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四川监狱工作走入低谷,布局调整进展缓慢,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基层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各项工作在全国明显滞后。
当时有媒体报道:四川监狱系统队伍管理粗放,民警执法不规范,社会认同度不高;班子队伍建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正气严重不足,机关“衙门”作风严重,协调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执行力差……在一系列尖锐的批评之下,士气低落,全省监狱管理工作跌入低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四川监狱系统竟然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省监狱管理局荣记司法部集体一等功;2009年,四川监狱首度实现了“零脱逃”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有史以来安全稳定的最好成绩,荣获司法部全国监狱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而且打造出富有四川本土特色的监狱文化品牌……围绕着高墙内外,四川监狱系统到底发生了什么?
负重前行
2006年是四川省监狱管理系统的低谷,面对阵痛,当年,刘志诚由隆昌县委书记任上调任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长。上任伊始,他没有先烧多少把“新官火”,而组织8个调研组对全省监狱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形成了监管改造、生产经济、布局调整、工人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22篇调研报告。
“问题在基层,根子在机关,关键在领导,要害在管理”,调研报告给出了一针见血的结论。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也由此发端。
2007年开始,监狱工作实现“破冰”,四川监狱管理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绩效管理和‘一线工作法’就是推动四川监狱稳定、改革、发展的两件制胜法宝。”刘志诚体会深刻。
“绩效管理就是要解决过去目标不明、责任不清、考评不逗硬、工作效能低下的问题,就是要形成强大的干事创业的合力。”在刘志诚看来,绩效管理是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做法,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严格公正考核则是确保绩效目标真正得到实现的“度量衡”。
治警必先治长,明确了工作目标,下一步是将领导干部推向一线,根治“机关病”,从根本上实现改革。
“一线工作法”明确了领导干部服务一线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并实行量化考核,各监狱领导每月在一线工作时间不得少于8个工作日;必须亲临一线参与突发案件和事故的处置;每年必须亲自撰写、独立完成1-2篇一线调研报告。
种种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发展,2008年,省监狱管理局荣记司法部集体一等功;2009年,四川监狱首度实现了“零脱逃”的历史性突破,荣获司法部全国监狱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
行刑理念的突破
管理监狱多年,刘志诚早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认为高墙之内不是藩篱,而是另一个社会,他所做的是不仅将这个社会导入正轨,更要与高墙之外的社会实现融合。
相继在5个监狱开展了“监狱开放日”活动,先后共有1024名社会各界人士实地参观了罪犯监舍、车间、食堂、教学楼、图书室、超市、会见室、禁闭室等“三大现场”,参观绵阳监狱的一位记者说:“以前说到监狱,脑海中反映出来的是高墙、电网、粗暴、混乱,没想到监狱不仅环境优美、整齐清洁,而且管理规范文明、秩序井然。”
此后,四川监狱管理局每年都举办不同主题的开放帮教活动。
2008年,四川监狱更是在春节期间准许罪犯离监探亲,虽然1994年监狱法把离监探亲作为了对表现较好的罪犯的奖励方式,“但很多地方还是把握不准,怕担责任,要么范围很小,或者干脆就不搞”,实践出真知,当年元宵及春节期间,四川省42所监狱的274名服刑人员踏上了归家团圆的路,且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监狱。
“看似一小步,却是全省监狱行刑理念的突破。”刘志诚说。
经过实践,这一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延续,“离监探亲,体现的是人性关怀。”成都市检察院驻川西监狱检察官张斌毫不讳言。
2009年9月开始,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集中清理因政策限制滞留监狱的数千名“老病残”服刑人员,有千余名服刑人员通过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回家,此举引发种种争议,有人认为监狱是在“甩包袱”,刘志诚坦言,这只是监狱改革中体现公平与人性化的一小步。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生、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检察官尚爱国认为,服刑人员假释到社会上可以得到家人照顾,得到更好的医疗,而国家也可以把有限的行刑成本用在刀刃上。2010年,这项工作继续进行着。
