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学生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总结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着眼于疑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提高和发言,并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学会不断自我矫正提问,决不能操之过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科学探究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 学生对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二、着重于思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从而开阔学生思路。明确问题后,对探究结果的假设和预测是重要环节。教师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课时,学生对声音的产生进行了多种猜想:“事物之间相互撞击产生声音,事物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声音,事物之间相互挤压产生声音,事物震动产生声音……”这样做,要比让学生直接看现象,说结果效果强多了。只有在教学中经常地鼓励、诱导学生猜想,进行假设训练,才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着力于做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新知,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强化合作,共同探究。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2.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
四、着手于评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科学教材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学生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
五、着实于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如教学《我们周围的动物》一课后,我就鼓励他们:“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责编 黄桂坚)
一、着眼于疑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提高和发言,并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学会不断自我矫正提问,决不能操之过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科学探究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 学生对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二、着重于思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提出尽可能多的假设和猜测,从而开阔学生思路。明确问题后,对探究结果的假设和预测是重要环节。教师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课时,学生对声音的产生进行了多种猜想:“事物之间相互撞击产生声音,事物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声音,事物之间相互挤压产生声音,事物震动产生声音……”这样做,要比让学生直接看现象,说结果效果强多了。只有在教学中经常地鼓励、诱导学生猜想,进行假设训练,才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着力于做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新知,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强化合作,共同探究。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2.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
四、着手于评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科学教材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学生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
五、着实于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如教学《我们周围的动物》一课后,我就鼓励他们:“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责编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