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以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奠下坚实的精神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紧紧结合学生特点,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鉴赏、想象中提高审美情趣。
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
语文学科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感受能力。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陶冶性情,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感受美。苏教版课文大多图文并茂,精美的插图触动学生的视觉神经,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可感的思维对象。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将课文与插图进行有效整合,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展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例如:在执教课文《大江保卫战》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1998年抗洪抢险的纪录片,抗洪官兵那不畏艰险、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接着,笔者深情地描述:“滔滔洪水来临时,受困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直观的画面,形象的描绘,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紧张的抗洪前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抗洪战士们奋不顾身、一心为民的品质,更深深体验到了军民鱼水情深这一主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主题逐渐在学生心目中明晰,学生领略到了“崇高”这一美感。这样既在精神上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愉悦之感,又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发掘教材,注重审美体验
语文教材承载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教师首先应立足于教材,深刻体悟语文课本中蕴含的巨大的美育源泉,并以此为突破点,引领学生去发掘、体验,让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在文本的审美教育氛围中,从而得到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在讲解课文过程中,笔者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朗读和欣赏,抓住关键语句品析,感悟文章意境。例如:在学习《夹竹桃》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深深体会季羡林老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还找来相关的资料图片,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在美的体验。
比较辨析,学会审美鉴赏
学会审美鉴赏是指学生根据对语文教材中美的现象及本质的理解,找到正确的鉴别美的标准,提升自己评判和欣赏美的能力。在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并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例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详细描述了司马迁突然遇到一场飞来横祸,蒙冤进狱,多次想血溅墙头,结束自己的一生。但是,其父司马谈的临终嘱托以及自己青年时代立下的宏愿,又时时激励着司马迁必须完成《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这里真实而鲜明地反映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紧接着很自然地引出司马迁的一段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把司马迁的内心矛盾冲突推到极点:或是蒙受不白之冤,撞墙而死,一了百了;或是忍辱含垢,克服困难,完成《史记》。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完成《史记》这部巨作?”最后得出结论:司马迁之所以能为世人留下了这样一部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与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司马迁崇高的精神品质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那么,今后我们在面对人生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呢?”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比较,学生很容易从中得到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想象创造,激发审美想象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认为:学生表现美的核心要素是想象与创造,学生可以自己的方式、途径,带着自己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并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想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引领学生自由地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例如:在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时,笔者首先引领学生根据词的意境进行联想,深入体验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接着再启发:“辛弃疾漫步黄沙岭,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心中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去做呢?”学生们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审美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翱翔。通过适当想象,学生们深刻地体验到了词人那种忧国忧民、正直向上的高尚情操,并在作品的鼓舞和激励下,从小立志去做一个关心社会、热爱百姓,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
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的心田里撒下美的种子,学生才能健康茁壮地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
语文学科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感受能力。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陶冶性情,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感受美。苏教版课文大多图文并茂,精美的插图触动学生的视觉神经,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可感的思维对象。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将课文与插图进行有效整合,创设情境,营造人文氛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展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例如:在执教课文《大江保卫战》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1998年抗洪抢险的纪录片,抗洪官兵那不畏艰险、英勇抗洪的感人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接着,笔者深情地描述:“滔滔洪水来临时,受困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直观的画面,形象的描绘,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紧张的抗洪前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抗洪战士们奋不顾身、一心为民的品质,更深深体验到了军民鱼水情深这一主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主题逐渐在学生心目中明晰,学生领略到了“崇高”这一美感。这样既在精神上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愉悦之感,又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发掘教材,注重审美体验
语文教材承载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教师首先应立足于教材,深刻体悟语文课本中蕴含的巨大的美育源泉,并以此为突破点,引领学生去发掘、体验,让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在文本的审美教育氛围中,从而得到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在讲解课文过程中,笔者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朗读和欣赏,抓住关键语句品析,感悟文章意境。例如:在学习《夹竹桃》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深深体会季羡林老人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还找来相关的资料图片,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在美的体验。
比较辨析,学会审美鉴赏
学会审美鉴赏是指学生根据对语文教材中美的现象及本质的理解,找到正确的鉴别美的标准,提升自己评判和欣赏美的能力。在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并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例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详细描述了司马迁突然遇到一场飞来横祸,蒙冤进狱,多次想血溅墙头,结束自己的一生。但是,其父司马谈的临终嘱托以及自己青年时代立下的宏愿,又时时激励着司马迁必须完成《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这里真实而鲜明地反映了司马迁的内心世界,紧接着很自然地引出司马迁的一段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把司马迁的内心矛盾冲突推到极点:或是蒙受不白之冤,撞墙而死,一了百了;或是忍辱含垢,克服困难,完成《史记》。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完成《史记》这部巨作?”最后得出结论:司马迁之所以能为世人留下了这样一部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与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司马迁崇高的精神品质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那么,今后我们在面对人生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呢?”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比较,学生很容易从中得到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想象创造,激发审美想象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认为:学生表现美的核心要素是想象与创造,学生可以自己的方式、途径,带着自己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并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想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引领学生自由地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例如:在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时,笔者首先引领学生根据词的意境进行联想,深入体验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操。接着再启发:“辛弃疾漫步黄沙岭,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心中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去做呢?”学生们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审美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翱翔。通过适当想象,学生们深刻地体验到了词人那种忧国忧民、正直向上的高尚情操,并在作品的鼓舞和激励下,从小立志去做一个关心社会、热爱百姓,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
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的心田里撒下美的种子,学生才能健康茁壮地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