象,同时也对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有很大的作用。
三、情境教学的评价方式
幼儿的绘画能力发展过程循环往复,是不断向前的过程,评价作品是幼儿重新发现美的阶段,并且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提高阶段。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从中体验到美感,提高幼儿评价能力和审美意识,因为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所感受、理解,这是一个能动过程。例:在蜡笔画《房子》(图2)中,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学习一笔画的方法画了房子的形状,虽然幼儿画得不工整,但画的姿态不一,稚趣可爱。幼儿互相观看,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并讲讲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有时幼儿的评价并不正确或表面化,我们可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布置、颜色的搭配、形象的表现等方面来评价作品,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四、情境教学的学习效果
通过情境教学,幼儿能大胆参与绘画活动,画面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富创造性,作品极具幼儿个性特点;通过情境教学,幼儿在日常生活会仔细观察各种事物,幼儿作画中不受示范的约束,幼儿在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情境教学,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感受和体验,不限制幼儿的作画方法和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情境教学,幼儿作品不受到约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教师正面鼓励幼儿,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促使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通过情境教学,使幼儿充分体验、感受到事物的美。幼儿在美的事物的刺激下,自觉参与美术技能学习,提高了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往往能给幼儿带来浓厚的兴趣,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并更加有利于知识、技能、品德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