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在欧亨利多个展示美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百态的系列小说中,讲述爱情故事的名篇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感动着千万读者,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之王”无可动摇的地位。“爱情世界无金钱,金钱世界无爱情”,欧亨利的爱情小说从正反两个方面,映照了作家独特的爱情观。在诸如《爱的奉献》、《麦琪的礼物》、《泄露春光的菜单》等小说中,欧亨利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为爱守候、牺牲的真情,这些含泪带笑的故事渗透了作家的爱情经历和自传成分,无不突显着他的爱情观。而在另一类“金钱世界无爱情”的小说中,作者则抨击了那些被扭曲的,沾染了铜臭气的“畸形的爱情”。如在《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爱神与财神》等小说中,主人公在“为了爱”的名义下,凭借着金钱和地位的力量争取爱情,使爱情无暇的本质被玷污,这也正是欧亨利对以金钱作为筹码的爱情无情的讽刺。
一、爱情与牺牲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是靠爱情支撑的”。在《爱的奉献》和《麦琪的礼物》中,尽管主人公都在饥寒交迫的现实中挣扎,但都能为爱情做出牺牲。两颗彼此相爱的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屈服,反而依靠爱情的滋养而贴得更近,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力量的伟大。
小说《爱的牺牲》讲述了一对在纽约追求艺术理想的年轻夫妇为了成全对方而做出牺牲的动人爱情故事:德里亚为了支付画家丈夫高昂的学费,不惜牺牲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洗衣店里熨衣服,但却编织了善意的谎言,说自己为将军的女儿教授音乐课,收入颇丰。同样的,乔也为了妻子能够继续深造而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靠着烧锅炉出卖体力赚钱,却也隐瞒妻子说自己的画卖给了富商。小说的结尾,德里亚右手包扎的绷带纱线拂散了喜剧的烟雾,让彼此看到了真相:原来乔恰巧就在德里亚推熨斗的洗衣店下烧炉子。他们逃避不了生活的困窘,但是他们却用自己对爱人默默的付出和善意的谎言,制造生活的快乐,显示爱情的幸福,以消除对方的痛苦。“当一个人爱着他的艺术时,就没有什么牺牲是不可以忍受的。”这句出现在故事开头的格言在结尾时被德里亚改成“当一个人爱着的时候,没有什么牺牲是不可忍受的”。正是为了爱, 两个年轻人为对方心甘情愿地付出,同样是为了爱,《麦琪的礼物》里的黛拉,在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过圣诞节的困境中,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的美丽长发,为丈夫买来一条白金表链;吉姆却把祖传三代的金表卖掉,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镶着珠宝”的发梳。他们也像德里亚和乔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艺术一样,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彼此最宝贵的东西。他们的奉献破坏了对方眼中“完美的圣诞礼物”,却成就了被赋予爱情智慧的“麦琪的礼物”,谱写了最美的爱的乐章。
小说里贫贱夫妻纯洁、坚贞的美好爱情也正是欧亨利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亲身感受。他与妻子阿索尔在一次舞会中相遇,两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两颗火热的心碰在一起,迅速迸发出爱的火花。几个月后,欧亨利在与阿索尔偶遇的路上向她求婚,接着他们就径直走向了举行婚礼的教堂。这种爱情有着“欧亨利式”的浪漫,本是就是一篇典型的欧亨利爱情小说,一切“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婚后,他们的“闪婚”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出身优越的阿索尔与欧亨利一同担起生活的重担——为丈夫杂志社的经费四处奔波,为补贴家用做起缝手套的零活,但她从未有过抱怨。清苦困顿的生活并没有使两人的爱情动摇,即使是在欧亨利成为通缉犯,流落他乡的日子里,拖着病体的阿索尔依旧坚定地支持丈夫,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不难看出,美丽善良的德里亚和黛拉身上都有着阿索尔的影子,这些故事所反映出的爱情以及感人至深的相互自我牺牲精神,实际就是欧亨利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爱情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爱情与金钱
欧亨利的另一类爱情小说从讨论金钱与爱情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反面映照了他的爱情观——“金钱世界无爱情”,这并不是说爱情不需要物质基础,而是强调在“唯钱是图”扭曲的世界里,爱情一旦沾染了“铜臭气”就会变质,失去人情味。
