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行业对中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复合型。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依然存在:分科式教学无法形成学生系统性认知;机械式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讲座式授课无法发展学生高阶认知能力的问题。STEAM教育具有统整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特点,基于STEAM教育理念,通过课程重构、改革课程实施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开展中职专业课程改革,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STEAM理念;中职;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234-03
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生存方式和社会行业结构的变革,不仅带来人类生活的巨变,也使得未来人才素养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复杂的工作环境,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对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咨询公司英见公司以518名德国公司代表为调查对象,对“工业4.0”生产人员所需的能力进行了调查:“86%的企业代表非常同意愿意进行终身学习是‘工业4.0’生产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另外77%的企业代表认为跨学科思维同样非常重要,终身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在调查中成为企业代表最为重视的两项基本能力。”[1]智能制造背景下,就业市场对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交技能及系统性技能的需求,远超于对体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这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系统的知识和综合化的能力,掌握可迁移的软技能和更高阶的职业素养。[2]
一、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审视
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中职课程改革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在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依然还存在以下无法回避的现实:
(一)分科式教学无法形成学生系统性认知
中职专业课程都是大学对应课程的简化,以学科教学作为主要形式。分科教学突出了知识的逻辑性、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并快速掌握知识,但相互割裂的课程,容易形成学生认知破碎,知识窄化和疏离实践等问题。碎片化、割裂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还原,难以迁移应用,学生遇到需要整体解决的问题情境时往往无法整合运用。
(二)机械式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除少数属科学技术知识外,多数都划归为工作经验范畴。[3]机械、重复的训练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因脱离了生产实践情境,不能给学生提供直接可利用的“经验”,无法形成现代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讲座式授课无法发展学生高阶认知能力
讲座式授课可以提高知识接受效率,但不能实现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无法发展学生的高阶认知技能。
二、STEAM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STEAM”分别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与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可以理解为整合式的教学策略或理念,强调通过综合化项目导向式教学,以真实的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学习。强调聚焦某个特定的项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多领域的知识,整合可获得的资源,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STEAM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统整性。主张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统整学生经验、社会实践和知识技能,使分割、分散的学习内容,按照主题或任务等线索,在学科和领域间建立联系,促进融合,最终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二是情境性。强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三是实践性。主张通过“制作中学”、“做中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已完成的工作,在实践中增强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4]
STEAM教育统整性的特点正好能满足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中职专业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重实践性、过程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也与STEAM教育理念高度统一。
三、基于STEAM理念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一)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重构
STEAM教育是基于项目课程的教育,因而项目化课程重构是培养中职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中职专业课程项目化重构一方面依据STEAM教育特点,突出统整性、情境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依据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性、职业性。课程项目化重构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形成为内核,融合产业链上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联系其内容、方法和工具等,有机整合零散、孤立的知识,为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服务,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够共融,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复杂思维发展。通过项目化课程实施,培养学生多种知识技能,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机会。
以烹饪专业“中式面点制作”课程项目化重构为例,项目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为任务情境,以中式面点的制作和網络营销为主线,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烹饪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结构化处理和系统性设计,统整成项目课程。 专业课程项目化重构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硬核,统整相关专业和学科知识,通过综合性项目拓展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实施方式,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STEAM素养的目的。
(二)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实施
STEAM教育主要采用基于项目、基于任务式学习,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项目实践或者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融合了“做中学”、建构主义、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课程实施通常由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或任务发布)—方案设计——实践优化——展示交流四个阶段组成。其中:
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任务情境。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丰富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设计——团队分工协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碰撞交流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建构所学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其中成员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见解是方案优化的最好载体,学生会在反复比对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寻求到最优化的方案。
实践优化——实践过程中,对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再分析讨论,并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新的支架,螺旋上升提升能力。
