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导向学习活动是把学生置于教师刻意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旨在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例谈这一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旅行;PPT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74-03
1 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国内学校教学普遍采用“先教内容,后做验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为了验证前人的经验,会扼杀人的创新能力,与真正的培养人的内涵背道而驰。教学中应主张以真实相关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再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让学生从做中学,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导向教学”。
关于问题导向,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而在西方,以问题导向进行学习的提法较早见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书中阐述了问题学习的五大步骤: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和检验假设。而首次将其作为一种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很少能将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批判性地运用到实际中。于是他引入情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学习,获得很好的效果。之后,问题导向学习逐步推广开来并逐渐普及到中小学校的教学中。
这种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从真实问题开始,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教学主线的方式,就被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简称PBL。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协作交流能力、自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一定的教学情境、真实问题环境,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培养学生的能力,原因在于:首先,人对这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一个先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形成看法或定论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其次,问题导向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确立方向。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问题导向学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而生。在问题导向学习中,问题呈现的时机必须先于學生所应学之基本概念,用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以问题为焦点,搜寻需要了解的知识与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亦即,相对于传统讲授式课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方式,问题导向学习以真实问题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为他们提供主动参与议题讨论的机会,并辅之教师反馈与协助,帮助他们掌握新知[2]。问题导向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围绕所设问题一般采用小组合作或自学的方式去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以协助者、引导者、催化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出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问题导向的方式主要表现有四大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整个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协助者、引导者、催化者和评价者,与学生一起倾听和评论他人的观点,引发学生更深层次思考。
真实问题驱动 问题导向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发现、探索、解决、创造的能力。
重视协作交流 问题导向式学习往往是在自学或小组协作的方式下进行的,在主张独立思考的同时,鼓励组员彼此对话交流,提升内在认知结构。组员跟随问题情节,展开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的活动,能够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并进行深度学习,拓宽研究思路并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评价方式多元化 用多种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3 问题导向式的一般教学过程
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将学习活动与解决问题相关联,改变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导向式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4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解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返回具体化的实践过程。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积极思考创造必要条件。问题导向学习要从问题的设计入手,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答案最好提倡开放性或许没有标准答案;能够将已知和未学习知识结合起来,做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通过探索研究才能获得解决。
以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八上)中的“网络旅行”一课为例,进行探索,对应设计如下。
师:我这儿有个谜,大家可以通过PPT里给出的三条线索来猜一个地名,看谁能最快给出答案?(PPT展示“你知道我是谁”)
师:这里描述的正是我们的家乡洞头,在第三条线索
中,提到了洞头的一些旅游景点,这些地方同学们去过吗?
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家乡都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问题,策略研究 “不进行具体分析,既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无从谈起。”让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拿出解决办法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惟知之深,故爱之切”,说的就是只有亲身经历这件事,才会体会得深刻。这一阶段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策略研究或称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在这个环节里主要解决: 1)理解问题并对呈现的问题进行背景分析;
2)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是否可能解决当前问题;
3)设计解决问题的几种假设及方向;
4)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信息;
5)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
6)确定获得学习资源的几种途径;
7)具体的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明细等。
对应设计如下。
师:最近有遇到一个推脱不了的难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设计解决,就是如何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完整的旅行计划包括哪些内容。(PPT展示一个旅行计划所需的内容)
师:看得出,制作一个旅行计划,需要大量关于各景点、路线、车票、门票及食宿安排的信息,难道我们要逐个实地考察吗?
师:好像网络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一般,那让我们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网络旅行”。
活动开展,解决问题 对所提出或呈现的问题情境要仔细观察,在分析的基础上,先组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问题的实质所在。明确任务目标,小组成员要针对问题为每个成员分配相应的角色,进行分工。每个小组内至少设立三个主要人员,分别是组长、记录员、陈述员。其中,组长管理小组任务并协调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内讨论得出的方法、结论及小组情况评分表的填写;陈述员负责把小组结果传达给全班。其他成员负责查找信息数据、分析结论,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对应设计如下。
活动1:确定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了解旅游景点。
活动2:规划旅行路线和安排食宿。思考:如何能达到既欣赏美景又合理安排时间的目的呢?用什么工具可以帮助实现?
师:地图是非常好的出行工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迷路了”。还有一款叫作电子地图的工具,它的功能比纸质地圖更强大。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如何使用电子地图规划路线和安排食宿的学习视频,接下来大家利用10分钟时间先自学视频,然后为自己确定的景点规划一条合理旅行路线,并安排食宿(对学生问题反馈的解决)。
师:节假日游客增多,购买车票、景点门票排队时间会更久,怎么办呢?前面介绍的电子商务,网上订票马上能够学以致用,可以通过网上订票的方式提前预订好车票、门票,省时省力。由于本次旅行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自备车,那么车票就不需要订购了。那么对景点门票的购买,老师推荐一个网站给大家——我们上携程网,可以通过该网站了解门票价格,也可以直接订购。
活动3:完善旅行计划。小组活动,完成计划的填写,并汇报讨论。
成果展示综合拓展 在成果分享的同时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提升成果的价值,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式产生学习责任感和成就感。另外,尽可能添加对拓展训练的设计,学生在拓展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进行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拓展训练,学生还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自身潜在的优点。对应设计如下。
活动4:扩展练习。当旅行成为一种时尚时,网络除了提供那么多网络工具,还给了一些专题网站,专门帮助大家解决旅行问题。介绍其中一个网站“去哪儿网”,选择一处自己想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创建行程功能,并导出成Word文档。
5 结语
新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实践表明,问题导向式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开展,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问题导向学习[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676329a7360cba1aa811da80.html.
