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那颗千疮百孔的灵魂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对于诗最后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在他看来,如今走在回家路上的主人公心里是高兴的;可是,又该怎么理解最后两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呢?清末文学家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那么,回乡的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笔者认为,他的心理十分复杂,可谓悲喜交集,因为长久的戍边戰争生活给主人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他是怀着一颗千疮百孔的破碎的心灵走向故乡的。
  一、久戍不归,他是思乡的戍卒
  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时光在无情地流逝,但是,说要回家的戍卒还是在遥远的边疆过着“靡室靡家”“不遑启处”“载饥载渴”的生活。在这样的奔波中,在本来就通讯困难的时代,主人公更是因为“我戍未定”而“靡使归聘”,于是,他不免“忧心烈烈”,不免“忧心孔疚”。为什么如此忧伤,如此痛苦?笔者觉得,在主人公心里,他应该深深地牵挂着家乡、亲人,可能还有心底那个姑娘,甚至家里的那条狗,村口的那棵树……一切给他温暖的人与物,他离开得太久太久,久到梦中的场景、面目都有些模糊了。前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反复地表达了戍卒久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戍卒思乡是诗歌中吟咏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诗经》的“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到汉乐府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从唐诗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到宋词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回不去的故乡,一直在呼唤着她的游子。《采薇》里的主人公,也因为归期一拖再拖,又无法向家里人传递问候,而深深地思念着他的故乡。
  二、一月三捷,他是报国的战士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主人公深深地思念着他的故乡,却只能在梦中回家,因为猃狁侵犯家园。没有国,哪有家?所以,主人公只好藏起思念,和战友们并肩作战。战斗的号角吹响了,将帅们乘坐着“四牡业业”“四牡骙骙”的戎车,士兵们跟在车后跋涉,满面尘土、衣衫褴褛……“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战士们靠着车厢躲避敌人的流矢,他们枕戈待旦地“岂不日戒”,只因为“猃狁孔棘”。 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主人公对猃狁的仇恨和与战友的同仇敌忾。虽然主人公深深地思念家乡,却没有忘记战士有保家卫国的责任。藏起自己的思念,担起自己的职责,从古至今的中国军人一直都是这样的有担当。即使“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却也不言苦不叫累,只为赤心报国。从“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的先秦之人,到“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的唐人,再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宋人,这样的为国担当一直传承不息。而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秘诀所在。《采薇》里的主人公尽管思乡心切、痛苦难当,却也不忘自己身为战士的职责,依然坚守战场,为国家浴血奋战。
  三、九死一生,他是归乡的征人
  熬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死边缘的挣扎,终于,战争结束了。九死一生的主人公,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踏上了回乡的归途。这本来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比起那些把性命永远留在战场的同袍,他算是一个幸运儿。可是,他有的仅仅是高兴吗?那高兴大概也不过是一瞬间吧?“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雪扑面而来,伤痕累累的身体在隐隐作痛,提醒着他这些年的出生入死,身体的寒冷都比不过内心的伤痛。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昔日幸福的家园没了,只有雨雪霏霏;昔日恩爱的亲人没了,只有雨雪霏霏;昔日袅袅的炊烟没了,只有雨雪霏霏;昔日依依的杨柳没了,只有雨雪霏霏……凯旋的这位征夫,没有了丝毫的喜悦;活下来的征夫,没有了半点庆幸。
  四、音书断绝,他是情怯的归人
  当《采薇》的主人公走向家乡的时候,“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他迟疑的脚步,告诉读者他心中该是怎样的复杂难言。路途是那样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的思绪随着大雪飞扬:多年征战,音书断绝,今日归乡,迎接我的是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荒草萋萋的情景?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的人,在大雪飘飞时当我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是否还在等我?当初连杀鸡都不敢看,一脸青涩、眼神纯真的孩子,已经双手沾满血腥,满脸胡茬、目光锐利又茫然,温柔的母亲还能认得出“尘满面,鬓如霜”的我吗?