展示交流——团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研究过程;反思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在交流反思中归类知识,迁移扩展,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STEAM课程实施中,老师是组织者,提出问题,搭建项目,激发兴趣,开展头脑风暴;是指导者,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答疑解惑,与学生共同发现原理性知识;是观察者,不断评估学生学习状态,提供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提供给团队更多开放的问题。学生则通过主动参与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实践精神。在完整、综合性的行动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动手实践,开展深度学习;理论结合实践,解决跨专业、跨学科的问题。在团队或小组中,体验岗位角色,形成职业认知和能力。
(三)基于STEAM理念的评价方式
STEAM教育的内涵在于跨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而教学评价应关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形成“多维度、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是多维度评价。STEAM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根据每个成员的特质分配多元任务,细化和解构项目和问题,经实践探索后整合汇聚成果,因而评价应同时关注团队和学生个体的成长。团队的评价主要侧重团队合作、团队沟通以及团队成效,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5];学生个体评价则侧重于个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如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成果的创新与应用等。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多维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多主体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个人、组内同伴、教师以及企业行业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多角度评判学生学习状态和成效,以促进学生积极生长。如每个综合项目结束,学生需在组内进行汇报交流,填写自评表。自评侧重自我反思,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增强责任意识。组员间根据各自的汇报及工作日常填写互评表,互评侧重于小组活动和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作品及其完成过程进行评价,以调控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学生的项目实施,结合行业发展,依据行业标准对学生作品的工艺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给予指导和评价,校企协同育人。
三是多样化评价。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制定项目方案,并实施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具有系统性特点,因而教学评价应采用总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根据动态分析,及时了解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分阶段学习任务完成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教师对学生个体和项目团队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测项目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通过融通多学科、多专业知识体系,多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精神,消除学生的知识割裂感,强化他们的知识链路,从而达成触类旁通的链式反应,实现“知行合一”。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科学和工程的方法,多思维、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STEAM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展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理应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郑葳.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2]李伟,石伟平.智能制造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路径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7(19).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
[4]陈怡倩.跨科统整的STEAM教育探究[J].教育参考,2017(3).
[5]魏晓宇.STEAM教育理念下木偶戏工作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编辑 马花萍
作者簡介:许伟红(197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关 键 词] STEAM理念;中职;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234-03
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生存方式和社会行业结构的变革,不仅带来人类生活的巨变,也使得未来人才素养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复杂的工作环境,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对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咨询公司英见公司以518名德国公司代表为调查对象,对“工业4.0”生产人员所需的能力进行了调查:“86%的企业代表非常同意愿意进行终身学习是‘工业4.0’生产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另外77%的企业代表认为跨学科思维同样非常重要,终身学习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在调查中成为企业代表最为重视的两项基本能力。”[1]智能制造背景下,就业市场对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交技能及系统性技能的需求,远超于对体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这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系统的知识和综合化的能力,掌握可迁移的软技能和更高阶的职业素养。[2]
一、中职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审视
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化”课程在中职课程改革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在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依然还存在以下无法回避的现实:
(一)分科式教学无法形成学生系统性认知
中职专业课程都是大学对应课程的简化,以学科教学作为主要形式。分科教学突出了知识的逻辑性、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并快速掌握知识,但相互割裂的课程,容易形成学生认知破碎,知识窄化和疏离实践等问题。碎片化、割裂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还原,难以迁移应用,学生遇到需要整体解决的问题情境时往往无法整合运用。
(二)机械式训练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除少数属科学技术知识外,多数都划归为工作经验范畴。[3]机械、重复的训练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因脱离了生产实践情境,不能给学生提供直接可利用的“经验”,无法形成现代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讲座式授课无法发展学生高阶认知能力
讲座式授课可以提高知识接受效率,但不能实现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无法发展学生的高阶认知技能。
二、STEAM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STEAM”分别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与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可以理解为整合式的教学策略或理念,强调通过综合化项目导向式教学,以真实的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学习。强调聚焦某个特定的项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多领域的知识,整合可获得的资源,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STEAM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统整性。主张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统整学生经验、社会实践和知识技能,使分割、分散的学习内容,按照主题或任务等线索,在学科和领域间建立联系,促进融合,最终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二是情境性。强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三是实践性。主张通过“制作中学”、“做中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已完成的工作,在实践中增强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运用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4]
