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论“传媒艺术”的命名——兼辨“传媒/媒介/媒体艺术”之异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艺术族群,但是这个艺术族群为什么要以"传媒艺术"来命名,而不以"媒介艺术"或"媒体艺术"来命名呢?这个起点式的问题需要从符号学视角来解答这个问题。"媒介"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意指一种中介化实践,"传媒"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意指一种带有传播意味的传播工具或技术,而"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则通常意指一种携带解释规则的传播机构。因此,"媒介艺术"和"媒体艺术"这两个命名都不能标识出一个新的艺术族群,因为所有艺术符号都拥有媒介,自身也都携带着解释规则。而"传媒艺术"这个命名能够标识出一个新的艺术族群,能够突显这个艺术族群的特征,因为"传媒"与"艺术"的结合能够彰显这个艺术文本的意动性和接触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国民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
一、生长的条件朝着后来结果的累积性的运动,就是生长的含义。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说一个人只能在他未发展的某一点上才可能有发展,似乎是自明之理。但是,"未成熟状
《朝花夕拾》是初中生必读名著,《二十四孝图》又是这部名著中的重点篇目。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真正了解《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有必要结合原著对其中的《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PAD、手机、电子书等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本文以《老人与海》阅读任务设计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