千里大转移
说起四川监狱系统,没有人能避开2008年四川地震,这在四川监狱、甚至在全国监狱史上都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5.12大地震中,距汶川仅仅44公里的阿坝监狱遭受重创,服刑人员、干警以及干警家属3000余人,从生活卫生到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四川地震中,阿坝监狱所在的茂县与外界通讯和交通曾中断5日,在这120多个小时里,监狱面临内有灾情隐患,外无指示援兵的困境,成了名副其实的危险孤岛。
地震当时,虽然全体服刑人员在民警的组织下,按照平时应急演习的程序撤离,在8分钟内全部到达安全地带,且无人死亡,但强震导致电网失效,监墙龟裂,旧监舍大部分坍塌,新监舍全部变成危房。服刑人员和民警挤在空地上,由于防护设施和隔离设施基本失效,人员高度集中,守备警力严重不足,部分服刑人员受到地震惊吓,情绪不稳,个别人员稍微感到余震就惊慌失措,还有一些背景复杂的重刑人员,不时交头接耳,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引发监管事故。
更危险的是,该狱两面临山,背后的塔子山等山体已被震出百米长的大裂缝,一旦有强降雨,几十万方的泥石流就可能倾泻而下,瞬间荡平整个监狱,吞噬近3000人的生命。
由刘志诚为总指挥长,四川省武警总队、公安厅、气象局以及交通厅等多个部门积极互动,一场中国监狱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罪犯转移行动拉开了序幕。首先,是近距离转移积累经验。
5月13日凌晨5时30分,崇州监狱40余名民警冒雨集结,带领服刑人员向监狱新基地实施避险转移,余震中约40公里的山路上塌方泥石流不断,其中数公里徒步穿越路段又陡又滑,已24小时未合眼的参战民警在险情中来回奔波,历经15小时,安全转移全部704名服刑人员。5月12日至13日,新源、广元监狱也是以这样的艰险跋涉,安全完成了1800余名服刑人员的避险转移。
5月29日至6月4日,跨监转移行动辗转2000余公里,对川中等5所重灾监狱共计2250名服刑人员实施了安全有序的转移。
经过反复研究,大转移条件成熟。6月16日凌晨5时,阿坝监狱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应急避险行动启动;9时,两组押解车队在松潘顺利交接;17日凌晨1时35分,180名罪犯安全抵达雅安,千里大转移首战告捷……
在这场“千里大转移”行动中,有关部门深入雪域高原腹地,克服余震、大雨、泥石流、塌方及其它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10天,途径7市州16市县,艰难跋涉13500公里,分8批次成功安全转移阿坝监狱押犯1900名,有力保障了灾区监狱的绝对稳定和罪犯生命安全,有效减轻了震后重灾监狱和灾区社会安全稳定压力。这是建国以来四川监狱涉及面最广、转移数量最大、动用警力最多,转移时间最紧、转移效率最高的一次集中调犯行动,取得了零脱逃、零事故的巨大成功。
与刘志诚面对面
民生周刊:做出千里大转移决策的前后,你曾经顾虑过吗?
刘志诚:肯定是有顾虑的,当时有很多担心,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我认为能够参加千里大转移是一生的荣幸。我们做了近20个预案,所有人员都有备案,每个环节我都把关。
民生周刊:是否做过失败的准备?
刘志诚:我们六次改了路线,这就是风险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人来反问这个决策正不正确。但是当时的状况已经是一级风险,转移比不转移好,当然转移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面对大局就得有人做出牺牲,做出决策。这不是个简单的罪犯转移问题,更是人权问题。
民生周刊: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监狱似乎离自己很遥远,最早接触监狱系统,你有什么感受?
刘志诚: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在外面吃饭,别人告诉我对面的人是“从山上下来的”,我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这种说法是指这人是从监狱出来的,原来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以前我们四川全省有29所监狱建在大山沟里,实际上这个说法很形象,但很伤人,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
民生周刊:这个经历对你以后从事监狱工作有触动吗?
刘志诚:感受太深了,以前监狱工作被边缘化,不被社会所了解和理解。监狱是集中改造罪犯的地方,罪犯如果没有改造好,到社会上二次犯罪对社会的伤害会更重更深。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最不和谐的因素,化解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我们搞了一系列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是罪犯,当他刑满走上社会以后,能够被社会接纳和包容,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和社会和谐相处,这就是化解了社会矛盾。
民生周刊: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改革例子。
刘志诚:比如我们搞了分级管理,有严管、普管、宽管,施以不同的处遇,以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表现好的可以亲情同餐,可以离监探亲。表现好的按监狱法规定可以回家,其实能够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是罪犯在被剥夺了自由之后最大的追求,这是一个激励机制。
民生周刊:你怎样定义监狱这个地方?
