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时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喜欢写记叙文,认为这样保险,但事实上大部分写记叙文的学生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平铺直叙,叙述平淡,很少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因此,学会描写对于写记叙文非常重要。
什么叫描写?描写是指细致表现特定事件过程中人物、环境、场面的美学特征。请看下面两例:
(1)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不舍得花钱,还说,有空儿她会去看我。
(2)明天就要开学了。吃完了晚饭,妈妈开始为我打点行李。爸爸在一旁抽着烟,我在一旁看着妈妈为我忙活儿。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整齐地叠好,仔细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一会儿,又侧着头想什么。“儿子是我自个儿的,快帮我想想,看还缺啥不?”妈妈冲着爸爸嚷。爸爸没动窝,“我哪知道缺啥,你好好看看,穿的,用的,从头到脚,都齐了没有?”“对了,床单枕巾差点儿忘了。”妈妈一边系包袱,一边对我说:“孩子,到了学校,可不比在家,在那儿要听老师的话。想吃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钱咱有。想家了,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和你爸去看你。”妈妈停了停,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
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改写,两段文字有什么区别呢?第一段语言直白平实,是叙述,第二段语言形象、生动、丰满,是描写;两段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第一段如瘦骨伶仃的老太婆,说话含糊,走路摇摆,第二段像鲜花绽放的少女,吐音清亮,步履轻盈。两段文字虽然都表现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歌颂伟大的母爱,但改后的人物除了母亲和我外,还多了父亲,随着人物的增多,情节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具体细致,改后多出了爸爸抽烟、妈妈叠衣服、妈妈抱怨爸爸、爸爸对抱怨的解释、妈妈找床单枕巾和估计我入校后可能想家于是担忧流泪等细节,字数由70变成了220,增多了三倍。
其次,表现人物的手法更趋多样化,改前是“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改后则是“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侧着头想什么”,增加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神态描写;改前妈妈对我的嘱咐很简单,改后话说得很具体,想得很周到,说到动情处自然“眼圈红了”,这很自然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妈妈的动情在情理之中,此处是神态描写。
另外,改前人物的讲话是间接引用,改后为直接引用,提示语安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摇曳多姿,如果一律变成妈妈说、爸爸说那就太单调呆板了。最值得一提的是改后的人物更加感人,妈妈打点行李,仔细认真,动作那么娴熟,对我入学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再三,安排周到,一个能干、善良、尽职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对母亲钦佩、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她对父亲埋怨责备,那也是为“我”好,这倒反更衬托了母亲的伟大。对父亲着墨不多,但一个忠厚、木讷、慈爱的形象同样令人难忘,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父母亲身上那种自然的质朴纯洁、忠厚善良的品质,这就是美,是人性美,人情美,变成文字后的美学特征永远定格在这短短的文字中。可见,记叙文不仅要告诉人们是什么,更要让人们从描写中受到感染、鼓舞和教育,用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冲击读者特别是阅卷老师的心扉,使之怦然心动。
那么,由叙述到描写主要采取哪些方法呢?1.根据主题的需要,可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人物和情节;2.重视在描写的“细节”上下工夫。调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特别是灵活多样的对话描写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想象联想,分析人物时要能把人物以及人物所在的阶层、社会的美学特征揭示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
什么叫描写?描写是指细致表现特定事件过程中人物、环境、场面的美学特征。请看下面两例:
(1)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不舍得花钱,还说,有空儿她会去看我。
(2)明天就要开学了。吃完了晚饭,妈妈开始为我打点行李。爸爸在一旁抽着烟,我在一旁看着妈妈为我忙活儿。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整齐地叠好,仔细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一会儿,又侧着头想什么。“儿子是我自个儿的,快帮我想想,看还缺啥不?”妈妈冲着爸爸嚷。爸爸没动窝,“我哪知道缺啥,你好好看看,穿的,用的,从头到脚,都齐了没有?”“对了,床单枕巾差点儿忘了。”妈妈一边系包袱,一边对我说:“孩子,到了学校,可不比在家,在那儿要听老师的话。想吃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钱咱有。想家了,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和你爸去看你。”妈妈停了停,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
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改写,两段文字有什么区别呢?第一段语言直白平实,是叙述,第二段语言形象、生动、丰满,是描写;两段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第一段如瘦骨伶仃的老太婆,说话含糊,走路摇摆,第二段像鲜花绽放的少女,吐音清亮,步履轻盈。两段文字虽然都表现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歌颂伟大的母爱,但改后的人物除了母亲和我外,还多了父亲,随着人物的增多,情节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具体细致,改后多出了爸爸抽烟、妈妈叠衣服、妈妈抱怨爸爸、爸爸对抱怨的解释、妈妈找床单枕巾和估计我入校后可能想家于是担忧流泪等细节,字数由70变成了220,增多了三倍。
其次,表现人物的手法更趋多样化,改前是“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改后则是“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侧着头想什么”,增加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神态描写;改前妈妈对我的嘱咐很简单,改后话说得很具体,想得很周到,说到动情处自然“眼圈红了”,这很自然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妈妈的动情在情理之中,此处是神态描写。
另外,改前人物的讲话是间接引用,改后为直接引用,提示语安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摇曳多姿,如果一律变成妈妈说、爸爸说那就太单调呆板了。最值得一提的是改后的人物更加感人,妈妈打点行李,仔细认真,动作那么娴熟,对我入学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再三,安排周到,一个能干、善良、尽职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对母亲钦佩、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她对父亲埋怨责备,那也是为“我”好,这倒反更衬托了母亲的伟大。对父亲着墨不多,但一个忠厚、木讷、慈爱的形象同样令人难忘,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父母亲身上那种自然的质朴纯洁、忠厚善良的品质,这就是美,是人性美,人情美,变成文字后的美学特征永远定格在这短短的文字中。可见,记叙文不仅要告诉人们是什么,更要让人们从描写中受到感染、鼓舞和教育,用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冲击读者特别是阅卷老师的心扉,使之怦然心动。
那么,由叙述到描写主要采取哪些方法呢?1.根据主题的需要,可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人物和情节;2.重视在描写的“细节”上下工夫。调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特别是灵活多样的对话描写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想象联想,分析人物时要能把人物以及人物所在的阶层、社会的美学特征揭示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