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必须注意讲究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和艺術性。
关键词 朗读;兴趣;技巧;评议
中图分类号:G833,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02-01
朗读是小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源泉,因此,在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丰富情感,陶冶性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情趣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兴趣朗读课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它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读,因此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进而达到乐读、会读、读好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范读,唤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有表情的范读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快慢长短,将课文所表现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其次要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爱朗读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形象思维占优势,我就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要求出发,采用课文朗读比赛,这样学生们自主的绘声绘色地投入朗诵,不知不觉爱朗读的兴趣就大大激发起来。
二、教给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做到有感情却十分不易。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
(1)教师要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如在教学《翠鸟》时,第一自然段应读得稍慢、轻柔些,读出翠鸟外形的美丽可爱,而在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要读得稍微快一些,读出它的敏捷性。
(2)要教会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读出真情实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体会出了语言文字的美才是促使学生读好课文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学生把握文字中情感的变化,读出真情实感。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观潮》中的第三、四自然段时,就抓住潮来时声音的变化:(好像闷雷滚动、那声音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抓住形状的变化:如“看到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要读出惊喜的感觉,“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就要读出雄伟的气势来等。这样抓住重点字、句来指导朗读,就可让学生在朗读时做到语气有缓到急,语调有平静到高昂,读出潮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来。像这样学会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去把握每段话、每句话的读法,学生的朗读就会越来越有味儿,越来越出色。久而久之,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其朗读水平必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读后评议,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在朗读教学中,除了方法的指导,还可以巧用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是学生处以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每一次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给与鼓励性的评价。如“我们班又多了一颗朗读明星”或者翘大拇指、点头等。对于不足之处要在找出优点与进步之后,在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还能引导学生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学习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培养朗读情趣,掌握朗读技巧,从而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简介:胡万红,女,钟祥市长寿镇小学教师。
关键词 朗读;兴趣;技巧;评议
中图分类号:G833,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02-01
朗读是小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源泉,因此,在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言,丰富情感,陶冶性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情趣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兴趣朗读课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它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读,因此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受朗读的乐趣,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进而达到乐读、会读、读好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范读,唤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有表情的范读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快慢长短,将课文所表现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其次要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爱朗读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形象思维占优势,我就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要求出发,采用课文朗读比赛,这样学生们自主的绘声绘色地投入朗诵,不知不觉爱朗读的兴趣就大大激发起来。
二、教给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做到有感情却十分不易。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
(1)教师要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如在教学《翠鸟》时,第一自然段应读得稍慢、轻柔些,读出翠鸟外形的美丽可爱,而在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要读得稍微快一些,读出它的敏捷性。
(2)要教会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读出真情实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体会出了语言文字的美才是促使学生读好课文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学生把握文字中情感的变化,读出真情实感。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观潮》中的第三、四自然段时,就抓住潮来时声音的变化:(好像闷雷滚动、那声音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抓住形状的变化:如“看到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要读出惊喜的感觉,“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就要读出雄伟的气势来等。这样抓住重点字、句来指导朗读,就可让学生在朗读时做到语气有缓到急,语调有平静到高昂,读出潮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来。像这样学会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去把握每段话、每句话的读法,学生的朗读就会越来越有味儿,越来越出色。久而久之,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其朗读水平必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读后评议,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在朗读教学中,除了方法的指导,还可以巧用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是学生处以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每一次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给与鼓励性的评价。如“我们班又多了一颗朗读明星”或者翘大拇指、点头等。对于不足之处要在找出优点与进步之后,在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还能引导学生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学习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培养朗读情趣,掌握朗读技巧,从而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简介:胡万红,女,钟祥市长寿镇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