刘志诚:监狱也是一个社会,是最复杂的一个社会,是一个小社会。监狱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战场,或者说,监狱是化解社会最尖锐矛盾的主战场,这个定位更确切。
民生周刊:或许服刑人员对社会来说确实被边缘化,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刘志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社会上有些人对罪犯回归不是太接纳,不是太包容。其实我们应该给罪犯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其实这个工作本不应该由我们来做,应该由社会其他部门来做,但是我始终认为,罪犯刑释出去之后一定要有社会包容、政府帮扶、部门联动、家庭接纳这么一种长效机制。社会包容是第一位的。
民生周刊:面对服刑人员,高墙之外的社会是否也应该承担责任。
刘志诚:监狱工作中的大教育、大安全等观点,就是我们主动去融入社会的结果,监狱工作不是我们监狱一方所能做好的,是全社会共同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协助,这样服刑罪犯才能看到希望,社会对服刑罪犯的帮助对他们更具有激励意义。
民生周刊:在新的社会背景中,监狱是否也该有所创新?
刘志诚:的确,我们现在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有的还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应该做成开放式的组织系统,所以我要做开放式的监狱系统。在开放透明的信息化时代,监狱工作也应该创新。
民生周刊:四川省监狱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创新需要投入,你是否遇到过这方面的困难?
刘志诚:四川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仍然要对监狱进行布局调整和改革,资金对于一个省的监狱系统来说确实是个问题,但经济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筹集,把资产资源通过体制创新转化成现实的建设资本,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很支持我们,也表明了对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视,对罪犯融入社会的重视,对罪犯改造条件的重视,这是一个观念和理念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民生周刊:整个改革历程是不是也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
刘志诚:的确体现了这种对人权重视的观念,国家拿这么多钱进行监狱调整,就是为了解决人权问题,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是以改造人为主,但更以教育和帮助为主,更人性。我们也有减刑制度。去年我们假释了一千八百多人出去,没有一个犯罪的,还有一千多个离监探亲的,也没有一个犯罪的,都是准时回来,等等这些,说明人是可以改造的。
民生周刊:在对监狱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刘志诚:监狱的硬件标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监狱罪犯的改造情况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时有媒体报道:四川监狱系统队伍管理粗放,民警执法不规范,社会认同度不高;班子队伍建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正气严重不足,机关“衙门”作风严重,协调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执行力差……在一系列尖锐的批评之下,士气低落,全省监狱管理工作跌入低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四川监狱系统竟然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省监狱管理局荣记司法部集体一等功;2009年,四川监狱首度实现了“零脱逃”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有史以来安全稳定的最好成绩,荣获司法部全国监狱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而且打造出富有四川本土特色的监狱文化品牌……围绕着高墙内外,四川监狱系统到底发生了什么?
负重前行
2006年是四川省监狱管理系统的低谷,面对阵痛,当年,刘志诚由隆昌县委书记任上调任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长。上任伊始,他没有先烧多少把“新官火”,而组织8个调研组对全省监狱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形成了监管改造、生产经济、布局调整、工人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22篇调研报告。
“问题在基层,根子在机关,关键在领导,要害在管理”,调研报告给出了一针见血的结论。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也由此发端。
2007年开始,监狱工作实现“破冰”,四川监狱管理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绩效管理和‘一线工作法’就是推动四川监狱稳定、改革、发展的两件制胜法宝。”刘志诚体会深刻。
“绩效管理就是要解决过去目标不明、责任不清、考评不逗硬、工作效能低下的问题,就是要形成强大的干事创业的合力。”在刘志诚看来,绩效管理是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做法,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严格公正考核则是确保绩效目标真正得到实现的“度量衡”。