在“金钱万能”的世界里,真爱在金钱现实面前似乎显得无力:小说《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中,温克勒和蕴丝小姐邂逅于阿尔卑斯山麓,一个是英勇强健的山中猎手,一个是勤劳美丽的农家少女,两人彼此吸引,默默相爱。离别时,两人还互赠山间的野花作为定情物。但故事情节一转——原来两人都来自上流社会:一个是地位显赫的贵公子,一个是家财万贯的千金女,由于厌弃自己养尊处优的腐朽生活而来到山中。而一回到现实的金钱世界,两人有如山间白雪般纯洁的爱情就随之幻灭。两个家族为实现钱权的结合,一个以家世地位作聘礼,一个以巨额财产作嫁妆,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结果是,现实的金钱婚姻使两个人带着对阿尔卑斯山恋情的深沉回忆,把作为定情信物的野花捻碎,曾经的纯美爱情转瞬成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回忆。而在《爱情与财神》中,金钱又似乎成了爱情的救世主:认为“钱能通神”的肥皂大王是个彻头彻尾的金钱拥护者,在他的眼里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金钱买不到的。他以自己的财富做后盾,玩票一般地调动了全纽约所有的车辆,制造了一起交通大拥堵,为儿子争取到了与他所倾慕的交际花独处的宝贵时间,最终这使儿子战胜了所有的“优势情敌”,获得了美女的青睐。
这类小说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在告诉人们金钱可以主宰爱情,但其实却蕴藏着欧亨利对“金钱爱情观”巨大的讽刺。理查德的父亲用金钱为儿子争取到了与心爱的女孩独处两小时的机会,他认为是他的财富让儿子拥有了爱情,甚至认为在这场爱的追赶中,财神打败了爱神,爱情可以被标价。这是一个用财富来证明自身价值的商人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对金钱的崇拜让他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能用金钱衡量。对于有形的商品,金钱能够显示它的价值尺度功能,而对于超越物质层面的爱情来讲呢?显然强调金钱对爱情的主宰作用无疑是对这一神圣情感的亵渎。且不论究竟是一枚代表真爱的戒指还是父亲投资的“剧目”促成了理查德的姻缘,也不说是否是金钱世界的婚礼葬送了温克勒和蕴丝小姐纯美的恋情。试想,如果《安徒生童话》中,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是看中了王子的财富,王子与灰姑娘的再次相遇是老国王用金币砸出的一出戏剧,那这世界上又有谁会相信爱情呢?欧亨利通过他的作品告诉人们:真爱与金钱无关。当理查德的父亲不屑地反问“拿我全部的财产做后盾,还不能让一个姑娘陪你一两个小时吗?”时,当他把爱神丘比特叫做“拿着弓箭乱射的小流氓”时, 我们看到了欧亨利对“金钱至上”扭曲的爱情观绝妙的讽刺。爱情不是荒诞的剧目,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钱能买到的消费品。虽然这类充满了欧亨利讽刺和批判的“反人性”爱情小说并不是他创作的主流,却有着衬托、对比的作用,更映衬出闪烁着人性光辉一类爱情小说的夺目光彩。
从欧亨利的爱情小说中,我们领略到的不仅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爱情观,他的坎坷的人生因为有爱而注定不再孤寂。透过他笔下的爱情,欧亨利要告诉人们的是不管现实如何的冷酷无情,也不管金钱的能量有多么巨大,爱情始终是可靠的力量,为我们的心指引最美的人性。
参考文献:
[1]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欧·亨利.欧·亨利小说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阮温凌.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盛赛,1991年4月1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本科,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美语言文化。
一、爱情与牺牲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是靠爱情支撑的”。在《爱的奉献》和《麦琪的礼物》中,尽管主人公都在饥寒交迫的现实中挣扎,但都能为爱情做出牺牲。两颗彼此相爱的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没有屈服,反而依靠爱情的滋养而贴得更近,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力量的伟大。
小说《爱的牺牲》讲述了一对在纽约追求艺术理想的年轻夫妇为了成全对方而做出牺牲的动人爱情故事:德里亚为了支付画家丈夫高昂的学费,不惜牺牲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洗衣店里熨衣服,但却编织了善意的谎言,说自己为将军的女儿教授音乐课,收入颇丰。同样的,乔也为了妻子能够继续深造而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靠着烧锅炉出卖体力赚钱,却也隐瞒妻子说自己的画卖给了富商。小说的结尾,德里亚右手包扎的绷带纱线拂散了喜剧的烟雾,让彼此看到了真相:原来乔恰巧就在德里亚推熨斗的洗衣店下烧炉子。他们逃避不了生活的困窘,但是他们却用自己对爱人默默的付出和善意的谎言,制造生活的快乐,显示爱情的幸福,以消除对方的痛苦。“当一个人爱着他的艺术时,就没有什么牺牲是不可以忍受的。”这句出现在故事开头的格言在结尾时被德里亚改成“当一个人爱着的时候,没有什么牺牲是不可忍受的”。正是为了爱, 两个年轻人为对方心甘情愿地付出,同样是为了爱,《麦琪的礼物》里的黛拉,在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过圣诞节的困境中,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的美丽长发,为丈夫买来一条白金表链;吉姆却把祖传三代的金表卖掉,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镶着珠宝”的发梳。他们也像德里亚和乔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艺术一样,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彼此最宝贵的东西。他们的奉献破坏了对方眼中“完美的圣诞礼物”,却成就了被赋予爱情智慧的“麦琪的礼物”,谱写了最美的爱的乐章。