  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主人公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多年的音讯渺茫,连年的战火连天,再加上天灾人祸,今日的家是何境况?即使家人都在,未来的自己能担起家庭的重担吗?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在哪里?没有答案,只有满心的苦涩,只有勇敢地去迎接未知的明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春天里,微风吹拂,杨柳轻柔飞扬,这是别离时的春光;寒冬时节,雪花飘飞,纷纷扬扬,这是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他离去,他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多年的戍边战争生活,让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
  主人公心情复杂,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不由得发出“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叹,而全诗就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这个主人公是那位吟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着昂扬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士兵,同时还是那位在蒙蒙的细雨里唱着归乡的“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士兵。相思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乐章。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的勾当,而被迫卷入其中的戍卒,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舟,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己。无论什么时候,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对人的生命的戕害。经历了残酷战争的士兵,即使凯旋,也会满怀伤痛,身体里是一颗千疮百孔的灵魂。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课题“普通高中全科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课题编号:2020ZJZX008)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也是豪放词中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宋朝的文学评论家胡仔誉为“古今绝唱”。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重在写景,描写了赤壁的壮美的景色风光,下阙重在议论和抒情,表达了苏轼对于周瑜的追念與敬佩,以此来抒发他的多重人生感慨。整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情感饱满,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对秀丽河山的赞美喜爱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多次遭遇贬谪,他一生的足迹可以说
期刊
《长恨歌》是很有名很有份量的作品。但面对这样的作品,我自己在初读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不清楚白居易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很难读出它好在哪里。所以,我想学生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疑惑呢?于是,在上课前叫学生写下他们读作品的直观感受和疑惑,这既是一个预习的过程,又能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结果表明,学生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有很多分歧和困惑。有人觉得杨贵妃长得美有贪念,有人却看到了她在爱情中的伟大和纯粹;有
期刊
期刊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开口表达,看似学生“说”的技能得到了训练,实际上更训练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教师的引导更多时候起到了对学生思维的指引、纠偏和拓展,而学生表达、同伴倾听分析的方式也易于令學生接受,更易于获得认可,深入对文本的思考。笔者为理解难度较高的课文设计专门的导入情境,吸引学生“听”的注意力;为长文本划分层次,交由学生分组自行分析、自行讨论,促进“听”能力的生成;对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赠予后生以示劝学之意的一篇文章。作者对于同乡后生,以亲身求学经历示之,勉励其要刻苦读书。将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中,将真情实感融于说理中,质朴真切、发人深省。文章中,作者并不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层层递进,采用躬行说理、对比说理、情理交融等表达技巧,动情于中,寓理于事,将叙事与说理融合,结构紧凑严谨,要点明确突出,砥砺年青人奋起读书,有理有情,显示出高超的表达艺术。  
期刊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作于贬谪黄州时的一篇赋作。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赋中所述,为与友人月下泛舟时的所见所感,既有遭受贬谪的苦闷无奈,又有拨云见月的欣喜达观。这首赋作不仅用语优美、情韵深致,其丰富的哲理内蕴也历来为人称道。千百年来,关于《赤壁赋》哲理性的讨论从未停止过,熔铸于赋中的放达情思是作者对于人生变幻、世事无常的形象诠释。  一、个体生命——“无意义”到“有意义”  “西望夏
期刊
《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有着“史诗”的美誉(毕飞宇语),也入选了部编版教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但大多沿用一贯的教学思路,“旧瓶装旧酒”,他们或重于文言,字词落实,语段翻译;或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上,反复纠缠,亦步亦趋,不仅没有进一步发掘小说的深刻意义、审美价值,而且未能有效激發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预期。  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在
期刊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入情。”写诗必动情,读诗总关情,这似乎已成为铁规定律,但诗歌教学如果只是关注情就会显得太单薄。我认为诗歌教学一定要有厚度,所谓厚度,就是语文教师站位要高远,要立足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学习目标的设立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还要探究产生这样的感情或志趣背后的文化沃土,也要关注这首诗对于教材、对于学生有哪些独特的
期刊
高中阶段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如何从语言赏析上引起学生学习山水游记散文的兴趣,笔者想重点探讨如何引领学生去体悟其中语言的美,喜欢上山水游记散文所创设的意境。在游记散文的教学中,重点应该突出的是什么?是语言,是情感,是一体,也是景物欣赏的美与欢喜。作者的景物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以语言为抓手,引导、引领学生喜欢山水游记散文,从而体会作者情感的内蕴以及情感的变化,引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通过追忆在湖心亭看雪的人生经历,描绘出清新雅致、幽静深远的西湖雪景,寄托了感伤的情怀和幽深的眷恋。全文弥漫着作者孤独的情愫,有自然山水、人生感慨、家国哀思等多重审美意境,通过对课文的解读,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欣赏几百年前湖心亭的美景,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  一、个体命运的多重孤独  孤独,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湖心亭看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