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江苏省开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实施的这近十年里,我可谓感触颇深。本文谈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抓住各种机会,认识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新课程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等。如果仅仅依赖于市教育局的的课改通识培训以及教研中心组织的学科培训显然不能深入了解新课程。不能深入了解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当然会产生困难和困惑,甚至会对新课程的改革产生质疑。除了从专家的培训讲解中获取新课程的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网络新课程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化学学科新课程的新理念新内容以及专家和同行对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建议。
1.1选择性阅读理论书籍。在新华书店设有新课程书籍的专柜,如果将所有的理论书籍都看过来,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并不现实。但为了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我首选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从该书中你会清楚的认识我们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迫切性、新课程的基本结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等,看完后会不由自主有一种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冲动,因为你从该书中读到课程改革的责任。当然,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还需要对化学课程改革的动向作了解,我们可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主编的《化学教育展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了解化学教育发展的动向、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为践行新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1.2订阅化学教学期刊杂志。《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仪器》等杂志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因为在这些杂志上你会阅读到化学教材的编者、化学课程改革专家的文章,可以获取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从而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当然在这些杂志上也会有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后的经验介绍,这都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新课程提供了捷径。
1.3浏览新课程相关的网页。网络上的内容更新快,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专家、其它地区新课程实施的情况,从而汲取经验教训。也可以了解其他一线教师的博客,可以留言交流,这些都有助于自己加深对新课程的领悟。
1.4钻研课标、教材、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对一手资料进行细加工。通过自己钻研课程标准、比较新旧教材、阅读《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要求》,从而做到在教学时心中有素,大胆创新,不落俗套。
2.以优化课堂为着力点,逐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美国学者古得莱德(Goodlad)曾按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idealogical curric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和经验的课程(expenential curriculum)这五个层次。前两者是专家设计和官方颁布的课程,属“应然性课程”,后三者是“实然的课程”。课程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还需教师教学过程的漫长运作,而这种运作主要是指教师对课程材料的“再加工”或“二次开发”。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思想与要求,是减少理想课程、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之间落差的重要环节。因而聚集课堂、优化课堂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2.1个体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般是由一位教师就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其他组员进行补充。作为青年教师,同时面临新课程新教材,我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然后去参加集体备课,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也有利于个人提高业务能力。
2.2把三维目标设计作为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2.3强化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教学反思既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都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需要情感、态度等动力系统的支持。在上述教学设计流程中其实已经包括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要求。教师除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和较正,还需要通过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评价之后反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3.新课程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高要求——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高中化学学科严密的学科体系,将原有化学核心知识化分到不同的模块,为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了可选择性。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化。知识对于专业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如被视为一种专业,那教师也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指出,教师要“学习应该教的知识和如何教授这些知识”。
3.1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化学新课程删去了一些陈旧的化学知识,增添了部分过去教学大纲中不作要求的新内容,这要求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否则就不能很好的胜任高中化学教学工作。
3.2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杜威曾就教师为什么要很熟悉教育史、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给出两种理由,第一,教师能凭借这类知识观察学生的反应,而准确地解释学生的言行,第二,这些知识是别人用过而又有成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就能凭借这些知识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如此,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就会因为教师对学生、课程、情境以及教学法的了解而得以丰富扎实。
3.3其它文化知识。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当然,教师除了通过系统学习之外,应该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1.抓住各种机会,认识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新课程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等。如果仅仅依赖于市教育局的的课改通识培训以及教研中心组织的学科培训显然不能深入了解新课程。不能深入了解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当然会产生困难和困惑,甚至会对新课程的改革产生质疑。除了从专家的培训讲解中获取新课程的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网络新课程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化学学科新课程的新理念新内容以及专家和同行对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建议。
1.1选择性阅读理论书籍。在新华书店设有新课程书籍的专柜,如果将所有的理论书籍都看过来,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并不现实。但为了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我首选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从该书中你会清楚的认识我们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迫切性、新课程的基本结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策略、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等,看完后会不由自主有一种了解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冲动,因为你从该书中读到课程改革的责任。当然,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还需要对化学课程改革的动向作了解,我们可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主编的《化学教育展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了解化学教育发展的动向、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为践行新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1.2订阅化学教学期刊杂志。《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仪器》等杂志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因为在这些杂志上你会阅读到化学教材的编者、化学课程改革专家的文章,可以获取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从而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当然在这些杂志上也会有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后的经验介绍,这都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新课程提供了捷径。
1.3浏览新课程相关的网页。网络上的内容更新快,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专家、其它地区新课程实施的情况,从而汲取经验教训。也可以了解其他一线教师的博客,可以留言交流,这些都有助于自己加深对新课程的领悟。
1.4钻研课标、教材、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工作需要我们对一手资料进行细加工。通过自己钻研课程标准、比较新旧教材、阅读《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要求》,从而做到在教学时心中有素,大胆创新,不落俗套。
2.以优化课堂为着力点,逐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美国学者古得莱德(Goodlad)曾按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idealogical curric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和经验的课程(expenential curriculum)这五个层次。前两者是专家设计和官方颁布的课程,属“应然性课程”,后三者是“实然的课程”。课程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还需教师教学过程的漫长运作,而这种运作主要是指教师对课程材料的“再加工”或“二次开发”。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思想与要求,是减少理想课程、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之间落差的重要环节。因而聚集课堂、优化课堂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2.1个体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般是由一位教师就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其他组员进行补充。作为青年教师,同时面临新课程新教材,我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然后去参加集体备课,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也有利于个人提高业务能力。
2.2把三维目标设计作为有效教学设计的核心。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2.3强化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教学反思既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都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需要情感、态度等动力系统的支持。在上述教学设计流程中其实已经包括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要求。教师除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和较正,还需要通过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评价之后反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3.新课程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高要求——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高中化学学科严密的学科体系,将原有化学核心知识化分到不同的模块,为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了可选择性。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化。知识对于专业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如被视为一种专业,那教师也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指出,教师要“学习应该教的知识和如何教授这些知识”。
3.1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化学新课程删去了一些陈旧的化学知识,增添了部分过去教学大纲中不作要求的新内容,这要求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否则就不能很好的胜任高中化学教学工作。
3.2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杜威曾就教师为什么要很熟悉教育史、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给出两种理由,第一,教师能凭借这类知识观察学生的反应,而准确地解释学生的言行,第二,这些知识是别人用过而又有成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就能凭借这些知识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如此,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就会因为教师对学生、课程、情境以及教学法的了解而得以丰富扎实。
3.3其它文化知识。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当然,教师除了通过系统学习之外,应该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