小说里贫贱夫妻纯洁、坚贞的美好爱情也正是欧亨利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亲身感受。他与妻子阿索尔在一次舞会中相遇,两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两颗火热的心碰在一起,迅速迸发出爱的火花。几个月后,欧亨利在与阿索尔偶遇的路上向她求婚,接着他们就径直走向了举行婚礼的教堂。这种爱情有着“欧亨利式”的浪漫,本是就是一篇典型的欧亨利爱情小说,一切“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婚后,他们的“闪婚”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出身优越的阿索尔与欧亨利一同担起生活的重担——为丈夫杂志社的经费四处奔波,为补贴家用做起缝手套的零活,但她从未有过抱怨。清苦困顿的生活并没有使两人的爱情动摇,即使是在欧亨利成为通缉犯,流落他乡的日子里,拖着病体的阿索尔依旧坚定地支持丈夫,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不难看出,美丽善良的德里亚和黛拉身上都有着阿索尔的影子,这些故事所反映出的爱情以及感人至深的相互自我牺牲精神,实际就是欧亨利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爱情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爱情与金钱
欧亨利的另一类爱情小说从讨论金钱与爱情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反面映照了他的爱情观——“金钱世界无爱情”,这并不是说爱情不需要物质基础,而是强调在“唯钱是图”扭曲的世界里,爱情一旦沾染了“铜臭气”就会变质,失去人情味。
在“金钱万能”的世界里,真爱在金钱现实面前似乎显得无力:小说《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中,温克勒和蕴丝小姐邂逅于阿尔卑斯山麓,一个是英勇强健的山中猎手,一个是勤劳美丽的农家少女,两人彼此吸引,默默相爱。离别时,两人还互赠山间的野花作为定情物。但故事情节一转——原来两人都来自上流社会:一个是地位显赫的贵公子,一个是家财万贯的千金女,由于厌弃自己养尊处优的腐朽生活而来到山中。而一回到现实的金钱世界,两人有如山间白雪般纯洁的爱情就随之幻灭。两个家族为实现钱权的结合,一个以家世地位作聘礼,一个以巨额财产作嫁妆,让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结果是,现实的金钱婚姻使两个人带着对阿尔卑斯山恋情的深沉回忆,把作为定情信物的野花捻碎,曾经的纯美爱情转瞬成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回忆。而在《爱情与财神》中,金钱又似乎成了爱情的救世主:认为“钱能通神”的肥皂大王是个彻头彻尾的金钱拥护者,在他的眼里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金钱买不到的。他以自己的财富做后盾,玩票一般地调动了全纽约所有的车辆,制造了一起交通大拥堵,为儿子争取到了与他所倾慕的交际花独处的宝贵时间,最终这使儿子战胜了所有的“优势情敌”,获得了美女的青睐。
这类小说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在告诉人们金钱可以主宰爱情,但其实却蕴藏着欧亨利对“金钱爱情观”巨大的讽刺。理查德的父亲用金钱为儿子争取到了与心爱的女孩独处两小时的机会,他认为是他的财富让儿子拥有了爱情,甚至认为在这场爱的追赶中,财神打败了爱神,爱情可以被标价。这是一个用财富来证明自身价值的商人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对金钱的崇拜让他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能用金钱衡量。对于有形的商品,金钱能够显示它的价值尺度功能,而对于超越物质层面的爱情来讲呢?显然强调金钱对爱情的主宰作用无疑是对这一神圣情感的亵渎。且不论究竟是一枚代表真爱的戒指还是父亲投资的“剧目”促成了理查德的姻缘,也不说是否是金钱世界的婚礼葬送了温克勒和蕴丝小姐纯美的恋情。试想,如果《安徒生童话》中,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是看中了王子的财富,王子与灰姑娘的再次相遇是老国王用金币砸出的一出戏剧,那这世界上又有谁会相信爱情呢?欧亨利通过他的作品告诉人们:真爱与金钱无关。当理查德的父亲不屑地反问“拿我全部的财产做后盾,还不能让一个姑娘陪你一两个小时吗?”时,当他把爱神丘比特叫做“拿着弓箭乱射的小流氓”时, 我们看到了欧亨利对“金钱至上”扭曲的爱情观绝妙的讽刺。爱情不是荒诞的剧目,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钱能买到的消费品。虽然这类充满了欧亨利讽刺和批判的“反人性”爱情小说并不是他创作的主流,却有着衬托、对比的作用,更映衬出闪烁着人性光辉一类爱情小说的夺目光彩。
从欧亨利的爱情小说中,我们领略到的不仅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爱情观,他的坎坷的人生因为有爱而注定不再孤寂。透过他笔下的爱情,欧亨利要告诉人们的是不管现实如何的冷酷无情,也不管金钱的能量有多么巨大,爱情始终是可靠的力量,为我们的心指引最美的人性。
参考文献:
[1]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欧·亨利.欧·亨利小说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阮温凌.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盛赛,1991年4月1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本科,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美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