治警必先治长,明确了工作目标,下一步是将领导干部推向一线,根治“机关病”,从根本上实现改革。
“一线工作法”明确了领导干部服务一线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并实行量化考核,各监狱领导每月在一线工作时间不得少于8个工作日;必须亲临一线参与突发案件和事故的处置;每年必须亲自撰写、独立完成1-2篇一线调研报告。
种种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发展,2008年,省监狱管理局荣记司法部集体一等功;2009年,四川监狱首度实现了“零脱逃”的历史性突破,荣获司法部全国监狱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
行刑理念的突破
管理监狱多年,刘志诚早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认为高墙之内不是藩篱,而是另一个社会,他所做的是不仅将这个社会导入正轨,更要与高墙之外的社会实现融合。
相继在5个监狱开展了“监狱开放日”活动,先后共有1024名社会各界人士实地参观了罪犯监舍、车间、食堂、教学楼、图书室、超市、会见室、禁闭室等“三大现场”,参观绵阳监狱的一位记者说:“以前说到监狱,脑海中反映出来的是高墙、电网、粗暴、混乱,没想到监狱不仅环境优美、整齐清洁,而且管理规范文明、秩序井然。”
此后,四川监狱管理局每年都举办不同主题的开放帮教活动。
2008年,四川监狱更是在春节期间准许罪犯离监探亲,虽然1994年监狱法把离监探亲作为了对表现较好的罪犯的奖励方式,“但很多地方还是把握不准,怕担责任,要么范围很小,或者干脆就不搞”,实践出真知,当年元宵及春节期间,四川省42所监狱的274名服刑人员踏上了归家团圆的路,且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监狱。
“看似一小步,却是全省监狱行刑理念的突破。”刘志诚说。
经过实践,这一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延续,“离监探亲,体现的是人性关怀。”成都市检察院驻川西监狱检察官张斌毫不讳言。
2009年9月开始,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集中清理因政策限制滞留监狱的数千名“老病残”服刑人员,有千余名服刑人员通过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回家,此举引发种种争议,有人认为监狱是在“甩包袱”,刘志诚坦言,这只是监狱改革中体现公平与人性化的一小步。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生、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检察官尚爱国认为,服刑人员假释到社会上可以得到家人照顾,得到更好的医疗,而国家也可以把有限的行刑成本用在刀刃上。2010年,这项工作继续进行着。
千里大转移
说起四川监狱系统,没有人能避开2008年四川地震,这在四川监狱、甚至在全国监狱史上都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5.12大地震中,距汶川仅仅44公里的阿坝监狱遭受重创,服刑人员、干警以及干警家属3000余人,从生活卫生到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四川地震中,阿坝监狱所在的茂县与外界通讯和交通曾中断5日,在这120多个小时里,监狱面临内有灾情隐患,外无指示援兵的困境,成了名副其实的危险孤岛。
地震当时,虽然全体服刑人员在民警的组织下,按照平时应急演习的程序撤离,在8分钟内全部到达安全地带,且无人死亡,但强震导致电网失效,监墙龟裂,旧监舍大部分坍塌,新监舍全部变成危房。服刑人员和民警挤在空地上,由于防护设施和隔离设施基本失效,人员高度集中,守备警力严重不足,部分服刑人员受到地震惊吓,情绪不稳,个别人员稍微感到余震就惊慌失措,还有一些背景复杂的重刑人员,不时交头接耳,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引发监管事故。
更危险的是,该狱两面临山,背后的塔子山等山体已被震出百米长的大裂缝,一旦有强降雨,几十万方的泥石流就可能倾泻而下,瞬间荡平整个监狱,吞噬近3000人的生命。
由刘志诚为总指挥长,四川省武警总队、公安厅、气象局以及交通厅等多个部门积极互动,一场中国监狱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罪犯转移行动拉开了序幕。首先,是近距离转移积累经验。
5月13日凌晨5时30分,崇州监狱40余名民警冒雨集结,带领服刑人员向监狱新基地实施避险转移,余震中约40公里的山路上塌方泥石流不断,其中数公里徒步穿越路段又陡又滑,已24小时未合眼的参战民警在险情中来回奔波,历经15小时,安全转移全部704名服刑人员。5月12日至13日,新源、广元监狱也是以这样的艰险跋涉,安全完成了1800余名服刑人员的避险转移。
5月29日至6月4日,跨监转移行动辗转2000余公里,对川中等5所重灾监狱共计2250名服刑人员实施了安全有序的转移。
经过反复研究,大转移条件成熟。6月16日凌晨5时,阿坝监狱服刑人员“千里大转移”应急避险行动启动;9时,两组押解车队在松潘顺利交接;17日凌晨1时35分,180名罪犯安全抵达雅安,千里大转移首战告捷……
在这场“千里大转移”行动中,有关部门深入雪域高原腹地,克服余震、大雨、泥石流、塌方及其它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10天,途径7市州16市县,艰难跋涉13500公里,分8批次成功安全转移阿坝监狱押犯1900名,有力保障了灾区监狱的绝对稳定和罪犯生命安全,有效减轻了震后重灾监狱和灾区社会安全稳定压力。这是建国以来四川监狱涉及面最广、转移数量最大、动用警力最多,转移时间最紧、转移效率最高的一次集中调犯行动,取得了零脱逃、零事故的巨大成功。
与刘志诚面对面
民生周刊:做出千里大转移决策的前后,你曾经顾虑过吗?