STEAM教育统整性的特点正好能满足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中职专业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重实践性、过程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也与STEAM教育理念高度统一。
三、基于STEAM理念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一)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重构
STEAM教育是基于项目课程的教育,因而项目化课程重构是培养中职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中职专业课程项目化重构一方面依据STEAM教育特点,突出统整性、情境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依据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性、职业性。课程项目化重构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形成为内核,融合产业链上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联系其内容、方法和工具等,有机整合零散、孤立的知识,为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服务,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够共融,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复杂思维发展。通过项目化课程实施,培养学生多种知识技能,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机会。
以烹饪专业“中式面点制作”课程项目化重构为例,项目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为任务情境,以中式面点的制作和網络营销为主线,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烹饪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结构化处理和系统性设计,统整成项目课程。 专业课程项目化重构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硬核,统整相关专业和学科知识,通过综合性项目拓展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实施方式,丰富了专业课程的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STEAM素养的目的。
(二)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实施
STEAM教育主要采用基于项目、基于任务式学习,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项目实践或者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融合了“做中学”、建构主义、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课程实施通常由情境创设(问题提出或任务发布)—方案设计——实践优化——展示交流四个阶段组成。其中:
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任务情境。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丰富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设计——团队分工协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碰撞交流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建构所学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其中成员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见解是方案优化的最好载体,学生会在反复比对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寻求到最优化的方案。
实践优化——实践过程中,对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再分析讨论,并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新的支架,螺旋上升提升能力。
展示交流——团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研究过程;反思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在交流反思中归类知识,迁移扩展,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STEAM课程实施中,老师是组织者,提出问题,搭建项目,激发兴趣,开展头脑风暴;是指导者,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答疑解惑,与学生共同发现原理性知识;是观察者,不断评估学生学习状态,提供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提供给团队更多开放的问题。学生则通过主动参与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实践精神。在完整、综合性的行动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动手实践,开展深度学习;理论结合实践,解决跨专业、跨学科的问题。在团队或小组中,体验岗位角色,形成职业认知和能力。
(三)基于STEAM理念的评价方式
STEAM教育的内涵在于跨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探究、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而教学评价应关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形成“多维度、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是多维度评价。STEAM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根据每个成员的特质分配多元任务,细化和解构项目和问题,经实践探索后整合汇聚成果,因而评价应同时关注团队和学生个体的成长。团队的评价主要侧重团队合作、团队沟通以及团队成效,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5];学生个体评价则侧重于个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如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成果的创新与应用等。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多维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多主体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个人、组内同伴、教师以及企业行业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多角度评判学生学习状态和成效,以促进学生积极生长。如每个综合项目结束,学生需在组内进行汇报交流,填写自评表。自评侧重自我反思,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增强责任意识。组员间根据各自的汇报及工作日常填写互评表,互评侧重于小组活动和合作意识。教师对学生作品及其完成过程进行评价,以调控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学生的项目实施,结合行业发展,依据行业标准对学生作品的工艺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给予指导和评价,校企协同育人。
三是多样化评价。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制定项目方案,并实施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具有系统性特点,因而教学评价应采用总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根据动态分析,及时了解学生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分阶段学习任务完成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教师对学生个体和项目团队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测项目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通过融通多学科、多专业知识体系,多学科思维方法和学科精神,消除学生的知识割裂感,强化他们的知识链路,从而达成触类旁通的链式反应,实现“知行合一”。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科学和工程的方法,多思维、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STEAM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展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理应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郑葳.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2]李伟,石伟平.智能制造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路径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7(19).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
[4]陈怡倩.跨科统整的STEAM教育探究[J].教育参考,2017(3).
[5]魏晓宇.STEAM教育理念下木偶戏工作坊的课程设计与实施[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编辑 马花萍
作者簡介:许伟红(197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