[2]张燕.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信息技术;网络旅行;PPT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74-03
1 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国内学校教学普遍采用“先教内容,后做验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为了验证前人的经验,会扼杀人的创新能力,与真正的培养人的内涵背道而驰。教学中应主张以真实相关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再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让学生从做中学,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导向教学”。
关于问题导向,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而在西方,以问题导向进行学习的提法较早见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书中阐述了问题学习的五大步骤: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和检验假设。而首次将其作为一种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很少能将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批判性地运用到实际中。于是他引入情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学习,获得很好的效果。之后,问题导向学习逐步推广开来并逐渐普及到中小学校的教学中。
这种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从真实问题开始,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教学主线的方式,就被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简称PBL。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创造意识、协作交流能力、自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一定的教学情境、真实问题环境,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培养学生的能力,原因在于:首先,人对这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一个先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形成看法或定论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其次,问题导向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确立方向。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问题导向学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而生。在问题导向学习中,问题呈现的时机必须先于學生所应学之基本概念,用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以问题为焦点,搜寻需要了解的知识与信息,进而解决问题。亦即,相对于传统讲授式课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方式,问题导向学习以真实问题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为他们提供主动参与议题讨论的机会,并辅之教师反馈与协助,帮助他们掌握新知[2]。问题导向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围绕所设问题一般采用小组合作或自学的方式去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以协助者、引导者、催化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出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问题导向的方式主要表现有四大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整个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协助者、引导者、催化者和评价者,与学生一起倾听和评论他人的观点,引发学生更深层次思考。
真实问题驱动 问题导向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发现、探索、解决、创造的能力。
重视协作交流 问题导向式学习往往是在自学或小组协作的方式下进行的,在主张独立思考的同时,鼓励组员彼此对话交流,提升内在认知结构。组员跟随问题情节,展开收集相关资料并分析的活动,能够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并进行深度学习,拓宽研究思路并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评价方式多元化 用多种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的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3 问题导向式的一般教学过程
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将学习活动与解决问题相关联,改变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导向式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4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解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返回具体化的实践过程。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积极思考创造必要条件。问题导向学习要从问题的设计入手,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答案最好提倡开放性或许没有标准答案;能够将已知和未学习知识结合起来,做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通过探索研究才能获得解决。
以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八上)中的“网络旅行”一课为例,进行探索,对应设计如下。
师:我这儿有个谜,大家可以通过PPT里给出的三条线索来猜一个地名,看谁能最快给出答案?(PPT展示“你知道我是谁”)
师:这里描述的正是我们的家乡洞头,在第三条线索
中,提到了洞头的一些旅游景点,这些地方同学们去过吗?
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家乡都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问题,策略研究 “不进行具体分析,既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无从谈起。”让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拿出解决办法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惟知之深,故爱之切”,说的就是只有亲身经历这件事,才会体会得深刻。这一阶段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策略研究或称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在这个环节里主要解决: 1)理解问题并对呈现的问题进行背景分析;
2)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是否可能解决当前问题;
3)设计解决问题的几种假设及方向;
4)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信息;
5)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
6)确定获得学习资源的几种途径;
7)具体的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明细等。
对应设计如下。
师:最近有遇到一个推脱不了的难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设计解决,就是如何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完整的旅行计划包括哪些内容。(PPT展示一个旅行计划所需的内容)
师:看得出,制作一个旅行计划,需要大量关于各景点、路线、车票、门票及食宿安排的信息,难道我们要逐个实地考察吗?
师:好像网络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一般,那让我们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网络旅行”。
活动开展,解决问题 对所提出或呈现的问题情境要仔细观察,在分析的基础上,先组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问题的实质所在。明确任务目标,小组成员要针对问题为每个成员分配相应的角色,进行分工。每个小组内至少设立三个主要人员,分别是组长、记录员、陈述员。其中,组长管理小组任务并协调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内讨论得出的方法、结论及小组情况评分表的填写;陈述员负责把小组结果传达给全班。其他成员负责查找信息数据、分析结论,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对应设计如下。
活动1:确定景点。使用计算机网络了解旅游景点。
活动2:规划旅行路线和安排食宿。思考:如何能达到既欣赏美景又合理安排时间的目的呢?用什么工具可以帮助实现?
师:地图是非常好的出行工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迷路了”。还有一款叫作电子地图的工具,它的功能比纸质地圖更强大。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如何使用电子地图规划路线和安排食宿的学习视频,接下来大家利用10分钟时间先自学视频,然后为自己确定的景点规划一条合理旅行路线,并安排食宿(对学生问题反馈的解决)。
师:节假日游客增多,购买车票、景点门票排队时间会更久,怎么办呢?前面介绍的电子商务,网上订票马上能够学以致用,可以通过网上订票的方式提前预订好车票、门票,省时省力。由于本次旅行选择的交通工具是自备车,那么车票就不需要订购了。那么对景点门票的购买,老师推荐一个网站给大家——我们上携程网,可以通过该网站了解门票价格,也可以直接订购。
活动3:完善旅行计划。小组活动,完成计划的填写,并汇报讨论。
成果展示综合拓展 在成果分享的同时要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以小组汇报的方式提升成果的价值,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式产生学习责任感和成就感。另外,尽可能添加对拓展训练的设计,学生在拓展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进行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拓展训练,学生还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自身潜在的优点。对应设计如下。
活动4:扩展练习。当旅行成为一种时尚时,网络除了提供那么多网络工具,还给了一些专题网站,专门帮助大家解决旅行问题。介绍其中一个网站“去哪儿网”,选择一处自己想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创建行程功能,并导出成Word文档。
5 结语
新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实践表明,问题导向式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开展,能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问题导向学习[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676329a7360cba1aa811da80.html.
[2]张燕.问题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