刘志诚:肯定是有顾虑的,当时有很多担心,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我认为能够参加千里大转移是一生的荣幸。我们做了近20个预案,所有人员都有备案,每个环节我都把关。
民生周刊:是否做过失败的准备?
刘志诚:我们六次改了路线,这就是风险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人来反问这个决策正不正确。但是当时的状况已经是一级风险,转移比不转移好,当然转移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面对大局就得有人做出牺牲,做出决策。这不是个简单的罪犯转移问题,更是人权问题。
民生周刊: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监狱似乎离自己很遥远,最早接触监狱系统,你有什么感受?
刘志诚: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在外面吃饭,别人告诉我对面的人是“从山上下来的”,我不理解,后来才知道这种说法是指这人是从监狱出来的,原来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以前我们四川全省有29所监狱建在大山沟里,实际上这个说法很形象,但很伤人,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
民生周刊:这个经历对你以后从事监狱工作有触动吗?
刘志诚:感受太深了,以前监狱工作被边缘化,不被社会所了解和理解。监狱是集中改造罪犯的地方,罪犯如果没有改造好,到社会上二次犯罪对社会的伤害会更重更深。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最不和谐的因素,化解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我们搞了一系列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是罪犯,当他刑满走上社会以后,能够被社会接纳和包容,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和社会和谐相处,这就是化解了社会矛盾。
民生周刊:能不能举一些具体的改革例子。
刘志诚:比如我们搞了分级管理,有严管、普管、宽管,施以不同的处遇,以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表现好的可以亲情同餐,可以离监探亲。表现好的按监狱法规定可以回家,其实能够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是罪犯在被剥夺了自由之后最大的追求,这是一个激励机制。
民生周刊:你怎样定义监狱这个地方?
刘志诚:监狱也是一个社会,是最复杂的一个社会,是一个小社会。监狱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战场,或者说,监狱是化解社会最尖锐矛盾的主战场,这个定位更确切。
民生周刊:或许服刑人员对社会来说确实被边缘化,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刘志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社会上有些人对罪犯回归不是太接纳,不是太包容。其实我们应该给罪犯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其实这个工作本不应该由我们来做,应该由社会其他部门来做,但是我始终认为,罪犯刑释出去之后一定要有社会包容、政府帮扶、部门联动、家庭接纳这么一种长效机制。社会包容是第一位的。
民生周刊:面对服刑人员,高墙之外的社会是否也应该承担责任。
刘志诚:监狱工作中的大教育、大安全等观点,就是我们主动去融入社会的结果,监狱工作不是我们监狱一方所能做好的,是全社会共同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协助,这样服刑罪犯才能看到希望,社会对服刑罪犯的帮助对他们更具有激励意义。
民生周刊:在新的社会背景中,监狱是否也该有所创新?
刘志诚:的确,我们现在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有的还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应该做成开放式的组织系统,所以我要做开放式的监狱系统。在开放透明的信息化时代,监狱工作也应该创新。
民生周刊:四川省监狱创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创新需要投入,你是否遇到过这方面的困难?
刘志诚:四川的经济条件比较差,但是仍然要对监狱进行布局调整和改革,资金对于一个省的监狱系统来说确实是个问题,但经济困难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筹集,把资产资源通过体制创新转化成现实的建设资本,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很支持我们,也表明了对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视,对罪犯融入社会的重视,对罪犯改造条件的重视,这是一个观念和理念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民生周刊:整个改革历程是不是也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
刘志诚:的确体现了这种对人权重视的观念,国家拿这么多钱进行监狱调整,就是为了解决人权问题,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是以改造人为主,但更以教育和帮助为主,更人性。我们也有减刑制度。去年我们假释了一千八百多人出去,没有一个犯罪的,还有一千多个离监探亲的,也没有一个犯罪的,都是准时回来,等等这些,说明人是可以改造的。
民生周刊:在对监狱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刘志诚:监狱的硬件标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监狱罪犯的改造情况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